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民国创业手札 > 第38章

民国创业手札 第38章

作者:晏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12:34:48 来源:免费小说

  在击败德军后,德国当年侵华所用的舰船以及存放于x州湾仓库中的军火全部被华国政府军收缴,数量不多,但也聊胜于无。

  华国的步伐迈得快了些,毕竟不那么稳当。虽说目前实力已是不弱,甚至连坦克这样的装甲车都有了,但也只能够在陆地上逞逞威风。与飞速发展的地上火力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还没有多少长进的造船业。

  不是顾舒晗不想好好发展造船业,也不是她不明白水、陆、空三者通达的重要性,但这一块,终究不是她的专长。她不是全能之人,纵然有些原理与她所熟识的东西相通,她也不可能照搬照套,立马就搞出一套有关于造船的计划来。

  这一次,为了配合军工厂秘密研制出这款坦克,她亦是花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这才赶在己方与驻华德军交战前,把坦克研制了出来。

  如同油料与石油制品一般,坦克制造厂归柏煜所有,军-权掌控者秦老在这家制造厂中也有参股,这家厂子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顾舒晗并不是这家厂子的股东,也没有参股的打算,可是,在这些最前沿的技术研究中,似乎总是少不了顾舒晗的身影。

  这一次,与先前一样,顾舒晗是率先提出研制华国坦克的人,也是负责坦克研制及相关事宜的总工程师,在签署了保密协议后,她根据以往对坦克的了解,制造出了改良版坦克。目前看来,初次亮相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在本次行动中,顾舒晗和参与坦克研制的技术人员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正准备着手修改。

  关于柏总理所关心的造船业问题,目前仍然进展缓慢。顾舒晗能够提出的建议相当有限,她向柏总理和秦老建议,引入相关尖端技术人才,并培养相关人才。技术不是一天炼成的,像顾舒晗带着已经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进入研制体系这样的情况,毕竟只占极少数。想要有所得,就急不得,乱不得,只能一步步来。

  在顾舒晗看来,他们当前的竞争力并不在于海路上。关于陆路和空路方面的武器研制,她都有了大致的规划方向,这才是他们目前应极力发展的。

  有短板自然不好,可也总比各项皆平平、没有优势要好。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想要一蹴而就,毕竟不现实。在无法消除所有短板的情况下,倒不如剑走偏锋,让优势更为明显,以此来掩盖己身的劣势。

  没有卓越的海上作战能力,华国在这方面或许会比较吃亏,但强悍的陆地作战能力能够保证华国的土地不再被那些远道而来的侵-略者们所侵-吞。空中战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海上战力的不足引起的防御漏洞。等过了这段动荡期,再大力网罗人才,补足不足之处。

  这是顾舒晗的建议,秦老在思考过后,也接受了这个建议。

  无论主观意愿如何,总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他们短期内没有跨海作战的意图,将陆地力量发展好,再将沿海一带增设炮台,沿海战略要地增加装甲车数量,自保已是足够了。

  至于空中火力,顾舒晗只是提了一提,秦老也没太放在心上,毕竟还是没影的事儿,他不能对此抱太多的期望。

  华国政府虽然成功地歼灭了德国驻华军队,但在与协约国的交涉上,并不顺利。

  协约国同意承认华国政府作为他们的盟友而不是协从者,并答应让韩江时期派出的近十万民众回国,但他们要求华国出兵欧洲,与他们一同抗德。

  “【我们的盟友有义务为了我们的战争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人,武器以及战略物资。】”

  华国在远东地区对德国势力实施打击的功劳被忽略了。欧洲精明的政治家们只关心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在这一场持久战中,参战的欧洲国家损失惨重,不少贵族死于战场,有不少显赫的姓氏自此断绝,越打,便越感后劲不足。如果能有国家为他们分担一下他们的压力,他们自然求之不得。

  狡猾的美国人虽然参战了,但作为盟友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却指挥不动他们,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请求他们的帮助。欧洲人无法控制美国这个盟友,但相对弱小的华国就不一样了……

  秦老和柏总理显然也明白,一旦华国派出士兵,必定会成为夹在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消耗品,自然不会同意。他们与协约国站在统一战线,也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不是为了送人去给协约国当炮灰的。

  与其耗费人力物力,帮着英美打德国,还不如趁着这个时间把英美等国的势力通通赶出华国去!

