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过继长孙 > 第26章

过继长孙 第26章

作者:明照万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7:00:04 来源:免费小说

  “近十年的。”

  曾湖庭一惊:“先生怎么收集到的?怕是费了大功夫吧?”

  那当然,其中的辛苦不足为人道。汤先生见学生识货,欣慰的说:“你知道这分量就对了。”

  “这些,其实是书院里先生们拜托各自同窗弄来的,我在里头出了大力气,才让我先安排学生借阅,我就想到了你。”

  “先生的大恩,我无以为报!”曾湖庭珍重的接过这本书,深深行礼。

  “唉,我也知道,咱们这等地方,能收集到题库集殊为不易,换成江南等治学严谨,学风鼎盛的地方,别说十年,就是五十年的题库也能找出来,”汤先生叹气,“我晓得,你天资不俗,我平日教学时严谨,都生怕耽误了你。现在,不过是想让你学的更好点。”

  “先生......我......”曾湖庭胸腔里好像堵着什么东西,沉甸甸的。

  “都不是小孩子了,可别跟我来痛哭流涕这套啊!”汤先生板着脸:“你好好学,早点考中秀才,便是最好的回报了!”

  “还有啊,这书可不是给你的,你尽快手抄一份,还有别的学生要看!”汤先生又叮嘱。

  “是!先生!”曾湖庭重重回答。

  他拿着那本题库集离开,汤先生在心里默念,可千万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啊。

  走出去,见识外面的大好河山!

  曾湖庭其实晓得,汤先生仕途不顺改行授业后,受过很多嘲笑。汤先生同窗要么想办法往府城钻,要么去当师爷钻研官,而汤先生手下,连秀才都没出过,被人取了个老汤头的诨号,意喻他无能。

  汤先生心里憋着一口气呐。

  而作为汤先生的亲传弟子,怎么能不为了师父努力呢?

  曾湖庭翻开了策论的第一页,如痴如醉的看起来。

  这本册子,每翻看十多页,笔迹就要变上一变,林林总总,居然有十来种笔迹。他透过笔迹看到整个书院先生们的良苦用心。

  所以,下学之后,他捧着题库集进门,小四问他还出去逛吗,都被他挥挥手拒绝了。

  “没什么要紧事,先别喊我了。”

  小四摸不着头脑,追问着怎么了,曾丰年道:“别管他,魔怔了。”昔日年少时,遇到一首好诗一本好书,他也会全身心沉浸去。

  不妨事。

  曾湖庭翻开题库集,从第一页开始看起,看的废寝忘食。遇到写的好的地方,他拍板叫绝,一巴掌扇在桌子上,震的墨水四散,又手忙脚乱的收拾桌面。

  在书里,那些曾经考中秀才的年轻人徐徐的跳出来,展示自己的才学和见解。有人高歌着士为知己者死,有人念着为生民庆明,为圣人继绝学,再义无反顾的为心中信念而斗。

  心潮澎湃,在没有别的词语能形容他的心情。

  一篇篇策划,就是一片片心声。能够中秀才的便是如此水平,他反而激起了心中的斗志。

  来战!

  千百年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化为乌有,也许,他写的策论还能流传下去。

  曾湖庭这边叹而击节,挑灯夜战。小四半夜起身,还能看到他屋子里亮着灯。

  鸡叫头遍,他才睁着红眼睛起身,小四吓了一跳,试探问:“大哥,你不会整夜没睡吧??”

  “没,睡了几个时辰。”他听着梆子声,突然发现时候不早,书又不会跑,他强迫自己歇下了。

  让先生知道他真的熬夜看书 ,今天就能把书收回去,他可不敢冒险。

  “那就好,快吃饭了,我今天还约了人看铺子。”小四美滋滋得说,“县城里铺子可真贵啊,好的铺面叫出天价去。”

  “一分钱一分货嘛,很正常。”曾湖庭点头,“缺钱的话要说,这铺子一定要做好。”总店,就是一个活招牌,他做好了,陈知县的推广计划才能实施。

  “那当然。”小四点头,“对了,大哥你介绍来的主厨,我看了,手艺还不错啊,要不要涨工钱?”她觉得奇怪,这么好的手艺,那主厨姑娘怎么不说涨工钱啊!

