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过继长孙 > 第2章

过继长孙 第2章

作者:明照万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7:00:04 来源:免费小说

  今日例外,他在嫡母的花厅被晾了大半半个时辰,陈氏派人过来说一声退下,他就顺势离开。

  时间来不及,他准备在外面的小摊买个馒头垫垫。

  曾湖庭带着昨天的功课匆匆离开,族学是早年祖父主力修建,为了后进子弟能继续上进,花费的钱财也极少,不然还轮不上曾湖庭去上学。

  赶路过去需要两炷香时间,虽辰时三刻上课,能获得读书机会都不愿意浪费每一刻光阴。

  他在乡间小路上快步行走,路过大片荒芜的土地,现在是冬天农闲,地头只有拾柴火的闲汉,看到他纷纷招呼着,大少爷。

  人名和脸对不上号,曾湖庭一一点点。望着他离开的背影,闲汉里头穿着棉布袍子的问,“这是谁啊?我瞧着眼熟。”

  “这不是荣大哥的大儿子吗!小娘养的那个。”说话的人挤眉弄眼,感叹着,“荣大哥就算搬回乡里也跟咱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养了好几个小妾,想睡哪个谁哪个。”他露出艳羡的表情,“赶明我发达了,也弄上一小妾在屋里养着,不让出门,养的白白胖胖。”

  “对了,光大哥,你问这个干什么?”

  穿棉布袍子的是曾宣光,按照族谱来算,跟曾湖庭的父亲曾宣荣是堂兄弟,他家境也算不错,才能穿的起棉袍,此刻若有所思,“没见过这孩子,随便问问。”

  曾湖庭还不知道被人背后议论,掐着点儿到族学门口时,还有两刻钟,他掏出铜板,在门口的铺子买了馒头。

  这家馒头铺开了五六年,靠着族学和过往的人流,生意勉强还能维持下去,但最近对门又新开一家铺子专做烧饼,价格还跟馒头一样,已经压的馒头铺快要做不下去。

  曾湖庭买完馒头才想起这事,他常年买馒头,身体惯性让他走到这里,掏钱拿馒头,行云流水般。

  老板娘一看见熟客,扬起笑,“小哥尝尝,咱店换了新师傅,不知道手艺吃不吃得惯?”

  天底下馒头都是一个味,哪有什么区别?曾湖庭咬了一口,惊讶的发现,还真不一样。现在的发酵技术并不好,馒头全靠师傅的手劲,面揉的劲道,馒头味道就好。

  手里的馒头已经被揉开了,发酵粉也恰到好处,松软又有嚼劲,带着微微的麦香气,吃在嘴里也不发酸,手艺好了不止一点。

  他微微惊讶,然后点头,照实说了自己的感受。

  老板娘喜笑颜开,指着内间在揉面的身影说,这都是新师傅的手艺好。

  曾湖庭透过麦草帘,看到跟他个头差不多的人正在揉面,一下又一下。揉面可是气力活,能吃这个苦头的,都不是一般人。

  三两口吃完馒头,曾湖庭拍拍手,迈进族学的门。

  族学建在镇上边缘,三进的大院子,第一进迎面就是影壁,提了几个遒劲大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第二进院子就是学生平时读书的地方,两侧的房间,一边有十五个学生。分为甲班和乙班。第三进院子则是快要去参加科举的学生突击所在,负责教导的三位先生也住在第三进院子。

  曾湖庭走进甲班,刚放下功课,就听到阴阳怪气的声音,“哟,婷婷来了!”

  他名气带一个“庭”字,但显然此婷非彼庭。

  这种给同学起外号的风气,活脱脱的幼稚小学鸡,曾湖庭还没说话,同桌先凑了过来,“你别搭理他,他就是嘴贱!”然后也扬起声音,“周其正,这儿是哪里你先看看清楚,你一个外人说话前先过过脑子!”

  小学鸡周其正继续当老阴阳人,“什么地方?这里不是学堂?我交了束脩进来的,再说了,我喊曾湖庭名字又怎么了?名字不是拿来让人叫的?”

  “名字就是拿来让人叫的,琦琦说的很对,是吧琦琦?”曾湖庭煞有介事的点头。

  其余的十来个同学哄堂大笑,拍着桌子大声喊,“琦琦说的对!是吧琦琦!”周其正脸涨的通红,“曾湖庭你什么意思?!”

  曾湖庭特别惊诧的点头,“我知道琦琦同学平日功课不好,想问我又不好意思,只能多叫我名字,我这不是答应你了吗?是吧琦琦?”

  “我不跟你计较!”周其正大声对着同桌说,“先生马上就要来了,功课做完了吗!”

  “早就写完了琦琦!”有人压着嗓子回答,又是一阵哄笑。

  同桌在书桌的遮挡下给曾湖庭竖大拇指,“你早该这样了!周其正张扬个什么劲!这里可是曾氏的族学!”他跟曾湖庭也是同辈的兄弟,按照排行取名曾济庭。周其正不知道是多远的远方亲戚,交了几个臭钱就在族学里耀武扬威,他早看不惯,现在终于栽了跟头。

  “他也是给了束脩的啊。”曾湖庭安抚他,“不说了,昨天的功课做了吗?”

