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过继长孙 > 第11章

过继长孙 第11章

作者:明照万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7:00:04 来源:免费小说

  当然他也有私心,搬走之后,也就没人知道以前的事情。越想越是觉得这个主意好,曾丰年开始说起来,“你还在族学读书,但等考上童生,汤先生也没甚能教你,自然要换个地方读书。”但奈何,曾丰年对于县城里的先生不熟悉。

  而且,县城里的花销更多,曾丰年多年积蓄倒是足够买院子,但之后的花销就没处来,而且县城里买捆柴都需要钱,他恐怕还得找个营生。

  他把这些想法说了出来,曾湖庭也认真思考起来,搬到县城不是没有好处,唯一的问题就是银子。他跟芳姐的小吃店生意已经步入正轨,几乎每个月都能赚到五六两银子,他能分到二三两,但是纸笔墨的消耗也大,并不能存下什么钱。

  “父亲,这事你做主罢,我没问题,去哪里都行。”他这么回答,同时想要不要跟芳姐商量,现在大了扩大规模的时候,如果资金足够,完全可以在每个镇子上搞出加盟店。

  他们可以负责出秘方,提供小吃培训,和独家经营范围,看到了加盟店的好处,自然能够大笔大笔的赚钱。

  但这些说起来还很远,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府试。府试就在一个月后,等过后他考过再计划。

  第21章

  清晨,鸟雀还在鸣叫,曾济庭已经自带干粮,赶来找曾湖庭做最后的突击复习。

  还有一个月就要府试,现在复习也不过是寻个心安,让自己不会闲着难受罢了。

  他赶来时,曾湖庭已经写完了一首试帖诗,墨迹没干,正在欣赏自己的大作。

  试帖诗是府试中必考项目,主考官出了题目,考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作答,对于写诗来说,灵感一闪即逝,在考场哪里那来得及捕捉?最常用的做法就是提前写好,等到考场上稍加变通,款款写来。

  他刚写了一首以朝阳自喻的五言诗,不论是景色还是想要出头的心思都描写的十分婉转,又能让读诗人明白他的心思。

  曾丰年连赞了三声好,“朝气蓬勃,锐意进发,又不会过分冒犯,湖庭得了诗中三味。”他一连念了最后一句好几遍,十分满意,最后眼神落到字迹上,又有点纠结,“就是这字迹,还差了火候,平平而已。”用最标椎的馆阁体,在卷面上不会加分。要知道不少考官都相信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是能够提升印象分的。

  曾湖庭无奈的说,“父亲,时间不够啊,练字是需要时间去一点点磨的,吸收百家之长再壮大自身,我还没到这个水平。”他早就发现自己这个缺陷,少年人的腕力不够,并且骨头还在生长发育中,过度练习可是容易损伤筋骨的。

  “丰叔都这么说,那我可没法活了,我字写得更差呢!”恰巧曾济庭赶到,一进门先自嘲道。

  “是我强求,以后慢慢练,你们年纪还小,时间还多。”曾丰年干咳一声,“济庭快坐,小四上茶。”

  一番招呼后,曾丰年才问:“有什么事情吗?济庭还特意跑一趟?”

  曾济庭差点忘记自己来的目的,正色说,“丰叔,我来商量怎么去府试。呈州府城距离此地有三百余里,如果坐马车需要三天,到了府城总要修整几日,是不是要提前出发?”他由此一问,也是回家问了父亲。既然他和湖庭都要参加府试,自然一同出发最好,互相也有个照应。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湖庭是他的福星,看上次县试没有湖庭跟着,他就没中,这次就中了!曾济庭不由得在心里迷信。

  曾丰年沉吟,“这倒是一桩事情,令尊是怎么打算?”

  “自然是越早出发越好。父亲想在府城找找机会,说不定就搬到府城去。”曾济庭没说的是,他父亲近年积累了些许余财,想提前替他买下小铺子做个营生,这样日后他也好有个安身立命之所,这些属于家事,他自然不会说。

  “我这边倒也不是不行...”曾丰年本来打算趁这几天去县城打听打听,听到济庭父亲的打算突然想,搬到府城也是不错的选择,府城人才济济,书院也多,也许能找到更合适的先生。

  就算没有,出去多转转总没有坏处。

  双方一拍即合,当即确定,三天后就雇佣马车去府城。

  济庭顺势留下来蹭饭,他跟草庐的王婶小四都很熟悉,常常留下吃饭,王婶也清楚他的口味。

  饭后,他翻开整理的题册,才看了两三页自觉看不下去,扭头一看,湖庭姿势都没换,一直专注盯着手头的书本,他自觉不好意思,也只能拼命把那些字句揉进脑子里。

  又不知道消耗多长时间,曾湖庭突然站了起来,“出去放放风。”

  济庭如蒙大赦,赶快站起来,坐这么久,他脖子都酸了。

  曾湖庭也从书房里走出来,在院子里活动活动,多看两眼绿色植物放松眼睛。草庐在山脚下,本来植被就茂盛,目之所及全是林木。他一边看一边活动肩膀和背脊,伏案写字的人最容易这两个地方酸痛,更有甚者早早患上病痛。

