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1954章

1627崛起南海 第1954章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9:03 来源:顶点小说

第1954章

作为一个以情报信息搜集、分析、整理为主要职能的机构,安全部对于如何在十七世纪的环境下进行信息战自有一套手段,并且在过去的数年中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战绩。虽然当下的情况有些紧迫,但参与行动的都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张千智对于成事还是颇有信心。

据汪百锁及其下属所掌握的情况,本地的确有几个从事灰色买卖的地下掮客存在,而且生意还做得不小,出入儋州的各国人士都有其直接或间接的客户。这些掮客除了为跨国商人提供一些商贸领域的信息之外,也会从事一些不能见光的交易,比如为外国商人与本地某些官吏牵线搭桥,又或是在暗中出售官方禁止流通的物资,以及其他一些不太合法的操作。

只要不危及本地的安定,汪百锁对于这些掮客的存在一向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也没有花费精力去深究其身份背景之类的信息。这倒不是他玩忽职守,而是这些掮客所涉及到的利益方太复杂,其中也不乏官府中人,安全部如果主动介入,有可能会被人间接利用作为官场斗争的工具。所以汪百锁即便知道这些情况的存在,一般也只是作壁上观,不会轻易出手干涉。

不过当下要利用这些掮客来散布消息,引诱可能在暗中潜伏的敌人,肯定不会以安全部的名义出面去办理此事。但这当然也难不倒汪百锁,他手下这些人除了在安全部的职位之外,明面上都还各自另有身份,绝大部分都是官署衙门和各种官方机构的吏员文书之类。以这些身份去向掮客放出关于朝鲜世子行程安排的消息,就不是那么容易被人怀疑其真实性了。

“各位,此事事关重大,若有任何进展,希望各位都能做到第一时间回报。如果此次能够成功引蛇出洞,抓到那批凶徒,案子完结之后我必亲自替各位向何部长请功!”

张千智知道事成与否就得看这帮下属的表现了,当下也赶紧再叮嘱几句,许下回报,督促众人认真处理此事。

虾有虾道,蟹有蟹路,这些安全部的探员自有一套做事的方法,他们并没有冒然就向黑市渠道释放有关朝鲜人的消息,而是先借助了几个由安全部控制的渠道,在黑市开出价钱要收购关于朝鲜世子访问儋州的准确消息。

是的没错,安全部反其道而行之,先营造出有人收购相关消息的假象,而且开出的价格不低。黑市里的掮客当然不可能拥有朝鲜人的消息,但求购者所开出的高价会驱使他们主动将这个消息扩散,以寻求尽快得到朝鲜人消息的渠道,然后由他们抢在前面去进行收购,再转卖给求购者收个好价钱。而安全部想达成的效果,便是由黑市掮客自发地将这个情况发布出去,如果对手在儋州潜伏并且正设法获取朝鲜人的行程安排,那必定会注意到这个动向。

这样的手段或许会让对手感到迷惑,为什么除了他们还有别人对朝鲜人的行程如此感兴趣。不过在他们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之前,安全部就会采取下一步的行动了。

事实上薛正因为担心暴露行迹,加之对儋州本地的情况不是那么熟悉,并没有安排手下去实时关注黑市上的情报买卖。搭上霍先生这条线花钱买消息,已经是当下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为此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薛正也不敢再主动另找其他消息渠道,不然被那神通广大的霍先生察觉到,搞不好反手就将自己这伙人打包卖给了官府。

但尽管薛正抱着着这种谨慎的想法,别人却未必认为他有这么“老实”。就在黑市有人出价收购朝鲜人行程的消息出来不久,霍先生便派人来到他所住的客栈,质疑他在试图另找门路收购情报。

“薛老板,你既然已经与我家老板谈定了价钱条件,好好等消息便是了,怎地还在外面放出消息,要高价收购朝鲜人的行程?你可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让我家老板无法再信任你!”

来人言辞激烈,让薛正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好言相劝之后慢慢询问,才知道原来有人出价万元要收购朝鲜世子访问儋州的行程安排。这个价钱虽然比霍先生的要价低了许多,但在市面上却算是大买卖了,毕竟能卖到上万的情报也不是时时都有的。所以当下儋州黑市大大小小的掮客都开始行动起来了,指望能找到消息把这笔钱给挣了。

但事实上因为在昌化发生了安保方面的问题,官方有意管控了朝鲜世子访问儋州一事的相关消息,所以这个安排还并未在本地公开,就更别说什么具体的行程了。而霍先生作为本地数得上号的掮客和情报贩子,当然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这个消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薛正对自己的办事能力不放心,想另辟蹊径自己找路子搜集情报顺便压价,当下不免大怒。

霍先生并不认为这种广撒网的做法真能买到相关的情报,因为他的消息渠道可靠程度应该远远超过绝大部分的黑市掮客,而他这边都还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就勿论别人了。就算薛正出去高价收购,也不会有人能拿出真材实料的情报卖给他。但因为儋州能够接触到这种高层外交消息的人员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就可能会有别人去寻求他所掌控的这个消息渠道,而他为了确保独家占有消息来源,就不得不拿出更高的报酬以求稳妥。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霍先生拿出了更多的报酬及时买下情报,还是把薛正这笔买卖做了,只是利润会相对减少一些;另一种可能是掌握相关情报的人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省去了让中间商霍先生赚差价的环节,直接联系薛正把情报卖到他手上,让霍先生一无所获。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霍先生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立刻便派了人来警告薛正,要求薛正不要想当然地行事。

