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一百八一章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第一百八一章

作者:大团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2:31 来源:免费小说

  胤礽写完了给康熙的奏折, 就开始琢磨起了大清人才培养计划。

  如果汗阿玛采纳他的建议,就会召集人去学习外语, 派遣人去外面了, 到时候这事儿就成了汗阿玛的“活儿”,而胤礽自己,他肩负着更加严肃的使命, 那就是教育弟弟们。

  皇子阿哥未来可都是身居高位的, 等他们长大了就可以与他一起来为汗阿玛分忧了。

  胤礽幻想了一下自己未来到督察院里喝茶看报,弟弟们在各部矜矜业业的美好日子, 蠢蠢欲动着想要对五、六、七三位刚来上书房没多久的小豆丁们伸出魔爪。

  胤礽:如果可以, 孤还想撸一撸五弟弟、六弟弟和七弟弟的小脑袋。

  三位弟弟们都已经长大可以去上书房念书啦!八弟弟因为年纪太小, 还要过两个月才能来念书, 胤礽只要一想到这些可爱的弟弟们在上书房里聚集成一团, 就忍不住“心痒难耐”。

  【不如, 以教弟弟们的名义,来给弟弟们上课,只要大朋友把弟弟们哄开心了, 他们就会主动伸出小脑袋来让你rua!】

  胤礽给小美说的有些蠢蠢欲动。

  上什么课可以让弟弟们主动伸出小脑袋来让他摸呢?

  现在的弟弟们, 可都是很有戒心的, 他们才不会像三弟弟那么单纯, 也不会像四弟弟那么笨, 尤其是六弟弟活泼鬼灵精, 七弟弟因为从小有腿疾有些敏感, 他们也从来都没有与他接触熟悉过。

  胤礽想要撸弟弟的愿望,每一次都有汗阿玛这个“拦路虎”。

  哎,汗阿玛就像是拆散牛郎织女的王母娘娘一样, 铁面无情。

  “有了!”胤礽突然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感兴趣还看过教育片的内容, 忙嘱咐玉柱:“你去派人给孤搜集一些磁石来,制作成刻了南与北字的长条磁铁。”

  玉柱得命而去,问都不问太子殿下又想要做什么就照着办了。

  “太子殿下,皇上差遣奴才来请您去一趟御书房。”

  胤礽习惯性地将难题都抛给了汗阿玛以后,就开始兴致勃勃地写起教案来,他似乎一点都没有想过,汗阿玛会拒绝派遣人去学习外语的可能。

  梁九功亲自来叫胤礽,等同于在告诉胤礽:汗阿玛有非常严肃的事情要找他说。

  胤礽放下笔,忙赶了过去,临进去上书房之前,他瞅瞅梁九功拿着的拂尘,以防万一地小声嘱咐:“待会儿一定要抓紧了。”

  梁九功秒懂了太子殿下的意思,哭笑不得。

  殿下已经长大了,皇上为了面子,也不会再揍殿下啊!

  看来是从小给揍习惯了,让太子殿下对他手中的拂尘产生了惧怕。

  梁九功抓紧了手中的金色拂尘,心中骄傲:这可是揍过太子殿下的拂尘,以后一定要当传家宝供起来。

  胤礽进入殿中,只见康熙正严肃着脸坐在御前,左右手各拿着两封奏折在查看,还未等胤礽说话,康熙就将其中一封奏折递给了他。

  “来了,你来看看这一封奏折。”

  康熙的神色一时看不出喜怒,胤礽好奇地拿来一看,只见其中署名“陈宏勋”。

  奏折上言明“纳兰性德近月不断与沿海通常口岸进行书信往来,大肆购入外洋书籍,印以借阅给友人,传播外洋之学,不务正业是轻,误国乱政才是重。”

  “如今纳兰性德与外洋来使接触,其证据确凿,他甚至私下与英格兰等商人会面,每日详谈!”

  “戴梓身居大清研究所之重职,却与纳兰性德勾结,私通外洋,与荷兰商人,葡萄牙商人私下苟且。”

  康熙道:“这事儿,是你干的?”