  尽管最高首脑已经做出了决定,但外交官们仍在与英国人虚与委蛇。不得不说,这次德、华之战,为谈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华式坦克的亮相,让英国人和法国人都为之震撼,起码现在,他们不会再把华国当成只能拿来当炮灰的弱鸡。英法对于华国士兵(尤其是秦老手下的士兵)的映像从“那是一群战场消耗品”变成了“他们还是有点儿用处的”。

  在华国明确表示不会派军队来欧洲参战,但愿意平价为英法两国提供包括武器在内的部分战略物资,以换取战后得到德国租界x州湾期间对华国造成的一切损失,归还侵华期间掠走的文物,并废除德国与华国前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英国人仍然没有松口。

  华国所谓的“应得的损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有谁能说清楚,它具体该有多少?

  后来,华国列出了德国侵-华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以及掠走的矿物、劳动力的价值。每一项都标得清清楚楚,可以查到出处。

  英国人实在不想答应华国人的要求,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出力最多,损失也最大,理应得到最大的利益作为补偿,而华国人的要求,无疑会分薄他们应得的利益。但他们对于华国人的武器,以及坦克,又确实垂涎不已,在思来想去之后,他们打算慷他人之慨,来换取他们垂涎的东西。

  他们接受了华国要求拿回战争直接损失款项以及被掠走的文物的要求,但驳回了华国要求的关于矿产和人力损耗的赔款。

  【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拿出德国的一部分矿产作为赔偿】英使这么说,但实际上,他们承诺给华国的东西,都是事先与法国商量好要分给法国的那部分。英国人打定了主意要先安抚住华国人,把他们的战略物资搞到手再说。

  至于他们承诺的……等到战后,华国人要是想要的话,就自己去找高卢雄鸡要吧。

  英国人主意打得倒是好,却没料到,华国大使早就看穿了他们的意图。

  他面上与英国人商议着,一转身就将这则消息透露给了法国人。

  他知道,在战争中途两大盟国就起利益冲突,对于战事恐怕不利,但这又怎么样呢?

  他厌恶侵略过华国的德国,但英、法、美这三国又好得到哪里去?

  对于华国人而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站在协约国或者同盟国一边,帮助它们二者之一取得胜利,而是搅浑这潭水,顺便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法国人听到了这个消息,果然颇为气愤。

  在这次战争中,他们付出的代价才是最大的,偏偏英国人竟然敢把功劳都往他们自己身上揽,还什么好事都想自己占着,当真可恶之极!

  英国总是防备这个,防备那个,生怕有哪个国家夺走了它的霸主地位。他们虽然憎恶德国,但对英国人,也没有太多的好感。更何况,这一次还在战中,英国人居然就开始算计起他们来了,这还了得?

  英法两国的关系再一次陷入了僵硬,两者的配合也不如先前默契。已经快要到穷途末路境地的德国从这之中找到了两国的弱点,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一直在一旁划水的美国人见势不妙,开始当起了和事老,为英法两国做调停工作。顺便在英法两国掉链子期间出了点力,防止德国有机可乘。

  最终,在美国的调停下,几方达成了共识。

  华国平价为美国、英国、法国各提供一辆坦克,部分枪支弹药,作为华国加盟协约国的诚意。与之相对的,在协约国取得胜利之后,华国能够得到其所要的战争赔款、矿石、文物,并废除德国在华国内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在得知此事成了之后,柏总理松了口气,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秦老对于他的行为有些不解:“老朋友,你所送出的那些物资如果按原价卖出去,差不多抵得上获赔的款项了,我们并不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既然这样,你何必拼命促成此事?”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码完字就熄灯断网了,所以,这是昨天的份。

  大家是不是不喜欢这种情结,看大家最近好像都兴致缺缺的,要不要砍掉一些呢……

  ☆、第71章 盘算

  “我要的,从来都不是那些所谓的赔偿款项,以及矿物矿石。我要的,是英、美、法这些国家亲口承认,德国强行攻华的不合理性。”柏总理冷然道。

  表面看来,即便他们站在协约国的阵营中,所能够获得的好处十分有限,不仅要把本国最为先进的武器送给英、美、法等国研究,获得的赔偿款项也不占优,只能拿到些辛苦费。但是,只要协约国的成员们都承认了德国与华国所签订的条约的不合法性……以同样手段逼迫华国签订各项条例,并在华国大肆掠夺资源和财富的他们的行为,也就站不住脚了。

  柏总理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趁着这次的欧战获取多少好处,他要的,是站在道义上的制高点,彻底把那些殖民过的势力全部赶出华国!

