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二百九一章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第二百九一章

作者:大团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2:31 来源:免费小说

  大阿哥顶在风口浪尖上, 却仍嚣张至此,当真是对自己亲自训练出来的兵卒再有信心不过。

  联名弹劾胤禔之人, 放眼望去皆是满臣。

  身居高位的, 有刑部满尚书褯佛,吏部满尚书廖丹,财政部尚书麻尔图, 工部满尚书高尔位, 兵部侍郎爱新觉罗舜拜,农业部满侍郎阿山, 督察院满使朱都纳等。

  废除八旗之制, 牵涉到的是他们最根本的利益, 事关子孙后代是否还能享用到入朝为官的捷径。

  皇宫之中的侍卫, 哪一位不是出身显贵的各家族之后?算上祖上三代, 其中还有开国功勋之后, 随着皇家一路从关外打到关内的。

  现在说要废除上三旗,岂不是给他们子子孙孙的“铁饭碗”给砸碎了?

  上三旗之中与下五旗不同,他们享受的待遇高于底层旗民的待遇, 其中更有因家室而获得职务的。

  如今大阿哥却说要“比划比划”, 其挑衅嚣张之态度, 触怒了这些人的神经, 也令自知子孙后代恐怕实力不足的高官厚爵之人恼羞成怒。

  兵部侍郎乃觉罗氏宗亲, 率先站出来反驳胤禔:“上三旗之兵卒, 多驻守京城, 有守卫紫禁城之郎位,大阿哥以去往战场磨砺之兵,来与负责守卫宫门之旗人对战, 这合适吗?”

  索额图朗声道:“既然是守卫紫禁城之侍卫, 则更应有实力才对,否则如何保卫皇宫?”

  众人瞧索额图站出来力挺大阿哥,纷纷看向了太子。

  太子正微笑着看大家,朝臣顿时了然,这次为了废除八旗,最有实力的两位皇子大阿哥与太子殿下联手了!

  “大阿哥带兵在边境打仗,其兵卒经历了战火而驻守于京城之兵卒,则日夜勤守岗位,并非锻炼之机会,这是事实,”财政部尚书麻尔图道:“这是上三旗之侍卫职责所在,并非是其疏于锻炼。”

  “既然如此,那便在重编新军后,为禁卫军安排轮岗训练,”胤禔说道:“京城之中,本就为值守之人安排了军营训练,只问近十年来,因疏于管理,又有多少人正在按照前人制定之军纪在轮守后前去训练的?”

  胤礽沉吟道:“若孤没记错,麻尔图尚书之子此前与宗室皇亲因抢夺霸占一青楼女子闹不和?”

  麻尔图如同一只嚣张的公鸡,骤然被人掐住了嗓子,瞪圆了眼说不出话来。

  “太子殿下!微臣教子不严,早已教训过他,现在这事儿过去那么多年了,您又怎会惦记至今?微臣自认并未做过得罪殿下之事,殿下以微臣不成器之庶子攻歼微臣,实在令人寒心。且此事与参奏大阿哥有罪之事无关!”

  是谁将这种事也写成折子送到太子面前?他都命人在内阁将御史弹劾折子拦住了!

  胤礽摇了摇头:“孤倒是没有惦记着,只是此前汗阿玛第一回西征,孤初掌朝政,比之幼时监国获得了更多的磨砺,还要多谢各位大人将各种奏折堆积到孤面前,孤只是记忆好。毕竟御史们弹劾之奏每天都有,难得出现个两男争一女的戏码,令孤在忙碌之余有了乐子看。”

  噗——

  朝臣中有人没有憋住,率先笑了起来。

  “麻尔图尚书之子,虽是庶子,也是领了职的,也不知这些年过去,他是不是还是如当初那样下了班就去青楼寻欢作乐?”

  麻尔图的脸涨红成了猪肝色,他一口咬定:“犬子已经改邪归正,再无去过青楼,殿下若是不信,可派人去查证!”

  胤礽无所谓地摊手:“孤只是顺便一提,麻尔图大人莫急,咱们还是谈正事。”

  一谈论起正事,这回变成了满臣们与直郡王之间交锋。

  直郡王一口咬定上三旗旗人自由散漫,其中多有违反军纪,好吃懒做之人,满臣们愤怒反驳,斥责胤禔是污蔑。

  胤禔则冷声道:“各位大人对本王之弹劾,难道就不是污蔑?”