  胤礽拿着奏折,有一亿点点心虚。

  胤礽:孤感觉自己就像是偷吃了蜂蜜的小熊/维/尼,被兔子瑞比发现了。

  【所以大朋友是想要说,您的爸爸是兔子?】

  不!汗阿玛是猛虎,威武霸气的大老虎。

  胤礽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跳跳虎的样子。

  老父亲语重心长说道:“容若他是精通汉学的满人,朕将他提拔上来,作为与汉臣文人沟通的中间人来减轻矛盾的,你怎么将他给弄去学什么外洋语言了?”

  胤礽顾左右而言他:“啊!这个陈宏勋,他爷爷不是张献忠吗?就是那个反清的农民军头领。”

  “朕在问你话呢!你扯张献忠做什么?”康熙发现,儿子年纪大了,比以前更加地滑如泥鳅,他不仅学会了开溜,还学会了装傻!

  这些都不是清廉正直的太傅们教坏的,也不是索额图教坏的。

  滑如泥鳅,有一点儿纳兰明珠的影子,装傻充楞、难得糊涂,又有一些王熙的影子。

  “好的不学,尽学坏的,”康熙感觉一阵为难,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吧?自己吃不消。把他放出去吧?他就跟着外头的朝臣学,做帝王的又不能怪自己指定的大学士教坏了太子,王熙好歹还是贡献巨大的老臣呢!

  “汗阿玛,容若他的人脉都是年轻学子,他们学起来快,接受新鲜事物快啊!”胤礽一秒就怂,半点都没有与索额图等其他臣子们刚的影子。

  他弱弱地反驳:“接触外洋人,是为了学习他们的语言,为了学习他们的知识,学习的本质是为了开眼看世界,然后进一步治理好大清,这不是误国,也不是上奏上写得私通外洋。您要戴梓造比利时的大炮,戴梓总得了解那是个什么,才能造的出来吧?他去接触外国人,也是儿臣给他与容若牵的线,用的是孤的人脉。”

  “好一个开眼看世界,你就不能将你的人手用在正事上?”

  康熙指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责备似的质问胤礽:“你看看这满朝文武,不是怕你的,就是躲着你的,一个储君做到让所有人都嫌弃,你也不难过?”

  “会怕儿臣的,是因为他自己手脚不干净贪污受贿,会躲着儿臣的,是不愿意干活,喜欢偷懒的人,”胤礽对此是一点都不忧心:“他们没有能力,他们手脚不干净,汗阿玛早晚会厌弃了他们,换其他的能人上来。”

  “学习外边的语言与规矩,那也是国家大事,汗阿玛您要怪儿臣做事前没与您商量儿臣是认的,但是儿臣觉得这事儿没错,儿臣的想法,奏折上头也都写了。”

  康熙瞧他委屈巴巴的像个小媳妇,躲开自己三步远,时不时还去看梁九功手中的金拂尘,顿时就觉得手痒了。

  一桩桩的,全给他惹出烂摊子来。

  “南怀仁弹劾戴梓。”

  胤礽:“他不安好心!”

  “你不该这么说他。”

  胤礽气呼呼地反驳:“可是他在游记之中,将汗阿玛称呼为鞑靼皇帝。”

  “他是你的太傅!”康熙严肃提醒:“朕是帝王,朕可以厌弃他,惩罚他,唯独你,不能以太子之姿,去责备教授过自己知识的师长!”

  胤礽眨眨眼:“哦。”

  这回答可不令康熙满意,这回气得手痒痒,脚也痒痒:“哦什么,你哦什么,你就这么敷衍朕?”

  胤礽垂头丧气地拢下脑袋:“儿臣知道了,儿臣就憋着呗,等着汗阿玛明察秋毫。”

  难搞,真难搞。

  哎,奔了三的老男人都是这样的吗?

