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二百九六章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第二百九六章

作者:大团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2:31 来源:免费小说

  路易十四面临着比前几年更为严峻的形势, 法兰西国内因今年的大寒灾之中损失巨大,国内数不清的贫民因此而冻死。国内农业受到寒潮影响收获锐减, 加之连续几年的打仗, 国库之中的钱财越来越少,已经支撑不住下一轮的战争了。

  法兰西国王召集臣下们开启会议,大臣们都建议:恳请国王宣布停止战争。

  一旦停止战争, 他们已经占据的德意志土地就得吐出来, 费尽力气没能扩张底盘,反而将自己国内给伤了, 可真令路易十四难受。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很可惜国王陛下, 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国家度过今年的冬天和明年的春天, 这段时间是最为煎熬的, 以为谷物欠收与寒冷, 我们可能会死去更多的农民。没有了农民耕种粮食, 恐怕之后的几年都无法进行打仗了。”

  否则只会使得国内的矛盾愈演愈烈,人们都活不下去了,国家遍体鳞伤, 别说征服外面, 可能路易十四自己屁股底下的王位都要不稳。

  “好在, 不止我们一个国家遭遇了寒潮。”

  这一场寒潮经过的方向, 陆陆续续将沿途不同的国家都影响了, 他们国家损失惨重, 荷兰也一样倒霉。

  原来的荷兰因为海外殖民, 积累了大批财富,如今这一些财富不是在战争之中被损耗一大半,就是要用它们高价从别的地方购买粮食。

  于此同时, 处于德意志范围内的部分国家运气稍好, 没有受到寒流的影响,加之国家内部有谷物剩余,于是借此狠狠捞了一大笔!

  耗时许久的大同盟战争,因为天灾的原因而暂缓,法兰西、英格兰、荷兰等国家纷纷将注意力放回了国内。

  路易十四思索着应该从哪里获得粮食,荷兰、英格兰等地都纷纷从各自的渠道去获得粮食,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度过最艰难的几个月。

  各国都被天灾困扰住,继任的财政大臣趁机告诉路易十四:“东方古国富饶,他们也许会愿意卖一些谷物给我们。”

  至于用什么与他们交换粮食?

  法兰西财政大臣联系上了大清的外交部。

  外交部派遣使者与法兰西使臣沟通,提出了用军火与他们换取粮食的要求。

  法兰西在大同盟之战中一国多抗多国,积累下来了丰富的经验,国内军工业发展,而科学家不断改良武器、军用,他们的士兵匹配了大量兵器,有火器又冷兵器,大清对此非常感兴趣。

  除此以外,他们想要以粮食为价格购买法兰西的先进技术,并且以跨国交流的名义,邀请皇家科学院最厉害的科学家到大清去“交流”一两年。

  大清有丰富的谷物粮仓,他们足够阔绰有才气,虽然他们国内也同样遭遇了寒潮,各地发生冻灾,以他们的国力,却是一边进行着赈灾重建,一边派人来问法兰西购买先进的东西。

  军工之生产,多需要用到矿的开采,若能从外面购入,则可减少本国之矿的消耗。

  于是,外交部官员商议之下,于朝会上递交奏折,先是与国库核算如今库存余量是否足够,接着提到用粮食换取外**用、先进技术的问题。

  法兰西接到消息时,是大清再三讨论之下确定的最终结果。

  各地赈灾救寒灾,原本用来搞各类建设的储备倒是在这一场寒在之中先用来建立了“收容所”。

  大清的朝会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官员们对于“太子得天所授”的消息确信不疑。

  如果不是“得天所授”,太子殿下又怎么会对大寒灾一“预言”一个准呢?

  胤礽也不藏私,就将此前从胤禛、胤祯那儿搜集来的有关于之后几十年的信息,将十年内会出现的重大灾情皆做上标记,以小美的名义悄悄告诉汗阿玛:这是仙兽帮儿臣作弊得来的。

  只能预见十年之内,这样的神通广大,令人意料之外,又有些情理之中。

  康熙不仅没有派人将流言蜚语澄清,反而默认了对这些的传播。

  对于小美的存在,康熙确信不疑。

  他终于对小美改观了,说出了一句:“原来仙兽还是很有用的,倒是朕之前小瞧他了。”

  小美气得吹胡子瞪眼。

  康熙挑了挑眉,见胤礽嘴角憋笑,猜测道:“怎么,它生气了?”

  胤礽无奈道:“您知道它会生气,就别逗它了,它还小呢!”

  这么多年过去,胤礽已经从小朋友长大成为大朋友了,而小美呢?还是与以前一样。

  胤礽对小美比小的时候更加包容有耐心,半点也没有嫌弃它。

  康熙无所谓道:“有本事它出现在朕的面前,让朕瞧见它。”

  帝王那是在用激将法呢!

