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第一百十二章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第一百十二章

作者:大团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2:31 来源:免费小说

  康熙听着听着, 笑容轻僵,越听越不对劲。

  “保成是对我大清的国力有何误解?大清并不积贫积弱, 相反, 如今的大清比古往今来的任何朝代都要繁荣。即便是周边国家,那也都是要朝贡大清的附属国,如今的大清有普及的土豆、玉米、番薯, 再也没有百姓会因为粮食不足而饿死于荒野。大清的军队尤其强大, 身经百战,更有炮兵, 骑兵, 枪兵, 朕此前带你所乘坐的大船, 拥有连藩外远洋来的传教士都觉得惊叹的技术。”

  康熙打断了胤礽说的话, 他也想要做一个耐心的好父亲, 奈何若不将他打断,他滔滔不绝,恐怕会叨叨到明天早上。

  “诚然, 在朝政上仍有内忧与外患, 可那些每朝每代都会有的问题, 有朕与朝臣们解决。朕带你接触这些, 是为了让你能够居安思危, 懂得上进。如今看来是适得其反, 反而将你给吓唬住了?”

  胤礽反问道:“可是大清海禁了许久, 都不与人交流,不交流如何进步?”

  “大清设海禁是什么原因,你参政这么久应该也知道了, ”康熙道:“设海禁, 于大清而言损失最小,回报最大。”

  “可是,沙皇俄国屡次侵扰大清国土,他们占走了尼布楚,又从尼布楚贪婪地东进,占走了雅克萨城,接着又度过龙兴江,他们不惧怕大清。”

  “所以这一次要给他们威慑。”

  “你不能总是看到忧虑的一面,你也要看看大清的强大之处,这些强大之处足以将忧患给抹平,只是需要人去做,需要时间罢了。朕这次东巡带你来开眼界,参与围猎,乘坐战船,考察沿途治下,你也都看见了。”

  帝王说话时,还挺有自豪感,自十四岁亲政至今十五载,日夜勤奋不缀治理这大清江山,如今大清的情况可比十五年前好太多了。

  胤礽将日记本放在自己腿上,听康熙回忆往昔,一点一点地梳理自己亲政以来遇上的种种困难,他又是如何解决困难的。有对比才有伤害,原来十五年前汗阿玛过的比现在还要惨。

  “汗阿玛,户部的钱还够吗?修路是不是需要许多钱?”

  康熙卡了壳,无奈道:“国库之财当然是够的,战事最为耗财,如今朕既然下达决定要与沙皇俄国交战,那就不会在准备上出缺漏。”

  “仅仅是修供给军粮的路吗?”

  “其他地方,每年都有修路的开支,商路、官道,要在这些上面运用上你捣鼓出来的‘水泥’可是个大工程。水泥是个好东西,可具体修路如何修,又要如何运用好这水泥,是工部的事。”

  胤礽见康熙心情还不错,试探道:“汗阿玛就没有考虑过多修几条路,让东南西北四通八达?这样就有钱了,商人赚钱了能给国家纳更多税。”

  康熙瞥了他一眼:“自古以来,这片土地的先人们皆是以‘奖农耕、抑商贾’而治国,你那些经义都学忘记了?”

  胤礽当然没有忘记那些,可是比起书籍之中的文字,他更加现实。

  康熙道:“大清以农为本,若是都去做商人了,谁来种地?”

  胤礽悄悄嘀咕:“所以就巴不得百姓们老老实实关起门来种地别折腾事儿呗!”

  康熙眉头一抽,语气不善:“你说什么?”

  “儿臣是说,儿臣治国犹如疏通河道,堵不如疏。”

  帝王沉默片刻,回答胤礽两个字:“天真!”

  也许是看出了胤礽还不服气,康熙以手指点点胤礽额头:“朕知道,你的脑子里有许多仙兽教你的新鲜事物。”

  “你要学会去驾驭它们,而不是被它们迷惑了心神。你现在八岁,就能弄出这些,日后长大了,恐怕动作更大,在做这些事情之前,你要记住一句话‘君在国前’。若不如此,那么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将颠覆,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成了随时会倒塌,会倒退的空中楼阁。”

  帝王说这些时冷酷的模样令胤礽感到陌生,打心里地升起一丝害怕的颤栗。

  “汗阿玛,儿臣做的都是利国利民之事。”

  康熙轻笑一声,那笑怪冷的,与平时汗阿玛给胤礽或霸道或任性的感觉完全不同。

  “那么你就在考虑时再加一项,是否利于君。”

