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128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128章

作者:晴空之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9:48:30 来源:免费小说

  封恺没回答,不过低笑出声已经是最好的答案。

  他是个机灵人,不可能在相处时让他非弟感受到任何不舒适,于是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向别处。

  “既然赚钱,若是有机会,也请非弟照顾一下我雍西关将士和百姓呀。”

  “边塞苦寒,胡骑连年犯边,生活比中原已然难上百倍。非弟之前放出豆腐和火炕,已然给不少人家找到了新的生计,今冬城中冻死民户少之又少,水泥和陌刀之功更不必说,我代封家和边军谢过宁矩子之恩。”

  说着,封大公子忽然站起身,对着宁非行了个大礼。

  宁非愣住了。

  当初放豆腐方子的时候,他的确是有改善民生的想法,但他没想到,身为军事主帅的封恺竟然也会关注庶民的生活。

  他一直以为,像暮野兄这种高高在上的世家公子,都是封小弟那种不知人间疾苦的孩子差不多,喊着“何不食肉糜”。

  同一个爹,同一个娘,竟然不一样。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封小弟是幼子,又是个十来岁的中二少年,一开始娇生惯养很正常。可他爹封大都护是个很接地气的人,宁非几次接触下来,感觉封伯晟性情豪爽,粗中有细,为人却不怎么摆架子。

  至少对他宁非没摆过架子,封大都护本人有点糙,也不怎么讲究繁文缛节,否则也不会把小儿子打发到乡下收猪相猪了。

  说起了,封小弟虽然之前有点中二,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了乖乖听话的五好少年,更难得的是这孩子还保留着赤子之心,对认定的朋友掏心掏肺,可见封家一家子人的家风和教育都是没毛病的。

  这样的合作伙伴,应该可以放心吧。

  想了想,宁非忽然正襟危坐,神情变得郑重。

  “封大公子。”

  他忽然改变了称呼,这让对面同样正襟危坐的男人眸光微闪,唇角的笑意瞬间消失。

  宁非停顿了一下,伸手指了指自己身上的棉布衣。

  “可知我这棉布哪里来的?”

  封恺回答。

  “是织机织出来的吧?非弟这布细软绵密,想来应该是颇费功夫。”

  这个结论,宁非不置可否。

  他从炕台的书架上取下一个桦皮本,放在封恺的面前。

  “迄今为止,我墨宗只买了一批布,共230匹,被阐宁彭氏的管事一笔买走,出价300金。”

  “当然,这次是遇到了个冤大头,以后未必能赚这样多,但翻二倍或是三倍绝对没问题。”

  封恺翻开账簿,下一刻,千军万马亦从容的男人,也忍不住眉头跳了跳。

  见此情景,宁矩子笑了。

  “今日布坊发薪,封大公子可愿随我一看?”

  封恺点头,合上账本。

  “自然是愿意。”

  他站起身,脸上的神情竟然十分认真。

  “还请非弟带路。”

  带封恺参观布坊,也不算是宁非的一时兴起。

  布坊将来要招工,最直接的来源就是雍西关的定安城。

  织布坊需要是女工,不和定安城的主人提前打好招呼,以后有卫道士跳出来骂墨宗居心不良、诱拐妇人,就麻烦了。

  而且借着这个机会,他也想让暮野兄见识一下职业女性的力量。

  边城民风彪悍,也不讲什么深闺妇德,恶劣的生存环境更容易促进女性劳动力的解放,而有更多劳动力投入生产,也会给定安城注入新的生机,便如同那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豆腐坊,不也带动了一个坊市的生意?!

  在这一点上,墨宗和封家可以做到双赢。

  以前宗门没钱,大家赚来的辛苦费购买食物和日常用品都不够,也没有余钱给大家分。

  今年宗门添了不少进项,宁非便将账拢一拢,按照各组的工作量给大家发工资。

  当然,以后在宗门内部也要有现金流动,比如去新食间吃饭要付费,日常柴米油盐都要换算成银钱。九凌湖的定位是城市,不会仅仅局限在墨宗内部,还要吸收大量外来人员,有些规矩要先确定好。

  织布坊的账很早就做好了,宁非拜托梅大娘将一部分金换成银钱和米粮,早上全部交给了萍花,算是对她的另外一个考核。

  是以今天午后轮班结束,萍花代坊长并没有马上解散众人,而是召集布坊所有织工都叫到布坊,然后推了一个大木板出来。

  众女工的精神顿时一震,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那块木板谁都认识,是萍花和秋婆婆用来记录大家织布量的东西,每个轮班结束都会更新数据,织布坊的人能实时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

  不过这板子换过一次,就是之前矩子拉走所有存布的那一次。之后木工房又送来一块新的,重新开始计算成绩。

  那些织好的布,据说是要让梅大娘带去定安城卖掉了。矩子之前有话,言说卖的钱除去棉纱成本和必要的开销,会分一部分给她们这些织工。

  现在萍花又把这块老木板拉了出来,这是要……

  她们还没敢想,但萍花小姐姐却十分敢说。

  她抖了抖手里的钥匙,声音格外清亮。

  “各位婶子姐妹们,今天矩子给咱们发银钱啦!”

