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番外(捉虫)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捉虫)

作者:大团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2:31 来源:免费小说

  《毛驴赋》其实还有下篇, 讲述的是如果举国上下都是勤恳干活的毛驴,那么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幸福美丽的生活需要勤劳的双手来创造。正如写下毛驴赋的华夏帝爱新觉罗胤礽, 他写下毛驴赋自嘲,并非是为了诉苦,而是呼吁天下士人与百姓共同用朴实的、勤劳的双手投入到建设之中。

  他为帝王正直、节俭, 不喜铺张浪费, 任用了多为曾经在地方上的有杰出政绩的清官能吏,禁止民间私开赌坊, 禁止开办妓院, 禁止流传鸦片, 黄赌毒三禁, 皆为百姓拍手称快。

  反腐是长期斗争, 为树立榜样, 宣传部就汤斌这等曾在地方兴扫黄打非之实的青天大老爷为人物,为其写人物传记,投入民间, 以积累民间对朝廷的信任。

  发现有贪官污吏则严惩, 发现有百姓拥戴的好官则提拔, 各地设立学堂, 设立报社, 广开言路, 刊登治国理政之政要。

  如此积累下来, 待各地学堂百花齐放,科举制制度不在适应时代之需要,在胤礽禅位前夕, 才将科举制度废除。

  深入群众, 走入基层。民心之凝聚,便是宣传部作为一国重部诞生的作用。

  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所有的高端人才都诞生于朝堂上地位尊贵之人的后代,正如最初的京师大学堂,京师女子学院,是朝廷官员、贵族之后才会前去念书,接受新式教育。

  但之后,学堂上的教学,将这批人培养成了华夏帝所需要的年轻群体,他们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成了最为锐意进取的一批改革先锋!

  在京师大学堂酝酿起大招以前,京师女子学院的上百女学生们,率先发起了属于她们的战斗。

  她们高声要求“打破束缚,拒绝摧残,做回自己!”

  她们说“我们也拥有自己的独立精神,不应受到旧俗的压迫”。

  一场由京师女子学院开办的,要求打破“妇容、妇德”的革命由女性率先打响。

  拒绝压迫,拒绝缠小脚,所谓三寸金莲,是对女子身心的摧残,缠足为陋习,是男人们“拜足狂”、“金莲癖”所造成的对女子的压迫。

  唯有女子才懂得缠足是多么的痛苦,是从四岁、五岁开始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长期折磨。

  女子学院兴起的妇女运动,通过就读于学堂的女子们手中之笔,刊登报纸,递奏文书等方式,在民间逐渐酝酿发酵。

  有汉女就读于学院,声泪俱下写下自己缠足之时的痛苦过程,得众人以安慰,抛弃过往,重获新生。

  那汉女在报纸上刊登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男人们不必受到此折磨,自不了解其中,只当是社会风气如此,于是给女儿缠上小脚,而有三寸金莲之女子更好嫁人,她们如同待价而沽的商品,仅仅靠着一双缠足,就被媒婆定为为“良家好女人”。

  而她自己,拥有聪颖的智慧,拥有七窍玲珑之心,比之兄弟更为优秀,却被评论为“心眼颇多,必将不安于室”,此又是何等的不公!

  女子学院的发声,以柔与刚双重情况发力。

  缠过足的,诉说自己的过去,引起同情。

  未缠过足的,感念同窗所受不公遭遇,联系自身,冲锋陷阵。

  如此刚柔并济,于民间兴起轩然大波。

  事态一经发酵,则有两股截然不同的声音互相角逐,相互撕咬。

  旧俗旧人不甘失去原有利益,发声批判女子学堂之中的女学生不安于室。

  亦有偏执经营自己名声的汉女,自尽于报纸前,只为了获得“贞洁烈妇”之称。

  还有深受迫害而不敢发声、被家暴绝望而活不下去的妇女,敲响衙门的公堂。

  如此一系列大事件、大案件发生,引起民间剧烈轰动,而宣传部也不忘其动作,将此事上达天听,恳请皇上表露态度。

  华夏帝写下奏折:

  民间女子,以缠足、金莲为美,那当真是美吗?世间万物,有其自然规律,女子缠足,有违圣人教育。身体受之于父母,为孝道,应当爱惜自身。女子缠足,伤皮破肤,断骨折筋,该有多么痛苦,朕痛惜之,今有京师女子学院为天下妇女发声,朕看在眼中,心中赞同。

  联系自身,三十岁初得一女,疼惜还来不及,如何舍得令她受到伤害?