  “早做了,”曾济庭拿出一叠的纸,“我也怕挨先生手板啊。”负责教导他们的汤先生极其严厉,功课没做完就是一顿手板心,吃了几回亏,曾济庭就是熬夜不睡也会先做完功课。

  毕竟汤先生的态度是做的不好也比不做强。

  正说着,严厉的汤先生背着手,从正门进了课堂,站在讲台敲了敲桌面,“开始上课了。”

  作者有话要说: 突然发现,我的男主都没个好爹,不是挂了就是极品(贬义)。

  也许哪天我该搞一搞穿越之后我拥有了八个极品好爹?

  第3章

  汤先生年近三十,额间有一道严肃的皱纹。考中秀才之后再无寸进,又早就安家立业,只能先给自己找个糊口工作,但汤先生并没有放弃上进的想法,仍然每年应试。

  考中举人就有做官资格,汤先生就是临门一脚。

  他在十来个学生里绕来检查早读,食指弯曲在曾湖庭的桌面一敲,“跟我出来。”

  隔壁曾济庭挤眉弄眼,换成他被先生叫了,先吓出一身汗,而曾湖庭不同,他成绩一向不错,先生只有夸的份儿。

  果然,汤先生紧绷的脸露出微微松动,“上次月考,你又得了第一。”年底的月考也是年考,快放年假,也是总结一年的辛劳。

  “全是先生教导的好。”曾湖庭躬身行礼,感谢平时汤先生的细心教导。

  “你要是个蠢的,我想教都没办法。”汤先生直言不讳。

  “先生费心。”曾湖庭摸摸鼻子,这话他没法接,自来古人都认为谦逊是美德,这种夸自己的话他怎么接都有问题。

  好在汤先生不是来商业互吹的,他想拿去怀里的月考成绩,想了想又停下。

  月考成绩按说都是由学生自己带回家,他也听说学生家里的事,准备等闭馆后自己带给学生家长,再隐晦的夸奖几句,务必要让对方重视。

  毕竟曾湖庭已经十二岁,火候虽然欠缺了点,下场一试也并非不可。要是因为家里的污糟事影响成绩,得不偿失吗!

  想明白这点,汤先生放好成绩,调整表情,“进去温书罢。”

  曾湖庭还不知道先生决定家访,颇有几分摸不着头脑,就这?但他没说什么,再次行礼回座位,拿出翻了千万次的《论语》。书角已经被翻的微微卷曲,伸出手指也抚不平。曾湖庭突然露出淡淡的笑意。

  他前世没去过学校,领到教材之后让家庭教师上门,期末再去考试,很少跟同学们接触,同样,同学也不太敢跟他搭话。直到有一次他前排的同学掉了课本,正巧在他脚边,他就捡了起来。

  跟他保存完好的课本不同,同学的课本包着一层厚厚的硬纸,写着科目和姓名,字体不太像同学的,他好奇问了几句,原来是同学的父母裁切了旧挂历纸,亲手包的。

  回家之后他第一次提出要求,想要父母给他包书皮,家里哪能找到旧挂历这种东西?最后还是厨房的梅姨回家一趟,找出一堆旧挂历。

  那天晚上,母亲用美工刀裁切,父亲笨拙折叠旧纸,梅姨笑吟吟出主意要包出个叶子花样来,成了他永不褪色的回忆。

  所以,这具躯体父亲的漠视,嫡母的敌视,生母的冷淡并没有什么影响,他早就是个成年人,没有在父母怀里撒娇的爱好。

  曾济庭看着他翻书翻着翻着就笑起来,抖了抖,不愧是学霸,看着书都这么开心。

  族学的甲班进度快一些,学生年龄相差不大,童生试的考试内容四书五经,诗赋,策论都学的差不多,已经有人报名开春的考试。

  报名期限还有些日子,曾湖庭并没有决定报考,他自觉把握不大,想等明年考试。

  而另外一边,在田地地头溜达了三圈,曾宣光终于进了曾家的大宅。一水的青砖黑瓦,还是五进,曾宣光咂舌,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难怪曾家被贬官了,他老爹还催促他来走一趟。

  曾湖庭祖父这一枝是旁支,早年发达就迁去京城,曾宣光这边才是正宗,曾宣光更是刚刚接下来族长之位。

  但族长的名头并没有银子硬气,遇到事情还是得知会一声。

  曾宣光通报名字,一路被引到外院的书房,他看着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书房,壁上的字画,暗赞一声。他看不出好坏,只晓得墙壁上挂满了,那就是有钱的标志!

