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二百二一章(修)

  胤礽带着胤祉过来时, 就看见小豆丁一样的胤禛正一脸严肃地蹲在工匠身边,时不时地问上那么一两句。

  “这鞋垫一共可以抬多高, 走路会有影响吗?会不会被人发现?”

  工匠:“内增高之所以取这个名字, 是因为它藏得隐蔽,常人发现不了。”

  小胤禛严肃着脸,双手托腮:“脚跟垫高了会难受吗?”

  “我正在尝试将脚跟垫高的不适感觉降低, 其实古人也有将脚跟垫高的手艺, 但若是脚跟垫上木头,则容易磨伤脚跟, 时间久了脚后跟还会留下疾病。而橡胶这一材质, 则更加柔软有弹性, 做内增高效果最好了, 还能将走路时对脚后跟的震动给抵消一些。”

  工匠苦恼地以手摸下巴:“只是, 橡胶成形后的比例需要调整, 配方中稍有一丝不对,要么就太过坚硬不够有弹性,要不就太过柔软直接凹陷下去。”

  “我今天制出来的是最近尝试出来最适合的配方了, 还不知道能用多久, ”工匠完成了令一只脚的内增高, 将它们都垫上走了几步。

  “暂时看不出有什么不好, 得多走一段路, 这种东西若是未来要投入售卖, 恐怕得需要能长久使用的, ”工匠深思道:“要在寻常活动时候就垫着,这才是融入人们生活的内增高啊!”

  胤禛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确实,若是穿不了多久就难受要将它取下, 则失去了它的价值。”

  他站起身来, 仰头瞧工匠的身高,果真是至少高了一根小拇指的高度!

  胤禛显然对此非常感情趣,谁知余光一瞥,瞧见了愣愣站在门口的胤礽与胤祉,顿时就僵了脸,假装自己只是随便看看,将目光从“内增高”上移开,淡淡地对他们二人道:“这橡胶研究室内的新鲜发明倒是有许多。”

  胤礽笑呵呵:“是挺多的,你看这内增高的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上的烦恼嘛!”

  胤禛不接这话茬,而是看向了另外的东西:“这个是塞子?用来与琉璃进行搭配,倒是别具匠心,这又是什么?”

  他拿起了其中一个小东西。

  “大人说这是滴管,可以用来做试验时使用,”工匠老老实实地答道。

  工匠对胤礽毕恭毕敬,口中称呼其为大人,对他小小年纪就已经在研究所任职并未感到奇怪。

  他只知道闷头做事有工钱,发明好了有赏钱,逢年过节有福利,每年还有假期放。自从他到了研究所工作,家里有了房,娶了媳妇还生了大胖小子。

  研究所对他们发明出来的东西并没有进行管控,即使有心人想要取得配方,他们也没有橡胶来源,做不出这儿的东西。

  怎么说,他如今也是在为公家做事的工匠了。

  “下雨天时候穿的雨鞋,马车轮胎这些,都是已经率先投入制造,从皇室到权贵,渐渐的也开始有富商来求购这些。”

  “可惜橡胶树的栽种数量有限,至少近些年是无法投入大量生产的,若要惠及百姓,恐怕得积累个五年到十年了,”胤礽说着,他如愿以偿地取得了橡胶制作的球,里边冲上气,拍起来弹性特别好。

  胤礽美滋滋地拍了拍,对匠人道:“这样的球能做出一模一样的吗?”

  “不能大量生产,材料是不够做生意的,但若是少量,可以做一些。”

  “给我做上四个,”胤礽想到的是在上书房里老老实实念书的四个弟弟,连最小的八弟弟也算上了:“我带回去给弟弟们玩。”

  工匠不疑有他,低着头就应下了。

  胤礽又带着两个弟弟去了别的地方,走在研究所干净整洁的走廊之中,其中每一个隔间都装饰休整得方方正正,有些还是透明琉璃所制作的门、窗户,望进去宽敞明亮,可见在汗阿玛在建设研究所时是斥了巨资了。

  胤礽边走边安慰胤禛:“内增高这东西,也可以自上而下流行起来,等在京城上流权贵之间悄悄流行起来,再慢慢扩大生产与销量,橡胶树不够种,还能问洋商购买引入,”胤礽笑着引诱胤禛:“也许等四弟弟长大以后,内增高早就成为已经普及多时的寻常之物了。”

  胤禛不高兴了:“二哥的意思是我以后会长不高了?”

