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207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207章

作者:晴空之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9:48:30 来源:免费小说

  原本以为匠师的经验和手艺能帮着恩人把把关,完善结构;结果现在一看,恩人的想法神来一笔,却又处处透着精巧,也只有三部年纪最大、资历最老的海拿匠师能看明白一二。

  “这帆这样装是方便,只是能不能扛得住阿木尔河上的大风……”

  “可以的。”

  宁非点头。

  “布就是按照帆的强度织造的,我们之前被洪水冲进了坨坨河谷,也是靠这帆才稳住了船。”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

  “之所以要使用三角帆,是因为三角帆可以在船的横向位移上做大幅度的转向,直到帆和船本身的长轴线形重合。如此一来,帆船逆风行驶时可以先向一方转,然后再转向另一方,借用风力走折线前进,实现逆风航行。”

  “因为是改造,甲板以下的部分我没有动,只加装了桅杆和横帆,所以性能与真正的三桅帆船还是有差距的。”

  一番话说完,全场鸦雀无声。

  以海拿为首的东胡部族船匠,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逆风行船不是不可能,但需要人力辅助!

  单靠转帆就能让船走,这能做得到吗?

  见众人都是一脸质疑,宁矩子倒也不生气。

  事实永远是胜于雄辩的,只要让他们亲眼看到三角帆的好处,所有的疑问都会转化为敬畏,效果不要更好!

  少年矩子修长的手指敲了敲图纸,笑得一脸阳光。

  “各位叔伯不信没关系,只需按这图上的标注改造就好了,等成果出来咱们一起去试船。”

  他这样说,三部的匠人们也没有二话,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改造工作之中。

  因为要宁非提出改船,所以启程返回九凌湖的日期顺势延后,图赫部和白克部在紧张操练之余,也在密切关注南石船坞的动向。

  听说是种从没见过的船,大家都很好奇,期待着宁先生的船下水。

  虽然从工匠口中听说了三角帆的好处,可是逆风航行,还不用人力划桨摇橹……这怎么可能?

  随着船坞里锤钉声逐渐消失,众人的好奇心也被吊到了最高处。

  每天总有人有意无意地“路过”船坞,朝里面伸头探脑,想要一睹三角帆船的真容。

  跑船的没有不爱船的,便如同现代人对于车的执着,拥有一艘好船,真的是许多船手一辈子的梦想。

  七日之后,三桅帆船完工,由宁先生亲自验收,做最后的检查。

  宁非检查得很认真,不放过船上的任何一个细节,也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做了力所能及的测试。

  这是未来载着他以及他的酬劳回家的交通工具,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确定一切无误之后,宁矩子终于松口说可以下水了。

  话音落地,船坞里立刻响起阵阵欢呼。欢呼的都是造船匠师,人人脸上都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一副终于从铡刀下逃出生天的模样。

  原因无他,宁先生实在太严格了!

  明明日常遇到的时候都能笑眯眯地打招呼,虽然说着听不懂的业朝话,但表情和语气都十分温和,带人也真诚柔软,看着就是个好脾气的少年。

  可这少年一进船坞,整个人立刻变得严厉冰冷,绝对不容许任何脱离图纸的失误出现。谁要是做的不对就要立刻修正,要是被宁先生发现了,他就会异常严厉的指出,半点不给人留情面。

  这次来的都是三部有名的船师,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当众被挑毛病,都觉得有点下不来台。

  无奈人家宁先生说得还真没错,是自己工作有失误,总是想凭着老经验估量,犯了“差不多就行”的毛病。

  多少年来,三部造船一直是靠匠师,船主只说个大概,余下全由匠师发挥,尺寸和标准也不甚统一,是以匠师的经验就很重要了。

  宁先生这船跟他们以前造的都不同,对于各种数据要求极其严格。造船前他就说得很清楚,改造的三角帆主要用在转向,所以角度和坚固度都十分重要。船行水中,造船的人不能有一点大意,不然就是坑了跑船的水手,徒增孽债。

  干着干着,竟然也习惯了这种高精准度的工作模式,被指出的问题越来越少,手下的活计也渐入佳境。

  但习惯归习惯,真被宁先生校验的时候还是难免紧张,谁也不想自己负责的部分出事。

  这次集体通关,真是皆大欢喜了!

  宁矩子看了看天,又感受了一下风向,然后点了点头。

  “那就明日晌午,午时整,从南石码头出发,逆水逆风朝上游行船,欢迎大家来围观!”