  【……】

  “南怀仁来大清几十年,是外洋人中最为了解大清的人,”康熙道:“朕需要他们的人,也需要他背后的人,朕这一次会留着他,不发落他。”

  “他在企图蒙蔽您,”胤礽唉声叹气:“您也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当初,您也跟儿臣说过,外洋人需要警惕。”

  “他的背后都有谁,保成不会不知道,朕之前就教过你,警惕与防范,是下下之策,知人善任,利用他手中的力量,才是帝王之道。朝中心怀各异的人多了去了,你难不成还要一个个都警惕过来不成?”

  胤礽还有些不忿:“汗阿玛为什么要保着南怀仁呢?现在儿臣私下与您说,您不说出去,谁都不会知道儿臣‘不敬师长’。”

  “南怀仁是为朕启蒙科学之人,亦是我大清的臣子,他如今在大清为官,翻不出花来。”

  康熙淡淡道:“况且,他寿数将尽。”

  胤礽不安道:“他在不断地为故国谋取在大清的利益。”

  “那朕又何尝不是在通过他,在谋取他故国的利益?”康熙抚摸胤礽的脑袋,缓缓道:“保成跟着朕好好学,你要做的唯有一件事,独善其身。”

  胤礽闻言,睁大眼睛,那一瞬间,汗阿玛一下子变得深不可测了起来。

  不久,戴梓与纳兰性德同时获罪免职,比利时的大炮研制计划搁置了下来。

  康熙将胤礽给拎在身边教,让他亲眼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帝王的平衡之道。

  胤礽只看到汗阿玛这边挑拨一下,那边煽风点火,像个下棋的老狐狸,把牵扯进了这件事中的人都囊括其中。

  他看,他瞪大了眼睛去看,去看汗阿玛是如何布局的,是看汗阿玛是如何利用不同人的特性,牵引他们去行动作为,最终渐渐将一张大网彻底铺设而下,笼罩住所有人。

  这样惊人的洞察与控制力,胤礽自问是做不到的。他站在汗阿玛身边,看他下棋,就像是局外人一样冷眼旁观,可是身处局内之人恐怕都不好受。

  戴梓圆滚滚的身影在两个月中迅速消瘦下来,纳兰性德也因朝中之事暂停了诗歌创作,甚至与家中长辈闹不和。

  胤礽只观察戴梓的精神状态,就知道他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

  最终,胤礽有些不忍心,主动劝说康熙:“汗阿玛,您别再遛戴梓了,您将他关起来,让他好好休息吧?”

  康熙淡淡瞥了他一眼,轻哼一声,也不知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总之,第二天戴梓就被关押进了大牢里。

  戴梓一被关,纳兰性德可不好受,事态酝酿地差不多了,维护纳兰性德的明珠党羽纷纷跳出来指责起了南怀仁在构陷罪名,诬告戴梓与纳兰性德。

  胤礽不着急了,他恍然大悟:“南怀仁他走错棋了,他弹劾戴梓也许能成功,因为他还不知道戴梓已经有了儿臣的庇护,可是他却弹劾了容若,容若是满洲贵族之后,又有汉人文人群体的拥戴,他怎么可能勾结外洋?何况,容若还有明珠的人护着。”

  “这哪里是南怀仁弹劾的,是与他勾连的陈宏勋将纳兰性德给弹劾了,”康熙轻笑一声,教育胤礽:“保成日后要培养人时,切记培养精英之才,切莫与这等糊涂之人有所联系。”

  【大朋友的爸爸在提醒您,要小心猪队友的坑害哦!】

  “还是汗阿玛深谋远虑,儿臣比起您来差远了,”胤礽立即就悟了汗阿玛现在想要听什么,顺嘴就吹起了彩虹屁。

  康熙正享受着儿子崇拜的目光,忽而听人来报“皇上,钦天监南怀仁进宫来向您请罪。”

  南怀仁来找康熙,是来辩解,来证明自己清白的。

  “皇上,臣的后半生都在大清度过,早就已经入了大清的国籍,入朝之后,从未参与党羽争斗,而今却接连受到明珠党羽的弹劾,难道就因为臣弹劾了一位臣子吗?若是那人没有问题,皇上又为何会将他关入牢狱之中呢?朝中弹劾他人的奏折何其多,为何独独臣受到接连打压,还不是因为臣在大清无亲无故,皇上,臣恳请您相信臣对您的忠心啊!”

