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十七章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第十七章

作者:大团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2:31 来源:免费小说

  四位授课师傅轮流来为胤礽授课, 他们的授课风格截然不同,分别给胤礽留下了奇特的印象。

  张英是他最为熟悉的师傅了, 他特别有耐心, 也知道胤礽坐不住的性子,每当与他讲解时,张英都会用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故事来吸引他的注意力, 待他全神贯注了, 再与他以交流谈论的方式来教授更深层的内容。

  也许是因为家中有个少年时就有才名的儿子,令张英有了充分的前期锻炼, 他是四位师傅里授课最能令胤礽听懂的。

  但是, 张英他喜欢拖堂, 拖进度!

  胤礽急着要拯救“小伙伴”, 恨不得加速奔跑一百里, 张英又温温吞吞生怕他学不会, 学不透,这可把学生给急坏了。

  所以比较起来,胤礽更喜欢熊赐履!

  刚开始的时候, 这位理学大家教孩子时语言不够浅显易懂, 以至于胤礽听他课的时候总以茫然的无辜小眼神对着他。

  熊赐履也很无奈, 他也没想过皇上会让他教授一个四岁的小娃娃呀!

  他悄悄与张英耳语抱怨:“皇上当年启蒙, 是在六岁以后, 我家孩子启蒙, 也是在六七岁的年纪, 到了太子这儿,虚岁五岁,实际四岁, 别说是背书了, 字都没认全呢!即使是国之储君,那也太早了些,皇上这是在拔苗助长啊!”

  张英于是提点了几句:“不如先以《诗经》为例教授殿下认字,引导他写,若殿下不能理解释义,不如多与他说说故事。”

  至于写毛笔字练臂力,他们也没指望他现在就能练上。

  熊赐履叹息一声,谢过张英的提点。

  做太子师对于臣子而言是一件名誉与地位双收的好事,康熙相信他们的人品与才学,有帝恩厚爱在前,熊赐履岂能辜负帝王期望?昔日理学、经学大家摒弃了晦涩的咬文嚼字,学着那老百姓的白话言来说话,为的也不过是能令小太子听得懂。

  为了教会胤礽,熊赐履在家中对着六岁的孙儿做试验,亲身体会到这个年纪的孩子有多么坐不住,注意力有多么容易被外物所影响。

  “今日教授的是《诗经·小雅》中讲述采薇的一段。”

  熊赐履说着,书桌上的舒克时刻想着要越狱,趴在那笼子的铁栏别缘,抱着栏杆疯狂地用大板牙磕磕磕……

  细细碎碎的声音没能影响到胤礽,他聚精会神盯着授课先生,跟着他念“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熊赐履心下叹息,有了对比,才知道国之储君有多么不同,只是这一份专注力,就比他家的孙儿要优秀了不知多少倍。

  他引经据典说起《史记》中武王平殷商时食采薇,胤礽眼眸蹭地亮了起来:“武王伐纣,孤知道这个!”

  熊赐履惊讶极了:“原来殿下提前听过《史记》了吗?不如由殿下来说说,您大致知道多少内容呢?”

  胤礽兴高采烈地说起来:“孤知道有哪吒、二郎神,还有石矶娘娘,姜子牙和申公豹!”

  熊赐履笑开了声:“原来殿下是提前听过了《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是前朝之人所写,话本广为流传,戏剧中也会排到封神演义的片段,熊赐履道:“只是《封神演义》是前人虚构的,《史记》之中可没有记载古代有哪吒。”

  “孤知道虚构的意思,古代没有哪吒和敖丙,”胤礽认真答道:“孤分的清现实与话本。”

  不过他知道,虽然古代没有哪吒,但是古代有恐龙!在比大禹治水更遥远的古代,是时下众人难以考据到的远古时期。

  “采薇讲述的是一位解甲归田的兵卒,离开边关归乡的艰辛,道路难行,他又饿又渴,回忆往昔战场上的时光,心中百感交集。那时候啊,边关不稳,戎狄侵扰……”

  熊赐履说着说着,发现太子殿下的眼神逐渐迷茫,从他那脸上,就得知他又有没听懂的话了,于是他放慢了说话速度,等待太子殿下醒悟。

  不过片刻,太子的迷茫逐渐退去,仿佛一下子就懂了他的内容,那感觉,就像是“醍醐灌顶”的参悟,又像是有个看不见的人,时刻待在殿下的身边为他解释。

  熊赐履竟有些相信皇上派人宣扬的太子殿下“得天所授”了!

