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一百章求营养液嗷~

  王熙在帝王与太子的注视下, 仔细阅览这篇太子写的文章,待他放下, 遂恭敬请告帝王:“太子殿下所言朝臣到龄退休之事, 有可行之处,而前朝亦有此类政策,却因所定年龄太高形同虚设, 所给予的养老财富也多为皇上赏赐之数, 年过七十者寥寥无几,唯有几人。”

  “各人所受恩宠不同而所得赏赐大不相同, 多者有银万两, 少则给些粮布。到了本朝, 此制几乎荒废, 老臣皆以上奏告老祈休, 或不请告老而卒于任上。圣人心中大同之世中就有提到‘老有所养’, 此事大善,而其中细微之处,还需与内阁探讨方能票拟草案。”

  王熙的意思是, 在前朝将养老年龄定的太高了, 一般人谁能活到七十岁呢?

  “既然如此, 此事就由爱卿总领, 着内阁票拟, ”康熙将王熙招来显然不仅是为此, 他又道:“由太子协同, 其中事务,爱卿可与太子探讨,朕只等最终结果。”

  内阁掌议天下之政, 从帝王有想法, 到内阁票拟,得出草案,推行政令,下达相应部门实施需要一个过程,而康熙将王熙叫来,正是打着让太子借此事熟悉内阁运行,掌握政令推行的步骤。

  内阁在紫禁城的南,距离午门很近,外臣从午门进,胤礽从协和门走更近。一进协和门,看到几座宫室,最西面的就是内阁。

  经过帝王授意,王熙遂对胤礽拜道:“还请太子殿下随臣来内阁。”

  康熙点点头,对胤礽道:“申时回来,随朕去听经筵。”

  难得呀,恨不得将胤礽拴在裤腰带上的帝王能放手让他跟着王熙去内阁。

  【小美觉得,小朋友的爸爸是想要做一些不能让小朋友知道的事,也许这就是皇帝的时间管理秘诀!】

  白虎神情严肃的告诉胤礽。

  胤礽心中一动,感兴趣地问它:那小美不如替孤看看,汗阿玛去做什么事情了,孤也想变得像汗阿玛这样会管理时间。

  小美头皮发麻,立即闭上了嘴巴。

  这要是帝王去找了哪一个妃嫔玩乐造娃,它说出来,是不是又要被雷劈了?

  王熙等胤礽,待小太子蹭蹭跑来,老臣还贴心地放慢了步子,躬身问胤礽:“殿下可需要命人去抬轿子?”

  “内阁不远,孤能自己走,多谢王大人照顾孤,”胤礽小腿走得飞快,走起路来都不带喘的,年五十余四的王熙可比汗阿玛矮多了,汗阿玛走路的时候他才跟不上呢!

  王熙为胤礽引路:“殿下宽仁,谢不敢当,请殿下往这儿走。”

  胤礽到的时候,跟随太子来的宫人们在锦绣、徐嬷嬷与玉柱的带领下等候在外,而让胤礽独自进入内阁。

  在此宫室办公的内阁大学士有六位,他眼睛微微一亮,发现三姥爷与掌上明珠都在其中,而杜立德也在此,正在整理书案,与人交接嘱托事务。

  近一半都是熟悉的面孔,胤礽顿时就没有了到陌生地方的紧张感。

  众人见王熙带着太子前来,皆面露惊讶之色,而除去在首位的内阁大学士以外,另有十五位内阁学士进出于此,忙于各项政务。

  王熙将大学士们召集起来,言明:“皇上命太子殿下协同臣一同总管此事。”

  同为保和殿大学士的索额图心中暗喜,其余大学士如黄机、吴正治皆为汉臣,与王熙关系和睦,纳兰明珠微笑渐浅。

  皇上现在就让太子殿下接触内阁事务,是真打算培养出一位可以监国的储君,而大阿哥至今还在上书房学习,未能有幸能随帝王进出政要之地。

  杜立德笑容是最轻松善意的,他已经成功退休了,当然心情好,这一回的退休养老制度若是推行,他就是直接受益人。

  众大学士与胤礽互相见礼,又为他安排了座位。

  退休养老制度,对于运转如行云流水的内阁而言只是众多政务中的一件小事,众人于宽敞的场地,招众内阁学士探讨章程草案,分工明确,谁负责拟定退休养老金的数字,谁负责处理联络大夫的流程。