  她良心觉得好痛啊,为了挽留自己的主厨,她决定大方点。

  “你看着办吧,这些事我不操心。”总店的事情让小四管,他便负责跟陈知县的沟通。

  正事说完,曾湖庭把脑子浸进冰凉的井水里,让水带走脸上的疲倦,再好好修饰一番,丝毫看不出昨夜的血丝。

  一连奋斗了五天,右手酸痛难言,终于抄完一整本题库,他还书的时候,汤先生还十分惊讶,这么快?

  “先生好意,我却不能耽误别的同窗研习,题库已经抄好,我会慢慢看的。”

  “那好。”汤先生收回题库集,又转交给另外的先生。

  即刻就有别的学生拿着书抄写。

  曾济庭看到他们抄书,咋舌:“这也太辛苦了吧?不能印刷嘛?”

  “现在印刷的成本可比抄写还高呢?”

  虽然是活字印刷,工匠不要钱?开机器不要钱?而且这书是小范围流传,没印刷的必要。

  “我看着都手疼。”曾济庭摇头,“幸好先生没想到我,我宁愿不抄。”

  曾湖庭没继续劝他,总要吃两次亏才晓得学习的重要。

  俗话说,读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为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新的遣词造句的方法,运用自如后,自己的写作水平会上一个新台阶。

  新一轮的月考里,曾湖庭策论这一门,得了优。整个书院就只有四个得优的,其中两个都是抄写过题库集的。

  甲班哄然,抄抄书本而已,真的有这么好的效果?

  “也不是光抄就行,不往脑子里去,抄几百遍也没用。”曾湖庭道:“也不能光背,得学会化用。比如一篇讨论修养生息的策论,我会提炼其中的精华。”这次他刚刚好就运用这个技巧。

  甲班的新学生只有湖庭济庭两人,甲班原本的学生冷眼看他们,不热情也不冷淡。在曾湖庭不吝学习方法后,逐渐热情起来。

  “那,湖庭能把题库借我抄写吗?我保证五天,不,三天就还给你!”有人小心翼翼的问。

  曾湖庭深思,“我的题库还没装订成册,我先分十篇给你。这十篇抄完,你再换别的篇章。”他皱着脸,“可不是我小气,上次我抄的手都快断了!这工作量太大了!”

  “可以!”那人欢喜无限,接过十篇策论先抄起来。

  “明天我们就能收到两份策划,再让两位同窗抄写,后天就是四份,这样效率更高。”曾湖庭还分别给他们排了抄写顺序,第一个抄的人,第二天就抄写第二个十份。

  这样,既不会太累,也保证每个人都能先拿到一部分策论学起来。

  在窗外偷听的汤先生咳嗽一声,对曾济庭眨眨眼睛,曾济庭福至心灵:“我什么都没看到,没有任何人走这里过。”

  汤先生背着手,一摇一摆的离开,但是,连脚步都透露着轻快。

  第42章

  “你是怎么想到让他们十章十章抄写的?”

  “这是统筹。”

  “何谓统筹?”汤先生兴趣大起。

  “这个, 我说不太清楚,先生,我打个比方。一个人需要泡茶待客, 就要洗茶杯,找茶叶, 烧热水,分别都需要一柱香时间,如果一样一样做,可能需要三炷香。如果此人一开始, 先烧水,接着洗茶杯,最后找茶叶, 只需要两炷香时间, 这样利用空闲的时间安排别的时间,就叫统筹。”

  “一个人抄书假如需要五天,然后传给下一个人,这样下一个人就在白白等待五天,第三人需要等待十天。这里头消耗就不少。如果十章十章的抄写, 每个人都能尽快抄到,同时, 抄写不到的时间,还能先看着手头的书。”

  “原来如此!”汤先生恍然大悟,“这样,的确节约不少时间。”

  “你竟然能想到此处, 实在聪慧异常!”汤先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

  曾湖庭大囧,“不是拾前人遗慧,怎么能据为己有。”他还记得这是某位数学家的事迹, 他不过借用。

  “能从前人典籍里悟到如此道理,别人怎么没想到呢!”汤先生赞到,“正巧,有一桩事情衙门交代下来要办,我还正在发愁人选,你可愿意?”