  但显然,已经绑定在胤礽身上的小美康熙是看不见的。

  帝王只能作罢。

  康熙与胤礽说完了救寒灾之事,于是改变了话题:“最近有人来问朕,怎么不给你指侧妃。”

  胤礽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不想在正与福晋培养感情的时候出现第三者,那会让他有一种雄狮的领地被别人触犯的感觉。

  即使那个别人是别的姑娘也不行。

  胤礽平静地问道:“那汗阿玛打算给儿臣指侧妃了吗?”

  康熙干脆利落道:“不指,指了你就跑了,朕指给谁去?”

  好不容易将太子的婚事给落实了,让差点出家成仙的儿子“改邪归正”老老实实地成亲,康熙已经废了很大的劲儿了。

  胤礽面露惊讶之色:您怎么知道儿臣会跑?

  康熙这回不生气了,而是和颜悦色地告诉胤礽:“你早一些给朕生个皇孙,朕就不催促你了。侧妃之类是联姻,你要是想要收谁,你自己去收,朕不逼你。八旗之制都给废了,还联什么姻呢?如今聚集在你身边的大臣,他们之家若是有合适的女儿,你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胤礽:“多谢汗阿玛,儿臣还没到要靠联姻收揽人心的地步。”

  康熙摇了摇头:“你倒是专情,朕平日里也没见你对太子妃有多么深情。”所以果真还是因为太子清心寡欲吗?

  他不由暗暗忧心。

  胤礽沉默片刻,疑惑脸:“儿臣冷落太子妃了吗?”

  在康熙的眼中,胤礽却是对后院不甚关心。

  平日里多是在外处理政务,有时候忙起来留宿在部院之中,就算回了毓庆宫,与太子妃同进同出的时间也少。

  两人独处时,从外人看来是相敬如宾。

  宫中就有传言称:太子妃端庄贤淑,太子清冷尊贵,二人一个仙女一个仙男,皆是正经人,哪里会像寻常人家的夫妻那么相处?

  哦对,还有避孕之事,太子不想要孩子,可不就表现出对太子妃的冷淡?

  康熙提醒他多与太子妃相处,别总是待在外头不回去。

  胤礽:孤那么忙究竟是为了谁啊?!

  他对康熙强调:“儿臣对汗阿玛为儿臣指的太子妃很满意,夫妻之间也相处得很好,汗阿玛不用担心这些,流言蜚语都是假的。”

  夫妻二人相处又不是每时每刻都唠唠叨叨说话,他与太子妃相处一室有时候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就算不发一言,也一样温馨自在,怎么在外人眼中就成了夫妻“相敬如宾”?

  康熙缓缓道:“老大福晋已经有消息了,你早一些诞下嫡子,也就没人会说你不孝了。”

  帝王的要求已经放得特别低了,只求清心寡欲的太子能生下个继承人就谢天谢地。

  “多余的朕就不唠叨了,免得你嫌弃朕啰嗦,”康熙作为阿玛时看得较开,他也将自己的观念灌输给胤礽:正妻端庄,小妾貌美,喜欢什么样就纳什么样。

  各种各样的口味都纳一个,侧妃六个,再来几个庶妃,加之通房侍妾每个风味不同,尽享齐人之福,岂不美哉?

  今日胤礽就要当一回不孝子,在心里重重地腹诽一句大实话:汗阿玛是大清历代帝王以来最好/色的!

  算了算了,他作为儿子,又不能管汗阿玛宠幸谁,汗阿玛后宫有多少妃嫔,又给他纳了几个“小妈”,管他什么事?

  汗阿玛后宫里的年轻答应,有的刚入宫时年龄比胤礽还小。

  胤礽叹息一声,反过来劝说康熙一句:儿臣知道您很厉害,但是您也要顾全自己身体。

  好在,上一世的十五阿哥,如今的十四阿哥胤禑已经钻入了王氏的肚子里,可见汗阿玛并非是不行了,而是因为政务太忙,这才传出了这些流言蜚语。

  如今王氏有孕,那些流言自然不攻自破。

  如果汗阿玛与儿子、女儿们的缘分还是如上一世一样,那么,他最小的儿子胤秘将在他六十二岁那一年出生。

  六十二岁,第二十四个儿子,多么强大,东方的阿波罗将从此封神!

  以后或许还会出现孙子比儿子年龄还大的局面,那上书房可就热闹了,胤礽想了想,顿时就乐了。

  父子二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各自起身活动筋骨走动便又回到御前继续政务。西方各国凋敝,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呢!

