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电影教师 > 第800章 一连串满分

电影教师 第800章 一连串满分

作者:青城无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7 21:31:07 来源:免费小说

  亚影的学生在电影交易市场呆了一周,对柏林电影节的各种数据和知识都相当熟悉,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在知道《一个人张灯结彩》的评分后,他们都惊呆了。

  最近十年,柏林电影节场刊评分最高的电影是《血色将至》,评分3.5,这部电影被很多媒体称为21世纪的《公民凯恩》;现在《一个人张灯结彩》评分是3.9,比《血色将至》高了足足0.4,接近于满分,这真的太惊人了!

  学生们脸上都浮现出了兴奋的红晕,觉得已经胜券在握,激动地道:“张老师,场刊评分接近满分啊,金熊应该拿下了吧!”

  张然笑着摆摆手,道:“哪有那么容易,场刊一向是反风向标,场刊第一的电影拿到最高奖的少得可怜,现在都快成魔咒了,连《血色将至》这样真正的杰作都输了,所以,拿到场刊第一未必是好事啊!”

  周小西好奇地道:“《飞行家》是场刊第一,还是拿到金狮了啊!”

  张婧初作为《飞行家》的女主角,对威尼斯发生的一切还历历在目,就道:“《飞行家》是场刊第二,《深海长眠》是第一,结果《深海长眠》输给我们了。”

  张自力坚定地道:“我对《一个人张灯结彩》有信心,这么好的电影要是不能拿金熊奖,那还有天理,有王法吗?”其他学生也都道:“对啊,我们对《一个人张灯结彩》有信心!”

  张然笑着道:“你们这群小马屁精有信心没用的,关键得看评委们喜不喜欢。要是他们不喜欢,就算场刊打100分也没用。行了,赶紧吃吧!”

  早餐过后,张然和张婧初回到房间收拾了一番,就带着剧组接受媒体的采访。由于想采访《一个人张灯结彩》剧组的媒体太多,公关特意安排了一个房间让媒体等候,让到场的媒体有一种参见面试的感觉。

  整个采访完全是车轮战,十五分钟就换个报社,十五分钟就换一拨人。不过采访了一个小时后,公关发现记者实在太多根本就排不过来,就进行了压缩,只给每个记者十分的采访时间。

  就在张然忙着接受采访之时,世界各地的影评都相继出炉,不管是在北美,还是在欧洲,在亚洲,在美洲,“史诗级作品”、“大师作品”、“终极伟大”这样的形容词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各国知名媒体对《一个人张灯结彩》的评价中,引起了各国影迷的极大好奇。

  《电影手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杂志之一,推崇作者电影,也推崇创新,当初《飞行家》横空出世的时候,他们就给予了盛赞,并给电影打了满分。这次《一个人张灯结彩》不但重现了多声部蒙太奇,而且走得更远,自然再次收获了《电影手册》的盛赞,以及一个满分。

  《电影手册》对《一个人张灯结彩》赞美不只是着眼于分析张然是如何重现,并革新了多声部蒙太奇这种几乎失传的电影语汇,使其焕发出新的魅力。《电影手册》认为:“在《一个人张灯结彩》中,老黄、小于和钢渣是电影的三个声部,这三个声部带来的开放多视角叙事,使全片成为了一曲多声部的命运三重唱,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和影片人物对话的可能。张然并没有站在上帝视角全视全知讲述一个完整封闭的故事,老黄、小于、钢渣三人均为意识独立的个体,三人的情感、灵魂、命运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电影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在在为摆脱孤独努力,但最终一切像画了个圆圈,又回到了原点,每个人依然是孤独的,甚至更孤独了。

  在张然的电影中人物总是很孤独的,不管是《时间囚徒》中困在时间里的曹林,《爆裂鼓手》中的周旭,还是《时空战士》中沦为疯子的杰森,以及《飞行家》中为飞行梦奋斗的乔正飞,都是如此,只有《唐山大地震》是例外。在这些充满着孤独感的电影中,张然始终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这种思考结果,最终清晰展现在张然不断实验的电影语言里,将所有的思考化为了一曲交响乐,与贝多芬的《欢乐颂》交融在一起。在电影的最后,当镜头拉向浩瀚的宇宙,当《欢乐颂》在宇宙中回响时,电影带给我的冲击和震撼,就彷佛明明看到乌云飞掠天空,却被一道阳光突然照亮了一般。

  张然的天才是独特的,他创造了一种不可能的电影,在其中孤独与希望相连,他永远在寻找新的路径,锻造一种冷静、诗意和理论性的艺术。在戈达尔老去之后,我们终于又迎来了一个始终坚持对电影语言进行试验和探索的导演。”

  在文章的最后《电影手册》盛赞道:“《一个人张灯结彩》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最敢于冒险的电影,电影的拍摄手法成功地制造了一种冷冽孤独的氛围,各色底层人物的艰辛生活在老警察的尽职尽责中逐渐展现。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是苦的,都是孤独的,都是无奈的。不过在电影的结尾,小于一个人满怀期待地张灯结彩,《欢乐颂》在宇宙中回响,张然让我们在绝望中再一次看到了希望。《第九交响曲》无疑是伟大,在《一个人张灯结彩》上我们看到了同样伟大的情怀。这部电影是两个伟大艺术家,跨越两百年的时空,用音乐和画面进行的一次对话!”

