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综同人]快穿之哥哥才是真boss > 分卷bear熊宝

[综同人]快穿之哥哥才是真boss 分卷bear熊宝

作者:bear熊宝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9:21:54 来源:免费小说

  想要出去看看情况,但还没等他出去,已经有人打开了箱子,抬头看去,面前的正是皇袍加身的李世民和一身华服的永河。

  而罗道远就站在他们身侧,很显然他已经投靠了李世民,背叛了突厥。

  你这个叛徒。

  永河见宇文杰气急败坏只觉得很可笑,你还是先顾好你自己吧。

  你背叛了突厥,你的儿子也会不得好死,突厥不会放过他的。然而宇文杰丝毫不管永河对他的嘲讽,继续对罗道远说道。

  李世民转身坐到上首,看着宇文杰目光里面露出一丝怜悯,同时也有坚决。

  中原有一句话,叫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罗道远在大唐为官十几年,他便是唐人,他的儿子也是唐人,即便身上流淌着的是突厥血液,你在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只知道威胁,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君主。

  不要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我就不信你不会对罗道远秋后算账。宇文杰面目狰狞,永河觉得他这幅模样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帅气,果然是相由心生,再美丽的皮囊一旦心肠坏了,就会变得十分难看。

  大唐皇帝,你可以现在就杀了我,但你永远别想要找到你最宠爱的昭阳公主,想必我的那些侍从早就已经服毒自尽了,所以这个世界上知道昭阳公主藏身之处的就只有我一个人。

  李世民摇头叹息,刚刚他的话宇文杰终究是没有听懂,如果你认为真的是你的随从们厉害把你从刑部大牢救了出去,那么这场仗你输的不冤枉,无论何时何地,轻敌永远是要不得的。

  你什么意思?宇文杰看了看永河,又看了看罗道远,终于明白从始至终一直都是一个圈套,是李世民给他设下的一个圈套。

  无法出城他自然要寻求帮助,这样一来朝中都有什么人就一清二楚了,原来他不过是一个被人利用的棋子罢了,李世民让他逃出刑部大牢,只为了看看自己朝中众臣对他的忠心。

  异邦敌人从来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朕朝中众臣对朕的异心,现在看来突厥果然不值一提,在我朝中竟然只有一个罗道远,还是在威胁之下不得不帮你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李世民估计宇文杰是不懂他这话的意思,因为在他还没有说完的时候,宇文杰已经咬舌自尽了。

  父皇,他死了。

  永河不想看到死人模样,挥手让人抬走,李世民默默叹了口气,中原大唐不只有汉人,还有其他人,宇文杰狭隘,永河你要以此为戒,切记不可心胸狭窄。

  永河记下了。

  宇文杰死了,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但是二驸马签订的那些契约之人却不是突厥的人,暂时只知道对方是有意图谋二驸马家中的药方,可是吃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人,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才行。

  之前李世民已经昭告了所有人,捉到了突厥五王子,将要在三日之后当街斩首,后来又说让人给跑了,即便不说宇文杰找到了,突厥那边肯定也是认为李唐皇室杀了宇文杰。

  既然如此没有什么不能公布的,在宇文杰咬舌自尽的一个时辰之后,所有人都知道突厥五王子死了,同时李世民还让使臣带着宇文杰的尸体去突厥,要个说法。

  之前那么多年突厥一直是异邦小国,这次他们五王子主动来犯,大唐只是正当反击一下而已,身为强国有索要理赔的资本,即便他们五王子是死在大唐的。

  父皇,突厥应该不会赔偿吧。自己的五王子死了,虽说是咬舌自尽但终究是死在了大唐,还要反过头去赔偿,应该不会有人这么做吧。

  李世民呵呵一笑,朕知道他们不会赔偿,大唐也不需要突厥的赔偿。

  李世民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赔偿,他要的是整个突厥,不过是借个缘由罢了。

  可是父皇,开战的话岂不是

  永河之前只当李世民说要砍宇文杰的头是为了逼迫朝中和宇文杰有关系的官员站出来,没想宇文杰真的会死,现在他死了,两国开战

  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永河想象不到,也许是她的目光还看不了那么长远,她不知道会不会赢,如若输了,大唐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

  然而看到父皇如此信誓旦旦,永河只能把她全部的担心都眼回去,父皇做了十几年的皇帝,定然是比她高瞻远瞩,她还是什么都不要说好了。

  陛下,微臣有罪。眼见李世民下完了所有的命令,罗道远跪在他面前。

  朕说过海纳百川,你对朕隐瞒,这次算是你将功补过,朕不赏不罚,另外你儿子的事情朕也全当不知道,至于是否相认那是你们的事情,与朕无关。

  多谢陛下.体恤,微臣感激不尽。他只要知道儿子还过得很好就行了,他也不打算相认了,那样会破坏儿子现在的家庭。

  下去吧。

  微臣告退。

  罗道远躬身退下,走到门口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正在批阅奏章的李世民,仔细回味着海纳百川这四个字。