  这里没有眼镜和矫正手术,近视的人就只能受着,肩痛更是最常见的职业病。

  湖庭前世没做过这些,只在短视频里看过几个相应的动作,他自己把动作串联起来,成了一套活动操,在曾济庭眼中很是奇怪的扭来扭去。

  他回头一看,济庭用奇怪的眼神盯着他,不知道说什么好。曾湖庭哈哈一笑,把这套动作的含义说了一遍。济庭一听有好处,立刻就学了起来。

  “这些动作标不标准都行,主要是出来活动活动,在院子里走走。”活动了一炷香时间,曾湖庭又说,“回去吧,差不多了。”

  回去之后,他取出济庭一直在翻看的书,只有三分之一有翻动的痕迹,他放在膝盖上,“来,我来替你整理整理。”

  “不会耽误你复习的时间吗?”曾济庭小心翼翼的问。

  “我早复习完了,再说,现在跟你一起复习,也算是再巩固一下。”他合上书本,“《论语》子罕篇,子贡曰,有美玉于斯,下一句是什么?”

  “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曾济庭思考片刻,回答。

  “释义。”

  “子贡有美玉,是把他放在匣子中珍藏,还是找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子曰,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待识货的商人。”

  曾湖庭有问韫字和匵字怎么写,这两个字笔画都多,很容易忘记,曾济庭都一一答了上来。碰到他不会或者忘记的字,就在书本上画一个红点留下记号。

  花费半个时辰检验了曾济庭的学习程度,他才把那本书还给济庭,“画红点的就是你自己需要重点记忆的地方,类似错题集,多看三遍,等明天我再来抽查。”

  刚才没碰到书全靠自己的记忆力,曾济庭才恍惚发现自己记错写错的地方很多,查漏补缺下发现许多不足,他也不再发呆,转而专心记忆这些地方。

  至于湖庭,也发现自己的一个弱点。古文中经常有比划多的字,在现代已经简化便于书写,他会习惯的用上简化写法,像匵字会写成卖,这也是他需要重点改进。

  果然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呢。

  他把比划繁多的字都挑出来重点练习三遍,确定不会再出错时,时间已经悄悄溜走,天色擦黑,济庭抬头,才发现自己居然消耗了一下午!

  不过这一下午收获颇丰,他把之前做错的地方重新复习,现在信心大增,准备回去照原样再把其他几本书都复习了。

  湖庭本来想送他回家,济庭摆摆手,“都是走惯的路,也就几里,我还能迷路嘛?不送了不送了。”他拿了一盏灯笼,湖庭在院子里目送灯笼一路变成小黄点,最后隐没到屋巷间。

  虽然在资质上济庭稍微鲁钝些,好在勤能补拙,他自己多用心,这次府试机会还是很大。况且他年纪不大,还有很多时间来努力。

  翌日。

  因为要外出考试,考虑到路程遥远,他是打算等到成绩再从府城回来的,这一来一回一等就会消耗一个月时间,正碰到三个月一次交秘方的时间,曾湖庭抽出时间,准备去找芳姐一趟。

  还是牛伯的车,送到巷子口,他下车之后打量,低矮的院墙,泥泞的路面,窥探的人群,觉得这个地方人员杂乱,并不利于小吃秘方保密。可芳姐是从小在这里长大,邻里街坊熟悉,还能低价请小姑娘大婶子帮忙搭手,她暂时舍不得搬走,只加固了院墙,阻止窥探的视线。

  “晦气!”在拐弯的巷子口,曾湖庭不防有人从那头走出来还没看路,直直撞了他一下,他还没说什么,对方一声晦气先说出口。

  在碰撞的一瞬间,湖庭先看到那人从袍角露出的玉佩,晶莹剔透玉质良才,明显是不可多得的好玉,带的起玉佩的人怎么会来这种小巷子。

  他起了好奇心,于是先走到巷子底,又一扭头,靠近了那人。

  带玉佩的人从小巷子出来,先嫌弃的蹭干鞋底的泥,对着手边低头哈腰的人说,“这家不肯买秘方。”

  秘方?湖庭捕捉到这两字,又悄悄靠近了一点,但两人相隔太远,只能断断续续听到几个字。

  “不肯卖?加钱?”

  “再加一百!没人不喜欢钱。”

  “哼,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走。”

  巷子口的两人走了,曾湖庭若有所思,会是他想的那样吗?这条小巷子里,也只有芳姐在做的小吃称得上一句秘方。

  所以有人看上了秘方,打算买?

  作者有话要说: 我居然坚持了更新这么久!大突破!给自己一个么么哒!