  胤祉小声哔哔:“可是你比我低了半个头。”

  胤禛嘴硬道:“那是因为我还没到窜个子的年纪!”

  对于胤禛自欺欺人的嘴硬,胤祉很无奈:“笨弟弟,我与你相差一岁,也还没到窜个子的年纪!”

  胤禛语塞,一扭头不理他了。

  胤礽暗暗好笑:“老四也就只有与三儿斗嘴的时候会活泼一些。”

  胤祉与胤禛之间的关系吧,看上去就像是总吵架的斗公鸡,可他们之间又不是真的闹不和,反而很亲密。

  若非是喜欢胤祉,老四也不会忍着自己那臭脾气迁就他的任性。

  若非是喜欢老四,胤祉也不会总盯着他,那行为就像是喜欢小女生就去揪她的小辫子似的。为了引起他的注意,胤祉就总“欺负”老四。

  胤礽是看不透这两个弟弟之间奇妙的关系,看不透,那就随他们去。

  他只知道,有胤祉克老四,他想躲懒都躲不掉。

  “这间屋子,是用来研究粘合剂的,”胤礽指着标志着“205”的屋子,介绍道:“工匠们正在尝试摸索更加有粘性的胶水。按照以往,百姓们多以浆糊黏东西,大清最好的粘合剂,都用来制作战船了,鱼胶做的,专用来粘合木板效果最好,还能防水。”

  “只是如今琉璃工艺变得普及起来,为了粘合好窗户边缘,制作能够滚动的窗户和可以自如开放的门,工匠又采用了各种动物身上提取出来的胶进行尝试,这才有了我们刚才所见到的琉璃窗户与门。”

  胤礽几乎是看着研究所一点一点扩建开的,对这些改变如数家珍,却不知自己的话在胤禛心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风浪。

  “按照现在的工艺,已经可以制作出四面都是透明琉璃的花房了,但工匠们还是不满足,因为实验下来,如果不进行粘合修补,那么所用的胶不超过几年就会失去粘性,难以做到持久,于是又有人提出来尝试加入植物之中含有的黏液,现在他们就在用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植物黏液,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胤礽告诉他们:“等出了研究成果,就会从研究所上报,奏报会送到紫禁城。”

  “如今研究所的研究经费已经全都由户部立项了。也不能总是从户部抠钱,三儿也看到了陈大人那不情不愿的样子。孤知道,要马儿跑得快,得给他吃草,不能光抠钱,还得赚钱,有了甜头,拨款才爽快。”

  胤禛淡淡道:“并非每一项东西研究了就会有汇报,也不是所有东西研究以后都会产生收益的。”

  “只要能够增强国力,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军事上的,都会有户部拨款,有些东西,也确实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孤相信汗阿玛与诸位大人们的眼光,必不会让明珠蒙尘,”胤礽斩钉截铁道。

  对于会影响大清的好研究,即使没有户部拨款,他也会想办法让户部将款项拨下来。

  胤禛:“看来,你是铁了心要扶持科学与外学了,你就不怕放得太多,反受其累?”

  “不怕,孤若是怕,就不会有这么好的研究地了,”胤礽惊讶道:“不会吧,汗阿玛都在位二十五年了,你该不会还以为现在是愚民治国的时代?”

  胤禛:“……”难道不是?

  “老四啊,你是有‘天分’的人,可不能总缩在紫禁城吃老本了。时代在变化,你得睁开眼睛看看外边的世界,”胤礽苦口婆心地劝道。

  几个弟弟都是小孩子,接受新鲜事物快,倒是胤禛这个有这老年人灵魂的假孩子,总是沉浸在自己成年人的优越感中,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正在逐渐被时代抛弃。

  胤禛皱眉:“汗阿玛必不会赞同你这样冒进。”

  冒进!

  多么熟悉的词儿,多少年了胤礽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词,可真是熟悉感扑面而来。

  “汗阿玛之前也总骂孤冒进,但现在不骂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胤禛一怔:“为什么?”

  胤礽低声道:“因为底气。”

  “知道孤为何现在能站在这里,大胆做自己想做的事吗?”

