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水浒终结者 > 第48章 安插内应

水浒终结者 第48章 安插内应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6:19:43 来源:书海阁

延陵县内,方天定看着满城废墟,直气炸了肺。

官库毁于一炬,房舍大量焚毁,大半座县城都是火烧烟熏后留下的残骸。

比无锡县的情况严重了许多。

原来,镇江府知府采纳了逃奔而来的无锡县知县建议,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以求对抗义军。

于是,兵过如篦,又是一把大火。

大小官员并富户都已躲进丹徒县内,只余升斗小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

邵俊冷哼道:“如此朝廷,怎可称为朝廷,便是贼匪亦不如。”

方天定吐出一口浊气,道:“不知其他两路却又如何。”

“估计也差不多!”邵俊接道。

看了眼身后犹自抽泣的百姓,方天定下令:“调拨军粮,赈济百姓,一切如苏州故。

令,通传苏州,调刘韐任镇江府知府,以恢复民生。

再令,从杭州调拨粮食、衣物,勿使百姓有缺。”

叶贵领命,前去通传。

方天定又道:“传令全军,此次打破丹徒,城内大小官员并参与放火者,一个不留!”

杀气腾腾。

这是方天定第一次下达如此血腥的命令。

难得的,没人反驳。

实在是眼前的惨况太让人触目惊心了。

清理废墟的士卒,不时从中起出烧的焦烂的尸体。

更有百姓躲在家中水缸里,被活生生煮熟的。

如此惨状,不杀人不足以泄愤。

五千士卒用了两天时间,才把废墟清理一遍,发现尸体三千余具。

粗略估算,全城死于大火者六千余人,几近一半。

又有丹阳、金坛两县来报,两地合计死伤两万余,所有钱粮尽皆被掠夺一空。

众将都是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打进丹徒县,把那些狗官挫骨扬灰,以为百姓报仇。

“城中百姓可都安顿完毕?”方天定问胡铨道。

胡铨答道:“已经安顿完毕,只是百姓从军意愿强烈,难以劝解。”

两日功夫,义军从城内招收了三千青壮,几乎把适龄青壮全部招募。

百姓尤不满足,上至七十驼背老者,下至十岁懵懂孩童,都想跟着义军打进丹徒县,报仇雪恨。

只是不可能把这座城池变成空城,方天定没开口继续招募兵丁。

方天定道:“你初为县令,即接手了一片废墟,可有信心治理好延陵?”

胡铨拜道:“若有一个百姓冻饿而死,以头抵罪!”

掷地有声。

看了城内惨状,胡铨心底对赵宋的那丝幻想彻底破灭,此刻只盼义军打进东京城,解民于倒悬。

两人商议间,縻貹进来,道:“茅山方向,有千余贼寇正向延陵而来。”

方天定冷笑道:“区区蟊贼,也敢犯我城池,端得不知死活。

点三千兵,一个不留!”

大家心里正不爽呢,有不开眼的撞到枪尖上,当然要出口恶气。

不一刻,大军整备出城。

行了三里,只见千余贼寇浩浩荡荡而来。

见到大军,贼寇立刻原地停下,却又乱做一团,喧喧嚷嚷个不停。

方天定打马上前,喝道:“无知蟊贼,敢来捋我义军虎须,可知死字怎么写?”

只见一头目打马而出,直趋方天定跟前,滚落马鞍,拜道:“小人卫忠,见过大王,我等听闻义军占了延陵县,特下茅山来投。”

卫忠?这也是方腊手下的大将,官拜六军指挥使。

只是没什么战绩,领兵出场两回,便没了下落,算是打了一回酱油。

不过,既然有好汉来投,方天定当然不好推拒。

主要是,茅山贼寇名声还行,虽然也抢掠,却不滥杀。

方天定扶起卫忠,道:“首领来投,不胜欢喜,且请回城说话。”

卫忠道:“大王莫急,还有三个兄弟,同样好本事,且引来相见。”

卫忠回到阵中,引了三个好汉过来。

三人拜道:“小人吴升(蒋印,卫亨),见过大王。”