  为兄,为父,朕皆不愿看到女子受此束缚、残害。

  女子缠足,始于北宋,试问那开明的大唐盛世,几时出过这等匪夷所思之风?复兴汉唐之风,如何能将妇女剔除在外。

  今朕下令,废除举国上下缠足之传统,复汉唐女子之自信,鼓励民间妇女投入生产建设,不以抛头露面为耻,以勤劳为国付出为荣。

  帝王之令,席卷全国,发酵至今的禁女子缠足运动,在政令的带动下掀起了滔天巨浪。

  就是有个匪夷所思的点,皇上说得好像满族女子需要裹小脚似的,还叹息自己所得女儿不容易。

  宣传部将新政令带来的一切改动,称呼为新时代、新风俗。

  沉浸在旧风俗之中的人们却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然而这一回,妇女们站起来了。

  由京师女子学院为基地酝酿起的妇女运动,成了这个时代的最新潮流。

  京师女子学院带头,南京女子学院跟上,各地但凡是由朝廷建立的女子学堂,纷纷遥相呼应,女学生,成了一个个披甲上阵的“女战士”,为了她们自己而发声。

  上行下效带来巨大影响,北宋时朝廷权贵喜爱三寸金莲,女子们为追逐这一风向,令自己变得美好而进行缠足,寻求认同,获得重视,酝酿到后来变成了一种影响后世几百年的畸形风气。而今帝王喜好独立自强、拥有自我意识的新时代女性,那么民间的女子们,就以此为风向,学习更多的学识,进行更多的自我提升。

  甚至于,朝廷开设了女官之席,招女子为官。

  女子参政的先驱,是终生不嫁的九公主温实!

  九公主提到“因感念民间妇女不易,受到不公待遇而并无法发声,愿成立妇女、儿童保护协会”,她出现在了朝堂之上,引起了朝堂哗然。

  可,朝臣哗然没有用,华夏帝支持九公主参政,允许她成立“妇女儿童保护协会”,甚至还为其拨款、写文,给予莫大的支持。

  朝臣前去堵康熙,希望太上皇能够出面阻止皇上乱来,妇女参政,那是要乱了朝纲的!

  九公主义正言辞批判道:“古时妇女参政乱朝纲,是因妇人没有学习,不懂知识,用裙带关系,肆意妄为。而今妇女参政,用的是能人,是光明正大靠自己实力闯出来的优秀女子,怎么就会乱了朝纲?”

  她不仅要自己参政议政,还要设立女官席位,给女子入朝为官的机会,让女子们争取到属于她们的公平待遇。

  满朝哗然,而宰相们、部院尚书们进行内部会议,商讨如何阻止。

  梁清標表示:这浑水,我就不参与了,你说呢,老陈?

  他看了一眼陈廷敬。

  陈廷敬不敢出声,因为他女儿,也是九公主的追随者之一,是新妇女的代表。

  他有一点后悔将女儿送去京城女子学院学习,可若是当初不送去,他又会不甘心。

  “我就不发表意见了。”陈廷敬道:“你们也知道我家的情况。”

  接着,李之芳、李天馥等人,齐刷刷看向了张英。

  张英叹息道:“朝中贵女,有多少是已经被九公主笼络住的?”

  “既然已拥有了独立说话的机会,又有哪一位天之骄女,愿意再次回到后院,去做安于相夫教子、为丈夫纳妾开枝散叶的旧时代妇人?”

  话已至此,可见大学士张英也已经被皇上洗脑的不清。

  部院大臣们半数以上家中有贵女参与其中,而满族满姓女子,本就在男女之间地位比汉族们相对更高,她们的母亲、祖母辈当年也曾是大草原上的明珠,上得了马背,拉得开弓。

  “你们看看上书房里的公主们,培养出来都是什么样,难道这样还不足以看出太上皇的心意吗?”

  其实早在太上皇在位时,就已经着手于公主们的教育了,九公主温实这样的女强人,那也是太上皇培养出来的啊!

  朝臣前去烦扰康熙,康熙嫌弃他们烦,命人将他们丢了出去。

  而后,康熙搬进了京城西北郊畅春园北面的圆明园,这座在前世他赏赐给胤禛的庄子,现在成了康熙的养老地。

  就算是去了圆明园养老,康熙也没有忘记与胤礽只见来回通信。每当天气炎热胤礽去畅春园居住的时候,互相之间还能串个门。休息时再一起钓鱼,父子二人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一众妃嫔皆随康熙住进了圆明园之中,结果就算是去颐养天年了,康熙的儿女们还在一个接着一个出生。

  上一世促使胤礽与康熙父子之间感情降至冰点的十八阿哥胤祄也出生了,只不过因为胤祯成了九公主,胤祄排序向前了一位,成了十七阿哥。

  当康熙随口说出“那就取名叫胤祄”时,与胤礽面面相视。

  康熙有些尴尬,轻咳一声:“以前的恩怨,就过去了吧!”