  这些在胤礽印象中较难的事务,到了这些能干的臣子们面前似乎都成了得心应手的事,更有人提出:“或可随年长增津贴数,减之医所费之财。实乃人寿命有限,鲜能活过七十,而年逾越难活,病亦愈多,臣上议年过七十而为大清劳苦功高者享医财免除。”

  “老臣为大功劳者,除金六贴、医之偿外,上亦为之嘉名 。”

  “或可以臣生平所绩献,而名评级。”

  “最高不如予以国士之盛名。”

  “若有不休,而上亦愿其留者,则可破例 ,称为‘君命挽任’。”

  内阁行事之高效率,可在一天之内达成帝王诸多政要安排,如今将人聚集起专搞退休养老制度,到了胤礽眼里就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短短半个时辰就将章程草拟有模有样,他一会儿看看这个发言,一会儿看看那个发言,自己则不发一言而自得其乐。

  王熙也照顾到胤礽,询问:“太子殿下可有什么想法?”

  众人纷纷看向了胤礽,只见小太子端正坐着,正两眼亮晶晶地望着他们。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闪闪发光耶!

  小美深沉地赞美道:【内阁又名“大清社畜工作中心”】

  “众位大人所思全面,孤暂时没有什么想法。”

  他们也不觉得胤礽能够说出什么,而是待高效完成章程草拟后,将章程呈上来交由王熙总览,而后交给胤礽过目。

  王熙告诉胤礽:“此为初草方案,殿下可在其上更改,而后臣子将出第二草拟。”

  胤礽问道:“诸位大人并没有提年迈老臣多大年纪退休的问题,前朝以七十岁退休。”

  正常人可活不到这个时候。

  纳兰明珠道:“此事可由皇上决断。”

  几岁退休,那是帝王一口就能决定的事,只看康熙想让如今朝上的哪一些老臣提前安享晚年了,这种得罪地位高老臣的事儿可没人想要去干。

  “汗阿玛只等着结果,而将此事交由孤与王大人主管。”

  胤礽论述事实,较真起来不令人有迂回余地。

  王熙不怕得罪人,他是帝王孤臣,是纯汉臣,与满臣无瓜葛,且一心为国,心知年迈老臣若不愿离任者过多,无论是京官还是到地方官都有一个共同特色,那就是容易出错。容易出错则政令不顺,政令不顺受苦受累的还是百姓。

  王熙正色道:“前人不休则后人难以更替,长此以往或有年老沉珂之苦,今医术发展,古时难以治愈之顽疾可有希望痊愈。臣以为,朝臣年至六十则可退休。”

  王熙自己就是最高品级的官,他五十四岁了,提出年六十退休,也就是还能再做六年的意思。

  其余人包括索额图、纳兰明珠等都四十余岁的年纪,听王熙首先这样说,心中猜测或许王熙也有过两年祈休的想法。

  胤礽想一想朝廷上那些病逝官员的名字,纠结道:“年五十者既大病小病不断,称病之臣不在少数,六十退休,是否太晚。”

  众人皆沉默以对,纷纷去瞧王熙。

  可就算大病小病不断,熬到王熙这个岁数,让他刚升官就退休,这就太不给王大人面子了。

  王熙顺治四年中进士,沉浮官场至今三十五载,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他见小太子是真忧心发问,而非与他针对,遂开口道:“殿下,臣今年五十余四,殿下看老臣,是否还能胜任这职务?”

  胤礽观察王熙,见其奕奕其神,目光睿智,点了点头,又问王熙:“大人可有生病之忧?”

  “病来时乃天意,年过四十者,人约有疾,纵使是索相,亦有眼神不好的毛病。”

  对了,三姥爷还是个近视眼呢,看书看出来的!

