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343章

1627崛起南海 第2343章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9:03 来源:顶点小说

第2343章

1638年十二月,金州大连湾军港。八艘挂着海汉双色旗的帆船缓缓驶入港口,但这些帆船的外形不过就是普通福船而已,明显不是隶属于海军的战船。

码头上的人对于这些民船在军港靠岸却显得很淡然,因为这样的状况在近期已经司空见惯,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有一支这样的船队抵达这里。之所以会在军港停靠,而没有去往同在大连湾内的民用港口,是因为这些船上运载的“货物”有些特殊,需要对码头实施戒严后才能卸货。

“排队下船,不得拥挤,上岸之后不得随意走动,听从指挥,集合待命……”

一名海汉士兵拿着铁皮喇叭站在岸边大声宣读这里的规矩,听众便是此时正从搭好的跳板鱼贯而下的众多民众。这些人大多衣衫褴褛,也没什么随身行李,打量周遭环境的眼神更是充满了不安。

在他们过去居住的地方可没有规模这么大的港口,这么多的大帆船,更别说这码头上还有数以百计荷枪实弹的海汉兵把守,绝大多数人都不免畏畏缩缩,唯恐因为行差踏错而被周围这些杀气腾腾的海汉兵整治。

当然也有少数心大的人,只想多看几眼这地方的新奇景象,巩虎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是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辖广宁卫的军户子弟,前两年被清军俘虏后成了最下等的奴隶。巩虎的家人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陆续死去,如今就只剩了他一人顽强地活了下来,去年他被转卖到庄河县城附近一个屯子里,给满人地主种粮干活。

海汉军前些天打到庄河县城的时候,巩虎偶然听到满人地主与其家人商议对策,那地主打算将家中的奴隶带上,逃到北边山里暂避一段时间。有人问如果带上家中这些奴隶一起避难,那岂不是要白白多费许多粮食,那地主便称这是让奴隶把过冬所需的粮食物资运过去,到了地方就把奴隶全数杀了,等明年开春再去买些新的便是,总之不能让海汉军把人抢走。

巩虎平时在这地主家吃不饱穿不暖,干活时也没少吃鞭子,完全是被当成牲口在用,而今这地主竟然还要害他性命,他自然不甘心引颈受戮。若是平日他可能还会担心自己就算逃了也没法逃出太远,但今时不同往日,既然不逃就已经活不下去,而且眼下便有离开这鬼地方的办法,他也就不再犹豫了。

巩虎当夜便去柴房拿了斧头,将睡梦中的地主一家尽数杀死,然后将其头颅砍下,第二天天不亮便提着这几个头颅逃离屯子,去县城外找到了地主所惧怕的海汉军,拿地主一家的脑袋当了自己的投名状。

海汉军在辽东半岛沿岸解救了不少汉人,但似巩虎这般的狠人却也不多见。高桥南听说这事后便让巩虎带路,派了一个连的步兵过去,将那屯子里的民众不管满汉尽数打包带走。

巩虎不知道什么是带路党,但只要能报复满人,他就很乐意替这些外**人效力。巩虎带着海汉军到了那个屯子,指点他们将屯子里的满人一家一家地抓出来,看着那些满人惊恐万状的模样,终于是让他有了报复的快感。

不过可惜的是海汉军并不打算将这些满人就地处决,而是要将他们押送到海外的某地当矿工,这让巩虎在开心之余也不免有一点遗憾。但巩虎转念一想,这似乎跟清军掳掠大明民众也没什么差别,都是把人抢回自己地盘上当劳动力罢了。

好在海汉军向包括巩虎在内的汉人民众作出了承诺,他们将会在金州得到很好的安置,官府保证他们会得到稳定的生计,并且不会再遭受之前所受到的奴役。

巩虎虽然有些半信半疑,但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供选择,因为海汉军并不打算放任何人离开,而是要将民众全部押送至海边,然后登船出海去金州。

巩虎其实不太清楚目前金州到底是在大明治下,还是被这海汉国占了去,只要那地方不是满清做主就好。看这海汉军兵强马壮,尤胜当年辽东都司的明军,想来其国力也肯定不差,接纳些许难民应当不难。

和其他民众一起被带到海边之后,巩虎才意识到海汉人可不是说着玩的,海上不但有数艘体型庞大的战船,而且还有几十艘民船停在海边,就专门用来运走从附近地区集中到这里的民众。

巩虎和其他人一起上了船,然后被运到了距离庄河仅百里的大长山岛上。当他们以为这里就是自己将被安置的地点,却在下船后被告知他们只会在岛上暂住两三天,然后会有船来这里将他们转运去金州。

海汉人为何要弄得这么复杂,对辽东地形有所了解的巩虎隐隐能够猜到几分,要用船将这么多的人运至几百里外的金州,这一来一去大概就得五六天了,而运到长山群岛进行中转,这些船无疑就能多跑几趟,先把人从陆上抢运出来。反正到了岛上之后就跑不出去了,海汉军便可等腾出运力之后再从容地把岛上的人运去金州。

巩虎也注意到在他们上岛前,岛上便有许多临时安置下来的汉人难民,仅他所见估计应该就有上千人之多,而在他们登岛之后,后续也还有一船又一船的难民被运到岛上,看样子海汉军仍未停止行动。不过倒是没听说这岛上有满人,想来是被运去了别的岛上,以免跟汉人发生冲突。

果不其然没过两天,便有数艘帆船来到这里,将岛上的难民装船运走。而巩虎因为在此之前的表现出众,所以也为他自己争取到了先行离开这里的特殊待遇。

在去往金州的途中,巩虎才从水手口中了解到如今辽东的局势,金州地峡以南的地区已经被海汉军长期占领,而清军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便以金州地峡为界,与海汉军形成了长期对峙的局面。