  胤礽接口道:“儿臣这辈子与弟弟们感情很好,不会像以前一样。”这辈子他从小就友爱兄弟,拉着大家一起搞事情,谁都没撇下。

  康熙:“朕不是这意思,只是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他恍恍惚惚地说道,再见到曾经喜爱的十七子时,将这软软白白的小东西交给了胤礽。

  胤礽:?

  康熙神色温和,邀请:“什么时候,一起去热河狩猎,这回不带年幼的皇子了。”

  胤礽嘴边的笑容抑制不住,一口答应下来:“好,待儿子将朝政布置妥当,就空出一两个月与汗阿玛去度假。”

  他又不像是老四那样没有兄弟依靠,事事都要亲力亲为,正是因为兄弟们都很有能耐,胤礽也愿意给大家表现得机会。

  于是他将手里的活儿分摊下去,将兄弟们都召到一起,然后将暂时监国的权力,交给了曾经答应给他打工十年的胤禛。

  他还拍了拍胤禛的肩,表达自己对兄弟们的信任,开开心心地收拾好出门旅行的家当,带上妻儿随汗阿玛去享受,美名其曰:出使热河,与当地部族联络感情。

  朕已操劳多年,该劳逸结合了。

  胤禛气得手都在颤。

  胤祚与胤禟之间合作愉快,做出了大商船给胤禟,致力于将全国经济拉上新台阶的九阿哥胤礽打算成为阿哥们之间第一个出海去远洋出使各国的人。

  宜太妃听说此事,天天都在闹,不允胤禟出门,可胤禟逃得比兔子还快,每一回宜太妃派人来堵时,只堵住了来不及溜走的胤禛。

  “娘娘说,如今皇上与太上皇不在京城,雍亲王可千万不要将九贝勒放跑。”

  胤禛无奈道:“他已经跑了。”

  乘上胤祚提供的大船,在皇上的默许下由专人护送去了福建沿海。

  如果不出意外,出使各国回来,胤禟的九贝勒头衔就会因为有功而升级为郡王。

  宜太妃一听人回禀,气得与德太妃大吵一架。

  德太妃躺着也中枪,可确实,宜太妃就这一个宝贝儿子,恨不得他平平安安的,出海去外头生死不知,做额娘的心中焦灼,她也能理解。

  这事儿还都是她两个儿子促成的,胤禛放跑了胤禟,胤祚提供了大船,也难怪宜太妃要与她翻脸。

  德太妃无端挨了一顿骂,也捏着鼻子认了,好声好气安抚宜太妃,人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宜太妃闹一通也就不了了之。

  两年后,胤禟归来,带回了丰富的经济学经验,面见胤礽时将“法国经济崩溃”作为教训,为朝臣分析法兰西在穷兵黔武之下,因大同盟之战损耗巨大而带来的一系列颗粒欠收、国内经济萧条,王室负债的后果。

  并且他将法兰西在海外殖民都摸索了个遍,启奏曰:应当警惕西方殖民势力之入侵,树东方国度之威严,拉拢近邻,联合发展,令西方殖民各国不敢来犯。

  法兰西国内经济萧条,于是便采用对外扩张的方式,发展殖民地,不断地从殖民地捋羊毛,甚至将其殖民地的当地百姓当做牲口一样来奴役。

  不仅仅是法兰西如此,西方各国都有此类行为,胤禟在此一一列举。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如果大清附近的邻居们受到殖民势力入侵,对于大清而言并不是好事,而真正能够对外国殖民势力,那便是本国实力强盛,军队力量强大。

  胤禟还带来了出使各国留意而记录下来的军制,对大清军制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出使外国带来这些消息,使得胤禟一跃成为了拥有实权的郡王,他开始组建自己的船队,组建属于大清外洋贸易体系。这一贸易体系的建立,使得大清在外洋贸易之上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实力,从西方各国赚取巨大利益。

  因西方各国希望扭转贸易之逆差,曾派遣使臣打探虚实,可大清这些年以来的发展,使得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立足,他们不敢贸然前来进攻。

