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有女不归 > 第218章 功臣,被吐沫淹死

有女不归 第218章 功臣,被吐沫淹死

作者:酒涩飞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7:53:40 来源:书海阁

明明苏淮婴扣留了温鹤南通敌的证据,将温鹤南的死讯秘密按下,可不知怎么的,消息走漏,且传到了长安,传到了御史台。

还没有到达京城的苏淮婴收到了在刑部当差的友人的消息,说靖边王府蓄意刺杀晋王妃的案子,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靖边王府,怕是不好了。

奇哉怪哉,明明是刑部和大理寺主审的案件,竟然被御史台的那些言官捷足先登,预先知道了消息。惊诧之余,苏淮婴一阵恐慌:这是北狄人专门为靖边王府设下的局,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被捅破了,由言官传出来,很快就会闹得世人皆知,这说明,御史台中有北狄暗线,而他的身边,也有。

苏淮婴身边的人,除了太子派来的保护他安全的东宫护卫,只剩下自己带来的河间王府的府兵,是在河间王府待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仆们。为了保护江寒,苏淮婴刻意地避开了东宫府兵,可消息还是走漏了,这说明……

难道是……父王?

可父王为什么要帮助北狄人对付靖边王府呢?

位至郡王,世袭罔替,背后还有太子撑腰,他的父王,有什么理由在靖边王府身上施加恶意呢?

朝堂上,人们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先是有人振臂高呼,为靖边王府鸣冤,说既然温鹤南通敌叛国的罪证已经找到,就该马上命令苏淮婴整理好证据,启程回京。如此,就可以说明,靖边王府不过是受小人记恨,强加污名。而且,此次与北狄一战,靖边王府的西北野战军功勋卓着,该再受嘉奖,以安军心。

此言一出,反对之言如洪水一般涌动。

有人说,温鹤南本就是靖边王府旧臣,就算获罪被流放,也不能完全洗脱与靖边王府的关系。温鹤南的叛国行径是否为靖边王府指使,尚待审理,不能妄下结论。

有人说,温鹤南被杀,凶手不明身份,偏偏他与北狄人沟通往来的罪证完好无损。凶手若是知情的义士,不忿于温鹤南的卖国行径,替天行道,勉强说得过去,但若是北狄人做的,为什么不将证据一并销毁,难道故意留下罪证等待晋王“秋后算账”吗?还是说,刺杀晋王妃、与北狄人暗通款曲本就是靖边王府所为,现在只是想找一个替死鬼呢?

半路有人插言说,若靖边王府真是叛国罪臣,为什么在解大同之围的时候,能不遗余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紧接着便有人反驳,说靖边王府攻打一线天,其实并没有耗费自己的一个士兵,他们用的,其实是北狄百姓。江寒郡主派了几个北狄百姓,打扮成往来贸易的商人,混入北狄军中。他们烧了北狄人的军帐,借着山风,这才攻下了一线天。

此事在这样的时机被人揭露出来,自然会因为一些不寻常的事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一者,靖边王府曾恩养过很多北狄人,对待他们很好,以至于能让这些人以命相酬、转而攻打本**队;二者,江寒郡主是一个算计人心的天才,当初那个和皇帝争夺江宏抚养权的小姑娘,如今已经能统领一方,能力在晋王之上;三者,靖边王府的西北野战军的能力甚至高过晋王所领的十几万朝廷军队,其战力不可小觑。

换句话说,如果当初驻扎在一线天与北狄人制衡的西北野战军,因为他们的军师有一丁点对国不利的想法,都有可能给大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是皇帝不敢冒的风险。

在皇帝的默许下,形势很快对靖边王府非常不利。当天下午,面对着小山一样的奏章,皇帝亲自提笔,给远在朔州的江寒姐弟下达了御令,让他们将军队留在朔州,他姐弟二人马上跟随宣旨的使臣回京城陈情。

皇帝的御令尚未到达朔州,苏淮婴的道歉信已经交到了江寒的手上。

这委实把江寒吓了一跳。

在信中,苏淮婴将自己调查的结果和朝廷目前的议论一并告知了江寒。他本以为调查温鹤南叛国案,最坏的事情是一无所获,没想到,收获太多反而成了累赘。他一再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并提醒江寒,千万小心朝廷的明枪暗箭。

对于调查结果,江寒丝毫不怪罪苏淮婴。苏淮婴在信里说的隐晦,而江寒是明白的。一者,西北野战军打了胜仗,威望颇高,势头正盛,已经引起朝廷的忌惮,就算苏淮婴调查到了其他的结果,朝臣们也会在其他地方大做文章;二者,从现在朝堂上人们的议论来看,很多权贵怕是得了北狄人的好处,跟北狄人有利益勾结。毁掉一个与他们无甚相干的军队,除掉几个碍眼的莽夫,反而能换来自己的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呢?

说来可笑。战士们流血流泪、拼死拼活地抵御外辱,偏有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坐在不属于他们的功劳簿上,心安理得地规划着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们甚至把天子算计在自己的布局里,利用皇帝的多疑,达到自己的目的。

世间事,哪有公平之说?

次日一早,皇帝的御令传到了朔州。宣旨太监将御令宣布下来的时候,整个朔州为之一振。

江寒妥帖地安置了宣旨太监,并请他宽限半天时间,让她能够安排朔州事宜。宣旨太监可不敢在威震天下的江寒郡主面前托大,反正只有半天,便答应了。

太监离开之后,军帐之中掀起一股强烈的怨气。

天子的御令,明面上说是进宫受封并配合刑部和大理寺,调查风晴色被刺杀一事,还靖边王府一个清白,但细想一想,却不尽然。

说是进宫受封,为什么只让江寒和江宏进京,把大军留在朔州待命?

若说想要还靖边王府清白,搜捕温鹤南及其同谋也就罢了,急调西北野战军主帅算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由刑部和大理寺审理,命令江家姐弟配合,那所谓的配合,是以什么身份呢?刺客的上级吗?

将军们想不明白,明明打了一场大胜仗,明明靖边王府是功臣良将,到头来怎么跟千古罪人一样了?

在将军们愤愤不平的怒涛之中,江寒显得很平静;江宏虽满肚子牢骚,却一言不发——这样的场面他们见多了,也习惯了。几句牢骚,只会为他们的命运,增添一点可笑的讽刺效果。

喜欢有女不归请大家收藏:(wuxia.one)有女不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