  当年他是突厥的将军,打了败仗临阵脱逃,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逃到中原,在他们住宿破庙的时候妻子忽然生产,不曾想他去找吃食的功夫,刚刚出生的儿子被人偷走了,不久之后妻子也抑郁而终了。

  这么多年他一边做官一边寻找儿子,现在找到了儿子,儿子既然不认识他,现在的父母对他很好,他也不该去寻找儿子打扰他。

  第310章 唐朝公主的哥哥

  姜岩从带兵离开长安城,到战胜归来,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灭了吐蕃的气焰,让其见识到了大唐真正的实力,不再要求公主和亲,并且每年还有作为附属国的贡品送来长安。

  李世民对于这个结果很满意,这次征战不止是让吐蕃臣服,更重要的是姜岩带兵没有战死一兵一卒,可以说是让所有人再次看到了他的能力。

  多年前姜岩带兵征战匈奴,同样是攻城略地,兵将死伤无几,但那时候他带着的士兵是匈奴的数倍,赢了仿佛是理所当然的,而这次以少胜多,比多年前那一仗打的更加漂亮。

  回来之后,所有参与到这次征战吐蕃的将士皆是连升三.级,其中以柳瑛最为瞩目。

  从前她一个女子虽然成为了将军,但还是没有什么人真正的把她放在眼里,之后柳瑛去了永城,大多数人都选择性的将她遗忘,认为她和朝臣还是不一样的。

  但是这回柳瑛已经不允许他们忽视,她用自己的能力来赢得了她如今的地位,和群臣一样有资格站在朝堂之上,甚至她身上的军功比群臣的更加显著。

  在姜岩回来长安之后,永河早就已经离开了长安回永城去了,但她在走之前给姜岩留了信,简单的说了一下宇文杰的事情,随后又说了有人和二驸马采买药材的事情。

  姜岩没想到宇文杰竟然会这么快就出现了,而且还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就被解决了,前几日李世民派去突厥所要理赔的使臣也回来了。

  突厥自然是不会给理赔的,本来就是他们的五王子死在大唐,没有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道理,但大唐实力雄厚,他们也不敢轻易开战。

  再加上那段时间一直有吐蕃连连兵败的消息传过去,让他们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了。

  本来是有突厥大臣提议趁着大唐军队正在对付吐蕃,他们说不定有可趁之机,但打仗这种事情一旦开始了,赢了固然好,输了的话可就不是割地赔款那么简单的了。

  故而事情就这么一直拖着,使臣遣人回来询问李世民的意思。

  现在突厥一旦认赔,他便将自己的身份摆在了劣势的地方,即便是大唐不出兵,匈奴说不定先会对他们下手,但又不敢硬气的叫板,父皇觉得此时出兵攻打突厥如何?

  一鼓作气势如虎,你有信心能赢吗?刚刚赢了吐蕃,这时候再攻打突厥,将士们正士气高涨呢,的确是一个好时机。

  可两军作战光有军心是不够的,对于将领的要求也很严苛,李世民是担心姜岩刚刚攻打了吐蕃,现在再去攻打突厥,要知道吐蕃和突厥两者地形不同所需要攻打的策略也是不同的,姜岩如果不能快速的转变战略,很容易失败的。

  然而姜岩这次不准备亲自去,他给李世民推举了当年他去攻打匈奴时候的副将,那人在征战匈奴的时候表现不俗,并且这次和吐蕃的战争他没有参加,故而不存在李世民所担心的问题。

  你说你不亲自出征,朕还以为你要推荐柳瑛呢。柳瑛的成长速度是超越了李世民想象的,一开始知道姜岩送柳瑛去军营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想过柳瑛会成长为现在的模样。

  柳瑛是个合适的人选,但是父皇咱们大唐难道就只能有一个战将吗?柳瑛在这么多年的战争当中已经将兵法融会贯通了,可以说只要不是对方请来了天兵天将她都能够胜利,但是大唐只靠一个柳瑛未免也太惨了点儿。

  姜岩想要多培养一些有能力的将士,而这些能力就是从一次次战争当中训练出来的,当然那些没有资质的人就没有培养的必要了,上战场不是儿戏,千千万万的士兵把生命交到主帅手里不是让主帅来随意利用的。

  永城,柳瑛在接受封赏之后便回来了,她此次跟着姜岩一起攻打吐蕃是外调,结束之后自然是要回到永城的,训练着这里的护城军,维护永城的安宁。

  等什么时候永河能够走向更大更宽阔的舞台了,她也就能跟着一起离开永城了。

  柳瑛不知道这一天会不会实现,毕竟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因素都是多重的,不是永河有能力就行了的。

