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二百六三章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第二百六三章

作者:大团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2:31 来源:免费小说

  胤礽觉得, 两位皇叔会支持自己,也许有看到外洋贸易带来好处, 但更多的, 可能是汗阿玛在后边推动。

  福全皇叔从来都是只跟着汗阿玛的想法走的,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位辅佐汗阿玛的贤王。

  嗯,常宁皇叔犯了错有机会从皇陵回京, 他现在是最老实的时候。

  到底是与汗阿玛血缘关系亲近着, 两位同父异母的兄弟,总比隔着不知道几代的宗室旁支要亲近, 也拥有共同的利益。

  这是胤礽用他那聪明的脑袋, 与浸润在朝堂中“沉浮”几年之久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面对时刻扯皮不下来的外洋贸易, 胤礽也并未心急, 兄弟几个私底下讨论的时候, 胤禔就不可思议问他:你怎么心态这么好?

  胤礽道:“反对者反对孤的原因, 无非有两点,一为自身权益,二仅仅只为了压制孤。为自身权益者, 唯恐其所带来改变触及威胁其地位, 于是在前路未明, 未来不定时便已一口咬定定要反对。只为了压制孤者, 那心态大哥也不是不知。”

  为了反对反对, 目地是阻止太子的人脉扩大。

  “这两拨人, 其实并不难打发。孤真正需要的是说服真正为国的忠臣, 他们在思虑此贸易开展会对百姓及本国商业产生巨大影响,这也在警醒孤紧绷那根线,不可轻易在此贸易盛世带来的眼前利益而疏忽了其他。他们才是孤放在心上的反对者, 孤需要他们。”

  所以但凡是有这类奏折, 只要经汗阿玛眼下到他手中,他必定会认真回答其疑惑,面对层层问题,不断弥补此前疏漏之处。

  这也是太子让人敬佩的地方,说他急,他是真冒进,各种大事层出不穷的搞。

  到了这时候,又改用温吞的方法来磨,耐着性子查漏补缺,只这一种面对各路责问的良好心态,胤禔自认是做不到的。

  “所以太子二哥阻止了支持你的人为你说话,”胤祉嘀嘀咕咕:“看上去就很吓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满朝都在反对你。”

  “他们若出声,则反对之声必减,孤还如何从中筛选有用信息?为利而反对者若得知利益可惠及自身,则蜂拥而至,孤还得阻止他们聚集资产与民争利,为反对孤者……”胤礽手一摊。

  胤禔略一思索,皱眉道:“明珠近日并未参与此事。”

  “还是别参与的好,免得汗阿玛秋后算账,反对孤者,稍后自有支持孤之人打压,”所以汗阿玛即使不出手,他也有把握能拿下的。

  胤礽心里暖融融的:“两位亲王,可不是孤特意的帮手。”

  嗯是的,一定口是心非的汗阿玛在做幕后推手。

  胤祉原本没考虑这么多,听太子一说,露出恍然大悟之感。

  胤禛这辈子自认没太子了解康熙,既然太子那么肯定,也跟着点了点头。

  倒是胤禔,他迟疑道:“汗阿玛既然帮你,他为何不说出来,不与你说好,好互相配合?”

  胤礽摸了摸鼻子,不回答:这不是还没哄好吗?闹别扭的时候,哪能拉下脸来说与孤配合?

  胤禔双手环胸,冷眼瞧他犯傻,淡淡道:“你的顾虑还是太多,若真确定此事实行利大于弊,只需汗阿玛答应,下达圣旨,朝臣谁敢不从?明明只要说服汗阿玛的,你却绕个大弯子从前朝入手,反而废了更多的劲儿。”

  “那孤就犯了独断寡断之错,初期朝堂百废待兴,则需汗阿玛说一不二,臣子服从执行,待到如今,追寻稳中求进时,正是需要群策之力时,又何必一人累死累活,反将路给走窄?”

