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311章

1627崛起南海 第2311章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9:03 来源:顶点小说

第2311章

距离江华岛百里外的汉江江畔,便是朝鲜国的京都汉城。不过此时的汉城已经不复往日的繁华景象,自大乱之日开始的封城已经进入到三十三天,如今每日通过四大城门穿梭进出的就只有全副武装的军人,城外几乎无人知道此时的城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但即便没有直接的消息来源,也还是会有一些蛛丝马迹显露出来,这些痕迹落在有心人眼中,便会据此推算出更多的信息。

距离汉城南侧崇礼门外不远的官道旁,有一大片非常显眼的宅院,占地百亩,红墙碧瓦,大门十分宽大,可容车马直接出入,院落中还建有一处四层高的塔楼,据说在顶层上甚至能越过城墙看到城里的一部分宫殿,向南也能看到几里外的汉江江岸。

这座木结构的塔楼并非古建筑,而是去年秋末开始修建,直到今年年中才完工。在建筑技术并不发达的朝鲜,这样的工期已经算是非常快了。这种高度的建筑显然是有违规制,但官府却从没为此来找过麻烦,原因也很简单,这处大院的主人,官府实在得罪不起。

塔楼建成之日,楼顶上便飘扬着一面红蓝双色旗,寓意此地的真正归属。这里不仅是海汉驻汉城外交官署,同时也是海汉银行、金盾护运这两大官方背景商业机构的汉城分号所在地。时至今日,塔楼上的双色旗依然没有降下,只是整个机构已经迫于形势暂停了对外运营。

汉城附近的商业活动近期已经大为减少,这里自然也就见不着往日的车水马龙,虽然大门仍然敞开,但已很少有人出入,呈现出一副萧条的景象。

不过这仅仅只是表象而已,在这个看似已经停止运转的地方,仍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留守下来,仍有许多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之中。

身为海汉银行汉城分号负责人的梅百计,便没有在第一时间撤离此地。不是他胆大不怕事,而是这里的银库里还存放有大量财物和资料,一时半会根本难以全部运走,他要是在没得到命令的情况下就擅自撤离,那就跟军人临战放弃阵地逃跑无异,临阵脱逃这个罪名他可担不起。

不过好在这里并不是没有防卫手段,除了有一个排的陆军长期驻扎,还有金盾护运名下的几十名武装人员也在汉城事发后立刻回到了这里参与协防。

这样的安防手段虽然未必能够挡住千军万马,但要对付一些想要浑水摸鱼的小股乱兵倒是不在话下。汉城出事之后,当然就有人盯上了海汉银行这个藏宝洞,打算趁乱洗劫这里。不过前后来了几拨人马,都没能占得半点便宜,甚至连大门都没冲进去。

负责防御此地的武装人员没有任何留手的想法,对试图冲击这个地方的乱兵鸣枪警告一次之后,便直接开火了。

以海汉正规军对付这些仍以冷兵器为主要攻击手段的小股乱兵,基本上就是砍瓜切菜,每次干掉十多二十人之后,这些乱兵就会自动逃散了。

不过后来有一次或是有人在背后组织指挥,一下子来了三五百人,还运来了两门虎蹲炮,作势要强攻这处院落。但没等他们算好位置把炮架好,就先吃到了一轮炮击。

是的,海汉设在汉城外的这处机构不但有武装人员驻扎,而且还配备了重武器。当然说是重武器,其实不过就是陆军最小口径的85mm野战炮,虽然威力不算太大,但对付这些散兵游勇已绰绰有余。

按照海汉与朝鲜之间所达成的协议,非战时状态下,海汉不得在汉城周围百里范围内驻扎百人以上的建制部队,也不得在这些地区部署重型火炮。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朝鲜王室拥有一定的安全感,不过还有一个大家都明白但不会宣之于口的原因,那就是给朝鲜国保留颜面。

海汉在朝鲜国的驻军兵力不少,但绝大部分都是驻扎在距离汉城四百多里的大同江基地,至于汉城外这处常驻机构只是象征性地部署了小股部队作为安保措施,但不曾想还没到一年就派上了用场。而且如果不是钱天敦坚持,大概也不会专门运了几门小炮藏在这地方。

炮声一起,这些朝鲜乱兵自然就毫无悬念地再一次溃败了。但最慌张的倒不是这些四散而逃的乱兵,而是城内听到炮声的人们。当得知炮声是来自城南这处海汉机构之后,很快有人送来消息,保证不会再有乱兵接近这个地方,并且会给这里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当然言下之意也是希望海汉人不要急于介入当前的乱局。

于是新的默契很快达成,海汉固守着这处据点继续观察汉城局势,顺便慢慢收拢那些零零星星被放出城的海汉商人。这个时候汉江上已经封航,他们即便想走也走不了了,只能先暂时在这处据点落脚,待局势好转之后再设法离开。

而此时负责安顿这些海汉民众的人,便是梅百计了。他领到这个差事也实属无奈,银行已经暂停营业,但出于职责所在,他又不能离开这里,于是就成了一个闲人。而正好他因为工作的原因,与这些千里迢迢来汉城做买卖的海汉商人大多相识,顺理成章就被安排了这项差事。

梅百计虽然不是民政官员,但好在这差事也不难,给这些民众安排好住处和食物分发,每天去转一转,了解他们的要求,尽量予以满足,然后向这里主持事务的官员汇报一下情况就行了。剩下的时间他可以自由安排,不过外面兵荒马乱肯定是去不得的,所以也只能在这大院里待着。