  帝王坐在上首,语气平淡,颇有为两位儿子打圆场的意味:“众臣弹劾直郡王一事,是真是假,朕会派人查明。”

  于是,康熙指定了几位臣子来负责查案,他所指之人,没有一个满臣,皆为汉臣!

  满臣们惊疑不定,为皇上的态度而感到不安。

  胤礽最为了解汗阿玛,莫要看他现在神色淡淡,其实早就已经生气了。

  胤礽主动交代与大哥一起布网抓小鱼,若非是小鱼们本身就有问题,又怎会那么快就咬住鱼饵?

  何况,捏造子虚乌有之罪名,挑拨离间太子与大阿哥兄弟关系,好似巴不得皇子们内斗起来,此等恶劣之人,其罪当诛!

  汗阿玛已经发怒了,那火一挑起来,轻易消灭不了,胤礽思考了一下自己火上浇油以后会不会引火烧身?

  说不定汗阿玛还会因为他火上浇油闹脾气?胤礽暗道:大不了,等这事儿过去孤主动领罚。

  撩拨帝王脾气以达到自己目地,真有点恃宠而骄的感觉。

  胤礽“恃宠而骄”的次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了,债多不愁。

  “汗阿玛,儿臣有个提议,不如去看看上三旗如今在做什么,这叫做突击检查,以最快的速度去,防止人通风报信。如此,原本就遵守军纪的人当然还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岗,本就散漫惯了的,也会在突击检查中暴露无遗。”

  胤礽当朝提议道:“大哥觉得上三旗旗人散漫无章,大人们又说大哥是在污蔑,究竟是不是污蔑,一看便知了。”

  朝臣一片寂静……

  突……突击检查???

  损不损啊!

  现在是朝会,就提议突击检查,半点都不给人准备的吗?

  胤禔在的众臣提出反对意见前,便横眉问道:“清者自清,自然不畏惧查,唯有心虚之人,才会在此时跳出来。”

  “可……可这于礼不和。”

  索额图轻叹一声,在心里缓缓摇了摇头。

  他们是当真以为皇上不会动他们吗?当年索额图与纳兰明珠也是这么认为的,结果呢,上一世他们的下场又是如何的?

  皇上亲手为太子殿下培养的人脉,赫舍里一族庞然大物一般的家族底蕴,说废就废,若真惹恼了皇上,莫说是上三旗了,就连自己亲外家都能下手去惩治。

  没有什么是皇上下不去手的,帝王处于最高位上,无论是哪一个家族,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

  索额图一点都不担心太子,就算他请辞了,他家中还有心裕、法保在太子身边,更有他两位儿子格尔分、阿尔吉善做后起之秀。

  太子殿下比前世的底气更足了,最大的不同,是汉臣们的支持啊!

  此前所做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了汉臣们拥护太子的助力,现在废除八旗之制,汉臣们不说,是因自身地位尴尬,可若是太子殿下有何吩咐,他们定会积极响应,勤奋干活。

  康熙怒意未减,听闻胤礽提议,心中打算给八旗子弟最后一丝机会。

  他下令去检查,率先从皇宫内的侍卫处查起,侍卫处在宫中任职,职位重要,无人敢怠慢岗位,粗粗检查下来,确实无人玩忽职守。

  索额图之五弟法保是侍卫处统领,其属下之兵丁,在未值岗之时皆有训练任务,法保因表现良好,还被康熙提拔为了领侍卫内大臣。

  接着,又去查京城之中,从内城查起,再查外城。按照传统定旗位置,分为左翼与右翼。

  在京城按照规定,满族人居于内城,而汉族居于外城。

  康熙自问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从彻查侍卫处开始,那风声就已然刮了起来,他甚至都没有刻意阻止朝臣们下朝会后各自去通风报信。

  可即便如此,京城各处旗人之散漫,令康熙失望透顶!