  胤禛:“……”

  “也是因为底气。”

  “孤站在这里,做能做的事,没有人来阻止,代表孤可以尽情放手去做,等有人来阻止了,孤再停手也不迟。”

  瞧他说的,那是将康熙给当成兜底的保险拴了!

  胤禛嘴上说“你这是不负责任”,心里头可不知有多羡慕太子的待遇。

  这才是亲儿子啊!汗阿玛对太子的情谊,从上一世到这一世都是那么令人心里不平衡。

  同样是儿子,他们这些阿哥争破了头做汗阿玛的左膀右臂,一个个卯足了劲为汗阿玛做事,唯独太子,让汗阿玛捏着鼻子给他收拾烂摊子。

  “可惜,火器营的研究院搬到更偏远的郊外去了,为了避免爆炸波及民众,”胤礽笑道:“等你们再大一些能出京了,孤就带你们去瞧瞧最新的枪/炮和手榴弹。”

  “好了,今日的课外活动就到这里,你们跟着孤出来涨了见识,可不能看看就过去了,回去一人写一篇感想交上来给孤。”

  胤禛干瞪眼:“……我也要写?”

  胤礽:“想什么呢,当然要写,孤对弟弟们可是一视同仁!”

  胤祉跟着点头附和:“如果老四偷懒,我就半夜爬他的屋子里监督他写作业。”他们可是在阿哥所里住得最近的!

  说着,他伸手拉住了胤禛的手。

  男孩子手热乎乎的,还有些软软的肉,握住胤禛的时候,传递来小火炉般的热量。

  胤禛呼吸一顿,瞪这两一口一个老四的家伙,明明他年纪“最小”。

  “走,咱们去看看郭大人,看样子侍卫们已经找到人了,”胤礽瞧胤禛没有甩开胤祉,笑意更浓了。

  两个弟弟就像是春游时候手牵手的小朋友,别提有多逗了。

  郭琇被巡逻的侍卫一路从不孕不育研究中心,请到了医学研究院的会客室。在这儿有热茶喝,还有点心给他垫肚子,只看这待遇,不像是被抓包的人质该有的待遇。

  郭琇暗暗思考现在的处境:这龙潭虎穴,是否当真无害?还是另有危机?

  从地理位置来看,医学研究院、不孕不育研究中心与大清皇家研究所之间如同三足鼎立般布局,胤礽等人去时并未绕多远的路,倒也没令郭琇等多久就到了。

  会客室的门打开,郭琇抬眼,惊讶地站了起来:“太子殿下!”

  不仅太子来了,他身边还跟着两年纪不大的孩子,其中一位正是今早第一次上朝堂的三阿哥。

  “郭大人不必紧张,坐下谈,”胤礽摆了摆手,笑道:“孤带两位弟弟来看看大清的研究所,好让他们涨涨见识,知道一下如今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生活的东西是如何诞生的。”

  太子气息温和,神情放松,倒是像是来找他唠家常。

  郭琇看不透太子温和表面下隐藏了什么,脾性刚直的他更加乐于直言不讳。郭琇认为,虚与委蛇的客道是一种浪费时间与精力的事儿。

  “想来殿下也猜到臣来此是为了做什么,殿下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胤礽:“嗯?郭大人来此,不是为了治病吗?”

  玉柱从外边回来,悄悄俯下身在胤礽耳边说了几句话。

  胤礽笑了:“孤听说,郭大人因为一夜十次伤了,这才来求助高太医。”

  郭琇脸色微变:“一派胡言!”

  “太子殿下,明人不说暗话,有事就直说了吧!我会来此,是因怀疑这三家研究之地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实在是这里时常有达官显贵秘密潜入,穿斗篷戴面具,如何不会令人想歪?另外,此地深更半夜时常有人搬运死者,恐怕也另有秘密。”

  胤礽哭笑不得:“这儿是医学研究中心,搬运尸体再正常不过了,还经常有身怀绝症之人前来求医呢!”

  郭琇提高了声音:“那么那些外洋人出入其中又作何解释?这儿可不是外学学堂!”

  太子在郭琇的步步紧逼之下沉默下来,他带来的两个小阿哥正无措地坐在一边。

  郭琇吹胡子瞪眼,看似气势汹汹,脚上却光着脚丫穿着拖鞋……

  想来是他逃得匆忙,连鞋子与袜子都没顾上,穿着治病时给的拖鞋就一路奔出来了。

  尽管表面很强硬,郭琇实则并没有什么底气,这儿显然是太子能够只手遮天的地方,谁也不知道郭琇曾经来过这里,若是太子下令要他性命,神不知鬼不觉得就会让他消失。

  郭琇也不相信,在边境之事上极力主战的太子会是个脾气软绵的人。太子若真温和无害,早就在早朝之上被人问蒙了,哪还会对朝臣们的刁难应对自如?