  “忠心吗?”康熙轻叹道:“那么,勋卿不如将你所写的游记拿出来,让礼部官员将你的游记翻译给朕看看,看看你对朕有多少忠心。”

  南怀仁僵硬着身体,冷汗顿时就滑落下来了。

  他看到了站在帝王身后的太子,小太子的神情全然是看待陌生人的冷漠,再也不似当初那般甜软单纯。

  几时起,太子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呢?

  他有多久没有教导太子,南怀仁自己都不记得了。

  “朕之太子,自幼就有仙人庇佑,是得天所授之人,他看得懂你们国家的文字,你也说了,你来大清几十年了,还不懂大清的规矩吗?”康熙的话语,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南怀仁的神色顿时就灰败下来。

  他低下头去,跪拜在地,认下了自己的罪孽:“臣有罪,臣确实在词语使用上失查大意,并非是不敬重皇上啊!臣恳请皇上责罚,臣只求皇上看在臣为大清贡献了半生的份上,饶臣性命。”

  康熙又问他:“朕命令戴梓研究大炮,还未能成,你又为何要弹劾戴梓勾结外洋?”

  南怀仁后悔极了,他只悔恨自己挑错了时机来弹劾戴梓,此事不仅未能成功,还连累了自身。

  按照原本的设想,他应该是等到戴梓顺利研制出大炮引起帝王的警惕与猜忌,再上奏弹劾。奈何戴梓他去了太子所设的研究所,唯恐戴梓成为太子的人,从而得到太子的庇护,这才急于求成,提前上奏弹劾。

  南怀仁俯首道:“一切都是臣的嫉妒之心在作祟,是臣见戴梓才华过人,轻松就可以制造出外洋鸟枪,生怕他将臣自己都做不出来的大炮也研制出来,这才构陷污蔑戴大人,臣认罪。”

  胤礽眼看南怀仁轻描淡写地将罪孽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刚想说话,却听康熙道:“你道德败坏,不堪为师,现在朕命你革去太子太傅之职,烧毁所写游记,罚俸一年,留于钦天监反省,你可认?”

  南怀仁只听见帝王对他的言语失察轻拿轻放,显然自己还有帝王恩宠在身,并未被帝王所厌弃,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激动地对康熙磕头道:“臣认罪!”

  南怀仁走后,康熙望着乾清宫的尽头,那边空荡荡的,就像是这帝王宝座,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那些在他幼年时期对他影响颇深的臣子们,都一一离开了他的身边,离开了他的心底。

  帝王恩宠,帝王情面,这些都是虚的,在棋盘之上,唯有执棋子的人才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也唯有权力不会背叛他。

  康熙勾起一抹讥讽的笑容,转眼就见倒霉孩子正气鼓鼓地在瞪自己,老父亲的血压顿时就往上高了一个节:“看什么?你竟然敢瞪朕?反了天了!”

  胤礽也跟着提高声音:“他明明是为了自己身后的教会,他在与汗阿玛虚与委蛇,儿臣都看出来了,您肯定也看出来了,他就是为了自己国家要与大清通商,为了故国的利益才构陷戴梓的,可是您竟然就轻拿轻放了,就这样轻拿轻放了!”

  “朕早教过你,为政不可太过激进,现在杀掉一个南怀仁,以后还会有北怀仁,还会有西怀仁,南怀仁是外洋人入籍大清的代表,朕今日杀了他,日后就没有洋人敢到到大清来,你还提什么开眼看世界,你要派人去,总也要接待人家来大清吧?杀死了他们的人,人家还不得敌视大清的人?”

  康熙指着胤礽就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还劝朕要开明,要吸引人才,要多召洋人来我国,你奏折上写得清清楚楚,怎么临到头来自己脑子还拎不清?”

  胤礽给老父亲的唾沫喷了一脸,傻傻地抹了一把脸,歪头想想:好像,汗阿玛说的也有道理?

  “那……那就这么算了吗?”