  帝王瞧唬住了孩子,令胤礽露出鹌鹑一样的小眼神,对自己一番良苦用心的教育非常满意。帝王之尊,严父之威,康熙觉得自己把握的很好。

  别看这孩子胆大包天,到底还年纪小,心里藏不住事。

  “懂得畏惧是好事,畏惧能束缚行为,真正可怕的是无所顾忌。”

  康熙并没有生气,说这些的时候,眼神一直直视胤礽,他希望自己今日所说的话能印入胤礽的脑海中:“像现在捣鼓的水泥之类也就罢了,奏请太医院开设医校,培养医者这类也做的很好。有治国想法是好事,但当你长大,有朝一日要做更加大的动作时,还希望保成还会记得今日这番父子谈话。”

  再也没有哪个孩子会让他花那么多的心思去琢磨,去苦恼,再多几个恐怕康熙也要累得够呛。保成是有别于其他皇子,独一无二的,对这弥足珍贵的宝贝倾注了多少心血,康熙想:恐怕没有哪一个帝王像朕这样有耐心教孩子。

  “朕唯怕保成所知过多,所想过于前,而人如脱缰之野马,向你所认为的正确目标前行。却忘记了脚下可能有万丈深渊,也有刀山血海。所以朕会盯着你,在你犯错之前阻止你。”所以,他要做那根缰绳,将企图瞎跑的小马驹给拴好了,将他拉到安全的道上。

  胤礽瞠目结舌:昨天孤还是汗阿玛的小宝贝,今天就成野马了。

  【小白菜啊,地里黄啊,……】

  小美的歌曲特别应景,充分抒发了胤礽内心的悲苦与凄凉,这个时候,恐怕只有一杯甜羊奶才能够拯救他被汗阿玛伤透的脆弱小心脏。

  胤礽又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汗阿玛真是糟糕的教育家,他难道不知道,他越是警告,越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吗?

  教育孩子就像治河,堵不如疏。

  不过孤不怪他就是了,如果说汗阿玛是长于石头缝里的野草,那么孤就是蜜罐子长大的未来花骨朵。再说,孤以后要做大事的时候,还不是要经过汗阿玛的同意,他也说会盯着孤。所以在酿成错误前,不是还有汗阿玛收拾么……

  “太子殿下,奴才打听到,因为此前龙兴江城受外敌破坏,伤死了许多人,此前受到宁古塔将军赏识的德柱随派遣在此的陆太医去龙兴江城了。”

  玉柱悄悄对胤礽说道:“德柱来这儿算是殿下您的人,他也争气没给您丢人。人们都说他胆子大还不怕血,在宁古塔这儿名声挺响,很受陆太医器重。”

  胤礽问道:“孤想要与德柱联系,玉柱可有什么法子?”

  玉柱笑道:“德柱本就是殿下宫里出去的人,他又在这儿名声不错,殿下想要联系到他,可以差遣人跑一趟。”

  “行,这事儿还是你去办,帮孤给德柱送封信,若是能要到他回信就更好了。”

  自从水泥出现以后,就投入了生产之中。盛京这儿的物产丰富,矿石、土壤取之不尽,帝王又下达归途行程,命人以水泥另修一条路线,专供帝王行程使用,归去途中,驱赶沿途百姓,派人看守新修建的道路。

  另修的路运用上了水泥,力求平坦、直通,以最短的距离,连通驿站之间。

  帝王对内大臣下令:“待朕回京后,这些路供朝廷快马使用。”

  南怀仁《鞑靼旅行记》:为了供皇帝出行沿途顺利,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来维护道路,帝王命人临时再修建了专供他回程的路,带来的妃嫔与王公贵族都跟着一起走这条路……(1)

  龙兴江城的房屋被烧毁以后,处处都弥漫着焦土的味道,因皇上派遣大将萨布素前往瑷珲驻军,使得大清的守卫军自龙兴江城北上,在这座城池的北面修筑了防线,有粮草自后方运输前来,这座被毁去的城池,很快又在灾后重建中出现了些许人气。

  德柱还记得自己跟着陆太医上路的时候,缝了不少被北蛮砍伤的人,每天都在焦土味中醒来,每一天都有治不好的伤患去世,尸体在龙兴江城的北面堆成了小山,由护送他们前来的领军率人一同火化,埋入地下。

  北城门外如今圈了一块墓碑地,有的上面有名字,那是城池中侥幸存活的百姓为自己亲人所刻,还有的墓碑上没有名字,只是一块光秃秃的小石板,可能是一家子都死在了这一场灾难中。