至于大明嘛,似乎两边都得罪不起,而且还得依靠海汉军在金州牵制清军来缓解自家的边防压力,所以也没有要向海汉讨还金州的意图。就连一直孤悬海外与满清作战的东江镇军民,也已经悉数投靠了海汉国,如今都被安置在金州,成了海汉国的臣民。

听到这样的情况,巩虎自然有些惊讶,但很快便认为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想当初辽东都司的边军孤立无援,被清军逐渐蚕食,朝廷又何曾在意过他们的死活。这东江镇军民在海外得不到来自国内的援助,迟早只有一死,能有海汉这根救命稻草可抓,而且还能跟满清继续斗下去,那他们变节也不足为怪。

不过这海汉国是从何处凭空冒出来的,为何武力如此强大,竟然能与大明和满清分庭抗礼,巩虎确实没想明白其中奥妙。

巩虎带着诸多疑问到了金州,他以前虽然没来过这地方,但也知道金州是辽东半岛上的重镇,当初大明失了金州,就意味着失去了整个辽东半岛。而这海汉人占下金州不走,又是怀着怎样的目的?

“各位乡亲,你们所在的地方是海汉国下辖的金州地区,今后你们也将得到成为海汉国民的机会。但在那之前,你们需要在本地安顿下来,用你们的劳动来证明你们是对海汉国有用的人!”

上岸集合之后,便有一名军官出现,同样也是拿着铁皮喇叭,向他们宣讲接下来的安排。

“你们将会被打散分配到金州的各个村镇进行安置,所需从事的劳作主要是农田耕种。如果是有手艺的匠人,或者是有特殊的技能,也将会分配到相应的差事。你们无需担心住处和食物,我们会统一进行分配。”

“在金州待满一年之后,只要没有违反本地法规,就可以申请入籍我国,成为我国的正式国民,并将得到我**队的庇护!”

众人静静地听着,其实这些内容他们在来时的船上便已经听人反复说过好几遍了,该怎么做,各人心里也早就有了打算。对他们来说其实没有拒绝的选项,只能指望海汉给出的待遇能够稍好一些,让他们无需为生计发愁。

而巩虎则是在等另一个选项,他知道海汉国给难民的待遇不只是这样而已,除了当农民屯田种地,他应该还有别的路可走。

果然片刻之后,那名军官便提及了巩虎所关心的内容:“……我国还为有志从军的人提供了特别待遇,只要选择参军入伍,完成新兵训练之后便自动成为我国国民,享受丰厚军饷,家人也会连带受益。原东江镇所属的部队中,便有大部分人转入了我海汉军服役,不管出身如何,只要立下军功,一样可以在我海汉军中获得升迁!”

那名军官犀利的眼神从难民们的脸上缓缓扫过,仿佛是要从他们当中挑选出适合从军的人员,然后接着说道:“愿意从军的,稍后在分配去处的时候主动提出来,我们就会给予安排。”

这正是巩虎在等待的另一个选项。他知道海汉军大费周章解救包括自己在内的这些人,当然不是为了送他们回大明,而是要让他们今后为海汉国效力。如果对此表示拒绝,那接下来的安排很可能就是跟那些满人一样,会被送去某处矿场里做苦力做到死为止。

既然没有拒绝的选项,那就要设法为今后谋求一条好的出路。巩虎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是干农活的好手,也没有什么赖以为生的手艺,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擅长的特点,那大概就只有胆大心狠不怕事了。

他本就是卫所军户出身,虽未正式从军,但也多少接受过一些军事训练,当兵入伍对来说本来就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如果不是辽东都司被满清所灭,他应该已经是在广宁卫的某个千户所服役了。

回到大明从军的可能性在眼下看来已经不大了,但投效海汉军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巩虎在庄河见识过海汉军是如何对付满人,单就对待满清的态度而言,他甚至认为海汉比大明更为积极主动。

而且这海汉军的武器装备明显强于大明和满清,如果在海汉从军入伍,那至少不会像当初在广宁卫那么窝囊。当然如果今后能够有机会上战场多杀几个满清鞑子,那就最好不过了。

在军官宣讲完安排之后,也没有给难民们留下发问的机会,便立刻开始进行人员分配了。

按照金州民政部门的安排,难民们将被打散分配到金州下辖的二十多个村镇,再由各个村镇具体负责他们的安置事务。而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则将另行安排,以便给他们提供施展技能的空间。

至于自愿从军的人员,则可以在这个环节直接向民政官示意,然后便会由军方接手登记手续。

在巩虎之前便有几人表示愿意从军,接着便被带离队伍在一旁等候军方接手。巩虎见状,心想还是有同道中人,看来自己的想法也不算太离谱。他却不知这海汉军中有一大半的人都跟他一样曾是大明子民,明人投效海汉军是半点也不稀奇。

轮到巩虎接受分配的时候,他就赶紧表明态度,称自己愿意入伍从军。当下就有人将他也带到一边,与另外几名报名从军的青壮男子一同候着。

有人低声说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这次同来金州的民众之中,有人在庄河砍了好几个鞑子脑袋当投名状的?”

众人顿时议论起来,都说此人胆识了得,必是日后能在军中出头的狠角色。唯独巩虎只是一脸苦笑,却不作评价。

有人见他笑而不语,便要求他也说说看法,巩虎推脱不过,只好老实应道:“不瞒各位,在下就如刚才这位老兄所说,砍了鞑子地主全家的脑袋,提到庄河县城去找海汉军投效。那鞑子一家实在欺人太甚,我若不动手,便没法活着来金州了!”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