  “实地考察确实是找到证据的好方法,也是可以打消人顾虑的好机会,”太子轻叹一声,无奈道:“郭大人既然相信眼见为实,孤就带你去看看吧!”

  郭琇疑惑不解:“看什么?”

  “看那些外洋人是来做什么的,”太子温声道:“无端揣测,只会平添误会,太过神秘也容易让人不断臆测,郭大人不了解这里,这才以挑剔的眼光来找这里的错处。”

  医学研究所的第二层是太医们经常活动的地方,从入口开始,就能闻到淡淡的中药味道。

  各种药材在这儿铺开,边上有煎药材的小炉子,墙上帖着各种方剂配比,一进入大厅,郭琇就瞧见了这里边聚集着许许多多外洋人。

  这群黄头发,白皮肤的洋人情态各异,有的手里拿着笔记本,刷刷地对着墙壁念叨抄录,有的手里抓着蒲扇呼呼地对着火炉。

  干瘪的老大夫指挥着蓝眼睛的外洋人干着粗使丫鬟们干的活儿,那外洋人满头大汗却一脸满足。

  还有个白花花的,光着后背,背上扎满了针,有个老大夫正在讲解,边上围了四五个聚精会神听讲的绿眼睛。

  熬出来的中药汤汁,他们轮流尝味儿,闻着嫌弃,吃起来还很兴奋。懂得大清语言的洋人,正在用奇奇怪怪音调的汉语与太医们探讨着药理,瞧那狂热的神情,就差拽着衣摆要拜太医为师。

  距离门口最近的三个洋人凑在一起,胳膊垫在桌子上,互相撸开膀子学把脉。他们一个个垂目静思,像仨木头人。

  郭琇愣愣的:“他们,在做什么?”

  一双双蓝色、绿色眼睛闻声望了过来。

  郭琇就听那几个互相把脉的外洋人嘴里叽里咕噜地大声说了几句话,然后一鼓作气冲过来将他给围了起来。

  老臣的小心脏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吓弄得扑通直跳。

  胤礽听见他们说……

  蓝眼睛外洋人:“嘿嘿嘿!又来一个!”

  绿眼睛外洋人:“这回来个满头白发的,一定很有学问!”

  “快上去抓住他,别让他被别人抢了!”

  外洋人认为:在大清,越是年纪大的老大夫,代表着医术越精湛。

  郭琇被他们三两下围住,热情地询问他:“老大夫,宁知道花脉吗?”

  郭琇:???

  绿眼睛的汉语古古怪怪:“为啥吗书上说有孕在身似花脉,又说积食似花脉?这两个怎么分,同样似花脉,还有不筒的花法吗?”

  蓝眼睛:“老大夫,宁倒似说花呀!”

  郭琇张了张嘴,竟无言以对。

  另一个蓝眼睛的外洋人,正在不断地往自己嘴里塞烧饼,他见郭琇在瞧他,不好意思地吞咽下最后一口烧饼,用三个人之中最正的汉语说道:“我想吃撑一些,让大家摸摸看什么是滑脉。”

  见郭大人被洋人们当做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给围住问个不停,胤礽笑了。

  胤禛观察四周环境,满脸都是惊奇。

  胤祉拉了拉胤礽,小声问他:“二哥,我们要去救郭大人吗?”

  “让他亲自体会一下,下回可就不会胡思乱想了,”胤礽笑着回答。

  崔院判瞧胤礽终于来了,如释负重地冲了过来,在他们三人面前站定,低声告诉胤礽:“殿下说答应他们假借看病之名来接触中医,这群外洋人就接二连三地往这儿来求学,中医哪是一天两天能学成的?连阴阳五行学说他们都理解不了,更别提穴位经络了!”

