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1988章

1627崛起南海 第1988章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9:03 来源:顶点小说

第1988章

龚十七在看过了万发准备的案件卷宗之后,很敏锐地察觉到其中存在的遗漏之处,便趁着吃饭的时候向万发问起此事:“适才读过卷宗,为何其中没有锦衣卫的消息?这么大的事情,锦衣卫不可能不知道吧?”

锦衣卫作为大明官方的特务情报机构,几乎各个州府都有其分支机构存在,如果完全没有觉察到民间武装组织装备了威力远胜正规军的武器,那肯定要算是大大的失职了。龚十七认为锦衣卫不可能犯下这样的低级失误,就算以前没察觉到,在多起枪案之后,应该也也对此展开调查了。而他所感兴趣的便是锦衣卫对于枪案的态度,这对于海汉接下来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去处理此事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而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在卷宗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述,所以他才会当面询问万发。龚十七相信这并非万发的疏忽,其中必然是有着某些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

万发放下手中的筷子,一脸肃容地应道:“这也正是当下一个诡异的状况,据我们所掌握的消息,江浙地区的锦衣卫衙门对发生的几起枪案都保持了缄默,也没有打算要进行追查的意思。”

龚十七微微一愣,旋即便冷笑道:“那看来对手的能量不小,让锦衣卫都集体装聋作哑了!”

万发叹道:“虽无实证,但在下也是如此认为。要让锦衣卫衙门对此不闻不问,估计花销也是不小。”

他们两人都有与锦衣卫打交道的经历,对这个衙门的作风也算是比较了解。锦衣卫权力极大,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衙门里上上下下有不少人会利用手里的权力来谋求好处。如果枪案背后的指使者真是江淮盐商,那对锦衣卫来说,这可就是一等一的肥差了。

至于到底是锦衣卫居高临下开价,还是幕后指使者主动奉上封口费,安全部还没能收集到具体的信息,但这也不妨碍龚十七对锦衣卫的缄默反应作出推断。说实话如果锦衣卫不借着这种机会伸手捞钱,他反而会不相信了。

“不过不发声,也并不代表锦衣卫对这些状况一无所知。”龚十七话锋一转道:“他们选择保持缄默,有可能是从某些人手里收了好处,也有可能是觉得局势尽在掌握之中,不需要在这个时候急着出手。”

万发应道:“锦衣卫如果不出动人手进行调查,那掌握的信息多半还不如我们。之前我也设法与宁波府这边认识的两名锦衣卫接触过,感觉他们对盐商被袭事件也是一头雾水,如果不是做戏给我看,那就是锦衣卫内部的沟通出了问题。”

万发所说的也是实情,若论情报网的规模,海汉安全部自然还无法与大明锦衣卫相比,但在局部地区也有着一些特殊优势。比如像宁波府这种已经被海汉渗透得千疮百孔的地区,近处又有舟山岛驻军作为坚实后盾,本地的锦衣卫就只能低调行事,哪怕说起来宁波府还算是他们的主场,也丝毫不敢在海汉同行面前托大。

龚十七道:“锦衣卫态度不明,那我们行事的时候就要多三分小心,毕竟以前跟我们结有梁子,说不定会在关键时候来个落井下石,不可不防。”

龚十七所说的“梁子”,自然便是指三年前在杭州城干掉了锦衣卫百户廖训等人。那起案子虽然最后变成了无头悬案,至今也没有让锦衣卫获知真相,但对方基本也可以确定廖训等人的“失踪”其实就是海汉所为,而这笔帐当然也是记在了海汉头上。如果什么时候让锦衣卫有了对海汉施加报复的机会,那对方大概也不会手下留情。

吃完饭之后,龚十七便很快又回到书房中,继续研究万发提供的案件卷宗。

截至目前,总共发生了七起针对运盐队伍的袭击,地点当然全部都在宁波府之外,其中有四起袭击事件中出现了对方使用火枪作为武器的情况。而运盐队伍出现人员死伤,押运的货物全部损失,也都是发生在这四起事件之中,另外三起袭击事件,则是押运人员成功击退了袭击者,没有太大的损失。

在时间顺序上来看,被击退的几次袭击在前,使用火枪的几次袭击在后,很显然是有因为前期行动不利,然后才动用秘密武器这样的趋势。不过目前仍然缺乏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七起袭击事件全部都是由同一伙人实施,但安全部和军情局都认为这几起袭击并非独立事件,而是有着统一的策划和部署。

龚十七一口气将卷宗看完,然后起身去看墙上挂着的一幅五尺见方的地图,描绘了江浙沿海地区的大致状况,而上面已经用显眼的红色记号标出了这几起枪案的发案地。

这些案发地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点,便是都位于杭州湾以北地区。除了有一起袭击是发生了湖州府境内,其他袭击则都是发生在江苏地界了。但很微妙的是盐商大本营淮安府和扬州府两地,竟然连一起袭击都没有发生过,这在龚十七看来反倒是有欲盖弥彰之嫌。

“想玩花样啊?”龚十七看着地图,喃喃自语道。

片刻之后,他眼中猛然放出精光:“你这是在跟谁玩呢?”