  这一日,一位名叫莱布尼兹的数学家受到了大清华夏帝的召见,众人皆不明白,为何华夏帝会对一位并没有官职,也没有后台的外洋人那般重视。

  直到莱布尼兹落户大清,拥有大清之国籍,成立数学学会,为大清带来哲学领域的新说“大陆理性主义高峰”,“单子论”,留下笔记,预见现代逻辑学和分析哲学。在数学领域发明:微积分,二进制。(1)

  自此,在历史上对这位数学巨匠的国籍标注为: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清哲学家、数学家。

  从胡克到莱布尼兹,大清帝王就跟着了魔挥舞着锄头,将各国人才一一挖到自己的国家来。

  有些国家诞生的科学家,因为经历战火而无家可归,也在大清安了家。

  却说最初的女官之席设立,为的是招来记录员,开会时有个女官在旁记录,心思细腻,文字娟秀,看得人赏心悦目。连公主参政他们都不能阻止,招收女子做记录女官也同样难以阻止。

  女子禁缠足,这等政令其实在最初大清入关时,就有干过这样的事,但因为民间反应激烈而不了了之。

  大清入关以后还干了一件事,那便是剃发易服,为此而不知屠杀了多少反清的汉民,留下了与汉族之间难以消弭的仇恨。

  胤礽在位十九年,眼看步入中年,而大清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研发成功,即将制造出成品。

  临到禅位,遂有汉臣抱着试探的心思,于朝堂之上启奏,询问胤礽:皇上既然要复兴汉唐之文化,没道理女子裹小脚废除了,而满人剃发易服,那半月头不废除?

  此言即出,满朝皆已麻木。

  教育之普及,新风之确立,大清早已在胤礽手中今非昔比,自八旗之制废除至今,终有一天,会迎来更大的变动。

  皇上已经放出了即将禅位的风声,那么在他退位前,必定会为新君扫清障碍,留下一个更为健康、没有顽疾的大清。

  自此,帝命举国废除剃发之风,剪去发鞭,亲自前往孔庙祭拜,告知圣人此事。

  满臣们惶恐,质问帝王:太上皇还未死呢!您就已经巴不得掘了祖宗的坟墓?!

  更有人前去寻找康熙,哀求康熙阻止帝王这一决定。

  汉臣们认为此事,是大清皇室归回汉之正统,他们心中惶恐,不敢进言,却有不少经历过事的老臣心生期盼。

  康熙闭上眼睛装傻,满臣终于找到了他,却见太上皇已然痴呆,犹如傻子,口水横流还不自知。他们哪里还不知道,太上皇已经老糊涂了,帮不了他们任何。

  胤礽一听说汗阿玛老年痴呆,吓了一跳,丢下政务便来探望,结果发现他那老顽童一样的汗阿玛,是在装老年痴呆。

  康熙告诉胤礽:“若保成能改变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之命运,那么禁剃发易服,剪辫子,朕支持你。”

  胤礽做了五百年的鬼,当然知道大清末年那惨痛的“百年屈辱”,站在历史的交叉路口,他选择了实行工业化,普及百姓教育,选择了顺应历史潮流,放弃皇族后人之利。

  诚然,经历了百年屈辱,华夏儿女百折不挠,靠着血泪、靠着拼搏,重回世界之巅,用他们的双手来证明,他们可以。大清亡国后一百多年,就实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多少代人拼搏,多少人的牺牲与血泪铺就而出的道路。

  可是在这个世界,他们还没有经历沉痛的伤痕,若华夏不必经历这些,若华夏能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抵御住外敌,保护住国土,不必沦落为他国殖民地……

  胤礽想,重活一回也不能什么都不干,让这个平行时空的未来闯出一片新天地,在八国联军到来,或鸦片战争到来时,狠狠地打一场胜仗,将外洋来敌痛击地落花流水。

  他眷恋着这一片孕育了他的土地,在知道了未来的情况下,他想无愧于心,尽我所能,创造奇迹!

  “等等,汗阿玛不是死了就投胎去了,您怎么会知道五百年后发生了什么?”

  胤礽回过神来,惊奇地反问康熙。

  康熙一不小心漏了陷,脸色微红,别扭道:“你问这么多做什么,事已至此,你只需要知道朕不会反对你下令剃发易服就是了,用得着刨根问底吗?”

  【大佬,这可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故事。因为只靠大佬自己想要再续父子亲缘,五百年修为当然不够,加上大佬爸爸巨佬的五百年,凑个一千年还差不……】

  啰啰嗦嗦的小美立刻被禁了言,白虎不可置信地瞪胤礽:大佬为什么要禁止小美说话?!

  胤礽:我可没有禁。

  康熙冷笑一声,说出了一句让小美毛骨悚然的炸毛话:“是朕禁的。”

  胤礽:哦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