  白天,授课先生讲述了多少东西,晚上又跟着系统看相关动画,重复听,重复看动画,重复背诵,学习进度一日千里,胤礽以惊人的速度啃噬着《诗经》的进度。

  前一日刚学会了“采薇”第二天就能背下来了,这样过目不忘,聪慧懂事的学生哪个师傅不爱?更有意思的是,太子殿下还会以一种“求知若渴”的眼神注视着自己,请他教授更多的内容。

  不知不觉间,熊赐履将授课进度加快不少,从刚开始的两日一篇,到一日两篇,三篇,教的人投入,学的人冲劲儿十足,竟达成了和谐相处。

  四位先生中,也是熊赐履出现的频率最高。每当上课的时候,都会响起系统激昂的背景音乐,胤礽满脑子都是两个字“冲鸭!”

  另外两位,李光地要帮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朝堂公务较多,出现的频率最少,可每当他出现的时候,胤礽就知道又到了能听师傅讲故事的时候了!

  这是个人生阅历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师傅,为了听他讲被“吴三桂”绑架强迫做地方官,虚与委蛇最终找机会逃回大清朝堂的坎坷路途,胤礽每次上课前都会提前将要学习的篇数给预习完,牺牲玩耍的时间去学习,为的就是让李光地知道他学会了,好在课上说说其他的故事。

  李光地就纳闷了,他询问同僚:“你们可知为何殿下要叫我小虎师傅?”

  没有人看过《小虎还乡》,他们当然不知道胤礽的小脑袋里脑补了多少东西。

  最后一位师傅名叫汤斌,眉头间有一道皱痕,国字脸,特别严肃且有威严。他在朝堂之中就是有名的清正的名声,做事特别较真,严肃的性子极容易得罪人,是只效忠于帝王的孤臣。

  康熙喜欢用汤斌,对其尤为敬重,尊其为理学、朱学大家。

  汤斌年过半百,头发也有些花白,只要出现在那儿,就令人心中犯怵,明明是能止小儿啼哭的存在,胤礽却觉得他特别亲切。

  无他,汤斌的脸型和养育了七个葫芦娃的爷爷好像哦!

  上课的时候,胤礽就喜欢盯着他的脸看,还有胡子,如果再白一些,那就真的是葫芦娃的爷爷了。

  尽管朝中事务繁忙,康熙仍然打算亲自过问胤礽的学习进度。在放任胤礽学习了近一个月后,康熙抽出两个时辰,特意来到汤斌的课堂听他讲述《诗经·郑风》。

  《郑风》中有许多情诗,讲述的是先秦时的民间风俗,其中词句很有韵味,比如那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那么多篇幅,四个师傅中偏偏给汤斌排到了《郑风》,严肃的小老头儿一本正经讲述郑风雅乐,还要时不时应对胤礽稀奇古怪的提问,康熙不过听了一炷香时间,就憋笑憋的辛苦。

  “子衿一篇用词婉约柔美,雅乐赋之,可从中体会到先秦时郑地民风。”

  “这个故事,说的是女子在城楼上等待她思恋的爱人。爱人久久不来,女子的爱意低落中染上了惆怅与幽怨。”

  胤礽举手发言:“汤师傅,为什么要在城楼上等人,不能在城楼下等人吗?城楼上又没有茅厕。”

  汤斌:“……”

  堂堂理学大家,竟无言以对!

  康熙嘴角含笑,抖动着肩走出了课堂,没有当场笑出来还是给汤斌面子的。

  “汤师傅,什么是思恋?恋是爱的意思吗?那为什么不是思爱呢?古人这么写字,是不是因为恋的比划比爱字要少?”

