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系统要我当地主gl > 系统要我当地主gl_196

系统要我当地主gl 系统要我当地主gl_196

作者:方便面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8:13:07 来源:免费小说

  官家得到他的节礼后会有何反应,宋玉延等人暂且不知,她的棉花种成功后,族长便出面向她买了不少棉花籽,打算让族人腾出十分之一的地来种棉花,如拥有十亩地的人家就要种一亩棉花。

  这种强制的手段让族人颇为不满,然而他们见过了宋玉延种棉花,以及从棉花中获得的利润后,大半人都心动了。

  后来县城里有一种新的布——棉布开始在布庄售卖,而且因为棉布柔软、保暖、舒适又实惠的特点获得了不小的反响之后,越来越多的族人同意种植棉花。

  “你们每家的女人都会做女红,也有纺锤,既然搓麻制衣是搓,那搓棉花也是一样的。各家的棉花种出来之后可以织成布,也可以填进被褥、衣衫里,冬天也就不必再担心会冷了。”

  “另外,义庄决定,以后族里的冬衣皆是发一件棉衣,故而你们种出来的棉花,也可以卖给族里。你们也不必担心不会种,玉延已经答应了,只要有族人想种,那他可以教你们种。”

  族长将这些道理掰算给族人听,很多人都听进去了。有人仍旧有疑虑:“可是我们纳夏税时要交绢以及麻布,朝廷承认棉布吗?”

  “不必担心,知州已经将棉花以及棉布送到了朝廷那儿,相信最晚到明年开春就会有定论了。”

  ____

  不必等到明年的开春,在范知州向宫里送去棉花以及棉布,并且详细地说明了棉花对百姓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好处之后,加上宋傅、刘绰等知道是楼杲与宋玉延捣鼓出来的之后,也相信他们的人品,为棉花背书,官家便对此物重视了起来。

  朝中也有官员道:“近些年各地偶有天灾,以至于百姓流离失所,生出了不少作乱之心,便说先前的明州之乱,皆因百姓生活困顿,迫不得已所致。而百姓若是能吃饱、穿好,那民乱想必也会少许多……”

  官家一听,觉得甚是有道理。

  衣食住行是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今他已经下令大力推广占城稻,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百姓离温饱又能更近一步。而若是推广了棉花,那百姓冬天不怕冷了,是否会觉得日子还过得去,而不去想反抗的问题呢?

  所以官家很快便下令,鼓励两浙道的耕农种植棉花,朝廷也承认棉布作为明州百姓缴纳夏税的税物。至于种子的问题,他也让市舶司去跟外来的客商商谈,看看能否从天竺取回更多的棉花种子。

  ____

  明州入冬后,百姓才真切地意识到棉花是种好东西,一件棉衣,比百姓穿三件麻衣、纸衣还要暖和,而它的价格却只比麻衣贵一点。

  只可惜等他们想买棉衣时才发现,宋玉延种的几亩棉花以及楼家种的七八亩棉花,都用完了,或纺织成棉布,或制成棉被、棉衣,被人抢售一空了。

  第87章出远门

  宋玉延的棉花除了卖给楼杲之外,也给自家留了一部分,她找人打了六床棉被,除了她跟唐枝的之外,笋儿、饼儿、唐叶以及唐浩根夫妇也都各留了一床。

  剩下那一床她送给了烈婶。烈婶又岂是会白白收她的棉被的脾性?所以她以宋夭夭即将出嫁为由,这床棉被便算是她这个当“弟弟”的一点心意。这个理由使得恰到好处,烈婶也就没再说给她钱的事情。

  宋夭夭过了今年便要二十一了,在这时代已经是左邻右舍眼中的“大龄剩女”了,故而即使宋冰与烈婶再不乐意,却还是给她说了亲。

  说亲的对象是宋玉延的朋友王周。

  而说起这事,便不得不从当初王周与宋夭夭相识说起,那是宋玉延捣鼓皮影那会儿找王周帮忙,常往来于宋家的宋夭夭并因此与他相识,然后他对宋夭夭就一见倾心了。

  后来王周跟宋玉延搭戏让宋夭夭发现了他迷人的一面,宋夭夭的目光这才开始在王周的身上停留久一些。

  宋夭夭无疑是喜欢才子的,然而她择偶的观念跟爹娘那种“相亲后觉得对方合适便成亲”的想法不同,她考虑更多的还是自己身为独身女,若是嫁出去了,爹娘该如何是好?

  也就是因为这些顾虑,她只能将自己对王周的爱慕之心掩藏在心底。王周见她忽然对自己冷淡了起来,也着急了,便去请宋玉延帮忙打听一下是什么情况。

  宋玉延对外的身份是儿郎,自然不好去找宋夭夭盘问,便让唐枝帮忙。唐枝跟宋夭夭相处得不错,她们凑到一块儿之后,聊了些女儿家的心事,很快,唐枝便知道了宋夭夭的心结所在。

  宋玉延没有直接跟二十一叔、烈婶说这些事,她先跟王周提了一下二十一叔与烈婶的情况,说明他们只有宋夭夭一个女儿,若是宋夭夭出嫁了,那他们就没有依靠了。

  王周沉默了许久,又回家想了好些日子,他才上门提亲。

  他提亲之时,诚恳地道:“晚辈已经征得爹娘的同意,晚辈若是娶了宋小娘子,也会将宋叔父、婶子当成至亲来奉养。”

  他是家中独子,要入赘,他的爹娘也不会同意,故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他将来为宋冰、烈婶养老送终,待他们如亲生父母。

  宋冰听了王周的话,表示要考虑一段时日,烈婶这急性子的人这会儿倒是一点都不急,而是赞同了宋冰的话。

  于是夫妻俩考虑了近一个月,在多番打听王周的家世、名声之后,综合得出他颇有才名,只是因为家里穷,要供他读书,所以他都二十三了也没成婚的结论。

  他跟宋夭夭俩人,一个是“大龄剩女”,一个是“大龄剩男”,家世也没有什么门不当户不对的情况,最终才同意了这门婚事。

  宋冰与烈婶将县城的的吃食铺子连同那座小宅院作为宋夭夭的嫁妆记到了宋夭夭的名下,又给宋夭夭添了几十贯钱。这些是他们夫妇俩奋斗了二十多年攒出来的大半身家,虽然并非全部,可这份嫁妆还是让旁人眼热的很。

  宋玉延问二十一叔,将吃食铺子给了宋夭夭之后,他们要怎么安排。二十一叔道:“我们这些年也赚了些钱,在乡里买了不少田,故而只能回去收一下佃租了,养养花草度日了。”

  他跟妻子已经想好了,反正他们没有儿子,而女儿、女婿也无需他们来养,故而赚再多的钱也没用。家中有三十亩田,靠收佃租,他们也能安享晚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