  “先生,什么时候?”

  “陈知县前段时日交代下来,让各个书院借调几名学生去做户籍调查,这次调查涉及到整个呈州,衙门的文书哪里做过这么多事情?少不得要借调人手。这些人手最少也要识字,懂律法。所以山长正在发愁人选。”

  说道这里,汤先生小声道:“这里头还有一桩好处。跟那些衙门的文书打交道,以后对你考律法这门功课极有好处。文书平时跟律法常打交道,对冷门偏门的律条很是了解,跟他们学习,大有裨益。”

  “这.....”曾湖庭犹豫,虽然大有裨益,但是必定会耽误学习功课的时间呐。

  “这事不急,你先回去考虑考虑,最好问问你父亲。”汤先生不急,户籍调查也是辛苦,虽然他相信自己的学生能吃苦,但万一伤到身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是,多谢先生厚爱。”

  曾湖庭对汤先生的提议,的确有些心动。他能死记硬背下律法,但律法外不失人情,毕竟很多时候还是人治的成分更重,且律法也是为了人服务。如果去做过户籍调查,也能加深他的印象。

  他就把汤先生的提议告诉了曾丰年,曾丰年沉吟道:“这是个好事,不过你确定能吃苦吗?”

  “做户籍调查,很难吗?”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曾湖庭还是吃惊于曾丰年的审慎。

  “难也不难,便是走街串巷,基本的户籍资料都已经让里正收集好报上。你要做的工作,便是审视这些资料,从中寻到破绽。”

  “破绽?户籍还能有什么破绽?”

  “隐报,多报人口,少报人口,开垦的田地不上报。”曾丰年一口气数出七八种花样,“我说的都是些小花样,还有别的说不定我都没见过。”曾丰年一拍肩膀,“你确定要去吗?”

  “去!”听说有那么多花样,曾湖庭反而起了兴趣,“不见识骗子,怎么识破骗子。我还真的想去见识见识。”他的好奇心真的很重。

  “你要去便去吧,左右出去就是衙门的人,乡痞流氓总要留几分面子。”在温室长大的花朵怎么面对风雨?曾丰年很赞成在没危险的情况下,让孩子长长见识。

  况且以后做官,哪怕是最小的知县,统管一显之地的行政军事,是个糊涂蛋怎么行。

  得到父亲的赞同,曾湖庭便去找了汤先生,同意借调去户籍调查。

  汤先生逐级上报,一个学堂出一人,有的县城出了七八人,有的县出了三四人。由孔知府大人抽签决定各自负责的区域。也避免因为乡土人情,有的学子难做。

  福城县的学子一共十人,被借调到了隔壁的湘平县,距离五十公里,在衙门里包吃住,一共借调大半个月。

  曾湖庭站在湘平县的衙门前,无言以对。湘平县可真是个穷困县,衙门的破破烂烂,比福城县更甚,连朱漆大门都掉成了枣红色。

  十个学子面面相觑,谁也不先动身。最后还是曾湖庭忍不住,先上前去扣响了大门,他敲了老半天没人回应,侧面的门房打着哈欠,浑身酒气,“干什么干什么?不知道这里是衙门啊?敲什么敲?敲坏你赔啊。”

  大白天就喝酒?

  曾湖庭倒退两步,端起笑脸说:“这位大哥....”

  “有事就说啊,没事我就先睡了。”门房又是一个哈欠,正欲关上大门。曾湖庭身边的人立刻伸手挡住,被门夹到了手。

  他哎哟一声,“疼!”手指上顷刻血流如注。曾湖庭连忙从怀里取出手帕,早早包裹止血。

  门房也哎哟一声,“你们都看到了,可不是我要找他麻烦,我关门,他伸手过来才夹到的。”

  “不关你的事,是我心急了。”伤到手的人反而说,“大哥,麻烦你通报一声,我们是福城县借调过来,做户籍调查的。”

  “那你们等着,我去问问。”门房当着他们的面,啪的一声又关上门。

  剩下那人苦笑,万幸伤到的是左手,并不影响他写字。

  手帕扎住了手指,慢慢的血止住了,曾湖庭这才放心说到:“这位兄台,伤到手不可小觑,等下去找医馆,让大夫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