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二百五四章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第二百五四章

作者:大团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2:31 来源:免费小说

  杜立德悲泣之下, 眼眶通红,涕泪横流, 儿子杜恭俊给他递帕子, 他还不要,康熙给他递帕子,他也不要, 等胤礽小心翼翼凑上来, 给他递帕子,别扭的老头儿终于拿过了帕子, 将自己给擦擦体面。

  他的叹息, 沉重得如同厚重的钟声, 透过无情的时光, 给予众人警醒。

  “时间一晃而过, 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当年多么艰难, 都熬过来了,如今,是不是越来越好了, 太皇太后, 她是笑着走的吗?”

  说着说着, 已是再次哽咽出声。

  康熙安慰他:“是, 是!皇祖母是笑着走的。”

  “那就好, 那就好啊, ”杜立德连声应是, 望着这灵柩,仿佛还能回忆起当初太皇太后请他出山时的模样,他喃喃道:“臣再过不久, 也会去底下见她了, 去见先帝,见太皇太后。”

  康熙哑声道:“杜太师说什么话,您还老当益壮着!”

  杜立德苍白的面容,一看就是大病未愈,他笑着问康熙:“皇上可还记得,当初太皇太后请臣教导您时说的话?”

  康熙怔了怔,点头:“朕记得。”

  她让朕好好听,好好看着,莫要急于一时,跟着太傅好好学习。

  要保重自己身体,若再像之前学习到呕血,她舍不得惩罚孙儿,却要惩罚太傅,责怪太傅不劝说皇上劳逸结合。没了健康的身体,何谈执掌朝政,何谈那位雄心壮志的未来?

  她说哪一天鳌拜除去,那些不安稳的藩王被削,平了台湾,我才叫有脸去见先帝,去见太宗了。

  她说……

  “太皇太后说,要等到大清盛世来临,世道安定,想看看像杜立德这样的肱股之臣布满朝堂的光景,”杜立德流泪不止:“子子孙孙都好好的,臣都记得,后面的,臣也记得。”

  任何痛苦,都不能阻止我们玄烨向前走,你要坚强,更坚强一些,做皇帝可不能软弱,更别像小女儿一般哭哭啼啼,那样玛嬷见了可不会安慰你,只会骂你、嫌弃你。

  康熙给他说得,眼眶通红,过了许久,可终于平静下来。

  再望一眼灵柩,似乎已经明了太皇太后临去前做了些什么。

  身后是逐渐成长的儿子们,前来哭灵的,是朝廷的肱骨重臣,他们有的为礼而来,有的真心实意想起太皇太后的好,悲色难掩。

  太子眼眶红彤彤的,扶着杜老太师,正以担忧的目光在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唯恐他们两哭出个好歹来。

  康熙轻叹一声:“朕,知道太师想要说什么了。”

  这位老太师啊,是皇玛嬷留下来盯着他的眼睛呢!

  要让他瞅见自己放纵情绪,疏忽身为帝王本该有的理智,将消息送到地下,那皇玛嬷岂不真的要骂他、嫌弃他了?

  从家乡一路颠簸着赶路至今,杜立德体力到极限了,哭灵伤神伤身,大病未愈的脸色更加苍白。

  他靠着胤礽,身上已经微微颤抖。

  胤礽急得用胳膊肘去扶他,他瘦巴巴的身形裹在冬衣之下,空荡荡的,哪儿还有前些年时的富态?

  杜太师回家乡颐养天年,一晃眼竟已苍老至此。

  帝王面露不忍,对身边人嘱咐下去:“杜太师大病未愈,身体受不住,快扶他去歇息。”

  “令太医给太师诊治。”

  哭灵日是他最后放纵自己情绪的一天,葬礼在帝王主持下顺利进行,次日醒来,帝王已经恢复了平静。

  回忆前几天的乱局,太子有条不紊地安排事宜就显得尤其贴心,康熙问他:“是皇玛嬷要你将杜立德唤来的?”

  胤礽点了点头,解释道:“承三(杜恭俊)说,听闻京城传来消息,太师傅仍会动身前来,却不能赶到见乌库妈妈最后一面,他会遗憾终生。乌库妈妈说,只有太师傅能劝得动您。”

  他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岁月,太皇太后走了,杜立德半只脚已踏入棺材,而康熙,正当壮年,灼灼烈阳。

  康熙念及皇玛嬷的遗言,低叹一声:“这些天,辛苦你了。”

  “您能重新打起精神来就好了,皇玛嬷的后世还等着您操持。”

  既然不必运送回盛京与皇祖合葬,康熙想了想,下令拆下东王殿,又重建了一个称其为“暂安奉殿”,待孝陵修缮好,再移居到先帝那儿,与先帝母子二人一起住。

  缟素百日,素服三年,帝王命以国丧三年。

  朝臣苦心劝说,奏折堆满了康熙的御案,以求帝王按照传统,“以日易月”,康熙不允,非得传素服服孝三年。

  朝臣们无法,遂纷纷将压力施展到了胤礽这儿,来求胤礽劝说帝王的,还请胤礽想办法的,从部院朝臣到内阁学士,再到太傅。

  御史们商议下来,齐刷刷对胤礽道:您若是能劝住皇上,微臣忍一年不弹劾您。

  胤礽:???