  胤礽还有些不甘心,他正是“嫉恶如仇”的时候,南怀仁触犯大清的利益,早就已经被打入了“敌人阵营”,是恶的代表了。就算他教过胤礽,胤礽都还是不想对他轻拿轻放,并且心中对他有着浓浓的敌意,因为他阻拦了大清自己研究大炮,并且差一点就陷害了大清朝自己的科学研究人员,这一定是敌国的阴谋,罪无可赦!

  “为政,应当懂得难得糊涂,朕看你平时挺机灵一人,怎么现在就拐不过弯来?你且看着,南怀仁为了重新获得朕的宠信,他一定会做出别的贡献来。”

  康熙镇压住了气呼呼的胤礽,对他挥挥手:“去去,你给朕去上书房,找你的太傅们好好学学怎么处事!”

  胤礽就这么灰头土脸的,给老父亲赶出了御书房,那赶走他的样子,就像是扫落叶似的,一点都不留情。

  无情的汗阿玛,就这么打击了他以后,把他给抛弃了。

  小美为胤礽放起了二胡,以显示他被伤透的内心。二胡的音乐悲伤又悠长,越听越凄凉。

  胤礽:孤被汗阿玛伤透的内心只有甜甜软软的弟弟们可以治愈了。

  之后的一阵子,汗阿玛似乎又忙碌了起来,胤礽看到汗阿玛不断地招人进御书房商谈,又下令为戴梓与纳兰性德平冤昭雪。

  戴梓回到研究所后,派人送了厚礼给胤礽,附上一句话:多谢太子殿下出手相救,殿下大恩,臣铭记在心。

  胤礽听着,低垂下头,蔫巴巴的。

  “孤比起汗阿玛来,差远了。”他还给他拉拢了戴梓,巩固了戴梓的忠心。

  徐嬷嬷安慰他:“殿下年纪还小,现在的见识有限。您潜心学习,学得多了,见识就广了,也许以后也会和皇上一样厉害。”

  徐嬷嬷是坚定的太子拥护人,在她看来,太子继承皇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小美警惕地竖起了耳朵,提醒胤礽。

  【这不是挺好吗?大朋友的爸爸厉害,大朋友就可以摸鱼了呀?不过,徐嬷嬷说这话,会惹来麻烦哦!】

  胤礽想想,觉得小美说的可太对了!

  何必去烦恼汗阿玛到底有多么老谋深算呢?汗阿玛厉害点不好吗?他要是能厉害到上天去与太阳肩并肩,那胤礽自己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在底下喝茶嗑瓜子,给他加油助威了。

  他回味过来,之前还有些备受打击的小心脏顿时就满血复活,他笑着告诉徐嬷嬷:“孤才不要与汗阿玛一样劳累呢!孤觉得孤现在这样就挺好,徐嬷嬷以后可别说要孤与汗阿玛一样的话,让别人听见了,好似孤巴不得要出去干活似的。”

  徐嬷嬷闻言微微一怔,回忆起自己之前说了些什么,顿时冷汗就冒了出来:“殿下恕罪,是老奴失言。”

  胤礽左右看看,发现听见这就话的只有心裕,于是笑着向心裕招了招手。

  心裕忙道:“附近只有自己人,殿下。”

  “没事,孤就是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你去与三姥爷说,容若作为明珠的儿子,已经开始与外洋人接触,培养学习外语的人,三姥爷是不是也要不甘示弱一下呢?孤以后想要派人出使各国,这些可都需要人呢!”

  要派人去外洋学习,可比与外洋通商要难多了。

  现在愿意去通商口岸与外国人接触的,都是追逐利益的商人,朝廷自己在此之前只有礼部主客清吏司做基础,主客清吏司还只注重内地而来的外国人,忽视了海洋外面的来使。

  追根溯源,都是海禁的错,如今海禁已经解除,各地通商口岸逐渐上了正轨,过去的遗留问题先不去提,现在当务之急是培养文人去学习外语。

  目前还不能通过增开科举恩科来吸引天下文人学习外语,胤礽用脚指头想一想,就知道这会有多少阻碍,他暂时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既然如此,那就另辟蹊径,以重金聘用文人来学习、翻译外语书籍。