尽管每一次有乱兵或者流民来袭都被轻松击退,但梅百计觉得这实在算不上什么有趣的经历,晚上连觉都睡不好,唯恐有贼人半夜翻墙摸进来。直到前些天有消息传来,王钱两位将军已经率部南下,海军舰队抵达了百里外的江华岛,梅百计才总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但那两位将军到了江华岛之后就没了进一步的动作,也没下令让汉城外这处据点的人员撤离。梅百计虽然不知道这些大人物们的心思,但也能猜到他们应该是在观望汉城的局势变化。

此时海汉在城内的人都悉数离开,崇礼门外的这个据点就成了离汉城最近的观察哨,自然不会接到撤离的命令。梅百计还知道,大院内那座四层塔楼并不是建来看风景的,而是军方专用的瞭望塔,像这么好的地方,军方岂肯轻易放弃。

海汉在朝鲜包括外交在内的所有事务都是由大同江基地代管,官方和半官方的机构在非常时期也都必须听命于军方,所以军方不下撤退令,像梅百计这样的人也只能在一线继续顶着。除非真的与叛军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否则估计一时半会是走不了。

梅百计到西跨院的库房转了一圈,这里原本是用来存放转运的货物,不过最近已经没有商人运货来这里,所以空出来的地方都用来安置滞留本地的海汉民众了。

前几天从江华岛来了一艘船,将大部分的民众都接走了,还留在这里的已经不足十人,梅百计露了个脸,跟众人打过招呼,便算是完成了今天的巡视任务。然后他便去了塔楼,在楼下与值守的士兵打过招呼之后,就进入到楼中。

对于有一点轻微恐高的梅百计来说,上到高处远眺可不是什么享受,但他还是得每天来爬一次塔楼。原因无他,梅百计要汇报工作的对象,此时就在塔楼的最高一层。

这名官员是今年年中才从大同江基地那边调过来的,直接被任命为这处据点的负责人,人非常年轻,但却十分干练,据说是由执委会直接指派,其背景自然不简单。

自汉城出事之后,这名官员便将住处搬到了塔楼里,亲自监视汉城内外的动向。而梅百计每天都得向他当面汇报工作,也就只能忍着不适爬楼了。

梅百计慢慢走到最高一层,便看到一个人正在凭栏而眺,不过他并非只靠目力,手里还举着一个望远镜。他似乎并未察觉到梅百计的到来,仍然看得十分专心。

梅百计慢慢走过去,与栏杆保持着足够的距离,以免一不小心瞥见了这里与楼底的落差,站定身形之后,轻轻咳嗽了两声。

这次对方听到了响动,放下望远镜转过身,跟他打了个招呼:“梅掌柜来了。今日情况如何?”

梅百计很恭敬地应道:“符大人辛苦,今日一切如常。”

被梅百计称作“符大人”的年轻官员,便是去年外派到大同江基地任职的符力。

符力在去年的某项重大活动中因为工作疏漏而导致安保工作出现严重漏洞,上司任亮虽然竭力保下他,但警察司特别行动处处长的职务可就没法一起保全了。不过符力是最早投效海汉的一批人,执委会自然也不会为难他,便将他调职到海外,一是权当惩戒,二来也是让他能够在更多环境中锻炼工作能力。

符力对于这样的安排并没有什么怨忿,他也知道执委会那些大人物这样做其实是迫不得已,当时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事后总得要有人承担责任,而他就正好是负责人。只是没想到这一走就是几千里远,来到与故乡环境完全不一样的朝鲜半岛落脚。

符力被安排到大同江基地仍是干老本行,负责当地的治安管理,但对象并非海汉民众,而是当时因为各种原因聚集在大同江基地内外的朝鲜民众。

这其中一部分是朝鲜国派到这边协助修建基地的劳工,还有一部分是后来为了躲避战火逃难至此的难民,最多时有数万人口聚居在基地内外。军方虽然也可以抽调兵力实施军事管制,但终究有很多问题需要更专业的人员来处理,而符力就是来干这个的。

符力在大同江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让王汤姆和钱天敦都比较满意,所以在汉城这边的常驻机构建成之后,他们二人便联名举荐了符力来负责管理汉城这边的常驻机构。

符力本就是执委会有心培养的年轻官员,加上驻地长官的推荐,这个调职毫无障碍地顺利得到了批准。而符力知恩图报,就任之后也是十分用心,譬如这次汉城出事之后,符力指挥得当,让这里一直保持着比较安全的状态,同时不断地搜集情报,将消息通过电台送往大同江基地。

唯一让符力感到比较遗憾的,便是没能在城中提前安插可靠眼线,如今汉城城门紧闭,想要获取城内的消息是越发困难了。他也只能每日守在塔楼上眺望城内,唯恐错过了有价值的信息。

符力将望远镜交给他人继续监视,示意梅百计坐下说话,他自己拿了旁边桌上茶壶,倒了两杯茶出来,梅百计连忙谢过。

“最近七日,城里已经看不到大火出现了,每天一早运出城的尸首也越来越少,我认为事态已经基本平息,这场闹剧离结束的时候应该不远了。”符力一边喝茶,一边与梅百计分享自己观察所得的信息。

梅百计道:“若是如此,那真是最好不过了!”

符力道:“但城里那些人想要的结果,跟我们想要的结果,大概会不太一致。”

梅百计冷笑道:“那怕是由不得他们!算算日子,朝鲜世子从三亚赶回来,差不多也快要到了!到时候拒不投降者,统统都是乱党叛军,死有余辜!”

符力道:“此事如何处理,估计最终还得看上头与朝鲜世子商议的结果。如果真要开战,那我们估计很快就要跟军队交接这个地方了。”

梅百计想了想道:“大人的意思是,这里会被军方征用?”

“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前线指挥部了。”符力应道:“这个瞭望塔其实就是为指挥作战准备的。”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