  陈廷敬来见胤礽,对他道:您若是能让皇上改变心意,穿回龙袍,微臣就帮您完成户部转型的计划。

  张英、汤斌等太傅也来找他,边叹息边道:我们知道殿下为难,可事到如今,只有您能劝住皇上了。

  杜太师在家养病,他也不会劝说皇上不服丧。

  还有大哥,他才刚刚新婚就要服丧三年。

  胤礽一个头两个大。

  一边是孝道,一边是帝王体面,亲情与国政哪个更重要,理智上知道该劝一劝,心里却知道,若是劝了,汗阿玛得多伤心,服丧是在祭奠亲人,连这都要劝回来,那是硬逼着死去至亲之人的人放弃祭奠,那才叫痛苦。

  胤礽想了想,委婉的劝谏不如实际行动的纪念更有意义。

  康熙瞧他来,不愿提及服丧之事,淡淡道:“朕知道近日有不少朝臣给你压力,你莫将他们当回事,朕的心意已定,是不会轻易更改的。”

  胤礽开门见山道:“汗阿玛,本朝至今礼典之中后宫还未规定过丧仪,丧仪如何,皆无从考据,全出自您之口,皇玛嬷是最尊贵的太皇太后,理应有最高丧仪,按照前明的丧仪来照搬,恐怕是不够的。”

  康熙怔了怔:他倒是忘了还有这事。

  “您能为乌库妈妈规定丧仪,写入典籍,让子孙后代有制可循吗?”

  康熙若有所思,果真有些意动。

  他将礼部分化后事务清闲许多的沙澄叫到御前,又叫上了身边重臣数人,嘱咐他们:朕欲为后人规定后宫丧仪,你们弄个章程出来,沙爱卿礼典懂得甚多,此事就由你来做。

  沙澄沉默片刻,恭敬拜道:“臣遵旨。”

  拟定丧仪定制,是一件麻烦差事,不仅要兼顾过去礼典,还需照顾到皇上的心情。

  典籍之中太皇太后与皇太后的丧仪皆遵循皇后丧仪,康熙看了只道:“还不够,应更庄重一些。”

  于是又拟,按照现在皇上正在做的决定拟,康熙看了也皱眉:让子孙后代也照着这样的丧仪,又有些太过。

  待太子继承皇位,太子妃以后也有机会做到皇太后、太皇太后,以后还要让子孙帝王为他儿媳妇、孙媳妇服丧三年不穿龙袍,康熙想想就皱眉。

  帝王的理智渐渐回笼,深深看了一眼胤礽,那眼神凉飕飕的,像是在放眼刀子。

  胤礽事儿都干下了,绝对不带怂的,无论汗阿玛怎么瞪他,怎么怪他,他都皮糙肉厚,全部挡住。

  最终,康熙与礼部官员定下仪制,皇太后丧仪尊皇后仪制高半截,太皇太后高一截。

  自己定下的仪制,自己就要遵守,康熙做不了自己打自己脸的事儿,这不三月一过,在礼官的虎视眈眈下,帝王沐浴焚香,祭祀上告,换回了龙袍。

  这个新年,在一片飞雪中度过,给胤礽的印象是一片惨白、凄凉之景,待积雪渐渐融化,早春的第一只鸟儿站立于树枝上唱歌,万物复苏的季节到了。

  朝政也渐渐从过年时的缓慢状态,逐渐加快了步伐。

  时间会慢慢冲去逝去至亲的悲痛,朝政一刻不停歇往前走,帝王也不能放慢自己的脚步。

  康熙指着自己四个已经长成的儿子,要求他们:你们都已经长大了,大阿哥与太子已经独当一面,接下去该历练老三老四。

  正如当初他问了太子与大阿哥一般,康熙也问他们:“你们擅长什么,可有想要去历练的部院?”

  胤祉与胤禛对视一眼,答道:“儿臣善于文书、诗赋写作,跟着太子二哥学习以来,又接触了许多科学新鲜事物,最想要去工部历练。”

  他有一肚子的想法想要去实践,还有许许多多的疑惑,科学研究院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规划前锦了,执掌了全国各大项目工程的工部或许是个不错的地方。

  胤禛道:“儿臣跟着太子二哥学会了许多,至今不知自己擅长什么,不过,儿臣想去吏部试试。”

  胤禔闻言,眯了眯眼:工部无实权,吏部肥水多,他们二人是商量好来一张一弛,还是各自无心?

  在阿哥所,谁都知道三阿哥与四阿哥从小就绑在一起。

  康熙点了点头,又问太子:“保成呢,可有什么提议,你教导他们二人已久,对他们二人的能力如何看待?”

  胤礽道:“能力当然是很好啊,不过,汗阿玛,儿臣想将两位弟弟都要来户部。”

  康熙话语一顿,瞥了他一眼,那眼神自行体会:你想干嘛?

  胤礽反问道:“礼部分化以后,朝中职能知否更加明确,运转是否更加顺利?”

  当然,更加顺利。

  康熙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嘴上却不答,凉飕飕地问他:“你是每待一个地方,都要将那地方给拆了才甘心?”

  其他几人听见康熙这口吻便心头一颤,胤礽面不改色说道:“您看看陈大人的奏本呗!”

  胤礽指指点点:“您快看看,分化户部为农业、财政、民政三部,这奏折可不是儿臣写的,是陈大人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