  科举是万人过独木桥的几率,不是谁都有这个运气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剩余的其他文人,当然需要另找别路子来生存。

  胤礽只需要投入一部分钱,就可以吸引人来学习外语,待未来需要外语的岗位逐渐增多,朝廷可以提拔懂得外语的臣子,如此上行下效,别人见到有臣子因为懂得外语而受到提携,自然会有样学样。

  于是,胤礽给索额图布置了一项大任务:学习纳兰性德,招纳人手研究外语,翻译外语书籍。

  三姥爷一旦忙起来,就无暇顾及来教导胤礽,他在户部,每天对着两位户部尚书的“老脸”,天天跟着他们算钱,满脑子都塞满了各种数字,胤礽待不住多久,就想要开溜。

  “孤只要知道全国粮仓有多少粮食,全国税收有多少就行了,”要胤礽去坐下来慢慢算账,浪费一天的时间在账目上,这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

  “孤觉得,算账目的活儿应该丢给专业人士去做,而孤,孤的职位是储君,储君就该做储君应该做的事。”

  两位尚书问道:“那么殿下想要做什么事呢?”难道是想要去到皇上身边学习?

  胤礽严肃地告诉他们:“孤的职位,除去辅佐汗阿玛治国理政之外,还有就是培养幼弟们了。”

  两位户部尚书面面相视:“所以殿下是想要去上书房?”

  “对,孤先走一步,两位尚书接着忙自己的活儿就行了。”

  趁着汗阿玛现在正是公务繁忙没空管他的时候,胤礽抓紧时机赶紧开溜。

  两位尚书也不会阻止他,实在是太子在各部之间早已经是来去自如,皇上又放任,他们只能唏嘘道:“不愧是储君,不仅要学治国理政,还要关爱幼弟。”

  等等,关爱幼弟?太子才十一岁,自己都还是个半大孩子,他能教弟弟们什么?

  胤礽催促着玉柱:“孤之前派你去打的磁铁,准备好了吗?”

  “回殿下,都准备好了,上边还染了红色与蓝色。”

  胤礽乐呵呵地抱着装满了磁铁的小盒子,借着给三弟弟与四弟弟上课的名义,将五弟弟、六弟弟,还有刚来上书房进学的七弟弟,将弟弟们组成了一个小课堂。

  太子殿下要带着五位阿哥上课,其余先生们无法阻止储君,只能上告太傅们。

  专负责胤礽教学的四位太傅,经过了这些年,每一位都感受过被太子殿下“掏空”肚中墨水的感觉,最严肃的汤斌早就已经倒戈:“太子殿下极有分寸,既然他想要关爱弟弟们,那就放一节课给阿哥们玩未尝不可。”

  李光地与熊赐履关系好,而熊赐履与索额图又为莫逆之交,这三位对待太子总顺着他意思,唯一一位脑子还清醒的张英还是有些不放心:“不如先去禀告皇上一声?”

  “差遣人去禀告一声也好,”熊赐履道:“皇上又不会阻止殿下上课。”

  任何一位先生都喜欢学问好又主动学习的优秀学生,其中也包括了极为推崇考试的熊赐履。

  况且,以皇上对太子的溺爱,可能也就唠叨几句。

  张英提议道:“不知我们可以在旁看看殿下上课吗?”他有点担心太子会胡来,带着三阿哥与四阿哥也就算了,六阿哥与七阿哥年纪都太小,他们连字都还没有识全,还能学什么呢?

  “我去问问殿下,可能旁听一课,”汤斌有些好奇,他喜爱以学问教后辈,年纪虽长,却仍孜孜不倦,要说他严肃,对待学生的纪律严苛,可论接受新鲜事物,不断进取学习来看,汤斌其实比其他三位太傅都更要豁达一些。

  胤礽听后,高高兴兴地派人为四位太傅在课堂后边准备了座位。

  这还是胤祚与胤祐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与太子接触,在两位小阿哥的心目中,年长的太子殿下就像是高山一样距离遥远,平日里也多是道听途说,听听授课的太傅夸太子,又听三阿哥胤祉吹嘘太子。