  西征以后,再无战事,参与过西征之兵,尚且还保留有崇尚武艺,互相操练之风,对比留驻于京城之旗人,则显得养尊处优。甚至于有横行霸道,强抢民女,私占良地,更因此次突击彻查,查出了京城之中青楼与八旗旗人关系紧密。

  麻尔图一口咬定的儿子“改邪归正”,前去彻查的侍卫冲入青楼直接将他那来不及穿上衣裳的儿子给逮住了。

  今日其子当值,却沉迷享乐,出钱令同队侍卫一人顶双岗!

  刑部查案,讲究的是证据,这一回康熙不指定刑部尚书查案了,而是指了一品大员,大学士徐元文。

  徐元文命人将当时当地在场众人皆捉拿审问,谁知那花楼女子一口咬定并未见过麻尔图家的公子。

  所有人都说没见过,这事就透露出了蹊跷,再往深了查,好家伙,这家青楼是八旗几个家族合开的,更有逼良为娼、买卖人口之事!

  京城之中的青楼关系盘根错节,幕后亦有达官显贵的手笔。这是一种黑色产业,其中罪孽之深厚,利益之动人,令人疯魔。

  索额图很久以前也有青楼的人脉,后来遭遇陈廷敬查案,他就将这些不正当的产业给抛弃了,这也是人们戏称的:索相改邪归正,从良了。

  而因为他抛弃了巨大的利益,跟在其屁股后面捡“垃圾”的人可有不少,收获颇丰之余还嘲笑索额图胆子小。

  如今,当初产业捡“垃圾”捡得有多欢快,现在就有多么凄惨。

  索额图也没料到,他们竟能在天子脚下那么大胆。

  与全国各地人贩子合作之事,他是万万不会沾染的,那些人还有拐卖女子、孩童之事暴出,还真是嫌死得不够快。

  康熙一整天的心情,都因彻查一事彻底败坏了。

  废除八旗一事,汉臣们为自保无法出言,可爆出巨大丑闻一事,其骇人听闻之恶劣行径,汉臣们群臣激愤,消息更是传遍了民间,激起民怨!

  被拐卖的女人、孩子,被逼良为娼之人,都是无后台无地位的汉人啊!

  为平息民怨,就必定要下手去严惩,不仅需要维持稳定,还需宣传部加快舆论宣传,道是朝廷定会给百姓们一个公道。

  一夕之间,铺天盖地恳请皇上彻查的折子堆满了康熙的御案,汉臣们找到了可以齐齐发力的口,激烈正直之臣,如汤斌,早些年在地方上抄青楼,灭恶霸,政绩赫赫、为官清正,更是朝中文人领袖代表。他跪在乾清宫外,高声奏请皇上为民讨回公道,还一片清白人间!

  胤礽火上浇油一句话,直接将天给捅破了,露出了隐藏在京城繁荣富贵外貌之下的丑恶与腐朽。

  杜太师说了,要他放眼看一看阴影下的大清,胤礽站在阳光底下,阳光有多么温暖,阴影就有多可阴冷。如果可以,希望阳光能够找到更多的地方,令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无所遁形。

  前朝风风雨雨都传到后宫来了,皇上连日心情不佳,一点就炸,谁都不敢在这时候凑到政务暴增的康熙面前。

  瓜尔佳氏协助皇贵妃打理后宫,也算是手握宫权的人了,亦听闻了此次大事。

  瓜尔佳氏忧心胤礽,女子又不可过分前朝政事,只能将担忧憋在心里,天天看着太子没心没肺地该吃吃该睡睡,她待在后宫都听闻谁谁谁被抄家了,谁谁谁被斩首了,还有谁谁谁被革职了。

  前朝风风雨雨,太子每天笑嘻嘻,白天忙政务,晚上还有闲情与她探讨化学知识。

  瓜尔佳氏喜爱化学,闲余时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比如,她每次来月事都感觉腹部寒凉,需要抱着暖炉,还需要点火,保温,每一步都精细到位。

  但若是用化学的放热反应,可能做出自己就会发热的东西?