  汤斌给胤礽问得头大,可太子殿下并非故意捣乱,而是真正心有疑惑,为人师者,只能耐心解答。

  诗经中的恋爱篇由汤斌来教是个错误的搭配,第一堂课时汤斌就体会到了太子头脑不简单,他教得艰辛,学生问题还刁钻,其余师傅报以同情,帝王还偷着乐呵一点没有换师傅的打算。

  每当下课时,胤礽都会眼巴巴来问师傅们:“孤表现的怎么样?”

  待师傅说了“殿下表现很好,”他就会兴高采烈地给小鼠喂食。

  最开始的十篇背诵理解完成,康熙问起四位师傅太子的学习进度,熊赐履与汤斌都异口同声告诉康熙:太子天资聪颖,过目不忘。

  胤礽还兴冲冲跑来求见康熙,认真对他道:“汗阿玛,孤背会了十篇,您快检查检查,给孤考试!”

  第一次面对孩子主动凑上来请他检查功课,康熙饶有兴致,真检查起了胤礽的学习进度,所有提到的问题都能得到孩子正确的答案,康熙非常满意。

  “朕倒是小瞧你了,七天十篇,保成确实是个小天才。”

  胤礽趁着康熙心情好,笑嘻嘻凑近,问他:“汗阿玛是不是很满意孤的表现?”

  康熙挑了挑眉,瞬间警惕:“还算不错,你又想做什么?”

  “那汗阿玛能不能给儿子一点奖赏,好让孤有动力潜心进学?”

  胤礽企图讨价还价。

  “你想要什么奖赏?”

  “汗阿玛给舒克一张床吧?天气那么冷,舒克晚上睡觉好可怜。”

  康熙面无表情道:“那鼠有绒毛,不会冷。”

  胤礽可怜道:“可是孤都听见它打喷嚏了!”

  帝王近侍听见这父子二人斗智斗勇的对话,纷纷憋笑暗乐。

  太子殿下可真是个宝啊!

  他除了想要床,还要木屑,小秋千,小茅厕,如果能让工匠打个更大的笼子,装上阶梯让舒克能上下玩就更好了。

  听到了儿子的诉求,康熙灵光一闪,将这些小要求拆分成好多个目标,告诉胤礽每背会十篇,能领一项奖励:“如果你背会了一百篇,朕就让人给舒克打造更大的住处。”

  单纯的小毛驴根本体会不到帝王的险恶用心,康熙还嘴角含笑给他画了笼子的设计草图:“像这么大,三层,还有楼梯,保成觉得怎么样?”

  这根萝卜太有诱惑了,吊着小毛驴蹭蹭地往前跑,为了早日给舒克换上舒适的笼子,胤礽放弃了看其他动画片与玩耍的时机,专心攻克《诗经》。

  康熙见胤礽闷头读书,颇有些钻研进去的意味,欣慰地对身边人道:“保成像朕,朕幼时也是这样一心学习。”

  梁九功是伺候在康熙身边的老人了,亲历过康熙年少的拼搏时光,他小心翼翼提醒康熙:“皇上,当年您为形势所迫,日夜读书至操劳咳血,因读书而伤身,还是太皇太后强令您休息,才令您将身子骨养好。太子殿下到底年纪还小,又有您护着他,现在这样拼着学习,是否会太过劳累了?”

  康熙听着,觉得梁九功说的还真有几分道理。

  学习固然重要,身体健康则更重要。

  应和了梁九功的话,为太子负责吃穿的梁嬷嬷心疼太子,对康熙汇报:“殿下就连晚上睡前都还在背诵课本,皇上,殿下才四岁啊!”

  胤礽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愣是将诗经中的一百篇背了出来,对太子学习速度最为震惊的张英,也来找康熙,请问道:“殿下每天都关在尚书房书房里学习,大阿哥来找他都说没空,已经一个月不曾出去跑动了,皇上,太子殿下胖了不少。”

  光吃不动,坐着学习,运动减少,就这还不胖吗?

