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031章

1627崛起南海 第2031章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9:03 来源:顶点小说

第2031章

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孙丙知道清军这支火枪队从营地出来训练时一般都是徒步行进,也只有那名外国教官及其护卫人员会选择骑马。毕竟这处训练场距离清军大营非常近,给马匹装卸鞍辔花费的时间肯定比路上的时间更长,实在没有骑马出行的必要。而出现全员骑马的场面,就说明这支火枪队大概要去到离营地比较远的地方活动——说不定这便是时隔许久之后的又一次作战行动,也是孙丙一直在期待的战机。

孙丙立刻命人尽快赶回海岸的临时基地传令集结,让所有人做好交战准备。只要这支火枪队离开清军大营足够远,孙丙就会寻找动手的时机,力求一次解决掉这个隐患。

不过陆战队的藏身之处是在山林之中,要靠两条腿跟上清军的骑兵机动可不太容易。好在位置居高临下,通过观察倒是能将清军的行进方向提前判断出来,而且对方并未策马疾行,所以暂时还不至于会跟丢。

但陆战队的观察点距离海岸的临时基地有数里之遥,等传信回去完成集结再赶过来,时间上肯定会错过。所以孙丙只能先带了几个人徒步追踪,在沿途留下指引方向的标记,让大部队能尽快跟上来。

从清军大营往西南方向大约十里左右,便是依托大黑山山脉构建的堡垒防线了,分别在大黑山东南和西北方向有大片的密集堡垒区,大大小小的堡垒已经多达上百个。海汉即便武器装备占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扫清这一地区的清军堡垒。

海汉军之前也曾组织过几次大型攻势,但随即发现要攻克这些堡垒需要耗费大量的炮弹和火药,人员伤亡也在所难免,而且敌方会不断地补建新的堡垒来维持其防线纵深,要打下这地方的消耗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最后还是主动放弃了攻打堡垒防线的打算。

在那之后,双方便默契地停止了主动出击,开始依托各自的防线进入到战略对峙的局面。虽然不时还是会发生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但大多只是在巡逻队层级的短暂交手,双方都很克制地没有投入更多的兵力。

清军控制的大黑山防线与海汉军驻守的金州地峡防线之间有大约不到十里的间隙,但这片地方基本都是平原地形,比较难以隐藏行迹,双方的巡逻队一般都不会离开己方防线太远。而上次清军火枪队便是在堡垒防线外围设伏,打了贪功冒进的海汉巡逻队一个猝不及防。

不过在那次交战之后,清军想要再用这种手段来伏击海汉巡逻队就不太容易实现了。在确认清军阵中装备有制式火枪后,海汉军就已经颁下军令,严禁巡逻队擅自远离预定巡逻路线活动。而两军防线之间相对空旷平坦的环境让清军很难提前设伏,如此精贵的一支小股部队又不敢轻易拉出去与海汉正面硬拼,加之已经入冬,所以火枪队才回到了后方大营,近期都没有再出动。

如果火枪队真是要去到大黑山防线的附近,由于地形环境容易暴露行迹,孙丙就不太可能跟上去了。好在敌人似乎并非打算出击,在行军了一段之后便向南转向了海岸。这样一来,行军路线其实就是贴着孙丙等人藏身的这片山林绕了一个大圈,从山前绕到了山后,总共走了大约十来里地。

这地方离陆战队设在海岸附近的临时基地也就只有七八里,不过援军肯定会先去到清军大营方向的观察点,然后才能顺着标记一路再绕到这里来。孙丙估计就算紧赶慢赶,援军起码也要两小时之后才能赶到此地。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敌人就在此地驻留个一天半天,这样便能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动手了。

换了一个环境让巴亚诺的心情也稍稍舒缓了一些,他原本打算让士兵们徒步完成行军,但后来想了想,这野外还有一定厚度的积雪,往返徒步二十多里实在有点不人道,最后还是安排了骑行。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士兵的身份背景,要是训练条件过于艰苦,那事后又会有一帮子巴亚诺惹不起的大人物会对他感到不满。

巴亚诺最终在山脚下选了一处与训练场相似的地方,一个底部平坦的山坳。他今天要安排火枪队训练的科目是战斗期间作战队列的推进和后撤,这也是困扰这支火枪队许久的一个战术科目,总是会有人跟不上行进节奏,从而导致整个队形的混乱。

巴亚诺传授给清军这支火枪队的战术是这个时代比较“先进”的线列步兵阵形,即排队枪毙战术,这在海汉的普通部队中也依然是最主要的作战方式。只不过海汉军的作战思想一向都是避免与敌人在空旷处正面硬拼,即便是在平原地带也会设法制造掩体,所以大多数时候是依托于防御工事来与敌人交手,通过武器性能的压制来获得战场上的优势。

而使用这种作战方式需要出色的战场指挥协调能力、土木工程营建能力、优异的武器装备性能等条件,同时代的对手们即便知道海汉这种作战方式更加高效,也很难进行效仿。

按照巴亚诺所掌握的战术,横队要在行进间保持整齐的队形,就必须要按照固定的步幅和步频行进,才能做到快慢一致。而为了帮助士兵们掌握这个节奏,这支火枪队还专门配有两名鼓手,以鼓点作为队伍的行进节奏标准。

巴亚诺对士兵的要求是在战场上一定要服从指挥,听口令完成前进、装弹和射击,如果前排士兵倒下,后排对应位置上的人得主动填补空位,以保证火力输出密度不受影响。当然了,如果有那种贪生怕死,听到枪响就转身跑路或者倒下装死的,那必定是会被列入淘汰名单了。