  胤礽从探讨空气的成份,到说起氧化反应,瓜尔佳氏听着一脸惊叹,白天胤礽去做公务时,她就尝试着琢磨不同物品的氧化反应。

  因科学研究所管理方式越发完善,如今已开始对外接受实验报告,还会刊登杂志,无论是用本名还是用化名,能上科学研究所杂志的人,那定是名声赫赫的奇人了。

  胤礽有不少科学研究所出刊的杂志,还有如今已经成型的研究项目,胤礽还主动邀福晋一同去书房,告诉福晋:毓庆宫里每一个地方福晋都可以去。

  所以胤礽的书房也是对福晋敞开的,他可不藏私房钱,也不会像三姥爷那样在他夫人眼皮子底下藏小零食。

  今日福晋有一些心事,胤礽问她怎么了,福晋回答道:“今日皇贵妃心情不佳,后宫传言说佟家出事了,闹得人心惶惶,皇上去了一趟后宫,又命惠妃娘娘禁足。又有传言说皇上对爷避而不见,臣妾担忧爷。”

  佟佳皇贵妃代表着后宫最大的一座大山,惠妃代表着大阿哥,两大势力都出了一些小问题,太子东宫又是独立于后宫之外的第三方势力,也难怪人们都朝太子福晋处下手希望探听到消息了。

  瓜尔佳氏有些忐忑,额娘教育她妇人不问国事,又在出嫁前叮咛她莫要越界,多小心谨慎。

  然对待枕边人,她不想活得战战兢兢,太子殿下是个对自己人坦诚的性子,他显然更喜欢有疑惑就问,能沟通就沟通的相处方式。

  她都做好了太子不会说,反而让她不要多管的准备。

  胤礽却不是个能憋住事的,听福晋与他关起门来说起今日后宫动向,他那憋了几天的嘴就叭叭叭说开了:“倒也不是对孤避而不见,汗阿玛就是闹别扭,觉得没台阶下了,过一阵子就好了。”

  汗阿玛现在正在气头上,也是政务爆发最忙碌的时候,等他憋着这口气将摊子给收拾得差不多了,胤礽再凑上去。

  到时候再大的火,汗阿玛也是对着别人发去,不会发在自己儿子身上。

  胤礽道:“其实不是孤下手绝情,是京城八旗旗民在安逸中太久,怪他们自己不成器啊!”

  从废除八旗,到满朝汉臣呼吁扫/黄/打/非,事情发展之快,出乎胤礽的意料,他也没想到他们能有这么大的胆子。

  “战事刚定国家即将兴盛,他们却迫不及待率先享乐了,此前彻查贪污**之事还历历在目呢,这么快就又有小虫子冒出来。汗阿玛有心维护,对他们抱有期望,他们却将汗阿玛的面子往地上踩。果然啊,反贪腐需要不松懈地长期持续下去。现在不下手去整治歪风邪气,等到它们在安逸之中成了规模,到时候治起来可就麻烦了。”

  “至于佟家,是因为隆科多和李四儿,”关于这一对狗男女之间的糟心事,胤礽就不与福晋讲了,免得脏了她的耳朵。

  “总之,佟家家中子孙玩忽职守,又站错了队,因此被汗阿玛迁怒了。至于惠妃娘娘,汗阿玛罚她禁足,可能是为了保护她,让她待在自己宫里清净。毕竟大哥正到最关键的时候,没有精力关注后宫。”

  瓜尔佳氏不懂政事上的弯弯绕绕,听胤礽这般解释,恍然大悟。

  至于太子正在做的废除八旗,她的家族已然站在了太子身后,太子往哪儿走,她的父兄就会往哪儿走。

  废除八旗势已经定下,势如破竹之下,想要再停下可就难了。

  这一切都要感谢汗阿玛的放任,是他的犹豫、疑心,令他没有在胤礽与胤禔合作时下手去阻止,也许汗阿玛还顾念着旧情,顾及着族群,可在帝王之位,皇室利益的对比之下,汗阿玛势必会做出取舍。

  民怨已生,汉臣站起,扫/黄/打/非,惩治黑恶势力,拔除八旗之痹病,方为除国蛀虫之良药。

  如今大清八旗兵有十二万人,比之绿营要少许多。绿营是冲锋陷阵在最前的兵卒,他们重编自明军,全都是汉兵,人数是八旗的三倍。

  重编新军,以镇为单位为各处驻地,每镇之下又定不同兵种,于大清海军相对应,则取名为“陆军”!