  康熙醒悟过来,终于良心发现,命人将胤礽给叫到跟前,之前的白皙小包子,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果真更加圆润了几分。

  这样下去不行。

  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帝王终于良心发现,对胤礽换了要求:“从今日起,保成每天上午跟着师傅学习,下午都要抽出时间来跟着武师锻炼身体,如果能坚持锻炼一个月,朕就将舒克还给你。”

  听到康熙并不打算让他继续加快背诵诗经,反而要求他锻炼身体,只要练一个月就能领回舒克,胤礽欢呼一声,紧绷的神经顿时就放松下来了。

  一个月的加速学习并没有将孩子自由的天性给压抑住,反而因为憋得狠了迅速反弹。到了下午武课的时候,胤礽撒了欢地发泄,从撒腿跑到跟着师傅学武术。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第二天全身酸软难行,卧病在床,还叫了御医。

  康熙听说太子请了御医,丢下未批阅的奏折就赶了过来。

  【运动后乳酸堆积是正常现象哦!小美教您排除乳酸的小儿推拿方法,小朋友让嬷嬷照着给您推,过两天就活蹦乱跳了。】

  【小美推荐小朋友继续坚持锻炼,强健的体魄是成为人生赢家的基础。锻炼并非一朝一夕的,唯有坚持,才能收获健康。】

  帝王到时,胤礽正指挥着徐嬷嬷给他推拿,酸得嘶嘶出声,见汗阿玛过来,他还笑得出来。

  康熙又急又气:“你说说你,不就是一只鼠吗?用得着那么拼?舒克就在那里,朕也没让人虐待它,你急什么呢?急得连自己身体都不顾了。”

  “汗阿玛别着急,孤没有拿身体开玩笑,身体好着呢,您别看儿子现在这样,这是在长力气,以后肯定壮如小牛,”胤礽笑嘻嘻地给他看自己的细胳膊,告诉康熙:“孤这是在长肌肉。”

  “你这孩子,”帝王深感养孩子不容易,没能靠鼠威胁到胤礽,反而自己给孩子的折腾劲儿吓到了。

  唯恐他把自己拼出病来,一个月还没到,康熙就将舒克还给了胤礽。

  系统小美给康熙“爸爸”的评分打了个差评。

  【小美就不该指望皇帝会自己培养孩子。】

  【纵容底线越来越低,多次改变决定,长此以往,父亲的威严在孩子面前尽失。】

  胤礽接回舒克,宝贝地不行,将舒克捧在手心撸毛,听系统这么说,立即反驳:那是因为汗阿玛爱孤!

  系统为胤礽分析起来。

  【溺爱对孩子不是好事。小朋友现在是不是就不敬畏父亲了?】

  胤礽撸绒毛的动作一停,小小的脑袋又挂上了疑惑:孤爱汗阿玛,为什么要害怕汗阿玛?

  【父亲的威严,关乎到面子,也关乎到对您的教育问题哦!小朋友思考一下,如果您淘气的时候没人能拦住您,告诉您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以后您会成长成坏孩子的。】

  胤礽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他知道小美在教育他什么了!

  “汗阿玛溺爱孤没事哒,孤会努力长大成好孩子,多给汗阿玛面子,让他感受到自己是有威严的。”

  因为他知道汗阿玛爱他,而他也爱汗阿玛呀!

  康熙将舒克还给胤礽后,观察了他几天,发现孩子并没有因此而淘气,又乖又懂事,师傅们也都对太子的表现予以肯定,心下放松,想要宠儿子的念头又冒了出来,他当即将之前搁置的玩伴计划给提了上来。

  在康熙的要求里,给太子的玩伴有两种,一种是需要一定家室的伴读,孩子年龄要相近,性子要活泼又要懂事,能照顾到太子,又能与太子一起学习。还有一种是出身包衣的哈哈珠子,给太子做小跟班,陪玩又能做杂事。

  康熙将索额图两子叫到跟前,告诉胤礽:“他们二人是索相的儿子,名为格尔芬和阿尔吉善,日后就让他们来陪保成玩可好?”