  想象中的太子是一个很厉害的兄长,又是储君,地位也是所有的皇子之中最高的。

  今日这么厉害的太子,却跑来给他们上课,胤祚与胤祐一脸迷糊。太子能给他们上什么课呀?太子又不是先生。

  已经六岁的胤祉端坐着,吐字口齿清晰,文静中带着一些书卷气,很有小书生宁静之感。

  胤禛面无表情的样子,就像是山上龟裂的石像,他就静静地看,看太子又想玩出什么花样来。

  胤礽道:“孤教授三弟与四弟‘科学’已有一年余,而今五弟、六弟与七弟也一一来到上书房,看到你们,就像是看到大清未来的花骨朵在一一长成。有一句话说的好,叫做‘少年强,则国家强盛’,说的就是大清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去建设更美好的国度,而唯有懂得学问,方能治好国家。”

  四位太傅听着,纷纷点头,十分赞同胤礽的话语。

  这就是为何,汤斌会对这学生喜爱得不行,再也没有谁比太子殿下更懂得他的理想与主张,以学问治国,是他提出来的,殿下全都一一记着呢!

  四位太傅坐在课堂最后边,窃窃私语:“‘少年强则国强'说得可太妙了,可见太子重视对后人的栽培,这话说得铿锵有力,说得人只恨不能做那传承薪火的师长,将自己的满腹学问都教授给后人。”

  “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今,也轮到太子殿下来传道授业了。”汤斌附和道。

  就这一通开场白,令四位太傅都产生了共鸣之感,在场的哪一位不是朝野中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大学者?哪一位又不是满腹才学,栽培桃李,做传道授业的恩师?而今做到太子太傅,教育皇子,这些未来一个个都会是身居高位的皇子们还只刚刚会写字,教育他们,不知未来会影响多少人的命运。

  胤礽道:“四书五经这些学问,太傅们比孤更加渊博,有太傅与他们指定的先生教导,孤就不在此班门弄斧了,若是弟弟们有兴趣挑战刷考卷,挑战一下孤之前创下的记录,孤会很欣慰,很高兴的,孤也在每一门考试卷的记录之后设置了惊喜,如果谁能够打破孤之前的考试成绩,或是与孤成绩一样也行,就会收获一个小礼物。”

  胤礽冲弟弟们眨眨眼,充满暗示意味地去瞅胤祉:所以,上书房的刷分挑战计划,就靠三弟弟来动员了,让弟弟们充满动力地主动学习起来。

  胤祉精神一怔:小礼物!

  “孤想,太傅们应该也会很乐意看到大家勇于学习,温故知新,考试刷题的。”

  胤礽说着,汤斌已经含笑鼓掌起来:“妙,妙啊!”

  等等,太子殿下之前创下的成绩,那不就是满分全通过吗?

  “孤之前提到了‘科学’,‘科学’也是目前上书房还没有设立出来的课程,在之后不久,上书房可能就会新增添一门课,叫做‘科学’,今日孤就来抛砖引玉,为大家上一门科学课。”

  “《管子》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所说的磁,指的是吸铁石。”

  “在汉时,将吸铁石称呼为慈石,民间传言,慈爱的母亲会吸引儿女,而不慈的母亲,会使儿女离心,说的就是慈石的特性。古代发明的司南,就是以磁石雕琢成勺状。”

  大清皇宫里就有司南,胤礽命人将它取来,上课时给弟弟们看。

  “这勺子放在方的地盘上,周围是二十四向,不过,因为勺子太重又不易带走,现在就放在皇宫里当个装饰,你们看孤能将它随随便便拿来给你们上课,就知道这家伙已经不被汗阿玛重视了。”

  “事实上,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指南针,是经过了宋时指南鱼的改进,变化而来的。”

  “现在,孤要给你们说一说指南针为何可以指南,又为何会有慈母吸引儿女,不仁慈则排斥儿女的说法。”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磁时的两极特性,”胤礽想要方方正正的磁铁,工匠们靠着人工,就可以小心翼翼地磨出来了,接着染上两极的红色与蓝色,上边雕刻着南、北,两字。

  他还命人准备了一盒磨损用下来的铁屑,给弟弟们一人发一个,让他们用磁铁不同的部位来吸引铁屑。

  学惯了四书五经的课堂,平日里上课都是坐着念书,写字,背书的小皇子们第一回见到上课带他们动手去玩的,刚被发到磁石的时候,还有些手足无措。

  已经习惯了太子授课方式的胤祉率先的顺着他的话,将磁石靠近铁屑。

  胤礽问他:“你亲眼看见了,这一段磁铁之中,什么地方的磁力强大?”