  他与陆太医带来的医士平日里都带上了掩住口鼻的面巾,沾了水的面巾虽冰凉难受,但却可以抵挡住焦土邪气的侵袭,防止染上肺病。

  胤礽派人送来信时,德柱正在与一位腹部被看膛破肚却仍顽强活下来的蒙古青年艰难沟通,二人之间所说的话不同,唯能以手势比划。

  龙兴江中居住着不少蒙古人,也有懂得汉语的部族,比较困难的是,即使同样是蒙古牧民,不同部族之间的语言差异也很大。

  前来为他与陆太医做翻译的蒙古少女名为祖丽,是当地达斡尔族人,因常年与关内进行贸易往来,接触了不少汉人,这位蒙古少女一家都懂得一些汉语。她的父亲倍勒儿还是斡尔族在当地的副头目,与萨布素将军素来有交情。

  龙兴江城能够快速复兴起来,少不了这些当地族人的共同努力。

  祖丽刚认识德柱的时候,就看呆了眼,还直白得夸奖德柱:“您真漂亮,像明珠一样漂亮。”

  德柱面无表情,并现场表演了一个满手鲜血缝人技术。

  祖丽见他冷冰冰的,好像不太好相处,做那么可怕的事儿都能面不改色,吓得嘘声不敢说话。

  蒙古青年醒来以后不能沟通,也是她负责翻译的,用蹩脚的汉语告诉德柱:“他是布里亚特蒙古人,说的语言与我们这里的不太一样,在龙兴江城,布里亚特蒙古人都是从龙兴江对岸逃难过来的。他们的牧场本该在江的另一头,那儿有一片美丽的湖泊,水土富饶,在我祖父那一辈时,大家都羡慕布里亚特有富饶的目地,可是那些都被敌人占了。”

  德柱点点头,国家大事,他无能为力,但力所能及的救人,他全力以赴。

  到来边塞这几年,原先漂亮精致的男孩经历了风霜锤炼,做包衣时候学会的顺从怯弱在这一片随时会死人的地方全无用处,要在这里活下去,唯有坚毅与顽强,鲜血与死亡是救治过程中的主旋律,看多了也就看淡了,如果不够冷静,下手一抖,说不定正在缝的人下一刻就会咽了气。

  放在以前德柱想都不敢想,三年时间能将他逼成现在这模样。

  给太子送信的卫兵到时,德柱拿着把小刀,正在给蒙古青年拆线,青年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些什么,祖丽道:“他在说谢谢您。”

  “谢我做什么,要谢就谢他自己的求生**,寻常人受这么重的伤早就死了。”

  祖丽:“他在敌人来的时候,还靠着蛮劲杀死了两个北蛮。”

  德柱淡淡道:“也算他命大,若是北蛮盯着他的脑袋砍,而不是腹部,那么就算是神仙来了都救不了他。”

  祖丽不说话了,每当她想要与他搭话的时候,总是会受到无情的拒绝,这个人就像是雪山一样难以接近,接近了就会被他冷死。

  卫兵在临时搭建起的医棚外叫道:“德柱医士,有您的信!”

  “说了我还不是医士,我也不是大夫,只是会缝人罢了。”这些还要感谢太子殿下交给他的锦囊。

  在宁古塔这里,医者是稀缺人才,因为稀少,这儿的人都非常敬重能够救活人的医者,这种体验是在京城做包衣奴才时体会不到的。

  也许,曾经在皇宫中学习到骨子里并且能够派上用处的,唯有那察言观色的本领,和揣测人心心得了。

  德柱接过那信,见信封上画了一只猫,毛色与汤姆猫猫一模一样。

  祖丽发现,原先冷冰冰的人,在拿到那信以后,竟然笑了,她还以为德柱医士是冰块做的,根本就没有人类的感情!

  胤礽:德柱启。

  三次春秋未见故人,甚为想念。孤随汗阿玛东巡至盛京,听闻你受赏识被派往龙兴江城,未能有机会与你见一回,遂与书信与你沟通。

  孤挺好,勿念。

  汤姆挺好,胖了,为了他的健康,孤不得不改变它的食物。

  听闻你因善于缝人而受赏识,令孤意外,孤给你的锦囊中唯有庖丁解牛之法与刺绣之法,你能将它运用到人上,并在此闯下名声,可见能力上佳,如此孤也放心了。天地之大,有技术了处处都能安身立命。京城的仵作们联合起来写了一本解剖人体的经验书籍,对你也许大有益处,孤已命人前去京城取书,再过不久就能送到你这儿。

  送信人会等你三日,孤等你回信。

  汤姆在等你,加油。

  “德柱医士,又有伤患来了,他建房屋时摔断了腿!”

  祖丽小心翼翼地掀开帘子,去瞅德柱,发现他眼眶红润,似有水光,面露惊讶之色。

  德柱神色一寒:“出去。”

  待无人打扰,方才动笔写下回信。

  殿下说,手中有技术何处不可安身立命,殊不知心归处才是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