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一百八四章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第一百八四章

作者:大团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2:31 来源:免费小说

  太子殿下说说雅克萨之战处理的不好, 那也就罢了,反正这事是纳兰明珠与索额图一同在办, 处事将领有误, 那也碍不着皇上,可他说皇上对敌国“认怂”,还大肆批判八旗之制!

  小殿下指责皇上“心慈手软”, “对敌人温和”, 那得看皇上的态度,皇上要教育自个儿儿子, 其余臣子也管不着。

  事儿可大可小, 一切全凭皇上的态度, 蔑视君威这还真扯不着, 因为殿下年纪还太小, 又是皇上亲手带大的儿子。

  这对天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得好到什么地步?好到朝臣要被迫听皇上抱怨孩子不听话, 尤其是帝王身边的宠臣,哪一个没有顺着皇上的意思夸过太子过?

  就连纳兰明珠在的时候,也不得不在皇上面前说一些好话, 来顺着老父亲的意, 更别提本就是太子拥护者的索额图了。

  令内阁最为重视的问题是, 太子在奏中大肆批判了八旗之制在此次雅克萨之战中暴露的缺点。

  并非是无理取闹的批判, 而是事事言之有物, 每一条都令内阁老臣心肝儿颤的一针见血啊!

  胤礽:老祖宗言“八旗出则为兵, 入则为民, 耕战二事,未尝偏废。”(1)然事实当真如此吗?

  出为兵,入为民。究竟是兵还是民?

  是民, 就得纳税, 但不必当兵,是兵,就有当兵的义务,则不必纳民之税,兵与民不分,固然可以令兵之名额众多,可兵民不分,使得八旗后人不可谋取其他营生,要么当兵,要么就做官,朝廷为了安置他们还要给官位,所给出的权力与便利,只能惠及部分,而非整体,致使闲置旗人无从生计,唯有靠旗饷供养。

  八旗之中地位悬殊,竟出现以奴仆之态施以臣下,上挥之则来呼之则去,下献媚拍马为求上位无措不用其极,军中出现这等现象,风气之败坏已使上下矛盾更为尖锐。如此上不和,下不满,长此以往,怨恨滋生,乱象皆来于此。

  自秦始皇灭六国以后,再也未曾出现“奴隶之制”,而到我朝,竟出“世奴之制”,走上倒退之路,其劣处于八旗之中暴露无遗,正是世代为八旗做奴仆的包衣之制。

  汗阿玛费尽心思前去南巡,提拔汉臣,缓解满与汉之矛盾,却不知八旗之制更激满汉之矛盾。

  汉军旗之中,植入满臣监视,指手画脚,满汉之间互相猜忌,更有蒙古旗在其中搅弄风云,八旗之间互有相违。八旗之制使得满汉之分更为严重,猜忌而出争斗,争斗而军政不和。且满军后人因制度所限,不可迁,不可谋取其他生计,唯有依靠军饷而活,或削尖了脑袋去做官。

  雅克萨之战中,发挥重大作用之人并非八旗子弟,而是边境子民,京城调兵之数究竟有多少,汗阿玛与众位大人们或许心知肚明。而今八旗之制弊处已然显现一二,或可预料若继续推行,则百年后八旗后人将唯有靠旗饷而活之蛀虫,旧制之弊使八旗后人成为不士、不农、不工、不商、非兵、非民之徒,安坐而仰食于王家,或辅“以儒为将,以农为民之策”(2),生计唯有为官或当兵两途,旗之民兵再无其他能力,一旦到了生计不可维持之时,则使盗更为猖獗。

  总之八旗制度已经在目前的大清并不适用了,弊端初次显露,还有改正的那一天,那是因为现在的大清还是鲜活的,年轻的,国家年轻,还有一位年轻有为的帝王,没有过多的沉苛,改之则并不难过,待到未来沉苛缠身时,恐怕已经难以更改,到时候才是真正的伤筋动骨,要了性命。

  动八旗之制,有利于消满汉之矛盾,利于旗中民与兵分离,使更多人有其他生计,种族之分别消除,国家方能强大。汗阿玛时常教导儿臣若要治理好天下,“满汉必须得要一家”,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满人排汉,汉人亦会排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我朝满人共有几人,汉人亦有几人?压迫与奴役,只会加剧矛盾,满汉矛盾不消,则统治地位不稳。

  满汉相阋将为亡国之源!