  第123章

  不单单是织布坊, 墨宗几个作坊都在分钱,坞堡内接连几天都是喜气洋洋的。

  木东来今天感觉底气异常充足。

  铁匠坊最近接了雍西关一笔大生意,五百把陌刀已经卖出去了, 接下来还有源源不断的后续订单,根本不愁没活干。

  匠房的人是不怕干活的, 活计越多越有劲, 尤其是看到结算时分的银钱,更是集体打了鸡血, 一家之主的自尊心爆棚。

  除了银钱, 匠房还分了不少米粮肉菜, 高炉旁的欢呼声差点掀翻矿车,人人喜上眉梢,这让身为铁匠坊负责人的木东来十分扬眉吐气。

  当然, 他这个扬眉吐气,主要是冲着家里的婆娘王氏的。

  最近他总感觉自己的地位直线下降。王氏和家里那两个丫头时不时就不在家中,把他和儿子打发到食间凑活, 天天冷锅冷灶,娘们大晚上还出门, 这像话吗?!

  还不让问, 问就说是去织布坊上工。

  之前得房子的织布机他也不是没瞧见过,不错是不错, 织出来的棉布也细软,但一个人能多少出来?哪像他们铁匠坊烧铁水, 一炉就差不多能打两三把兵刃, 能和他们比?

  这口气,木东来憋了很久了。

  以前是他自己憋,后来经常到新食间混饭, 竟然也找到了不少难兄难弟。原来坞堡里有家眷的爷们,最近出现在的新食间的都在明显升高,很多也都是带着家里的小子,见了面就相互吐苦水,骂婆娘异想天开,没事找事。

  久而久之,竟然还隐约形成了一个“糟心婆娘”联盟。几乎每个匠房的人都有在,大家同仇敌忾,齐齐把矛头指向了最近刚成立的织布坊,等着看那些婆娘的笑话。

  其中的某些人,对萍花作为织布坊负责人十分不服气。言说论资历那应该是秋婆婆来,论贡献首推刘通。萍花一个刚进来不久的丫头,以前是个劁猪匠,怎么混来混去就成了一座匠房的领头人了?

  不熬资历,还是个外来户,墨宗以前可从来没有让个黄毛丫头管事的先例!

  议论归议论,可没人敢直接跑去和宁矩子呛声。

  现在墨宗众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跟着矩子有肉吃,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肉,能咽下肚子的那种,可不是画在沙地上一盆水就给泼没了的大饼。

  是以今天木东来拎着东西回家的时候,整个人都是膨胀的,刚一进门就朝房里吼,叫大丫二丫和婆娘过来给他提东西。

  但是,并没有人回应他。

  他儿子木合从屋子里出来,见他手中提着的肉,乐得一蹦高。

  “爹,咋今天有好吃的啦?!”

  “嗯。”

  木东来矜持地点了点头,对儿子的捧场十分满意。

  他四下里看了看,没见到妻女的人影,便低头问儿子。

  “你娘和你姊妹呢?”

  木合摇头。

  “不知道。”

  他想了想,然后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噢,娘和阿姊她们今天要上工。”

  “吓!上工也没这晌头都不回的呀,这是闹什么幺蛾子!”

  木东来憋气地将手里的肉菜放到地上,进屋脱了鞋上炕躺着。

  小木合是他爹的跟屁虫,也一起进了里屋,一边往炕上爬一边问道。

  “爹,这肉咱晚上吃不?还是去牛婶子那里打饭啊?”

  “吃!为啥不吃?就今天晚上吃!”

  木东来撇了儿子一眼。

  “这是咱铁匠坊发的福利,爹今年赚了不少钱,儿子看到没,铁匠坊才是宗门里最有前途的地方!”

  “等你娘和你阿姊们回来就让她们给这肉烧了,老爷们就得这样养家,这叫顶梁柱。”

  木合似懂非懂,两只眼盯着那块肉,口水滴答。

  木东来也不去管他。他现在心情十分激动,还有点小亢奋,不停地脑补着妻女回来时候惊愕的表情。

  到时候他也不骂她们,就让她们自己品,自己品品,到底啥才是女人的正事!

  木东来在家殷切期盼妻女回来认错,王氏却正紧张地盯着不远处那个大木板,手指紧紧抓着两个女儿,像是等待放榜的补课生。

  她学得慢,之前一直有点跟不上进度,甚至还不如自家二丫头灵巧,为此没少受自家爷们嘲笑。

  王氏知道自己不是个灵巧人,但性子却很有韧性,爷们冷嘲热讽都不走心,逼急了就回怼两句,自己一有机会就在家琢磨技巧,勤加练习。

  渐渐的,她竟然也摸到了其中的窍门,开始跟得上别人的速度,甚至靠着稳定的质量逐渐反超。

  最后一次统计,她竟然一跃蹿升到第五名,也算绝地翻身,扬眉吐气。

  今天矩子给大家发钱,萍花又推了这木板子出来,明显是要按照干活量来结算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