薛正对此当然是表现得一头雾水,以至于让霍先生的手下也犯了嘀咕,不敢确定这究竟是薛正的演技超群,还是真的发生了误会,在市面上搜集情报的人并不是他。

“难不成还有另一拨人也在做着与自己同样的事?”薛正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个古怪的念头。他的这支队伍背后有好几支势力支持,如果同时了派出别的队伍执行这个任务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他根本就没接到通知,也无法确认自己这个念头是否属实。

薛正只能向来人解释,自己并未通过其他渠道发布求购情报的信息,也不打算进行这样的尝试,因为这样很可能会暴露目的引来不必要的关注,让官方提前有所防范。

“我先前也对霍先生说过,只要能拿到真实可靠的消息,价钱不是问题。你可以回去告诉霍先生,在这件事上面多花几万少花几万,对我们来说都无所谓,我们不会为了省几个钱就改变与霍先生达成的协议,但一定要快,我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拿到消息!”

薛正还是很快与霍先生的手下说清了事情原委,并说服对方暂时相信自己,给霍先生带话回去。为了表明自己是不差钱的主,薛正很爽快地掏了一百元的海汉币塞给来人,作为他的辛苦费。

送走来人,薛正的脸色立刻便黑了下来,他确实想不到事到临头还会出现这种预料外的状况,几乎差点就彻底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要是那霍先生因此而失去对他的信任,中断原本谈好的交易,这个时候还得重新另寻消息渠道,而外界已经将此事炒得沸沸扬扬,暴露的风险无疑将会因此而大为增加。

但薛正也不能不考虑另外一种可能,即有知情人会因为黑市上的出价,选择将情报出售给其他的求购者。霍先生的情报来源可能很妥当,但也未必会是市面上唯一的情报源头,所以薛正特别向霍先生那边提出要求,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拿到相关信息。

同时他也必须要考虑到比较极端的情况,那就是霍先生这边没能及时拿到情报,那他可能就不得不采取当下黑市上的这种操作,直接出高价去收购情报——那无疑会是一种风险极大的操作。

薛正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原本以为提前赶到儋州会占据先机,能够更从容地部署对付朝鲜人的行动计划,但现实状况远比他想象的更为艰难,要在儋州找到朝鲜人的行程安排就已经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并且时时刻刻都在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而如今却还是半点把握都没有。

这朝鲜人的命就这么好?薛正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早前在昌化的时候就是因为意外状况打乱了他的计划,不得不临时终止行动主动撤离。难道在儋州又要重演一次类似的情况,连朝鲜人的面都见不着就宣告失败?

薛正摇了摇头,如果是这样的结果,他可没有办法回去交差。无论如何,也不能连试都未曾试过就功亏一篑,他也不打算将行动再留到朝鲜人的下一站了,天知道再退让一次之后会不会还能有动手的机会。

薛正在儋州苦恼于信息收集不畅时,毫不知情的李溰还在黑土港参观考察。让他感触最深的倒不是海汉在这里开采煤矿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先进管理体系和各种生产技术,毕竟相对较高的生产效率对海汉来说已经是基本操作,他也已经见怪不怪,倒是海汉在黑土港以矿业为基础的这种海外殖民地,让李溰对海汉的对外扩张方式有了更多的认识。

自他出国南下以来,到过的海汉在海外的统治区已经不少,但这些地区几乎都是以海港为主体,辅以海贸、农业、渔业的开发,倒是没有见过黑土港这样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统治区。可以说海汉就是冲着这里地下埋藏的煤炭资源,才会在这个原本没有多少人烟的地方大兴土木,建起了这样一座临海城市,由此可见海汉对重要资源的渴求程度有多么强烈。

不过李溰暂时还不用担心海汉会将本国大同江流域的煤矿占为己有,黑土港的煤炭品质远超平壤城附近开采中的煤矿,而且据谢春的介绍,海汉蒸汽战舰的燃煤全部都是从这里运出的精煤,除非万不得已不会在海外补充品质相对较差的其他燃煤,所以平壤城附近的那些煤矿对海汉还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李溰担心的其实是大同江入海口那处已经探明亟待开采的铁矿,如果朝鲜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启动这处矿藏,那海汉人会看着眼皮子底下近在咫尺的这个地方不去触碰吗?李溰可不认为海汉人有这么老实,他可是亲眼见证了海汉人为了开采位于内陆山区的石碌铁矿,从海边硬生生地铺设了八十多里的铁轨,不计成本地打通了石碌铁矿与外界的通道。再看看眼前这处与海汉本土相距五百里航程的煤矿,他丝毫不怀疑海汉人会为了占有一处优质矿藏能无所不用其极。

而且海汉人可不是开矿就完事,黑土港这地方几年下来直接就变成了海汉的领土,如果国内的矿藏也被海汉人以开采的名义盘下来操作,那说不得过几年在朝鲜也会出现下一个黑土港、红土港、白土港……

当然李溰不会在海汉高官面前把自己的这种忧虑表现出来,但他还是很详细地向谢春等人了解了当年海汉开发黑土港的经过。但了解越多,他就越是觉得当时的安南与如今的朝鲜国处境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当下暗暗拿定主意,要尽快将自己在这边的见闻写成密奏送回国内,力劝父王早日将大同江的铁矿项目启动,不要给海汉留下更多的操作空间。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