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412章

1627崛起南海 第2412章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9:03 来源:顶点小说

第2412章

找造船厂重金定制一艘私人游艇帆船,这样的举动在海汉高层人员中并不稀罕。为了追求工作之外的物质享受,有不少人名下都拥有专属的帆船,甚至一些人为了出海方便,还专门在港口置地修建了私家码头。余锋要不是因为工作繁忙,出海的频率不高,大概也早就想办法给自己弄一个私人码头了。

当然了,能在寸土寸金的胜利港和三亚港建私人码头,也并不是只要有个穿越者的身份背景就好办,事实上如果在相关部门没什么人脉,那别说建码头了,很可能就是卢展鹏这样的处境,连艘私人海钓船都没法弄到手。

余锋将穿好饵料的鱼钩抛入海中,坐回到椅子上,对卢展鹏道:“说真的,你如果还是想要弄条船,那我可以帮你找造船厂通通关系,争取能插个队。不过丑话说在前面,造船厂的工期紧,单独一两艘船这种小订单要插队,造船费用肯定不会低。”

卢展鹏闻言好奇地问道:“你是打算找孙长弥还是越之云帮忙啊?”

这两人都是海运部的高官,卢展鹏自然而然地便联想到了他们身上,不过余锋却摇了摇头道:“他们比你我还忙,哪有时间过问这些小事情。我是打算直接找造船厂的张天贵帮忙,他安排起来肯定会比较快。”

张天贵作为本地造船厂的负责人,调整安排造船计划自然更为方便,不过卢展鹏没有想通的是,余锋什么时候跟张天贵搭上了关系。这两人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工作领域都没有什么交集,余锋凭什么能说动对方行这种方便。

“不会是凭借你这条海钓船的订单,就跟张天贵攀上交情了吧?”卢展鹏有些狐疑地问道。张天贵虽然是归化籍官员,但在本地却是实打实的名人,名气甚至比他们俩加起来还要大,而且这些年着实对海汉的造船业贡献颇多,就连执委会对其也十分尊重,受到重视的程度可能还胜过某些混日子的穿越众。

要让张天贵出面帮忙,那开口的人还是得有些份量才行。以三亚造船厂每年大大小小近百条船的建造规模来看,照理说张天贵应该也不会对余锋这样的小客户有多上心才对,更没理由要给他提供什么特殊待遇。

余锋笑了笑道:“光是这条船的小买卖当然不够……不瞒你说,我最近正在跟张天贵谈一笔大买卖,如果能谈成的话,多搭一条海钓船在订单里也不难,张天贵看在这笔买卖的份上,肯定会给我这个面子。”

卢展鹏愕然道:“你要在造船厂下大订单?这是打算要改行了?”

余锋道:“不改行啊,只是打算把经营范围扩大一些,多留些产业给后人乘凉嘛!”

卢展鹏听他这口气,竟似真打算要开办船行之类的机构,哪里按捺得住好奇心,当下便向他追问细节。余锋拗不过,便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打算。

想开办船行的人并不是余锋本人,而是他老婆梁丽平。梁丽平在穿越前从事的行业是仓储物流,所以她跟余锋一样,在穿越后并没有多少从政的愿望。以夫妻俩带到这个时空的财产,他们只需躺平享受国家发展的红利便能一直以贵族的方式过完这一生,不过既然连时空穿越这种事都能发生,那谁又能说得清以后的日子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总得未雨绸缪做些准备,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子孙后代多留些有价值的产业。

随夫妻俩一同来到这个时空的女儿如今已经是上初三的小姑娘了,穿越后生的儿子也在小学读二年级了。梁丽平在穿越后的编制一直是在商务部负责港口的仓储转运调度工作,在其工作岗位上也看到了不少的商机,看到很多人都利用海汉崛起的势头赚得盆满钵满,时间一长,她自然也有了创业的想法。

梁丽平认为,海汉在海外的占领区越来越多,贸易范围也越来越大,而绝大部分海外占领区只能通过海运的方式来实现人员和货物的互通,只要关注最近这些年胜利港和三亚港的物流状况变化就不难发现,海运业的发展前景值得长期看好。

而目前海汉除了海运部下属的国有船行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航运业务是外包给了大明和其他国家商人开办的民间船行,如福瑞丰下属的同名船行,以海南岛为主要根基的詹氏船行等等。除了有限的几家大船行之外,多数民间船行的船只型号并不统一,运送货物的价格往往也是一船一价,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

在梁丽平看来,海汉海运业在起步阶段所拥有的运力远远无法满足运输需求,所以才需要通过这些小型船行来解决一部分运力需求,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那当然是规模化、标准化经营的船务机构会逐渐占据这个市场的主导地位,实力有限的小型船行最终只能去竞争一些短程零散的海运业务。

而梁丽平想做的,便是要开办一家旧时空经营模式的大型船务公司,使用目前民用市场上载货量最大的愚公级帆船,并且推广统一尺寸的集装箱来装运货物,以提升船上空间的利用率和码头装卸的效率,同时也能让运费实现标准化,更便于经营和管理。

卢展鹏听到这里已经放下了手里的钓竿,示意余锋先停一停:“你们两口子不声不响就策划了这么大的买卖,我今天要不是偶然问起,你们就打算一直不说?”

余锋笑道:“这是我老婆的策划,又不是我的策划……怎么,你对这个买卖有兴趣?”

“有啊,当然有兴趣!”卢展鹏点点头道:“你们这买卖要能做起来,我也入个股啊!”