  胤礽呆呆地抬起头,望着那像大猩猩一样魁梧的格尔分,还有瘦高个儿阿尔吉善,摇头如捣蒜:“不要不要不要,他们太老了,孤要和年纪一样的小朋友玩。”

  康熙道:“年纪大一些好照顾你,若是年纪一样的小娃娃,还在哭闹淘气的时候,他们可没有胤礽聪慧,会没轻没重。”

  胤礽站到格尔分面前,见大个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就像是等待领养的小狗,狠心道:“孤已经有奴仆照顾了,不需要伴读与哈哈珠子也来照顾,孤要的是玩伴,可以玩到一起的,格尔分是大哥哥了,玩的东西与孤玩的是不一样的。”

  太子条理清晰的话语令索额图两子都感到意外,因太子抗拒要大孩子陪玩,康熙只能再换人。

  如此筛选了近十个人,最终定下了曹寅幼子曹珍为胤礽伴读,包衣奴才德柱为胤礽的哈哈珠子。

  曹寅是江宁织造曹玺之子,现任于康熙身边做銮仪卫,他听闻帝王要选择家中幼子为伴读,跪地谢过康熙的厚爱,无奈道:“臣之幼子曹珍性跳脱,在家里就淘气,唯恐来了宫中冲撞了太子,相比起来,还是臣之长子曹颙更为懂事。”

  “太子说,想要陪玩的玩伴,而非能照顾他的大哥哥,”康熙也很无奈,对曹寅道:“先令曹珍来给保成看看,朕也不会与一个五岁的孩童计较礼仪问题,若是太子看中他,规矩日后再学也无碍,在孩子十岁以前,朕会赦免他因不懂礼而犯下的过错。”

  帝王都这样说了,曹寅自不会没有眼色继续拒绝,他回到家中收拾了曹珍,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乖顺听话,忧心忡忡将孩子送到了御前。

  康熙将两个孩子都叫了来,让他们相继与太子见礼。

  曹珍比胤礽大了一岁,看他眼神明亮灵动,就知道是个机灵的孩子,而且因为他挑食,个子比胤礽还要矮。

  胤礽看他,眨眨眼,曹珍一点不怕人,也冲着他眨眨眼,还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胤礽观察了他片刻,突然道:“孤想起来了,你是黑猫警长的儿子!”

  曹珍一头雾水,这边胤礽飞快护住了口袋里的舒克。

  康熙看他那小动作,含笑问他:“曹侍卫确实长相黑了一些,可为什么要给他取名叫做黑猫警长?”

  那还用问?就是他听从了汗阿玛的命令,将舒克给绑走关进了“牢”里!

  胤礽鼓起了腮帮子,气呼呼地扭过头去看哈哈珠子。

  德柱七岁,面容精致,懂事而乖顺,因是包衣奴才出身,从小就会看人脸色行事,他见太子在看自己,紧张得羞红了脸。

  胤礽瞥了他一眼就扭过了头,继续去瞧“黑猫警长”的儿子曹珍。

  冥冥之中,有一种别样的吸引力,令两个小男孩对上了眼,胤礽觉得比起像大姑娘一样害羞内向的哈哈珠子,还是这个伴读更加顺眼。

  系统为胤礽与曹珍两孩子看对眼的吸引力取了个名字,叫做“熊孩子磁场”。

  太子对二人满意,又向康熙求了恩典,要求与图图哥哥一起学习。

  康熙道:“你们二人年纪相差不同,上的课程也不同,保清已经开始学习《尚书》、《春秋》了,这些保成可不一定能听懂。”

  因二人分开授课,每天在尚书房门口见面,又进入不同的屋子学习,胤礽沉迷背书,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图图哥哥了。

  康熙见此,答应胤礽下午的武课能与大阿哥一起上,这才让孩子高兴起来,带着两个新来的玩伴去参观自己的领地了。

  太子有了伴读与哈哈珠子,没道理皇长子没有,康熙又寻了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给大阿哥胤禔,提笔将“尚书房”的名字改为了“上书房”,自此,皇子阿哥们的学堂,幼年时期的“噩梦”上书房初成规模。

  因为下午要上武课,胤礽特意跑来找图图哥哥说话。

  胤禔悄悄与他抱怨:“之前来找你怎么都说没空,你干什么去了啊?”

  胤礽悲痛地自怀中取出了装着舒克的布兜,控诉着康熙的罪过:“汗阿玛以舒克性命要挟孤,要求孤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不是孤聪明又努力,舒克就要饿死了。”

  胤禔见舒克鼠身“纤细窈窕”,倒吸一口凉气:“汗阿玛竟然这么做。”

  “贝塔呢,贝塔在图图哥哥那里活的还好吗?”