  殊不知这墙壁上全是曾宣荣找来装门面的,倒有一半都是赝品,剩下的就是曾宣荣自个画的。

  这等天气,上头又没人催着上进,曾宣荣在被窝里睡的天昏地暗,听到通报才从温香软玉里起身,匆匆穿鞋,“光大哥找我什么事儿?”

  “光老爷没说,就讲是族里的大事。”小厮给他利索穿上大衣,“大老爷快去一趟吧。”

  “也是,不是大事这种天气谁爱出门?”曾宣荣裹上大衣,“走,会会光大爷去。”

  曾宣光等到曾宣荣出现,赶紧先站起来,“荣兄弟,打搅了。”

  “光大哥客气。”

  等小厮一走,曾宣光看出主人家隐藏的不耐,开门见山:“荣兄弟,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我是为了族里一桩事情来的。”

  “你知道住在大溪山边的丰年兄弟吧?”

  曾宣荣点点头,知道,不就是曾丰年吗?

  “丰年兄弟在家结草庐守孝满三年,跟咱们关系虽然远了点,但没出五服,他也岁数大了,四十出头的人了,”曾宣光欷歔不已,“他想在族里找个孩子,过继到名下,日后也好有个摔盆的。”

  “这是好事啊!”曾宣荣点头,“丰年兄弟既然找上光大哥,就说明信任你,也没有跟咱们曾家离心的意思,好好选个,咱家的孩子都是好的。”

  说到离心,这里面还有一桩旧事,曾丰年的祖母是个独苗闺女,当年招赘上门继承自己家里的姓氏,曾丰年从了母姓,从血缘上讲外了一层。这也是为什么他没有从了族里排行的原因。

  “问题就是出在这里啊,”曾宣光一拍大腿,“到底选谁好啊?我心里没数。”要说人选,族里还真有好几个,毕竟曾氏一族在此地繁衍上百年,旁支数不胜数,谁家还没几个孩子了?而穷的吃不上饭的也不少,过继出去虽然不能再认亲生父母,总归是个出路,而且曾丰年好歹也是个小官啊!总有点藏家银子,以后就是吃喝不愁了。

  所有选谁家的不选谁家的,都要闹起来,曾宣光闭紧了嘴巴,生怕消息走漏了,他们家的门槛就要被踩破。

  作者有话要说: 球球了,留言送红包啊各位!

  第4章

  “丰年兄弟家里只剩他一人,他是母亲过世回家丁忧,假假还是个官呢,我过继谁都不好办。”曾宣光愁啊,这种事情办不好两头得罪人。

  “丰年兄弟是丁忧回来的?”曾宣荣心头一动,想到了什么。

  曾宣光点头,“什么官我也不懂,不过,丰年兄弟以后想要起复,难了吧?”这些都是他从曾丰年的只言片语猜到的,本来嘛,岁数不小官位小,住在草庐里也不像有银子打点,等着起复的官员那么多,估计他剩下的日子就是当个教书先生,糊口度日。

  曾宣荣想到自己的父亲,自从贬官后,银子流水似的花出去,卖了铺子卖了田庄,一点动静都没有,可见起复多么的难!

  这些银子留着给他吃喝多好!总不至于现在还要看那婆娘的脸色!曾宣荣想到这里,脸黑咬牙。

  曾宣光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脸黑,继续说,“荣兄弟给我出个主意,到底过继谁好?”或者不说过继谁,总要把曾丰年和族人两头摆平啊。

  曾宣荣眼珠一转,出了个主意,“要不,你把所有合适的人选整理整理,直接交给丰年兄弟,让他自己选?”

  “这,不太好吗?”没见过这么做事的啊?!曾宣光很为难。

  “这有什么不好的?丰年兄弟选的是自己的孩子,总要他满意嘛!而且这事做的保密点,没第四个人知道,等族人们发现就木已成舟,是丰年兄弟自己看中了,谁也说不出二话来。”曾宣荣摊手,“要问我,我就只有这么个主意。”

  “那我回去想想罢。”曾宣光来找人讨主意,指望以后万一出事曾宣荣能站出来说句话,目的达到,他就告辞回家。

  说了这么会子话,热茶早变凉,曾宣荣喝了一口残茶,从口腔一路冷到胃里,他抖了抖,赶着回屋烤炭火。

  真受罪!他小声嘀咕。

  曾宣荣还有一兄弟,两兄弟早已分家,不过没钱买新宅子,合住五进院子,曾宣荣占了位置更好的东院,兄弟挤在西院。

  东院又分成两半,一半是嫡妻陈氏带着两个女儿住,一边是曾宣荣自己跟几个小妾住。如非必要,曾宣荣很少去右边。

  乡下宅基地便宜,所幸当初修的大,两边有足够的距离。

  右边的院子,虽没有地龙,火盆烧的旺,室内温暖如春,陈氏躺在窗户根下,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被,光线透过油纸照进来,亮堂堂的,陈氏的心里比窗户还亮堂。

  等了十五年啊!终于有得偿所愿的一天。就是不点炭盆,陈氏心头也是暖烘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