  《视与听》一直是张然的忠实支持者,即使《三个傻瓜》这部在欧洲遭遇空前恶评的电影,《视与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他们毫不意外的给《一个人张灯结彩》打了满分。

  《视与听》的文章除了分析多声部蒙太奇外,还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电影的构图:“电影在构图上,手持拍摄加倾斜视角的构图手法同样随处可见,尤其体现在街道、居室、理发店等环境描写中,这种非理性视角扩大了人物在城市中的孤独感,将人物内心的孤独凸显出来。电影中城市的高楼大厦,与人物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在小于和钢渣的交往过程中,这一构图手法则让二人本就不稳定的关系始终处在一种危机状态中。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老黄的镜头,运用的都是水平构图,显得特别稳定,给人一种直面现实,脚踏实地的感觉。可以说,《一个人张灯结彩》的运镜并不强调传统意义上起承转合的叙事功效,浓烈的隐喻色彩,强烈的造型与情感表现力,让整部电影成为了一首孤独者的歌,使整部电影透着一种淡淡的感伤气息。”

  《综艺》给出的同样是满分:“张然的《一个人张灯结彩》是一曲古典交响乐,电影在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展现了强烈的众声喧哗的多声部性,从个人到两性再到社会,通过不同人物间的不理解与难以沟通,由浅入深地揭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刻矛盾,强有力地反映了个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内心孤独与困苦。”

  《帝国》以往并不是很待见张然,但这次出乎意料的给出了满分:“《一个人张灯结彩》让人联想起那些逝去电影大师的作品,而他们正是张然非常崇拜的电影人:黑泽明,希区柯克,以及伯格曼。好电影应该如同好优秀的诗歌,给人以力量,给心灵以滋养,让我们的灵魂在黑暗中不会迷失方向!《一个人张张灯结彩》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

  《综艺》也奉献了一个满分:“《一个人张灯结彩》是一部独一无二的电影,在电影中中你能收获自《窃听大阴谋》以来最为迷人的人物刻画,张然总是让人物慢慢走近我们心里,然后抓住我们的心,让我们体会电影带来的欣欢、神秘和力量,让我们哭了又笑。这是一部真正的大师之作!”

  除此之外,意大利的《电影》,法国的《正片》,日本的《电影旬报》统统以满分相赠。《纽约时报》说它是“本世纪的非凡杰作之一”,英国《卫报》分别说它是“本是过去十年最佳影片之一”。在国内几乎被影评人骂出翔的《一个人张灯结彩》,如今在柏林大放异彩,赢得了如潮好评。

  由于媒体和影评人对《一个人张灯结彩》评价实在太高,在这天上午,大量德国观众涌进电影院,想要一睹为快,导致电影票供不应求,组委会不得不增加三场了,但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组委会不得已,又特地加开三场午夜场。

  在柏林的中国记者也迅速把《一个人张灯结彩》在柏林受到追捧的新闻发回国内,什么“轰动柏林”、什么“史上最高分”、什么“海外媒体盛赞”,总之都是极其夺目的标题,看过之后,简直让人觉得张然已经将金熊奖收入囊中了。

  这些报道又迅速被网友转发到了各大论坛,点燃了影迷们的热情,尤其张然粉丝的热情。

  前些日子,《一个人张灯结彩》挨了不少影评人的骂,现在电影在国外好评如潮,张然和张婧初的粉丝顿时觉得扬眉吐气,在欢呼庆贺的同时,纷纷跑到各路影评人微博和博客下面留言,各种冷嘲热讽。

  “不好意思,我家张然现在场刊评分第一,而且是破记录的分数哦!”

  “《青年电影手册》是山寨《电影手册》而生的,现在《电影手册》给《一个人张灯结彩》打了满分,陈青松,你个山寨货出来走两步吧!”

  “哈哈,打脸了吧!在网上发电影电影资源也能成影评人,水准真的太低了!”

  “就是,中国电影水平很低,比中国电影水平还要低的是中国影评人的水平!”

  陈青松这帮人差点没被气死,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心里对那些海外媒体是无比的埋怨,你们搞什么啊,张然可是政府的走狗,这样的人不把他批烂批臭,你们还这么夸他,《一个人张灯结彩》这破片子有什么好的,你们有没有搞错啊!

  只是他们又没有底气跟《电影手册》和《视与听》他们叫板,纷纷装起了鸵鸟,关掉微博的评论,顶多回一个“不跟脑残粉一般见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