  自从普及了眼镜以后,有索额图带头将眼镜戴着,朝臣们不觉丢人,自觉有眼疾者能得眼镜之物,爱护如斯,戴着处理公务得心应手,胤礽放眼望去,六位大学士中,有近半戴着眼镜。

  “不妨再加附条,年过五十则为老人,五十至六十身有疾者,可减之医所费之财。”

  “身有疾而称病,或带病上任实不可取,汗阿玛怜惜臣子,必舍不得有臣子过劳卒于任,不妨命五十以上官员可附两位副手,称病时副手可顶替其通行政务,病愈时为其分担政务压力,做其余杂事。”相当于是给年迈的老臣配两位秘书了。

  【内阁大学士就是皇上的秘书,小朋友再给秘书配秘书。】

  “殿下所思有理,而六部侍郎,已经为六部尚书们做到此事。其余官职,多为下属接替事务或交由皇上安排。除此以外,需多设官职,此不止退休养老之事,而成朝中大事,非殿下所能决定。”这话要是别人说的,或许会得罪小太子,却由索额图说出,则是满腔慈爱,殷殷教导。

  “大学士们也是如此吗?”胤礽说道。

  “殿阁大学士若有病故,亦有先例不再设置,如今的大学士也不是职缺都满的,朝中能任正一品大学士者寥寥无几,而内阁参议朝政、草拟文案,则以内阁学士们为主力。”

  【谁都不愿意多一个副手来分走自己的权力,培养扶持自己亲信就另当别论啦!不然三姥爷与明珠还怎么能斗成那样呢?小朋友别看现在顺风顺水,那是因为这事儿没有触及到他们利益,要是遇上有利有弊,他们就会互相扯后腿了。】

  最终,众人商定为“五十五岁以上享有医疗减免,五十五以下则一切如常。”

  最终草拟出来的章程,所有人都很满意,一致通过以后,则会在次日早朝由人上奏给帝王,念读内容,而后道“臣拟旨……钦此。”

  皇上再说准还是不准,准了,这事儿就推行下各部执行。

  胤礽喜欢思考与提问,他的发散思维,往往想得更加深远。

  待众人散去做其他事务,索额图想要靠近,却碍于王熙横在其中,不可与太子殿下在此显得太过亲昵,于是放弃。

  而王熙问胤礽:“臣见太子殿下深思良久,不知殿下可疑虑?”

  胤礽看看其他人,又看看他,谦虚地小声问王熙:“王大人朝官推行退休制度都需要考虑这样全面,那士、农、工、商中的‘士’退休问题解决,农、工、商人的退休问题呢?圣人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大清可能做到令天下人亦老有所养?”

  王熙惊讶极了:“殿下还想要将此举推行至整个天下?”

  胤礽摇了摇头:“恐怕会有诸多困难,孤只是想到了,于是来问大人心中疑惑。”

  王熙沉吟片刻,解答道:“天下人的退休制度想要实行确实很难,因为那其中付出的银钱,会成为国家开支的大项,而士、农、工、商,人数众多,职务不同,难以下达规定。”

  “不过,朝堂亦有对老幼鳏寡的扶助服务,救济赈灾,养幼抚老甚至是地方官们政绩的一个体现,有不少能臣都在治下兴义学,置办育婴堂、儒寡会等等。”

  胤礽又问:“若以其所纳之税来计数呢?”

  “税收不可妄动,此与前者并无联系,”王熙严肃道。

  胤礽问王熙:“并非是税收,而是纳入养老、医疗金,积少成多,待缴纳一定年限,到了养老年纪即可享有养老帮扶之策。取年轻人所纳之钱粮以济养老,而年轻人终有老的一天,如此推行,可能达成令大清百姓老有所养?”

  太子好奇的十万个为什么,犹如醍醐灌顶,直击王熙心头,眼前本不可通行的道路豁然开朗,而王熙仍想挣扎:“不可再增多百姓负担,且此法若推行,恐怕不能够令人信服。”

  胤礽还好有小美,尽管绞尽脑汁,思维发散时却有个方向,他再追问王熙:“也许可以从最便于管理的‘士’先入手,为国做事之士如官吏、国子监先生等进行推行,增加政令可信之处,又有朝廷做主推行,令农、工、商自愿缴纳,并不强迫,也许长此以往可潜移默化达到老有所养的目标?”