  军队之军制,训练方式,集当今世界各国之所长,经历众多时日才趋于完善,并在此后几年不断改善。

  无需打仗,军队则负责国防事务、抗击天灾、维持各地方稳定、建设大清等众多事务。

  剔除下来的原旗人,释放其旗籍,由朝廷鼓励并给予优待,令他们寻求到其他生计。

  整个八旗制度的废除,可谓是将原本军制都给彻底得改换了,汉臣们喜极而涕,而满臣们……好像没觉得自己利益有被夺走多少。

  他们有官职,有爵位在身,除去在皇上惩治时被撸下去的人,其余人该做统领做统领,还是将军的还是将军,只是训练方式不同了。在京城里不再提起上三旗,下五旗,人们不再为了“抬旗”而拼搏,转而为了升官进爵而拼搏。

  一切都大同小异,根本上还是他们占据着位置。

  当意识到这一些以后,人心浮动的朝政渐渐安定下来,满汉之见仍然存在,满臣在朝中仍然得到优待,且满汉之间也并未通婚,大家族在京城的威名赫赫,并未因废除了八旗名号而受到影响。于是,也渐渐有传言称“八旗废除其实并无意义”。

  八旗之制废除,各处新军成功建立,自然意义重大。

  于汗阿玛而言,是军队日后只听汗阿玛之言,再不惧八旗旧贵族们联合,也就是说,废除的八旗制度,不仅没有造成康熙帝位不稳固,反而因为八旗子民失去了势力,手中军队更为纯粹,加强了皇权的集中。

  于大清百姓们而言,满汉之分,已然消去了中间隔板。正如两色颜料,在中间隔板拿去时,最开始是缓慢交融,渐渐融合一起,待天长地久时日过去,渐渐就混为了一色。

  太子笑嘻嘻地对大家说:“既然众位大人们觉得废除八旗没有意义,不如我们将包衣制也一块废了吧!”

  包衣之制,说白了就是各旗家奴,秦始皇大一统建立大秦帝国,废除的奴隶制度起,历朝历代就再也没有这种畸形的制度了,到了大清,却因满人入关而兴起包衣奴才制度。

  如今八旗制度都废除了,那么依附于八旗而生的八旗包衣制度,也一并废了吧!

  若说废除八旗制度,满臣们还挺会自我安慰,康熙废了好大劲儿捋顺了手下朝政,胤禔在军营之中忙翻了天,其他阿哥们有的负责联系外洋,整理重编军制消息,有的阿哥们负责随部院臣子惩治贪官污吏。

  忙碌了大半年,这才稍稍整顿出来点样子。

  看到手中权力更为集中,康熙原先那些不情愿都消失了。

  他以为这事儿结束了,接下去该好好搞发展了吧?

  西方各国正打得热火朝天,还有外洋商人问他们购买军用呢!

  结果废除了八旗制以后,太子又要废包衣,康熙一口老血梗在喉咙口。

  不过太子说的也有道理,既然已经不存在八旗的说法了,又何来八旗包衣这个称呼?

  于是,“废除包衣之称改为家奴”,成了下一步。

  各家族的仆人们还是没有改动,只是称呼变了而已,原本的包衣奴才身份改编入贱籍,成了“家奴”。

  胤祉没明白太子二哥费那么大的劲儿就只是为了改称呼,他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胤禛,希望胤禛为自己解除疑惑。

  胤禛恍然间,回忆起了自己前世下达的政令,心中大为震撼,他喃喃道:太子二哥,是连之后几十年都已经想到了啊!

  什么叫做“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过是换了个称呼罢了?”,改包衣为贱籍,其中意义大了。

  胤禛继位以后干过一件事“摊丁入亩”,为了落实摊丁入亩,也是当时贱籍越来越多,各地都是豪强地绅,于是他又做了另一件事“废除贱籍”!

  果不其然,太子并未闲下来太久,他见大家都有些喘过气来了,强烈暗示胤禛:说好的土地改革呢?你的动作该起来了!

  胤禛自己倒是没什么,却有些同情已经许久未去后宫的汗阿玛。

  十三阿哥以后,后宫妃嫔再也没有人怀孕过。西方有不少眼睛关注着大清帝王,他们可不知道大清国在搞什么,加之西方人对大清的不孕不育研究所眼热,如今听闻康熙皇帝一连几年都没有儿子与女儿诞生,于是渐渐开始有传言道:东方的阿波罗,他不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