  同时这次柳瑛回到永城,还给永河带来了购买二驸马家中药材那些人的真实身份。

  号称是江南药商,但那些人在离开长安城之后却分成了两拨,一拨带着大部分药材去了江南,另一拨则是往东走了,走水路离开了中原。

  除此之外,大部分药材在到了江南之后被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了,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来他们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药商,只是想要处理了那些药材而已。

  济清大师断言那些人的目地并不是药材,而是药方,带回去传播开来,隐瞒来源是大唐,世代延续便成了自己的东西。

  那些人是什么人?他们不是要药材那就是要药方了,药方对他们来说有什么用。那些人在购买药材的时候还顺便要了很多的药方。

  永河听着柳瑛的话,只觉得一阵胆寒。

  那些药方有的是医书古籍上记载过的,有的则是二驸马家中从祖上传下来的治病良方,这些东西传播出去治病救人自然是好的,可谁知道那些人把方子带到了海外之后会怎么传播?

  谎称自己研究出来的,从而传播出去对大唐文化来说是极其大的弊端。

  目前到底是哪国的还不清楚,太子殿下猜测是高丽,但没有线索,毕竟那些人的中原话说的很地道,他们也很谨慎,一直在登船之前说的都是中原话,在出了海之后也无法跟踪因此断了线索。

  柳瑛说着,永河心中激起无尽的愤恨,等有朝一日有能力了,她一定要将窃取大唐文化的贼人捉住,将真相昭告天下。

  姜岩同永河一样愤恨,但是在还没有中原附近的异邦还没有统一的时候,海外就只能暂且等一等,文化传播是需要时间的,等上几年的时间他们也传播不了多远。

  其实如果在他们还未出海的时候便将他们拿下,也许就不用你现在想那么多了。

  佛寺之内,济清大师见姜岩如此愤恨开口说道。

  姜岩不由侧目,大师这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吗?他们有一国的人呢,只要有心想要得到那些药方,除掉了这一波还会有下一波,无穷无尽,对于这种事情,当然是斩草除根才行。

  贫僧相信你有那个心也有那个力,但是你作为太子不知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吗?尤其还是在海外,得多花多少的心思啊。

  济清大师他对这片土地有一份热爱,他现在是和尚,普渡众生,但也仅仅是普渡他所在这片土地的众生而已,异邦之人不同心又何必普渡。

  他不反对姜岩攻城略地,只是怕姜岩到时候进展困难,从而导致很多的士兵死异乡。

  然而济清大师他活了上百年,但终究是不如姜岩活的时间长,他早就已经不是初生牛犊了,又何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说,再说海外邻国在他眼中也不是虎。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姜岩暂时还没有攻打海外的计划,只想着先收复了那几个异邦,然后想办法让李世民立永河为皇太女,之后他就自由了,现在看来要做的事情又多了一件。

  姜岩年近三十,还未册立太子妃,李世民不急朝中众臣也急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李世民就只有他一个儿子,他有经常带兵出征,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孩子都没有留下,皇位无继承之人。

  然而没当有朝臣提议选太子妃的时候,姜岩都以李世民尚在壮年为由给怼了回去,毕竟可没有朝臣敢说陛下已经年迈这种话。

  事实上李世民也不老,刚刚五十岁出头,好生保养在活个几十年没问题。

  然而李世民却是劳心又劳力,不止朝中的事情一大堆,最近微服私访去城中转转,不曾想在酒楼里用餐的时候听到隔壁几位驸马的对自己公主的吐槽。

  当时姜岩是和李世民在一起的,一边听着吐槽一边看着李世民越来越难看的脸色,他当然知道他的几个女儿不如寻常人家的姑娘温柔贤淑了,但她们是公主啊,生在皇家有傲视所有人的资本。

  之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现在隔壁房间里正口口声声的说着要进皇宫告御状,其中声音最高的就是三驸马金多禄。

  听着这些驸马说的越来越过分了,李世民给身边侍卫一个眼神儿,侍卫直接过去把几位驸马请了过来。

  当几位驸马看到李世民和姜岩的时候都愣住了,就在这种呆愣当中,被带进了皇宫,勤政殿之内几位公主姗姗来迟。

  姜岩在记忆中出现过有关于这段的故事,起先还是永河对大驸马赵弘动辄打骂,赵弘实在是受不了了跑了出去,去驸马们经常聚会的酒楼找他们诉苦,这才引起了几位驸马一致讨伐几位公主。

  没想到现在永河和赵弘夫妻感情和睦,这些事情还是发生了。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和几位公主的逼迫,几位驸马都是敢怒不敢言,一个劲儿的说公主的好话,最终还是金多禄站了出来,主动揭露了公主们的种种恶行。

  姜岩看着金多禄的义愤填膺忍俊不禁,昭阳听着金多禄数落其他公主的恶性,从刚开始的震惊到欣赏,可万万没想到,金多禄在数落完几位公主之后就开始数落起她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