  现在,也许英美法三国还没有看出华国政府真正的意图,又或许他们已经看出了一些,但是没把这当回事儿。终有一日,他们要为此刻的轻忽而付出代价,不得不把到嘴的诸多利益吐出来。

  “原来如此。”凭着多年的默契,一听柏总理的话,秦老便明白了他的意图:“在政治方面,你的确比我有远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过往的事我无法改变,惟愿从今往后,华国自强自立,再无人敢轻易犯我边境,跨我国土!”

  “矢志不渝,不忘初衷,甚好。”秦老点了点头:“只怕那些洋人以己度人,以为我们只是想要在此战中分一杯羹,却不曾想到,我们不屑从他们手中夺走什么,我们只要拿回原属于我们的一切,捍卫我们的尊严。”

  忽地,他似是想起了什么,又蹙起了眉:“对了,你与英、美、法三国人订立的盟约……枪支弹药也就罢了,你当真要把坦克送过去?”

  他们的优势本就不多,若再将自己的尖端技术暴露在对方面前,只怕手中的底牌就更少了。

  柏总理冷笑一声:“若没有坦克抛砖引玉,只怕那些洋人还不肯让我们入局。”

  顾氏的枪支弹药以及大炮火药在美国、欧洲等地的确畅销,但也还没有到让英、法、美三国分外心动的地步。

  诚然,现在他们让华国入局,带华国玩儿,或许可以平价买到这些,省下一大笔开支,但相对的,他们战后所得的利益就要分一部分给华国,那个时候,他们能够得到的东西,又岂是这么一笔用于购买武器的开销能够比的?这并不划算,对于他们而言,分蛋糕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

  但是,在这个筹码的基础上再加上坦克,一切就不同了。

  坦克意味着一项新的、尖端的技术,它刚刚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震惊了大部分国家。

  法国、美国,包括协约国的对手德国,无不对这项技术垂涎不已,就连坦克的初始制造国英国,也因为自身坦克技术才刚刚起步,局限性太大,而渴望得到改良坦克的技术。在他们的情报中,德、华之战中出动的坦克就具备种种诱人的要素——他们都不知道华国的坦克到底是什么时候研制成功的,但技术既然已经如此成熟,想必这个时间要比英国还早,华国应该是把坦克作为秘密武器藏了一段时日。

  现在,他们与华国签订了那个协约,只要从华国手中拿到坦克,立马就可以送上战场,在战后,他们也可以把各自得到的坦克带回去,仔细地进行研究。这种机会,可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可以说,正是源于对坦克技术的重视,协约国的主要成员国才答应带华国玩儿。现在,他们虽然对华国已经有所改观,但在他们的心中,华国还是那个需要在他们手下讨生活的小弟,这个小弟或许现在手中握有那么一两项尖端技术,但其余方面还是不行,并不足以让他们慎重对待。

  如今,英法美三国用一张入场券换得了华国最先进的武器,看似是他们的胜利,实际上,究竟是谁得利更多,就不好说了。

  “可若是真让他们吃透了坦克的技术,日后与他们对上,就不好办了。”秦老的话语中满是忧虑。

  别看现在英美法三国对华国都亲亲热热,态度似乎好得不得了,但国家相交的本质,即是弱肉强食。利益一致时,可以结成暂时的同盟,利益不一致时,就要凭拳头说话。

  华国崛起的时间不长,根基不及那些老牌强国。在海战方面,他们的技术还远远及不上欧美,若是再失去陆战上的优势,只怕又要回到当初被他们欺凌的状态。

  “放心吧,我又岂会把最尖端的技术送给他们研究?我准备送去给英美法三国的三辆坦克,性能也就比英国目前用的好上一些罢了,花些时日,他们自己也能研制出来。顾丫头现在正领着人研制的,可比那要好太多了。你就算不相信我,也该相信顾丫头。那些洋人在进步的时候,我们,可也不会原地踏步,等着他们赶上来啊。”