  第22章

  如果是曾湖庭来面谈,他是很愿意把秘方卖出去的。

  首先,这些秘方并不算绝密,有经验的老厨师只需要多尝试五六次,就能把味道还原的七七八八。况且他脑子里记住的配方,并不止这一些。反而现在因为搬家需要银子,能快速的赚一笔才最好。

  可这也是他跟芳姐当初共同定下来的生意,如果芳姐想细水长流赚钱,他也不能强求。

  还是等碰面,看看芳姐的反应。

  曾湖庭进了巷子,周围的院子大多陈旧腐朽,特意整修过的院子真是格外显眼,他敲了敲门,芳姐过来开门,一切如常的笑着,“曾小哥你来了,我还说你再不来我把这个月分红给你送去。”

  “最近考试,稍微耽误了几天。”曾湖庭顺便把最近一个多月他可能不在镇子上的消息说了,提前把下个月刚交的新秘方写了出来。

  芳姐郑重其事的把白纸叠好,锁进了红木匣子,她对于这些秘方都有专门的保存,放好之后,并没有提有人上门收购秘方的事情。

  曾湖庭想想还是点了点他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说吗?我不在,一来一回送信又慢,有问题最好咱们提前商量。”

  “没有。”芳姐的丈夫抢先开口,“我就不耽误曾小哥的时间了,有问题我们都能解决。”他还顺手拉了芳姐,芳姐只好跟着点点头。

  等曾湖庭离开,芳姐这才疑惑的问,“你拉我干什么?有人上门收购秘方,我们不该告诉曾小哥一声吗?”

  他们毕竟合伙做生意,总该知会一声。

  芳姐的丈夫早年卧病休息,家里条件改善后吃得起药,养的起身子,逐渐恢复了元气,他正色说,“这种事情还用问吗?肯定不能卖啊!卖了咱们家以后做什么营生去?一个秘方留在手里也是能吃几辈子的!”就像传家宝一样,怎么能轻易卖出去?

  除非有合适的价码。

  “咱们又不会卖,说出去不是徒然让曾小哥担心吗?他要去考试,会影响心情。”丈夫信誓旦旦,芳姐一想也有道理,就没再提这回事。

  曾湖庭带回了本次分红的二两五钱银子,想了想交了二两给曾丰年,自己留下五钱。正是手里有钱心头不慌。

  话不多说,曾济庭的父亲雇佣了两辆马车,这边雇佣了两辆,四辆车就开始上路。

  走的是官道,平坦不说,还能时不时看到过往的商队和行人。

  曾湖庭自己坐了一辆,马车是最普通的青帘小车,一匹马拉,车里只有一人来长,放了他常看的书本和几套衣物。

  马车没有减震系统,整个身体都会随着车辆震动,这种情况下别说看书,没晕车就算好了。

  曾湖庭只能往前边挪动,坐在车辕上透透气。

  没一会儿,济庭就惨白着脸过来,有气无力的说,“湖庭,你有什么治晕车的办法吗?”

  “怎么了?”曾湖庭扶住他,让他靠在马车棚子边休息,同时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橘皮香包给他闻闻,橘皮和薄荷清爽的气息嗅进脑中,那种昏然欲呕的情况才减轻,脸上吹着凉风,曾济庭才活过来,“不想浪费时间,我在马车里看书,才看了半个时辰,头晕的不行。我想你肯定早做了准备,才过来的。”果然他猜中了。

  “我从来没出过这么远的门,平时坐牛车也不晕啊,这要是一路晕下去可怎么办?还有三天的路。”曾济庭恹恹,刚才出门的兴奋荡然无存。一路上他看到许多风景,本来还兴奋着,半时辰后就傻眼了。

  “噗,你勤奋也没勤奋对地方。”曾湖庭笑着解说,“每个人脑子里有个掌管平衡的地方,有人天生不晕车,有人一坐车就晕,情况都不一样。但是在车上看书必定会晕,你啊还是好好休息吧,如果半个时辰后能恢复,应该只是看书造成的晕。对你坐马车还是不影响的。”他上辈子就是这个毛病,不晕交通工具,但绝不能做其他行为,因为担心这个毛病还在,他才准备了橘皮香包,以防万一。

  结果给济庭用上了。

  他们在马车上随意谈论着话题,随着时间推移,济庭的脸色逐渐好转,终于恢复了几分。

  看着后排两个少年亲热的凑到一起谈话,曾济庭的父亲曾宣照十分满意。他家中财力在整个族人中不上不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正是需要突破的时候,所以他才咬咬牙送二儿子去读书,如果能考中秀才,也算是改换门厅。

  可惜,二儿子就不是个读书的料,日后能中秀才就是侥幸了,他冷眼瞧着,倒是隔房的湖庭是个读书料子,比自家孩子厉害多了,人也稳重,日后说不得就宏图大展了,这种人才不趁着他微时交好,以后烧热灶还有他的份儿吗?

  所以他看着傻儿子跟曾湖庭交好,分外满意,更主动提出送人去府城,就是为了结个善缘。

  各人带着各人的心思,马车行驶了一上午,在中午时靠近了一处驿站。

  驿站本来是给过路官员食宿的地方,偶尔商人使足了银钱也能去住,可过往的行人何其多,不是人人都住得起驿站,就逐渐形成了小规模的家庭式客栈,每户人家空出那么一两间屋子给客商居住,收的银钱还能补贴家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