  胤祉回答道:“铁屑多的地方,说明强大,铁屑少的地方,则弱。”

  就这一问一答间,其余小不点也止不住蠢蠢欲动的小手,去抓磁铁玩,吸引铁屑再扒拉下来,再吸引,手中的石头就像是有一张小嘴似的,只要靠近桌上的铁屑,它们就会乖乖地吸附上来,特别有意思。

  “好了,玩过了吸引铁,接着要讲磁的南北两极了。”

  胤礽还是让他们自己来玩,最终得出结论。

  “哪两个极之间会互相吸引,哪两个极之间会互相排斥呢?”

  三个第一次上科学课的小阿哥兴致全都给调动了起来,最为活泼胆大的胤祚大声回答道:“不同的两个会吸引,一样的会排斥。”

  胤礽又命人拿来了一根长长的磁铁,拿在手中:“现在它也有两个极,孤命人将它切断了,你们猜会发生什么?”

  三位小阿哥齐刷刷摇头,全神贯注地盯着胤礽瞧,瞧那眼巴巴的小眼神,跟小鹿一样。

  胤禛:“……”

  他就眼睁睁看着之前还有些畏惧太子的老五老六老七,一点一点给太子哄得眉开眼笑,还乖乖听课,去回答太子的问题!

  太子以哄孩子的把戏来逗弟弟们,也不见太傅们阻止,再去看四位太傅,全都兴致勃勃,互相窃窃私语。

  胤礽命人将这块长长的磁铁给砍断,中间的横截面因被砍断并不光滑,却已经显露出来了新的两极特性。

  “它又一次重新形成了新的两极哦!”

  小阿哥们:“哇!”

  胤禛:“……”

  “好的,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你们有没有办法,让孤手中的磁铁浮起来呢?”

  胤礽手里有一盒的小磁铁,都是打磨出来的小玩意,放在平时要是用来玩,早就让人说太子不务正业了,可如今教授弟弟们学会思考,自己去推理,太傅们并不阻止,几个小阿哥还真玩上了。

  靠着用同极相斥的法子,让磁铁漂浮起来,实际操作其实也并不难,却让这个年纪的小阿哥们一个个都打了鸡血一样满面红光。

  “它飘起来了,它真的飘起来了!”

  胤礽问:“它因为什么而飘起来呢?”

  因幼年腿疾,性格有些沉闷内敛的胤祐立即回答道:“因为同极相斥。”

  “好的,现在,孤再来说一说指南针为什么可以指南,这个原理,其实与磁铁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处,因为我们现在站的地球,它本身就有‘磁’的力量哦,所以船只行驶在大海上,靠着指南针就可以找到方向,当然,如果遇上了附近有磁的山石峻岭,指南针就会失灵啦!”

  胤礽伸出了蠢蠢欲动的爪爪,顺利地摸上了五弟弟、六弟弟与七弟弟的脑袋。

  他们乖乖的没有反抗,还用崇拜仰望的目光看他,跟着三弟弟一起喊他“太子二哥”。

  小美为胤礽播放代表成功的烟花。

  【恭喜大朋友顺利撸到弟弟们,趁着爸爸不注意,快使劲地rua!】

  “太子二哥真厉害!”

  “我也想跟着太子二哥学习科学。”

  “科学太有意思了。”

  胤礽:孤又活了,孤又可以了!

  汗阿玛是什么?汗阿玛可以rua吗?他有弟弟们甜,有弟弟们软吗?

  不能!没有!

  那就让他继续干活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