  秦老想了想,道:“说的也是。有舍才有得,有竞争才有发展,是我拘泥了。被人家远远甩在身后的时候,拼命想要赶上去,待有了些许优势,倒开始瞻前顾后。”

  柏总理哈哈大笑:“这也怨不得你。你有这方面的顾虑,我难道就没有过?只是,再怎么顾虑,我们都只能做出对当下最有利的选择。”

  在与英美法三国达成共识后,华国与这三国政府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这些国家的负责人对华国政府派去的外交官亲亲热热,仿佛前段时日柏氏政府把这三国的势力赶出b市时产生的纠纷不存在,这三国在其后对柏氏政府进行的技术封锁也不存在一般。

  从种种事件中,华国方面看出,英美法三国虽然同属协约国阵营,但彼此之间,也不那么同心。加入协约国的国家不少,虽说都有同盟国这个共同的敌人,但真正能够做到一条心的又有多少?那些矛盾,不过是被掩盖在对同盟国的仇恨或觊觎之下。看穿这一点,华国外交官开始在各国之间制造小矛盾,争取让协约国的胜利没那么顺利。

  到现在,大部分人都已经认可,最后的胜利必定会属于协约国。

  同盟国的实力在不断被消耗,本应作为同盟国中坚力量的意大利与协约国签订了《伦敦密约》,在背后狠狠地捅了同盟国一刀。在目前同盟国的主力中,奥匈帝国内部矛盾尖锐,奥斯曼帝国的辉煌早已是昨日黄花,真正扛起与协约国之间的交战中重任的,也就只有德意志第二帝国。

  协约国这边,虽然英国、法国实力在连年的战争中消耗了不少,但新加入的美国却还战力充沛,不似德国一般,孤立无援。

  因为内部革命爆发的缘故,俄国目前对于战争的贡献已经大不如前。

  除了给暗地里协约国使些小绊子,让协约国内部再多一些内耗之外,华国政府也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从俄国手中夺回失去的领土的机会。没有哪个国家,如同邻居俄国一样,从华国掠夺了如此多的领土。

  今年,对于俄国而言,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

  二月革-命掀翻了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统治,目前,俄国内有两个有实力的政权在相互斗争,一个是现在的掌权者,被后世称为“临时政府”,一个是列宁所领导的苏维埃政权。

  华国政府就在等待机会,准备把往日的耻-辱从虚弱混乱的俄国身上讨回来。

  大概是知道华国政府瞌睡来了,盘踞西北的张勋充主动为他们送上了枕头。

  见到华国政府势力一日强过一日,声望也与日俱增,张勋充坐不住了。他生怕哪一日,自己就不上了韩江的后尘。在惶恐和担忧之下,他选择了与俄国临时政府联手。

  而俄国方面,也担心华国新崛起的这股势力会对他们产生威胁,干涉他们的内政,便打算把华国的水搅得混一些,好让华国政府无暇顾及其他。

  可惜,他们错估了华国政府的势力,高估了张勋充手中的力量,便注定要为此而付出代价。

  这个月,华国政府对着向他们进攻的西北政府,亮出了宝剑。

  没有任何人会指责华国政府恃强凌弱,在张勋充联合俄国政府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要被舆论所抨击。

  交战的双方一方刚刚把洋人赶出华国的地盘,为华国狠狠争回了一把颜面,另一方却为了夺-权,不惜联合洋人攻打自己人……民众会选择站在哪一边,一目了然。

  俄国临时政府虽然帮助张勋充抗击华国政府,但毕竟自家门口还有那么多事等着解决呢,自然不可能派出太多的援军,只是象征性地派了一小队人马过来。

  张勋充看着那队“援军”,险些急红了眼,彼时,华国政府军已经兵临城下。

  作者有话要说: 那我就继续往下写咯?女主大概最近几章就会粗来吧。

  开文的时候我还跟编编说预计三十万字写完,现在看这发展,妥妥儿要超。

  ☆、第72章 交涉

  “柏家已经连‘绞肉机’都造出来了,你觉得,还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到的?”

  “实话告诉你吧,在我们与他们的人交战的时候,他们总能够提前得知我们的一切动向,我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那时,他们甚至还没有使出全部的力量。”

  “如今,这华国,已经是柏家的天下了。柏家的势力越来越大,手中掌握的筹码也越来越多,你的军队和声望却在萎缩,你觉得,你还能够在柏氏政府,在秦老的手下撑多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