  “别提了,额娘喜欢贝塔,天天喂它吃吃吃,爷不过一个月没关注它,它就胖死了,”胤禔叹息一声,深感抱歉:“是爷辜负了保成的期望,贝塔已经死了,哎。”

  胤礽呆呆地“啊”了一声:“胖死了?胖死是一种什么死法?!”

  胤禔解释道:“它越来越肥,肥到走不动路,肉横在肚子上,动一动就喘,慢慢的也就懒得动弹,经常睡觉,然后除了吃就是睡,突然有一天就一睡不醒了。”

  “原来不动会胖死啊,”胤礽惊奇极了,对贝塔的死亡竟感觉不到伤心难过,他还反过来安慰胤禔:“图图哥哥别伤心了,贝塔是到天上享福去了,你要是喜欢它,孤下次再送你一只一样颜色的。”

  “爷才不伤心呢!”他又没真投入感情去养。

  胤禔说着,犹豫了下,悄悄道:“保成还是再送我一只一样颜色的吧!爷不伤心,额娘倒是哭成泪人,还让人去翊坤宫花园里找了块‘宝地’用来埋贝塔,给它竖了个墓碑。”

  “真的啊?”胤礽听此,对惠嫔的好感大涨,他认真道:“要是舒克死了,孤也会伤心难过的,小美说舒克只能活两年寿命,等它寿终正寝,孤也给它竖个墓碑。”

  这样说着,胤礽鼻子有些发酸:“要是舒克能活得更久一些就好了。”

  “它们寿命短暂,那是自然规律,上天让它们只能活那么久,就像上天让人类最多只能活百年一样。”胤禔拍拍他的肩,像成熟的大人安慰他:“所以当它们还活着的时候,要更加珍惜与它们相处的时光。”

  【即使是恐龙这种能活百年以上的动物,不也依然灭绝于历史的洪流中了吗?小朋友,生命正是因为它短暂,才更加可贵,更加精彩。在活着的时候不留下遗憾,在活着的时候创造历史的痕迹,这就是人类的伟大。无论是舒克还是贝塔,它们的寿命虽然短暂,但是它们曾经给你带来过快乐。】

  胤礽:“说的好有道理!”

  胤礽现在还体会不到离别的悲伤,但不可否认,亲手养育过一个短暂的生命之于他的感悟来说,体会到的是生命的贵重。

  胤禔还以为他在夸奖自己,得意地挺了挺胸。

  下午的武课的教授师傅要求伴读与皇子一同上课,而哈哈珠子则伺候在一边,负责端茶倒水。上课前,胤礽将舒克珍重交给德柱手中,要求他一定要小心照顾好舒克。

  以前是一个人单独上课,现在却有六个人,场地选择更大了,人一多,还热闹了起来。

  第一天上课时,胤礽老老实实地没做坏事,曹珍也是如此,刚入宫做太子伴读,心里还记得父亲的殷殷嘱咐,头皮绷紧着不敢瞎闹。

  时间已久,胤礽就憋不住了,人一多,枯燥的练武与锻炼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活泼好动,胤礽叫住了小美:孤想玩大头儿子、大耳朵图图在上幼儿园时候玩的游戏。

  系统立即为他刷新除了一堆适合六人玩的游戏:贴年糕,种葫芦,卖小猪,还有老狼抓小兔等等都是运动类游戏,胤礽半夜不睡觉,爬起来拍醒德柱让他研墨,低头在书桌上写写画画,将这些游戏都记录了下来,第二天上武课时请武课师傅带他们玩。

  武课师傅不敢擅自做主,特去请示康熙,帝王答应了,他才组织孩子们在场地里做游戏。

  曹珍与胤礽渐渐熟悉起来,尤其是玩闹的时候,孩子之间小打小闹从无顾忌。

  他还告诉胤礽:“我在家里的时候,上树掏过鸟蛋,还孵过呢!结果那蛋被我压碎了。”

  胤礽想起了去年与图图哥哥提起要养小鸭小鸡仔的建议,他眼睛一亮,突然来了主意,与曹珍耳语道:“我们养小鸭子吧!”