江浙盐商之间的利益争斗,海汉可以选择中立不直接参与,但如果争斗过程中已经明确出现了会让海汉忌惮的因素,那可就不会再保持旁观了。而这些大明盐商如果觉得搞了一批火枪就能为所欲为,那龚十七觉得有必要教教他们做人,这甚至都不需要让舟山岛大举出兵,安全部和军情局的外勤行动组应该就能解决问题。

当然了,这是建立在盐商的私人武装规模和战斗力水平有限的前提下,否则就是龚十七太过托大了。从卷宗上描述的信息来看,袭击者大约同时装备有十到三十支火枪,之所以数目出入这么大,主要还是因为当事人的供述不一致。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在遇到袭击的时候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保持足够的冷静,去关注敌人的武器配备状况,很多人听到枪响或是看到同伴中枪倒下就已选择了抱头逃跑,根本就不敢抬头去看敌人到底有多少人马。所以对于这私人武装到底有多少火枪手,说法也就不是那么一致了。

不过龚十七对此的看法倒是趋向于乐观,他认为盐商私人武装的规模肯定不可能搞得太大,毕竟这种事不可能完全瞒过当地官府的耳目,锦衣卫虽然没发声,但那是因为局面可控,如果这些盐商把场面折腾得太大,锦衣卫和各州府的卫所驻军就不可能再一直当瞎子了。

还有一点,便是这些火枪手的训练和作战水平会受限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海汉军有战斗经验丰富的军官去操训新兵,有大大小小的作战机会去打磨他们,但这些民间武装所能接受的军事训练肯定不能与正规军相比,至于实际作战的机会,大概也就只有类似袭击运盐队伍这样的任务了,通过这样训练出来的火枪手能达到何种水平,龚十七认为顶多也就只是相当于海汉民兵罢了。

当然他也没忘记自己此行的主要目标,那便是要查明这些火枪的来源。龚十七的计划其实很简单也很粗暴,先找到这些火枪手的下落,然后设法连人带枪一起搞到手,到时候人证物证齐全,事情就好办多了。如果火枪手不知道他们的武器是从哪里得来,那也不打紧,只要他们知道自己的老板是谁就行,火枪手解答不了的问题,相信他们的老板一定能给出答案。

所以对龚十七来说,只要第一步能够顺利达成,那后续的调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不过万事开头难,要想掌握这些关键信息,只靠在舟山岛上想办法大概是不够的,终究还是得先走出去才行。

万发选择通过情报网和人脉的调查来搜集信息,而龚十七甫一到舟山,便决定要尽快展开行动,这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也是与他们各自的做事风格有关。万发更重谋略、策划,情报搜集与整理,而龚十七因为常年带队执行各种外勤任务,解决问题的手法便更加直接,往往也会更为有效。

但这也说不上孰优孰劣,万发在这边搜集整理的几份卷宗,也同样为龚十七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而龚十七的手段虽然直接有效,但同时所需承担的风险也会成倍增加,可以说两人的选择各有利弊。

龚十七这次南下的时候也带了一组得力人手,甚至连武器装备都一并用船运过来了,不过他要想采取比较激进的手段,仅仅凭他带来的人手应该还是不够,仍然需要舟山这边的配合才行。而且按照安全部的制度,龚十七在行动期间便需接受所在地长官的管辖指挥,所以他的行动计划还得先向石迪文汇报,得到许可之后才能进行实施。但此时石迪文并不在岛上,所以他还得耐着性子先等上一等。

龚十七抵达舟山岛的时候,石迪文正在宁波城里与曲余同等一众本地官员协商如何处理当下遇到的麻烦。当然了,有资格参与这个协商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宁波盐业利益相关者,而近期所发生的多起袭击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他们切身的利益,因此对于海汉所持的态度,他们也是格外地关注。

其实在此之前石迪文便已经与曲余同等少数高官会过面,向他们说明了海汉的态度,希望能在局势进一步明朗之后再作出决断。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石迪文这样沉得住气,很多官员几乎是每隔两三天就借故跑一趟知府衙门,希望曲余同能出面说动海汉人出手干预。曲余同自己其实也有些不安,所以便又将石迪文请到宁波城来,让他亲自给这些官员们答疑解惑。

海汉在江浙地区所进行的贸易,八成以上都是通过宁波府来实现货物进出,而参与盐业经营的这些本地官员,其立场也基本都是亲近海汉,除了盐业之外,在日常的贸易、移民、金融等领域也对海汉有着重要价值,所以石迪文不得不重视这些人的态度,必须亲自到宁波府来安抚人心。

“诸位,事情没有你们所认为的那么严重,我们也已经动用了手头的力量,调查这些火枪手的身份和他们所使用的武器是从何而来。但调查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考虑到两国目前的外交关系,我们暂时也不能采取激进的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所以我希望各位能多一些耐心,给出多一点的时间让我们去想办法妥善处理当下的状况……”

要说服这些利益受损的官员保持耐心,对石迪文来说也是颇费唇舌,大道理说了一大堆,但人家想看到的只是结果。而至于海汉在此过程中所需考虑的诸多问题,这些官员也不见得会真的关心。

好说歹说,石迪文喝干了几大盅的茶水,总算是让这些官员们相信,海汉会尽力在年底前解决此事。但在此之前,由象山、石浦两处盐场所出产的食盐,就必须得先对销售方向做出一些调整,暂停向北销往江淮地区,以避免与当地盐商继续发生利益冲突。

这对于官员们来说多少还是有些失望,当初将北边作为主要的销售方向,本身就是存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击垮江淮盐商的打算,只要能让抢占下江淮地区的食盐市场,下一步便是把控当地的盐业生产,然后这买卖便能越做越大,让宁波盐商慢慢取代旧有的盐商势力。

当然愿望很美好,现实却不是那么容易办到,富可敌国的江淮盐商岂肯将自己的产业拱手让人,哪怕你宁波盐商的背后是官府撑腰也一样——谁背后还没几个在朝廷说得上话的大人物呢?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