  胤礽将兄弟们聚集来自己书房,为的是向后看。

  胤礽低头拿笔,聚精会神专注于规划,殊不知胤禛看他的目光尤其复杂。

  “既然汗阿玛已经出手,那贸易之事通过是早晚的事,如今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现实问题了。”

  “其一,地理位置如何则取,如何布置,更需有人前去主持大局。”

  “其二,外洋人秩序之危,其内部不和是否会到达大清仍大打出手,来我国之境内,唯有遵循我国之规矩,不得聚众斗殴。再次需要扬我国大国之危,也需军队之压。”

  “其三,我国商人之秩序,对民间百姓之影响,需由朝廷保卫调解。”

  “其四……”

  “这些不全是孤提出来的,也有众位大人提出来的,现在,孤需要兄弟们帮助了。”

  这是胤礽第一次在朝堂上做大事捎上所有的兄弟们,胤禔在兵部,胤祉在财务部,胤禛在农业部,每一个人都有各自负责板块内的任务。

  胤禔眼眸暗了暗:“太子是打算向宗室施压?”

  三位阿哥与太子联合起来发力,岂不是直接宣告于宗室“皇子阿哥们成长起来,你们持权的时代结束了”?

  “有何不可?”胤礽反问道。

  他最喜欢做一箭双雕,一箭三雕之事,与兄弟们也是亲兄弟明算账,要他们帮忙,当然不是白白帮忙的。

  胤禔可以有趁此与勒德洪夺兵,胤禛与胤祉可以在朝中迅速立起来,再也不可因人小而受到忽视。

  唯一的缺点是,别人会对三阿哥与四阿哥皆为太子党羽而深信不疑,而他们本来就深信不疑,汗阿玛早就将他们绑在一起,这又有何关系?

  所以胤礽才会聚集他们来问:要不要合作?

  胤禔沉吟片刻,低垂下的眼眸盯着那笔记之中“大清之军,宣扬立威”看。

  他果真如胤礽所料,赞同参与。

  胤祉毫不犹豫,作为一个真正的十二岁少年,他虽对大哥与太子之间大人的隐晦谈话似懂非懂,不过他从小就决定跟着太子二哥一条道路走到底了。

  胤禛哑然失笑,也点头应下。

  太子并未给他选择的机会。

  一场外洋贸易盛世,将兄弟几人都推举到朝前参政,不再做沉默寡言的听政背景板,这就是太子的布局手腕。

  酝酿了许久的贸易政令之争,出乎预料地被推动之高峰。

  勒德洪及宗室成员眼看大势已去,反扑而上。

  沉默良久的太子党羽随着胤礽命令一松,全都如同关在笼子中憋闷许久的疯狗,蜂拥而上。

  三位阿哥鼎力支持,两位王爷从旁协助。

  一夕之间,朝中赞同建外洋贸易中心的声音立刻便盖过了反对之声。

  随着太子所宣读章程的完善与为朝臣连续十多天的解惑,又有部分原先不赞同的能吏,临阵倒戈。

  滔天的巨浪在朝中掀起,而那站于巨浪中心的少年太子,从容不迫,将酝酿数月之久,积累十多天反对声音之精华汇聚成详细的开办章程,上奏帝王!

  康熙什么都没做,这一大事件就已经在眼皮子底下酝酿成熟,推至高峰。

  事到如今,朝中局势已明了。

  太子成长,如打磨过的璞玉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他站在帝王前边,在告诉他自己已经长大,能够独当一面了。