“别逗了,你家的钱不是都让你媳妇管吗?你可别说你有私房钱,就你那点私房钱够买几条船?”余锋笑着调侃道:“到时候别让你媳妇知道了,把你的底给抄了!”

“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卢展鹏有些心虚地转头看了一眼正在甲板上烤鱼的老婆,对余锋道:“我可以拿别的东西入股啊!”

余锋道:“什么东西?”

卢展鹏道:“当然是运输业务。你别忘了,台湾那边炼油之后的产品,都得通过海运送回来,这业务是常年都有,而且今后运输量会越来越大。”

余锋道:“我不是不信你,但这差事不是在海运部手上吗?”

“海运部船少,而且苗栗没有大港,所以多是从台湾岛其他港口启程,最后绕到苗栗装上一些货物就返程,运输的数量和时效性都没有保障。要是你以后能安排一两条船专门跑这个任务,我就可以打报告申请,把当地的运输业务全部外包给你。”卢展鹏立刻给他说明了其中原由。

但余锋还是有些不确信:“这差事虽然是运油,但应该没什么油水吧?不然早就该有民间船行参与竞争了。”

卢展鹏提醒他道:“石化产品都是工业部统一管控的物资,而且有一定的运输风险,哪能随便让民间船行承运?到时候你把船按照特殊物品的运输要求做一些改造,然后专门培训一批掌握石化产品装卸运输技能的船员,这差事还不铁定归你?”

海运物流本就不是余锋的专业,他也拿不准卢展鹏说的这些情况是否具有可行性,当下便将梁丽平叫了过来,向她大致说明了情况,让她跟卢展鹏沟通这些具体的问题。

梁丽平听完之后便向卢展鹏提了几个问题,一是苗栗当地是否能提供足够的货运量来支撑这条专属航线的长期运营,二是运费标准如何制定,三是卢展鹏打算如何将这项业务作价入股。

梁丽平的计划虽然是打算开夫妻店,但如果能在前期就敲定一些比较理想的货运资源,她倒也不介意在船务公司的股份构成方面做出一些妥协。何况卢展鹏也不是外人,两家在穿越后这十来年里一直都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说是亲如家人也不为过。

当然了,合作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可行性之上,所以梁丽平要向卢展鹏提出问题,以确认对方不是在拿这事开玩笑。同时她也得根据卢展鹏的回应作出判断,开辟这样一条专门的货运航线是否真有盈利的空间。

按照梁丽平所掌握的情况,目前海汉货运规模最大的几个方向,无非是安南、广东珠江流域、包括台湾和澎湖在内的福建海峡地区,以及位于江浙的舟山定海港。其中福建海峡地区因为有较为密集的多处港口,对运力的需求也十分旺盛,不管官营还是民营的船行,大多都经营着往返该地区的货运业务。

不过这苗栗县的情况稍微有些特殊,由于当地的地形所限,难以修建大型海港,而且采油区位于内陆山区,其产出和所需物资大多也只能经过后龙溪进行转运,这段水路长达五十余里,体积较大的海船又去不了上游,因此运输效率就很低了。

海汉当年为了顺利开采这里的油井,将附近意图对抗的土著部落杀的杀,赶的赶,把方圆几十里地都清了个干净,所以当地的人口规模也极为有限,大多数民众的生计便是为采油区的石化产业工作。在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对于外界的物资需求也就比较有限,所以梁丽平有些担心当地的社会环境是否撑得起专属航线的运营。

谈到这么专业的领域,卢展鹏也不免有些跟不上节奏了。不过他好歹还去过当地,而且对那边的开发进程也一直在关注,所以还能勉强应付一下。他告诉梁丽平,苗栗当地最近两年一直在大力引入移民扩充人口,并且在后龙溪入海口的岸边修建能停靠千吨级海船的永久泊位,相信当地的航运条件很快就将会得到改善。但至于当地的货运需求规模,这就并非他的专业领域了,他也不敢在梁丽平面前胡乱吹嘘,只能表示可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信息搜集。

既然当地的情况都还有一些未能确定之处,谈具体的合作条件自然有些为时过早,不过梁丽平能看出来卢展鹏对这个事是真感兴趣,所以便也给他大致讲了一下自己对这项业务的构想。

按照余锋夫妻二人现有的财力,大致能一次性采购六到八条船,同时开通两条岛外航线。但梁丽平的想法是以夫妻俩的国家红利股份向海汉银行申请抵押贷款,这样就不会耽误丈夫机械厂那边同时在进行的几个科研项目。如果运营顺利,那么一到两年后,还可以继续加大投入,再采购几艘船,拓展航线增加航运班次,慢慢巩固船务公司的业务。

卢展鹏听到这里便问道:“现在经营跨国海运的船行其实不少了,据我所知一些热门航线已经存在比较激烈的竞争,那你们打算怎么来抢占市场份额呢?”

梁丽平解释道:“海运业务的需求规模一直在不断发展,还远远没有到饱和的程度,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操作。一些航线存在竞争,我认为也只是暂时现象。我们能提供给客户的是一揽子标准化的货运物流解决方案,用科学的货运安排来实现运力的最大化,从而降低长途海运的运输成本,这是其他民间船行短期内都无法具备的竞争优势。”

卢展鹏道:“但这样就需要有很多专业人员参与运营,而且还要在各个港口设立办事处来承揽业务,你这船务公司前期的投入会非常大。”

梁丽平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所以我们前期就只能暂定经营一两条固定的岛外航线,以控制人员和资金的投入。我希望你能尽早确认苗栗那边的情况,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如果当地的货运规模撑不起专属航线,那就可能会变成亏本买卖了。”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