对巴亚诺而言,这些清军士兵的长处在于武勇十足,几乎个个都是悍不畏死的狠人,他们打小就被当做战士培养,基本不会存在畏战的心态。这些士兵甚至让他联想到了欧洲战场上那些凶狠的北方蛮人,似乎生长于北方的种族都会有更为强烈的作战意愿。

不过此时西班牙的步兵方阵战术中仍然还有长矛兵的配置,但清军将这支火枪队视作宝贝,全部人员都配有战马,配长矛就没法保持足够的机动性了。而且按照清军高层的想法,组建这支火枪队的标准就是要比照对手的配置,既然海汉军都没有在部队中编入长矛兵,那就说明这种兵种配置不够高明,应该果断放弃。

不得不说清军高层的这种想法是很聪明的,充分意识到了海汉军在战术方面的先进地位,但他们有所不知的是,其实海汉军在早期也设置过长矛兵这个兵种来配合火枪兵。原因便是当时的武器性能和火枪兵数量都还达不到线列步兵的战术要求,所以只能采取比较原始的西班牙方阵战术,以少量火枪兵搭配长矛兵,结合了远程杀伤和进距离作战,保证队伍的整体战斗力不会因为交战距离的改变而受到太大影响。

但到后来海汉逐步解决了武器性能和兵力的问题,便果断在正规军中放弃了长矛兵,倒是在民兵编制里一直还保留着这个作战单位。

当然清军不在火枪部队中配置长矛兵,其实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理由,那就是在与海汉军交手时,极少会有机会将交战距离缩短到长矛兵的杀伤范围。为火枪队配长矛兵,除了能挡子弹,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了。对清军来说,相较之下还不如多配备一些骑兵,在战场上至少比机动性极差的长矛兵管用。

但除了英勇这个长处之外,这些清军士兵身上让巴亚诺头疼的缺点似乎就多了,最麻烦的是便是这些人习惯了自由发挥的作战方式,对于火枪兵这种连行进步点都需要做到整齐划一的兵种极为不适应。他们更渴望在战场上用传统的方式去冲锋,而不是迈着小步往前蹭。装填好弹药,却要等待指挥官的命令才能开火射击,这也是让士兵们极为不解,为何不能装好弹药就直接开火,这等待的时间不就是在贻误战机吗?

很多线列步兵战术的细节,对这些清军士兵而言都难以理解其目的,这与他们意识中的战斗概念完全不一样,即便知道这是敌人也在采用的先进战术,但对这些一根筋的家伙来说,也还是很难接受。

这种作战理念的差异,使得这支火枪队在训练中一直无法完全达到巴亚诺的要求,始终会在细节上磕磕绊绊,不是行进的步点不够整齐,就是转向的命令下达之后会有些人转往错误的方向,导致整个队型难以保持作战要求。

令行禁止这种规则,对这些有背景的清兵似乎是不存在的,他们在训练中并不会完全遵从西班牙教官的指令,哪怕在此之前巴亚诺指挥他们打了一场胜仗,也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想法。

当然了,在之前的那场伏击战当中,他们只是隐蔽在林间,并未真正结成战斗队形,也不存在行进和队形转换,更没有敌人与他们对射交火的情况发生,完全只是单方面的射杀对手。在这种特殊的交战状况下,他们平时所练习的线列步兵战术几乎完全没有发挥作用,自然也就不太可能让这些清兵改变原有的看法了。

巴亚诺很想说服这些家伙改变他们的固有观念,但问题在于他很难跟自己的手下进行比较深层的沟通。这不仅仅是因为双方在理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语言上的障碍。

他与清兵之间的沟通需要通过翻译来进行,但问题在于这个翻译是中间商提供的人选,也只是粗通满语和西班牙语,很难做到准确地传达双方的想法。即便是配了专属翻译,巴亚诺作为指挥官,与下属之间的沟通往往也只能连比带画,十分麻烦。

巴亚诺在清军当教官的待遇虽好,但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份差事有太多自己难以处理的问题。现在不光是清军,连清国高层都对这支部队寄予了厚望,认为只要扩军就能与海汉有一战之力,但巴亚诺却明白这只是清军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在正面战场上对阵海汉军,这支训练水平并不达标的火枪兵部队大概很快就会死个干干净净。

当然了,作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在出战时他也必须要与士兵们站在一起,而且按照规矩要站在第一排以便于指挥开火,所以如果这支部队团灭了,那他应该会比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死得更早。所以不管于公于私,他都得通过训练尽量提升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才行。

既然难以通过沟通来改变士兵们的想法,那巴亚诺也只能使用最笨拙的方法,就是增大训练量了。用大量的反复训练来让士兵们对各种指令形成条件反射,让他们没有精力去考虑每个战术细节安排的具体意义,这就是巴亚诺目前所能想到的办法了。

在大营附近训练的时候,时常会有清军将领过来指点江山,巴亚诺并不希望在进行训练的时候有高级武官在旁边插手自己的工作,而将部队带到了远一些的地方,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起码耳根子清静了许多。

孙丙在山上看到清军集体下马,然后开始了日常训练,便安心了不少。通常这种队列训练都会持续半天以上,清军今天跑了十来里地到这个地方来训练,那肯定不会练一会儿就离开,这下可以安心等待后援到来了。

果然两个小时之后,从临时基地赶来的援军与孙丙会合的时候,山下的清军依然还在进行队列训练。而旁边还分出一些人手在搭建野营灶,显然是打算在这里埋锅造饭了。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