  胤礽对两位弟弟道:“自从见识到大清的中医对治病有奇效后,外洋人就更加热情了,今日在这里的几位,是各国使团/派来的代表,为的是学习中医,尝试中药。”

  在座的太医们之中,崔院判是医学研究所的负责人,也是最受欢迎的老大夫。

  这些外洋人像闻到了甜味的小蜜蜂般围着他,瞧崔院判丢下了他们来与胤礽等人说话,一个个都乖乖地等在后边。

  胤礽奇怪问道:“他们怎么那么乖?”

  崔院判镇定道:“给他们做好规矩,自然就乖了。有求于人时就是这样的,他们看上了臣的宫廷秘方,拿黄金与宝石来求老臣卖给他们。”

  胤礽意外地竟不感到奇怪:“院判的宫廷秘方,那不就是壮阳药丸子吗?”

  崔院判没有否认,而是沉痛的摇了摇头:“哎,世风日下,看来无论是大清还是外国,哪儿的人都一样。”

  胤礽竟无言以对。

  但是,在吃狗眼来壮阳的西方,大清的中药药丸子可有效多了。

  “二哥,这些外洋人竟然都懂汉语,”胤祉拉了拉胤礽,惊叹道:“说的最差的,还能连笔带画来沟通呢!”

  “那是当然的,他们想要学中医,当然要先学会汉语,”胤礽轻笑道。

  胤禛听到这些,低头深思,没多久就从他那儿传来了闷闷的声音:“为什么不是让他们学满语?”

  胤礽给他问得一愣,他思考道:“满语的根基不如汉语博大精深,也没有璀璨的文化去吸引外边。”

  所以他压根就没考虑过要让外国人学习满语,也就只有汗阿玛对想要在朝廷做官,获得大清国籍的外国朝臣提过这样的要求。

  崔太医作为汉臣太医,一听这么敏感的话题,自觉后撤,避开了他们。

  胤祉好奇地去瞧那三个围住郭大人的洋人,仰头听他们叽里咕噜地问郭大人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

  胤禛望着胤祉的背影,幽幽道:“你忘了本。”

  “老四,孤早就说了,你见识不够。”

  “对于孤来说,在大清的国力面前,一切小节都是可以抛弃的。语言,是一种工具。”

  “对汗阿玛来说,能增加他手中的权力,稳固帝位的举措,都值得实施。”

  “本是什么?国本,才是本,大清有那么多民族,却只能有一个国。民族文化可以百花盛开,坚定统一治理国家才安定。汗阿玛为何从小就让我们学汉语,这里的寓意你都不知道吗?”

  胤礽痛心疾首:“孤对你太失望了,老四。”

  “你自己率先将国分割了,国之昌盛,岂能分你我他,汗阿玛为了缓和民族之矛盾,又是祭祀孔庙,又是南巡,饶是如此,大清前几年的动荡你都忘了吗?是了,那时候你还小,不知道闹的有多大,也不知道咱们老祖宗给子孙们留下了多么可怕的难题。”

  “孤一瞧你这样,就知道是个搞分裂的,你不行。”他摇了摇头。

  “照你这话来推测,恐怕老四继位后不久大清就亡国了吧?”

  胤禛:“放屁!你是不知道汗阿玛晚年留下了多大的烂摊子,还有太子,尽做一些出格之事,最大的贪污案就是太子下属的人搞出来的,进行变革时全都是太子的人跳出来阻止,八旗贵族紧跟太子谋利,汗阿玛自己还……”越来越昏庸,多疑!

  大清要不是有我晚年苦心操劳收拾烂摊子,挽救国家危亡,国力早就被汗阿玛和兄弟们夺嫡时败光了!

  那一瞬间,透过老四的影子,胤礽的脑海中飘过了一段画面。

  画面中有个男人,长得有些像老四,他正在对自己说话:“追缴户部欠银是汗阿玛下的命令,臣弟也只能公事公办,又岂能敷衍了事?”

  胤礽听见了自己冰冷的声音:“看来,你是打算与孤作对到底了。”

  成年胤禛铁面无私,神情冷淡地说道:“还请太子殿下谅解汗阿玛。”

  胤礽眨了眨眼,回过神来,盯着胤禛看了好半天,仿佛要将他看出一朵花儿来。

  胤禛:“看我做什么?莫非是想要问上一世的事?您都说了重活一世都不一样了,让我不要沉湎于过去。上一世的你又不是你。即使我说出来,也没什么用,只会是徒增烦恼罢了。”

  胤礽:“你以后不要留山羊胡,闷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