  “此法若能推行,对国库的负担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因为是用百姓之钱财养百姓,唯独在医疗这一块,需要国家投入钱财与培养大夫,可孤听说地方官也有兴建医馆的举措来惠民,这些若是由朝廷来牵头,也许能发展成一件庞大又利国利民的大事呢?”

  王熙怔了怔,给胤礽畅想的未来弄得心头直跳。

  “王大人,此事若能做成,是否能令百姓对大清更信任?也让他们更加安定?有了保障,若能做出信誉,得到惠处的人会心怀感激吗?若家中有老少而壮年男子前去参军,能不能又另外帮扶呢?”

  没有康熙堵住胤礽的小嘴,那张发散思维的小叭叭叭地对着王熙连环攻击,每提到一个问题,都令这位老臣也跟着他的思维进行思索。

  王熙:可行不可行?

  章程几何,考虑不周如何完善,胤礽全都没说,他就发散思维来了个十万个为什么,将王熙说得手指微微发颤。

  “殿下,此事……”或许可行,益处良多。

  王熙还没说出口这话,胤礽就愧疚地对王熙道:“孤的提问太多了,王大人都来不及回答,是孤太过无知。”

  “不,殿下问出了臣从未想过的事情,”王熙郑重道:“臣以为,此事可行,但需从长计议,反复草拟。”

  胤礽眨眨眼,欲言又止:“王大人,孤只是有这个疑惑,并没有真的想要推行下去。”

  “不!殿下所思深远,若推广此事,当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臣认为此事应当上奏皇上!”王熙激动道。

  之前不知道还可以,现在有了新的思路,却不将这样好的一个体系拟定出来,这让自幼长于名儒之家,对圣人所言大同之世,“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充满憧憬的王熙如何能忍得住?

  “可是孤才学疏浅,所思所想都不全面,恐怕写不出能够说服汗阿玛的奏章,天下那么大,让天下人能老有所养,比推行朝臣退休制度难多了,孤心向往之,却自愧无能为力。”

  王熙自觉得挺起了胸膛,微笑道:“此事岂能烦扰太子殿下?皇上让殿下随臣来内阁是为了学习,而非如今就想令您能够学会治理天下。殿下,您若信任老臣,不如就由老臣来上书皇上,完善大清‘老有所养’之法如何?”

  胤礽看王熙的目光就像是在看大宝贝,这是哪里冒出来的白胡子老爷爷,不仅睿智,还会主动揽活干!

  与王熙达成默契以后,胤礽心满意足,心知此事是交出去了,于是不再烦恼,待申时一到,就屁颠颠地回去找康熙,没心没肺地很快就忘记了自己连番提问王熙之事。

  徒留下王熙一人,思索良多,绞尽脑汁,回去后召集门生,彻夜详谈,整整通宵一夜,才赶出一份尚且能交给帝王过目的详尽奏书来。

  胤礽回归后,康熙问他:“感觉如何?”

  胤礽乐道:“王大人很照顾儿臣,其他大人们都是顶顶聪明的人。”

  “内阁之制,过于完美,即使没有帝王决断,亦能完成朝中大事,只是大学士们聪颖,懂得难得糊涂,拿捏分寸,让朕来做最关键的决断。”

  康熙神色莫测,似是而非地说着可令听者毛骨悚然的敏感话语。

  “这不是挺好的吗?”胤礽没心没肺道:“有人为汗阿玛分忧,为您干活,多好啊!您只需要动动嘴,大臣们都将事情给完成了,这样的大臣才十几人实在太少了,国家大事那么多应该来个几十上百个这样的能人,汗阿玛锐意进取,勤政爱民,您想要施展拳脚的地方一定许多,到时候再也不用愁没人可用了。”

  康熙语塞片刻,无奈道:“保成还太小,是没有看到不好的一面,这才这样说。”

  “儿臣看到了,但是比起官员之间互相推诿指责、不干实事,愿意抢活干的官都是宝啊!”胤礽还补充了一句:“王大人就是宝贝。”

  康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