  问他们购买粮食,他们确实不会狮子大开口,却也不是毫无算计。

  国与国之间只谈利益买卖,我助你度过困难,你付出代价来回馈于我,日后有来有往。

  自法兰西答应大清将军用与最新技术卖给他们以换取谷物解除困境时,其他的西方国家也陆续向大清提出了希望购买粮食的请求。

  农业发达的粮食大国在和平的日子里积累下来了大量的粮食,因今年寒灾会提前来临,许多粮食是提早收的,还有些未长饱满,即使如此,那些前来收购的外洋商人也并不嫌弃。

  临到了春天,为了避免倒春寒造成已经种下的苗率先生长后烂根,朝廷下令命农人们通过涂白、灌水降温等方式来延缓苗的生长,带寒潮再次来袭时则以草席外裹、烟熏等方式防寒,以度过最为艰难,容易使得果树、农作物落下病根的季节。

  前些年的成年旧粮与去年新收不够饱满的粮食可以卖给朝廷,再由朝廷卖给外洋人,粮食生产多了,农人们家中有余粮,还能卖掉赚钱以改善生活,何乐不为?

  待各国商船载着货物往来,大清的军队在并不耗费本国库存的基础上装备上了大量的长/枪、火/枪、弹药、手/雷等,也拥有了防弹盔甲,刀、剑等冷兵器。

  大清军队的训练,也因多了热武器的配备而增加了对于枪法的训练。

  西方各国大同盟战争时打得热火朝天,胜败,每一场战局都有其领兵之法,战略军阵。

  大清外交部官员问法兰西官员:你们在这场战役中用的是什么战术方阵打败了荷兰?

  他们又问瑞典:你们是如何在逆境之中靠着火/枪队解决困难的?

  大清官员道:“你们放心好了,我们国家距离你们那么远,又不会派兵去攻打你们,我们的皇上只是出于好奇才命我来问一问你。”

  西方各国之枪队军阵情况如何,火/枪手、投弹兵、野战队步兵等是如何战斗的,他们又是如何编队、管理。

  获得了大量军火武装本**队,国家的军火兵器时刻需要更新才不会被超越,既然如此,该如何进行研究、如何制造出更多需要的东西呢?

  于是,大清制造局应运而生。

  最初的大清制造局,做的事拆家伙的事,把各国的军用都给拆了研究个干净。

  接着,成立起来的制造局开始制造枪炮、弹药,又因对外交流的频繁,而诞生了新式造船厂。

  各国你来我往打来打去时出现多场战役,这些不同方阵队伍的利弊是怎样的,又该如何来破解。

  枪队连的威力是否真的那么厉害,这种新的战斗方式,是否能够给我**力带来新的进步?

  外交官之中,不知不觉混入了銮仪卫,谁也没发现这些情报是怎么被搜集走的。

  有的是通过外洋人之口,有的是通过去往外洋的使臣亲自实地勘察。

  最终这些信息汇聚而成,成为了康熙御案前的一封封奏折,也成了朝会上重臣激烈讨论的之事。

  训练军队,重编军队又有了新的启发,于是进一步完善、修改、实行、再完善。

  如果说军用制造、大船制造百姓们并不关心的话,那么除了军用之上的获取,大清还通过卖粮食换取了大量的矿石、材料,用来做机械改进。

  从农业到生活,研究所的研究进展几乎将水的力量与风的力量都挖掘了出来,改良古时候的水碾、风车等,又新诞生了数量众多的新样式的纺织机。

  如今研究所又有了新的研究难题:如何令纺纱数量更进一步地增加?

  胤礽给研究所送去了提示“飞梭”。

  哪里有飞梭?

  研究所的人绞尽脑汁都未能找到结果,于是派人来请求胤礽,什么样的东西是飞梭呢?

  有关于任何发明的东西,小美守口如瓶,是半点不敢透露给胤礽知道的,因为它也不知道透露多少会遭遇雷劈。

  胤礽自己想,只能通过调动电视剧片段的法子,从一部名字叫做《七仙女》的电视剧中,找到了其中七仙女的织布机。

  这其中就有与大清织布机不同的东西,梭子形的!

  再看七仙女织布的动作,就知道这梭子是做什么用的了。

  有了飞梭的大致模样,这边胤礽刚将临摹下来的图纸送去研究所,另一边小美已经自闭,对着墙碎碎念。

  【有了飞梭,是不是就要有珍妮纺纱机了,这可怎么办呀?会不会变成大朋友纺纱机??小美是不是改变了历史,为什么总部那边一点提示都没有???】

  它也没想到不过是个电视剧,怎么会露馅这么多东西。

  胤礽问它:小美说什么,孤没听清?

  小美大声回答。【小美不信大朋友眼睛竟锐利至此!】

  可是,电视剧里的穿帮镜头本来就很多?

  胤礽提示小美,让它搜电视剧《西游记》,这之中不仅有追击孙悟空的哮天犬从大狼狗切个镜切换成了土狗,也有躺在滑板上的孙悟空……

  其他电视剧,什么张无忌被周芷若刺中左肩,镜头一换成了右肩。

  又比如本该是写秦朝的电视剧,却出现了宋朝才有的东西。

  胤礽记忆力可好了,记得每一个自己看过的场景,一一细数,说得小美无地自容。

  他知道了!他知道了电视剧是人为拍摄的啊!

