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每天都被劝分手[剑三+七五]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打龙袍

每天都被劝分手[剑三+七五] 第一百一十四章 打龙袍

作者:柳夕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7:19:54 来源:88小说

不知道李太后叫他有什么事情,包拯接话接的是诚惶诚恐。

毕竟是夹在本朝两*oss中间,慕乔看的也是心惊胆战,十分能够理解包拯的感受,甚至还朝他投去了一个同情的眼神。她心中还不免有些庆幸:还好找的不是我。

当然,慕乔暗戳戳的扫了一眼公堂,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她不由有了种包大人“牺牲小我,奉献大我”的感慨。

嗯,今晚回去要通知食堂大婶,多给包大人做些压惊的菜。

只是……慕乔又有些担心。李太后想让包大人做什么?会不会得罪皇上啊?

李太后完全没察觉下面人的心思,道:“老身还未与皇家相认,便是普通百姓之身。包大人,若是民间妇人告儿子不孝不敬,该当何罪?”

包拯愣了一下,虽然有准备太后娘娘不会出什么容易解决的问题,但如此刁钻的,他还是……没什么心理准备啊。

包拯看向皇帝,一脸犹豫。

赵祯义正言辞:“不管母后如何处置孩儿,孩儿都甘之如饴。包卿,太后娘娘说什么,你照做便是,不需疑惑!”

包拯心中叹了口气,暗道你们母子二人的事为什么总要拉上旁边无辜的群众,但这话心中想想就好,说出来的必须是另外一番:“视情节而定,杖责十杖到三十杖不等。”

李太后点点头:“那依包大人来看,老身的情况,儿子要受多少杖?”

果然要动武!

包拯犹豫了一下,道:“皇上之前对太……对老夫人的情况并不知情,不是主观上对老夫人不尽孝道,所以,包拯以为,应当为十杖。”

李太后闻言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即便是盛怒之下,她也只是想给自己的儿子一点教训,并不希望他真的伤筋动骨。十杖既会让皇帝知道疼知道错,也不会让皇帝真的伤筋动骨,最多养两天就好了,毕竟从小锦衣玉食,没受过什么苦,好转还是很快的。

于是李太后点头:“那就请包大人严正律法,以正视听。”

包拯犯愁了。

纵然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说句不好听的,天子犯法,何时与庶民同罪?特权阶级在哪里都是特权阶级,说远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现在,也没听说哪个臣子真的敢对皇帝动手的,他包拯也不比古代先贤,哪敢对仁宗动手啊?

然而赵祯似乎丝毫体会不到包拯的麻烦,依旧道:“包卿,就按母后说的做,十杖,一杖都不能少!”

包拯:“……微臣遵旨。”要命啊!当皇帝的能不能体谅一下他们这些臣下?能不能!

然而既然赵祯已经这么说了,包拯就要做。但好在并不是他打,真的动起手来包拯也不会因为紧张而脑子发僵,很快道:“王朝马汉,你二人脱去皇上的龙袍!”

王朝马汉有些迟疑,不是很懂包拯有何用意。皇帝的龙袍,那是说脱就能脱的吗?

赵祯也奇怪的看着包拯:“包卿,你这是何意?”

包拯义正言辞:“通常开封府中犯人受刑都会脱去他的官袍,皇上,得罪了。”

赵祯倒不是很在意,摆摆手道:“你们脱吧。”

有了赵祯这句话,王朝马汉勉强稳了稳手,上前温柔细致的脱去了赵祯的龙袍。赵祯被服侍惯了,一时还以为是在后宫要脱衣就寝,完全没有即将要挨打的紧张感。

赵祯从小乖顺听话,先皇也没打过他,少数几次挨板子还是在童年时期,小孩儿心大早忘了,所以他一点都不紧张,甚至还有些奇异的跃跃欲试的感觉。

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听到包拯这么说,不管是李太后还是八贤王,都觉得包黑子这是要来真的了。李太后情急之下睁开了双目,看着包拯,但因为这话是自己说的,骑虎难下,不好说什么,八贤王直接开口道:“包拯,你这是要来真的?”

包拯上前嘱咐了张龙赵虎几句,两人点点头,取来了木杖,让王朝马汉抓好了龙袍,对着龙袍“啪啪”打了起来,连打了十杖。龙袍布料柔软,木杖击打起来软弱无力,放在人身上会皮开肉绽的十杖,在这龙袍上一点事儿没有。

八贤王这才反应过来,哈哈大笑,摸着胡子道:“包拯果然是包拯,以龙袍代天子,也亏你想得出来!”

包拯拱手道:“不敢受王爷称赞。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过臣子打明君之事。然皇上嘱咐,微臣纵然诚惶诚恐,也不敢违抗皇命,是以想出以龙袍代天子之事,不知太后娘娘……可还满意?”

言语之间,包拯已经对李太后换了称呼。

不过显然,李太后对包拯这次的处理结果还是甚为满意的,点点头道:“包卿不愧为国之栋梁,果然才思敏捷,资质过人。皇儿,哀家要赏包卿,你没有意见吧?”

李太后突然改口,简直让赵祯喜出望外,哪还有心思去关心这些——更何况包拯之前差点被庞太师害死,这事他还没来得及处置,还有陈州放粮的功劳也没有来得及算,再加上这次救了太后,于情于理,都该大大奖励。

他道:“全听母后吩咐,儿臣绝无意见。”

李太后满意的点点头:“你没有意见就好。包卿!”

包拯道:“微臣在。”

李太后道:“哀家今日便越俎代庖,封你为太子太保,赐你尚方宝剑,三宫六院你管定,满朝文武任你行,若是我那皇儿不听话……有哀家替你撑腰。”

这简直是赵祯临朝以来的最大恩赐了,包拯当即跪下,开封府其他人刚站起来没站稳呢也跟着跪下。

包拯道:“臣惶恐!”

李太后心事了解,神情语气都十分轻松,道:“包卿,你一心为国,忠心护主,这是你应得的,不必推辞。皇儿。”

赵祯道:“儿臣知道。李季。”

一直跟在赵祯身边的太监立刻上前:“奴婢在。”

赵祯道:“传令礼部,命其预备一柄尚方宝剑,明日上朝,朕要亲自赏赐包卿。”

李季毕恭毕敬:“奴婢遵旨。”说完,他彻底松了一口气。

当时念着陈林的一点旧恩,没有去给郭槐通风报信,这真是他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