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问君策 > 第65章 元载

问君策 第65章 元载

作者:龙团胜雪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9 04:22:36 来源:88小说

春节一过,冬的脚步往后退,春赶上了冬。白雪融入泥土,浅草刚没马蹄,枯藤褪了枯意,新叶如春蚕吐丝般不停地缚满枝头,再以破茧成蝶的惊艳绽出百花。

在这座长安城里,蠢蠢欲动的不只是春意,更是权利。

太极宫,甘露殿内静如水,政务堆积如山,那面龙颜时不时皱起。

当今皇帝,李豫。

从皇孙到帝位,李豫什么没有看过,大唐的软红香土到血流成河,再是如今的藩镇割据,全部美好又残酷地在他的有生之年接踵而来。

三十六年的人事历练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时光似清水,将他如剑锋般的吊眸洗得更透彻,熠日失色。

他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帝王。

历史有鉴,要知道上一个皇帝是如何昏庸无能,悲悯崩逝,甩手扔给后代的大唐社稷如宴上切开的蒸饼,垂涎三尺的人都要占上一块。

宦官刘清潭来禀:“大家,元相公已候在殿外。”

咱这位皇帝自命人暗地里刺死李甫国后,刘清潭就晋了级,地位仅次于宦官首领鱼朝恩之下。

元载衣冠端正缓步而入,礼一拜,不等皇帝赐座就已到铺茵褥的席上坐好待命,甚是“自觉”。

皇帝放下户部的表呈后,面含怒色:“藐君之臣当属河北三镇最可诛,当初为打安史之乱一仗,无力拨粮饷只好由他们占地为王,如今名义上归顺,这一年到头不报户口也就算了,竟然连赋税也不缴!”

元载微微一笑,神态自若:“河北三镇曾是安贼管辖之地,安贼起乱,他们一甘宵小自成一统也不是出乎意料的事情。只要他们还在大唐的压制下,即使他们不缴赋税,难道国库就向他们哭穷了吗,陛下发怒,不就合了那些节度使的心意了吗?”

听此话,皇帝怒色微减,叹了声说:“刚过战乱,如今长安米价竟升至一千钱一斗,闹得现在上缴的贡米都是谷穗磨制的,相公还含笑淡定,莫非是有良策?”

“臣有好消息要禀告陛下。年前臣念及礼部尚书刘晏于先皇在位实施榷盐法,竟使盐利涨至四十万缗,如此财政之人怎能不多加善用!臣前思后想便将漕运之事派与刘晏,他果然不负众望,治理有当,待今年岁稔,定有不少于四十万斛的粮米运至京城,陛下只需欢喜派人在渭水桥迎接此丰收即可。也不枉臣一番错看。”

这话听得皇帝欢喜起来:“元相公如今已三朝元老,自然独具慧眼善用人才,朕有听说,刘晏也是个难得的人物。”

元载几句话就为自己揽了一圣赞,心胸凸起的骄傲渐渐按耐下去,容态上仍显得恭敬谦卑。

此人的处事原则,就是对方或赞或辱或有所求,永远是以一张皮笑肉不笑的面孔相迎,不给对方猜透自己想法的机会。

其实他哪有善用人才!

漕运一事面临危机时他忙于左拥右抱地揽权,顾不得便把烂摊子扔给了刘晏,若是漕运出了事还有刘晏顶罪,没承想刘晏意外地干出了一番作为,这不得赶快来圣上面前变相邀功呀:陛下快来夸夸我,都是我这个宰相用对了人才有这场大丰收!

不过他今日来,也不仅仅是变相邀功,还有变相弹劾。

“不知道陛下可听说高昌国一起牛车伤人事件。”

这点小事自然难入圣听,皇帝一脸狐疑,听元载缓缓讲来:

“这事本应不足以传到陛下耳中,安抚伤者,驾车人判他流放也就了事,可那驾车人康氏却自请死刑。事情是这样的:高昌市民的一双儿女于街市上玩耍,不想那稚儿迎面撞上一架拉土坯的失控牛车,牛车硬生生从稚儿身上碾过,终身丧失行走能力。那驾车人不为自己辩驳求情,大悔道‘今日吾闯下大祸,害得稚儿余生半身不遂,死是吾本分也。’”

元载说到这里停顿,余光瞥了皇帝一眼,听见天子感叹:“那驾车人纵使有再多愧疚心,也挽不回稚儿的腿,判他死刑也是让他安心去了。”

“祸不单行,臣家奴,有一子八岁,也是遭遇了此类的不测,被京中一匹疯马所伤,闯祸人的态度却与上诉故事中的康氏迥然相反。”

元载的话还没有说完,皇帝的神色一惊,马上意识到疯马的主人非富及贵。

因为百姓不得豢养私马,可想而知。

元载拜一揖,表情悲沉:“此事几乎过去半年了,臣的家奴竟然不敢说出那惊马的主人,草草了事,还向臣隐瞒说他儿子是自己走路摔跤伤的。”

皇帝气得龙体跳起:“朕竟不知道京中有这等冤事,元相公快快说全!”

“陛下,恕臣直言不敬,今日臣此言也只敢跟陛下讲,那疯马正是御赐之马,疯马的主人正是郑王啊!那时您将昭陵骏马的后代赐给郑王,郑王又是您与元妃所出的嫡长子,人们纷纷以为您有册立郑王为太子的想法,何人敢得罪未来的太子呢!当时郑王一力压制此事,百姓如何敢吭声!就连臣今天也才从童言无忌的孩子口中听说此事,还听说郑王失去爱马,愤怒无处发泄,将牵涉其中的一名乐伶以屠马的罪名抓起来鞭挞数十,闹得乐坊众人跪在郑王府求放人。最后还是雍王路过郑王府,无意知晓此事并从中调解,那名乐伶才留住了一条命。”

元载事先排练好的这番说辞,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完美。

事情已经过去几个月了,皇帝现在回想,当时李邈上报的却是爱马发病的消息,如今听到真相,牵涉到立太子的传闻,自然生出一腔怒气,对这个儿子的喜爱顿时减去一半。

“朕知道了,并没有什么昭陵后代的马,既然已过去半年,元相多提无益,替朕好生安抚那奴婢的孩子就是。”

“臣今日一言,并非诋毁郑王,只求陛下对于立东宫一事慎重。郑王受先皇喜爱,收作养子,若按立嫡制度,郑王为太子是为道理,但要论品行,郑王着实不服众。”

“那么按元相之言,谁宜为东宫?”

殿中清冷了一瞬,元载自恃势力不弱,道:“臣等认为,该立雍王,雍王于平叛中颇有战绩,足以服众。”

皇帝冷眼瞅:“何为‘臣等’?”

那斯不慌不忙,逼迫之意丝毫不露于表,拜礼道:“臣左相元载,右相王缙,汾阳王郭子仪,太常卿李晟等请陛下明鉴老臣们的一片赤胆忠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