  另有大清之八旗,借鉴前明之军制,采用“世袭之制”,如此旧制,一人当兵则一家人当兵,世世代代去当兵,旗人将永无自由,世袭之制也将形成新的“集团”、“家族”,军中将失去生机,犹如老牛耕地,再无活力,儿臣思及恐极,一旦想到此制将延续上百年,子孙后代都如此,大清之国力又能在这样的制度之下活多久呢?

  盛唐之时,李世民也想不到唐朝享国仅有二百八十九年,如今大清迎来盛世,汗阿玛可能想到二百八十九年之后的大清会是怎么样?

  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是由太子殿下说出来的。

  想到太子殿下身后教导他的“仙人”,内阁大臣吓出了一身冷汗,唯有齐刷刷聚集到帝王面前,战战兢兢地将那封写得过长的奏折递交上去。

  索额图有些焦急:太子殿下与皇上之间到底是怎么了?

  放在以往,太子可不会这样不分轻重地去气/皇上,今日殿下所为,是故意为之,亦是在试探皇上底线啊!

  胤礽来后,张望了下,发现五位内阁大学士全都到了,还笑着与他们一一问了好。

  康熙将那奏折往他面前一丢,满面怒容,正待发怒,胤礽率先收敛起了笑容,严肃道:“汗阿玛,您看完儿臣所写的奏折有什么想法吗?”

  内阁大臣们:“……”

  他还问!

  他竟然还有胆子去问!

  不愧是亲父子,太子殿下这是料准了皇上不会杀儿子,顶着风冒着雨地给皇上找不自在啊!

  这要是他们家里有这么糟心触怒圣上的儿子,非得恨不得将他塞进娘胎里回炉重造不可。

  康熙气笑了:“你还有脸来问朕有何感想?保成长大了,伶牙俐齿了。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当真是好的很啊!”

  胤礽正色道:“汗阿玛,儿臣不是为了气您才写这样一封‘大逆不道’的奏折。”才怪。

  “儿臣所写这一切,全都是发自内心,源于现实,这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除非我们假装自己聋了、瞎了,那么还能安慰一下自己,当做这一切的问题不存在,可儿臣不是,儿臣从小是由汗阿玛培养到大,看到的是汗阿玛让儿臣看到的世界,所想要分担的是汗阿玛的烦恼。”

  “儿臣是大清的太子,心中唯愿合满蒙汉回藏五族为一大国民,相提相携,合心合德(3)。其他臣子来上书汗阿玛,将蒙蔽在您眼前的错误揭晓,他们会丢了性命,他们不敢,也不愿意这么做,可这样的事儿得要有人来做吧?儿臣也不想假装自己是聋子,瞎子,儿臣看见了,听见了,学到了,就要将它们用出来,要解决这些问题。至于说出真话来的代价,儿臣想了想,大不了,儿子这太子就做不成了呗,不做太子,还有汗阿玛养着,那也挺好。”

  索额图:“……”

  殿下这一招以退为进,妙啊!

  王熙心肝儿颤抖:大事不妙!

  吴正治欲言又止,悄悄去瞧康熙的反应。

  这样的太子殿下,早已优秀于其他皇子不知多少,比之大阿哥完全是两个层面的眼界了,融合满汉,这话由太子说出口,两位汉臣那是板上钉钉地站在太子殿下的身边了。

  就是皇上,皇上他舍得让这样优秀的继承人不做太子吗?

  可能皇上自己也舍不得。

  不管怎么说,若皇上要惩罚太子殿下,吴正治必定会出言相保。

  康熙:“……”

  朕就知道,朕就知道保成至今还念叨着不做太子!

  【啊,高血压预警,高血压预警,大朋友的爸爸血压突破了一百八……大朋友爸爸的血压突破了二百!大事不妙,要是气死了爸爸,大朋友明天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