  动画片可能是异想天开画出来的,可电视剧不一样。

  尤其为了搞出特效,画面模糊的电视剧会出现白色的烟雾、或者是武打场景,穿帮镜头就特别多,胤礽就是从这些小细节中判断“此物是真实存在的”,“此物的作用可能是制造白雾缭绕的环境”。

  小美瞠目结舌,对大朋友的聪明无话可说。

  从穿帮镜头都能找出快速纺纱用的梭子,它还能说什么?

  【大朋友牛逼!】

  它就差对大朋友喊爸爸,抱紧大朋友的大腿了。

  “孤就当你是在夸孤很厉害了,”胤礽笑道,他今天又学会了一个新词语,叫“牛逼”。

  已经看不见任务成功希望的小美放弃了挣扎,也许等大朋友这一世老死掉以后,想起了前世投胎前的记忆,说不定会愤怒地给无能系统小美打负分差评,然后它就会被销毁重启。

  计算出自己未来的命运,小美悲从中来。

  到底要不要再继续挣扎一下,小美的一切希望都放在大朋友的宝宝身上了!

  于是,在大朋友与太子妃完成了备孕准备,二人为了蒸包子而努力时,屋顶多了一只鬼鬼祟祟的虎。

  诚然,生男生女取决于自然规律,是一种玄学,但是它可通过磁场影响,让这种玄学无限接近于成功的可能和男孩子的可能。

  三个月后,毓庆宫中传来喜讯。

  胤礽有一点点懵,与太子妃对视:“这么快就怀上了?”

  太子妃点了点头,眉眼中带着喜悦:“爷的备孕之法当真有奇效!”

  倒也不是奇效,就是寻常的多吃营养多锻炼,忌口一些,加上身心调养。

  胤礽在脑海中飞快地温习生理知识,小宝宝从一枚受精卵发育成为胎儿,从一个月到即将生产的全部过程,他全都背下来啦!

  康熙那头,正巧遇见前来劝说他为太子纳侧妃的臣子,原因是太子妃嫁给太子殿下两年至今无所出,却不为殿下纳妾,此并非贤淑之妇所为。

  康熙听人说太子妃不好,就像是在打他的脸,太子妃当年是他定下的,贤良淑德也是他亲口夸的,帝王是不会承认自己眼瘸的!

  这等酸儒论调,说得已是令人心生厌烦,待前来乾清宫报喜讯的公公到达,对康熙说这件事,喜地帝王一下子站起来,高兴地原地转圈圈。

  康熙表达喜悦与喜爱的法子便是赏赐,如流水一半的赏赐送到毓庆宫,那样壮观的阵势,比之大福晋怀上时更加热烈。

  寒潮过去后,大清便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好季节,原本地里的虫子全都给冻死了,庄稼们一个个茁壮成长,各地农耕的进步使得粮食产量逐年提升。

  牲畜的饲养也随着朝廷的规划变得更加有序。

  各地诞生的养鸡场,成了如今大清供应肉类最多的来源。

  虽然养鸡场之中养出来的鸡不如农户家散养的鸡肉美味,但那也造成了农户家中的鸡肉价格变贵,而养鸡场之中的鸡则薄利多销,使得更多百姓能够有机会吃上肉。

  至于饲养成本更高的鸭,则成了第二类禽类。

  而猪、羊、牛等物,随着研究所之中对于动物们的配种改良,诞生了更适合产肉的品种。

  生机勃勃的一年从年初到年末,当大清又一次迎来了丰收的好季节时,康熙期盼已久的孙辈陆续出生了。

  大阿哥福晋为他生了一朵金花,是大阿哥家的大格格,也是康熙的第一位孙女。

  康熙高兴地命人送去赏赐,又亲自赐名福宝,无论是男是女,都代表着他当爷爷了!

  关注完了直郡王府,康熙又将目光放到毓庆宫。

  在冬天来临初,胤礽的嫡长子也呱呱落地。

  期盼已久的嫡长孙出生了,那感觉就像是烟花在眼前绽放,又像是喝醉了酒血气上涌!激动得康熙屏住了呼吸,手心都在抖。

  即使嫡长孙丑得像只红猴子,康熙仍当场抹起了眼泪。

  朕不容易啊!这么多年,这么多年了,终于……

  胤礽第一次做爹,也是激动的不行,刚问上一句“太子妃怎么样了?”就听见身边一声哽咽,于是神色一顿,迟疑地转头看去。

  只见汗阿玛没事人一样地放下了袖子,提高声音猴急叫道:“快将朕的皇长孙抱来给朕瞧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