  曹珍突然兴奋:“孵鸭蛋吗?鸭蛋是不是不容易压扁?殿下看过鸭子是怎么破壳的吗?”

  胤礽拍胸脯保证道:“孤还看过鸭妈妈是怎么孵小鸭的!”

  孩子的兴致说来就来,之前是一个人瞎捣鼓,现在有了玩伴,那就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地捣鼓,胤礽让梁嬷嬷去厨房拿了两个鸭蛋,弄得嬷嬷们一头雾水,宫女太监们也猜不透太子殿下想做什么。

  胤礽分了曹珍一只鸭蛋,与他分享孵蛋的姿势,怎么才能坐下不压变鸭蛋。

  晚上回去的时候,曹珍傻乎乎地将鸭蛋压在肚皮下孵,而胤礽则听到了系统的科普。

  【孵蛋需要特殊的温度才能成功,能够破壳出小鸭子的鸭蛋是受过精的哦!我们平时吃的鸭蛋,是没有受过精的。】

  小美为胤礽播放了幼儿级科普,告诉他什么叫做“卵子”,什么叫做“精子”,什么又是“受精卵”。这些知识在系统的分级里面指明三岁以上宝宝观看!

  胤礽这才恍然大悟,将鸭蛋取出交给了嬷嬷们,并且直接告诉梁嬷嬷:“孤想要两只小黄鸭。”

  他忘记将这件事告诉曹珍了,以至于过了几天,曹珍沮丧着将臭掉的鸭蛋还给了胤礽,告诉他自己孵蛋又失败了。

  胤礽捏住了小鼻子,一脸嫌弃地将鸭蛋丢远了一些,对小玩伴科普起了知识。

  康熙听人说太子殿下已经不甘心只养小老鼠了,他养起了小黄鸭,虽觉得好笑,也放纵着任由他去了。

  帝王放任太子折腾,再也没人能阻止胤礽的闹腾了。他的巡逻队伍里又增加了两只小黄鸭,跟在他屁股后面摇摆着鸭屁股,一路嘎嘎叫着走来,一路跟着他晃到了上书房。

  今日的授课师傅正巧是汤斌,见胤礽将小黄鸭给带到上书房门口,而他还一脸无辜地望着自己,脸色铁青。

  如果面前的不是太子,以汤斌的脾性一定会训斥出声。

  汤斌沉声道:“还请殿下将这些鸭子带走,这里是上书房,不是孩童玩闹的地方。”

  他甩袖走进了教室,心里打定了主意:若太子不听劝告,就禀告皇上,自请难以胜任太子师。

  没有人教育胤礽这样的行为不对,白虎小美叹气一声,像母亲引导孩子一样,语重心长地告诉胤礽道理。

  【学习的地方是求知的圣殿,知识应该得到尊重,所以小朋友在课堂上应该保持安静,小鸭子固然可爱,却会影响到别人,也会影响到师傅们授课,不如让嬷嬷们迁走小黄鸭去溜溜,等小朋友下课后再去接它们,好吗?】

  胤礽听着,乖乖点头,让徐嬷嬷将小鸭子带走。

  汤斌见此,抚摸胡须点了点头,对太子的识趣赞赏有加,并且说了两句鼓励胤礽的话:“隔壁的大阿哥已经将《春秋》学完了,正在学习《礼记》呢!大阿哥聪慧过人,殿下天资聪颖,一定也能像大阿哥一样优秀。”

  出现了!别人家的孩子!

  即使胤礽与图图哥哥关系在好,听见师傅拿他来与图图哥哥做对比,也是会不开心的。

  小孩子最忌讳“别人家的孩子”了,尤其是师傅们拿他们做对比,明明图图哥哥比他大了三岁呢!

  在隔壁学习的胤禔还不嫌事大,见胤礽每天辛苦背诵《尚书》,以过来人的怀念语气道:“当初我也是这么辛苦地夜夜背诵,背了好久呢,保成加油,等你背完我可能已经把礼记学完了吧,哈哈!”