这三个,方天定也是记得的。

卢俊义攻打独松关时,三人同为守将,连日下山搦战,直到蒋印为林冲所伤,才坚守不出。

能够和林冲厮杀多日,说明武艺也不错。

当然,这三人最后被活捉,也不必多说。

虽然没能厮杀一场发泄心中愤怒,但是收了四人,也算不无小补。

叙了几句话,众人进城。

看到城中废墟,卫忠手下的喽啰,尽皆失声痛哭。

便是卫忠四人也心有戚戚。

一个喽啰跪倒在方天定面前,不住磕头道:“大王,还请给城中乡亲报仇啊!”

方天定扶起他,道:“此去必然打破丹徒县,全克镇江府,到时候,所有罪犯一一清算,绝不放过。”

“多谢大王!”众多喽啰拜道。

卫忠道:“山寨里的喽啰,大多是延陵本地人,多有亲眷故旧在城内,是故如此。”

方天定表示理解。

卫忠又道:“大王此去,怕是难下丹徒,我有一计,只是踌躇,未知大王可愿一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丹徒县是镇江府治所,城高壕深不必多说。

因为收缩防御,镇江府四县所有兵丁全部集中在丹徒城内。

细作打听的明白,城内宋军已经超过了三万。

各处府库所藏全部转运进了丹徒,城内钱粮、兵甲全都不缺。

又因为各处大户大多躲进了丹徒城,他们也都带了家丁、护卫,也凑出四万多守城队。

这些人都是青壮,不乏武力强横者,且绝对不会投降的,抵抗意志绝对坚定。

加上大笔赏金,更是士气高涨。

想要打下丹徒,全取镇江府,不经历苦战是绝对不可能的。

听到卫忠有办法,方天定连忙请教。

卫忠道:“因为本乡本土,我等与延陵官府多有来往,其中延陵县都尉刘康,更是与我交流甚密,多次招揽与我。

因为不愿受那些昏官的气,我等一直虚与委蛇,没有接受。

前几日,刘康又来,亲自邀我前往丹徒县,共抗义军。

我只托辞需要收拾家当,假意安抚了他。

如今丹徒难下,我愿率军混入,以为大军内应。”

方天定沉思片刻,道:“可有把握,若是贼人奸计,怕是断送了几位兄弟。”

卫忠道:“应该是真,贼人惧怕义军势大,不择手段招揽各路豪杰。

据我所知,镇江府内各家山寨,尽皆被招揽,我打听的明白,选择投效者颇多。”

这不奇怪,大多数贼寇遇到洗白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守住镇江府,投效的贼寇立刻漂白成官身,有积蓄的退役从良,自去快活,没积蓄的,也可以吃一份军饷。

实在不如意的,号衣一脱,重操旧业便是。

怎么都不亏。

方天定又道:“兄弟麾下多有深仇血恨,只怕藏不住心思,暴露了形迹。”

卫忠道:“无妨,手下喽啰我都熟识,只选那老成稳重的带进去便是,必不出现纰漏。”

包道乙道:“首长,且让我与卫忠首领走上一遭,再不济,也要探明城内情况。”

丹徒县防守森严,细作已经失去了联络,如今城内什么情况,大家也是两眼一抹黑。

只是顾虑几人安全,方天定踌躇不决。

包道乙又道:“茅山本是道家圣地,有一二道士入了伙,也不奇怪。”

卫忠又道:“想那城内定然不安,有道士入城,定然有请教者,说不得便能有收获。”

权衡一番,方天定道:“即如此,便拜托几位兄弟走一遭,只是安全为上。”

几人拜道:“兄长放心,必不负重托。”

商议妥当,卫忠点了三百余忠心可靠的喽啰,连夜赶向丹徒。

他们必须抢在义军合围前混进城,若是大军合围,这三百多人塞牙缝都不够的,再想进城,就显的假了。

讲真,方天定也不觉得这三百多人能起什么作用,只当一步闲棋了。

左右还是要依靠刀枪。

喜欢水浒终结者请大家收藏:(wuxia.one)水浒终结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