  第190章

  这一夜, 南石码头异常热闹。

  不单单是参与改船的船匠,大步有头有脸以及好事的族人都来了。好些人傍晚就在河岸便占地方,喝着马奶酒唱着歌, 俨然把试船过成了一个节日。

  “东湖民族真是豪放热情啊。”

  半夜被吵得睡不着,宁锯子蹲在木屋的露台上看热闹。

  封恺站在隔壁, 手举着望远镜, 朝码头的方向眺望。

  两个露台一臂之隔,伸手就能触碰到对方。

  “东胡三部常年受到西胡部族的排挤和欺压, 王庭统治时期被迫成为三十四部族的一部, 不过东胡人一直没有断了反抗。”

  “虽然名字都叫做胡人, 但比起西胡部族的劫掠成性,东胡反倒更像中原民族,以海运和放牧为生, 轻易不挑会起战乱,与我变成也一惯和睦。”

  封恺放下望远镜,侧头看向宁非, 声音压得很低。

  “非弟帮东胡人改船,是要拐带些匠人回九凌城么?”

  听他这样说, 宁非微微挑眉, 清秀的脸上满是无辜。

  “暮野兄何出此言?”

  封恺笑了,伸手虚点他的方向。

  “你只给出了桅杆的图纸, 却告诉他们不完整的图纸会让船只性能受到影响。”

  “你要求船匠严格按照你的要求改,想必对这船十分有信心。”

  “若是明日行船震惊全场, 那群匠人怕是要被勾得心痒难耐, 恨不能一睹全图真容。到了那个时候,牛背山的学房可是又要进人了。”

  说到这里,封大公子顿了顿, 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走海的人没有不喜欢船的,便跟打仗的军将无法抗拒神兵利刃,若是得不到便会心痒难耐,甚至愿意支付一切代价。”

  “非弟对人心喜好真是拿捏得当,洞若观火。”

  嘿嘿嘿嘿嘿。

  被戳中黑肚皮的狐狸没觉得不好意思,反而乐呵呵接受了表扬。

  光送牛羊算什么?只能解决口腹之欲。

  盐场的一成分成虽然钱多,但只要他宁矩子想要,海边盐场要多少有多少,他真不差这点银钱!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自然是技术,和能够创造技术,实现技术价值的匠人啊!

  墨宗能冶铁,能织布,能建房,种植放牧不在话下,自己自足不成问题。

  但资本只有充分周转才能取得剩余价值,如果原材料和市场都接近饱和,九凌城的发展就会进入瓶颈,技术线也会停滞不前。

  雍西关还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但总可着一头肥羊薅毛,黑肚皮的狐狸也会于心不忍。

  何况除开他与暮野兄的私人关系,雍西关的百姓消费能力远远比不了中原世家,广大的土豪才是他真正瞄准的目标客户群。

  他得想办法把九凌城的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

  托暮野兄的福,宁非现在对中原的局势也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知道三王大战一触即发,南下的胡骑蠢蠢欲动,目前勉强还能维持的平静已经时日无多。

  真要打起来,陆上战火纷飞,南来北往的商路多半是要断绝的。

  如今九凌湖的产品全靠朱雀大街尽头的商铺,做的是大宗批发,没有商贾过来采购货物,定安城中的消费能力不足以支撑九凌湖的产能。

  所以,船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中原也好草原也罢,目前会水擅水的势力不多。除了东胡三部之外,独立掌握造船术的大玩家就只有南郡陆家。

  陆家玩的内航,以岐江城为根基,沿着南江水古道顺延势力范围,若是他选择海运发育,短时间内与陆家不会短兵相接。

  从长远说,宁非迟早要与陆家正面遭遇。

  陆家志在天下,而他则是倾家灭族的弃子,陆家恨不能直接把他按死在襁褓之中。

  若他能提前掌握航运及造船,就算有一天身份曝光,对上陆家也没什么好害怕的,说不定还可以凭借战船硬刚一波,为原身报仇。

  除了刘通,墨宗目前还没有造船方面的人才,宁非是真的见猎心喜,希望能把这群船匠熟手引入九凌城,进而培育出自己的船厂。

  为此,他不惜放出三角帆和多桅构架,就是想借此撒网,捞一波大鱼。

  但这个计划不能没有封家配合。

  墨宗没有武装,造得出保不住,宁锯子也不想为推进时代技术线以外的琐事操心。

  他的目的是完成系统任务,努力存活,政治对科研狗来说太过复杂,消耗精力。

  于是他索性坦荡承认,并以利益诱之,意图给暮野兄洗脑。

  暮野兄多知情识趣啊,只用两句“有海有盐有船”的套娃话就和宁锯子对上了暗号。

  看破不说破,大家好合作,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发财。

  “看明天试船的结果吧。”

  宁非望着不远处依旧灯光闪烁的码头,神情悠然。

  “也许很快就能回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宁非和封恺到达了南石码头。

  码头一早就围了很多人,见他们过来,立刻让开一条通路,热情地与二人打招呼。

  “宁先生,封兄弟!”

  “宁先生来了!宁先生早上好啊!”

  三桅帆船正静静停泊码头,披红挂绿,被各色野花装点得格外喜庆。

  “这是……”

  看到宁非脸上的疑惑,一旁的图罕族长笑着解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