  康熙又是欣慰,心里又有一些隐隐的失落。

  长大了啊,不需要朕,他也能做得完美了。

  在这样复杂的心情中,帝王下达了令各部准备贸易盛况的圣旨。

  朝会后,康熙脸上并不见喜色,心情失落地回去批奏。

  小家伙哇哇大哭指责汗阿玛尿床的糗事还历历在目,一转眼,他已经长成大人了,而康熙自己,眼角已然有了岁月落下的痕迹,眯起眼睛时,眼角边有深深的鱼尾纹。

  十五年过去,发妻的样貌在记忆里都已经模糊了,只记得笼罩在光晕中的发妻将襁褓中的保成托付给他,与他道别,说不能再陪伴他走过余生了。

  康熙迟迟未落下笔,难得发起了呆,连墨水低落在桌上都未发现。

  这时,胤礽腆着脸,在御书房外探头探脑,一会儿冲梁九功招招手,一会儿又指一指汗阿玛。

  梁九功一脸为难,心里暗道:皇上怎么还未发现殿下?

  转头一瞧,原来是在发呆?

  梁九功小心翼翼出声道:“皇上……”

  康熙回过神来抬起了头,下意识问他:“怎么?”

  “殿下在那待很久了。”

  康熙顺着梁九功指的方向看去,就见门框边上冒出个脑袋,正在冲他讨好的笑。

  康熙:“……”

  他脸一板,没好气道:“待那儿做什么,还不快进来?”

  “汗阿玛,”胤礽得了令,屁颠颠地就过去了。

  康熙冷硬道:“外洋贸易如太子所愿推行,你正意气风发,不好好待在部院做事,反而来找朕浪费时间?”

  梁九功吓得脸色一变:皇上对殿下心怀芥蒂,难道太子要失宠了?

  胤礽呆了呆,脑袋里接收到的信号与梁九功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啊,听上去好委屈的感觉。

  原来闹别扭还没翻篇吗?

  他试探道:“没有汗阿玛出手,儿臣也做不到这些,儿臣是来感谢您的。”

  康熙冷淡道:“那你可以走了,朕这次确实没有给过你任何帮助。”

  “汗阿玛一直都在帮儿臣,儿臣知道的,您别生气了,”胤礽听他一边委屈,一边要赶他走的样子,一猜便知是机会来了。于是狗皮膏药一样帖着,摇着尾巴哄汗阿玛消气:“您想要儿臣长大,自己独立做事,儿臣努力去做了,可心里还是没有底,非得要看看您,真得到您的赞同,这才心里踏实。您嘴上说着不帮,还不是派了两位王爷来帮儿臣。”

  “嗯?”康熙诧异道:“福全与常宁不是你拉拢过去的?”

  所以才翅膀硬了,有底气,能不靠朕就自己来事了。

  胤礽一头雾水:“他们是您的兄弟,儿臣怎么拉拢他们?不是您叫他们帮儿臣的吗?”

  康熙:“……”

  他脸往下一拉,胤礽便知出错了,两位王爷不是汗阿玛请来帮他的。

  胤礽忙补救道:“儿臣这回还拉上了兄弟们,虽然有另辟蹊径的意思,不过汗阿玛给儿臣的这一场历练,让儿臣学会了许多!还是汗阿玛有远见,靠这件事磨砺儿臣的浮躁之心。”

  好话要说有一箩筐,行动上再给汗阿玛捏捏肩,粘人精的样子简直没眼看。

  “接下去要完成这件事,有好大一个摊子啊,没您帮助儿臣不行。”

  康熙偏还就吃他这一套!

  哄阿玛是个技术活,这回马屁终于没有拍在马腿上。

  康熙脸色稍缓,嘴上再抱怨几句,又得太子软言相哄,一来二去没几次,气就消了,失落感也被冲散。

  不知不觉,帝王将太子叫到身边坐下,开始手把手地教导他之后该如何布局。

  如何选取地方官,应该派怎样的大人物去压阵,附近军队如何调动,百姓如何安抚。

  胤礽又提到民间造势,宣传部宣传,康熙也给予肯定回应。

  没多久,朝臣们发现,此前在朝会上不帮太子的皇上终于出手了!

  他正捏着鼻子为太子殿下收拾铺开的摊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