  胤礽性子傲气,只喜欢听别人夸奖,不喜欢被用来比较,他有些不服气道:“那孤一定会学的比图图哥哥快。”

  “这不一定,”胤禔摇了摇手指:“爷是哥哥,肯定比你学的快。”

  为了表现自己关爱弟弟,胤禔还道:“如果保成有不会的地方可以来问我,我可以教你。”

  胤礽撅起嘴,指责他:“图图哥哥,你这叫‘倚老卖老’。”

  胤禔得意洋洋,很自得比胤礽学习进度快,还伸手揉了揉他光滑的脑袋。

  胤礽郁闷地低下头,不理他了,继续用心朗读起了尚书中的句子。

  时间在学习中过得飞快,胤礽学习成果喜人,半年时光,他在图图哥哥的激将下背完了《诗经》,学会了《尚书》与《春秋》,又去攻克《礼记》。

  随着天气渐渐转热,胤礽看到动画片里的小孩子们,吃着冰西瓜,乘凉,听着知了叫,还能出去放风筝,羡慕地不得了。

  伴读曹珍进宫半年了,胤礽与他交上了好朋友,这天傍晚,他瞧见曹珍正躲起来偷偷哭泣,好奇地问他:“你怎么啦?为什么要哭?”

  曹珍吸吸鼻子,委屈万分地答道:“我想爹娘了。”

  胤礽知道汉家孩子将阿玛称为爹,将额娘称为娘,恍然大悟:“对哦,阿珍已经半年没有见到父母了。”

  他能隔三差五看到汗阿玛,而曹珍唯有很小的几率,在康熙身边能看到曹寅。

  比起有系统陪伴温柔教养的胤礽,曹珍一个人孤零零在宫里,只有一只小黄鸭陪伴他睡觉,也难怪他会偷偷躲起来哭鼻子。

  胤礽安慰了他两句,拍胸脯保证道:“你放心,你是孤的好朋友,孤罩着你!”

  “既然阿珍想念爹娘,孤来给你想办法。”

  曹珍急道:“别啊,殿下不会直接与皇上说这事吧?那样不好。”

  胤礽笑了起来,咧开一嘴白牙:“你别担心啦,孤自有法子。”

  让图图哥哥和他炫耀他的学习进度,这次看他一箭双雕,又能解决阿珍回家的问题,又让图图哥哥“原形毕露”,哼!

  胤礽灵光闪过,露出了恶作剧的坏笑,他搞事情的魂魄蠢蠢欲动,盯着四个授课师傅观察了几天,最终挑选了四位师傅里最严格,对待学术最为严肃的汤斌,举手问他:“汤师傅,孤学习了大半年,是不是应该期中考试啦?”

  胤礽打着小算盘:有了考试,放暑假还远吗?

  汤斌放下了手中的书籍,意外道:“期中考试?殿下为何会想到要考试?”

  伴读曹珍一听“考试”二字就直觉事情不妙,露出了惊恐的目光,他无法插嘴阻止太子说话,于是眼睁睁看着太子将综合考试的概念提出来告诉汤斌。

  “为了抽查孩子们在半年内的学习巩固情况,期中考试是必须的呀!如果师傅们能给孤出卷子考试就更好啦!对答的方式又没有成绩,像科举考试一样评成绩,留下考卷,是不是更能提现出孤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成果呢?”

  汤斌听着,果真对此大感兴趣,他连连点头,对胤礽的提议深感佩服。

  胤礽学到的知识都印在脑海中,身为学霸的自豪令他万分期待考试,他还给汤斌提议道:“不仅有期中考试,还能有期末考试,还有月考,季考,每一个阶段的综合都能考,孤觉得学习固然重要,温故也很重要,有了考试,能促进学生自己去温故前面的内容。”

  汤斌听罢,抚掌赞叹,与另外几人商议后,大家都觉得考试制度可以在整个上书房推行,于是结伴前去康熙跟前,对帝王说了太子提出来的“考试制度”有多么伟大!

  几位德高望重的师傅一同在康熙耳边夸奖胤礽:“殿下不愧是储君,学习态度认真,还懂得自审,温故而知新,有了这‘期中考试’,日后学生们学的情况如何,先生们都能掌握了。此举不仅可用于皇子,还能昭告天下,用于天下学堂,造福天下学子,此乃利国利民的大善之策!臣等请奏皇上将考试制度延用至上书房,并促进天下学堂‘考试’之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