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水浒终结者 > 第321章 偷懒神器

水浒终结者 第321章 偷懒神器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6:19:43 来源:书海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天下广大,黎民万万,皆系于朕之一肩,诚惶诚恐,夙夜难寐,唯恐因一人之失而害万民。

为天下计,须得查政略之漏,补方针之缺,故此选贤达长者,建辅政内阁,辅佐朕施政天下。

今有长者刘民生,文名卓着,德茂内外,贤于天下,官民信服,朕亦信重。

特进刘民生为太子太保,内阁大学士,拜为内阁七辅政之首,以辅佐朕理政天下。

诏书到时,望卿莫以年高为借口,行清闲之举,推脱不受。

故兹诏敕,想宜悉知。

钦此!”

“臣谨奉诏。”刘民生躬身接过圣旨。

一头雾水。

内阁辅政是什么鬼?

他因为避嫌,而且也不愿意屈居儿子之下,因此当了两天官就撂挑子不干了。

本来字典编撰完成,在家教几个学生,当个野鹤赏玩闲云,实在快意。

近日,天降大雪,他午睡的正香,结果,传诏天使忽至,宣读了这份诏书。

若非他看方天定很顺眼,怕是要把圣旨砸在使者脸上。

不过,事情总要问清楚的。

刘民生问道:“内阁辅政,有何职责?”

使者道:“太公,这个我确实不知道,不仅你一个,胡安国老先生,蒲文英老先生都有旨意下达。”

刘民生抹了抹胡须,道:“即如此,且去吧,待我亲自进宫去问。”

这话说的,进皇宫就像进自家厨房一样。

其实也差不多。

以刘民生的名望,见方天定无有不应。

事实上,方天定早就下旨,刘民生三人觐见,免传直进。

也就是说,他可以驾车直入宫门,禁卫不得阻拦,直到方天定面前下车。

下车嘛,心情好拱拱手,心情不好板着脸直接开喷,方天定还必须惯着哄着。

德高望重,就是可以这么任性。

且说刘民生上了马车,迤迤然向着皇宫而去。

皇宫内,方天定一手搀着梁红玉,一手拉着洛樱,在花园内漫步着。

走了一阵,梁红玉道:“陛下,今日非休沐之日,你闲置政务陪同妾身等踏雪赏梅,怕是不妥。”

洛樱撇嘴道:“陛下每日忙于政务,难得有暇陪我等,何必提那些事。

再则,陛下要设立辅政内阁,不就是为了减轻政务繁杂之苦么。”

梁红玉沉默片刻,道:“陛下,可与妾身说说辅政内阁么?”

方天定道:“辅政内阁,乃是为了辅佐皇帝施政而设立,其职责,部分替代皇帝的批准权。

譬如朕御驾亲征时,除官员任命,内阁尽可办理。

后世子孙幼主登基,内阁可替代顾命大臣,若有皇帝怠政懒政,亦有内阁替代处理政务,确保国家不乱。”

“陛下烛照万里,不得不服啊。”

感叹中,刘民生、胡安国、蒲文英三人联袂而来。

刘民生道:“如此内阁,有无皇帝又有甚么关系呢。”

方天定笑道:“内阁大学士之产生,须得皇帝下旨拜请递进,如何能没有关系?

再则,内阁并无任命之权,各司臣官都走皇帝任命,内阁只能听从。”

胡安国道:“听陛下之意,内阁与执宰怕有冲突,且不可调和。”

方天定笑道:“不止执宰,还有枢密,执宰、枢密使决策,内阁批准,如何没有冲突?

再则,自古以来,帝权相权便冲突不断,何曾平和过?”

皇帝暗弱,权相独断专行,皇帝强势,宰相木刻图章,少有和谐。

内阁设置,权相一斗七,看他有多能!皇帝若强,那便让他强去吧。

真要像崇祯那样勤政把天下搞没了,那也是该他倒霉,实在无话可说。

万一有宅男子孙,就是不上朝,还有内阁过度,可保国政不乱。

最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方天定想偷懒。

而内阁,无疑是皇帝偷懒的神器,不可不用。

蒲文英问道:“未知除我三人外,首届内阁还有何人。”

方天定道:“还有陈瓘、陈师锡、苏迟、宗泽,共计七人,当事情争执难下,正好投票,以少数服从多数解决。”

少数服从多数,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大多数人同意,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胡安国道:“前三人皆有耳闻,宗泽是何人?”

方天定令人取来四人履历,给三人看。

陈瓘,现年六十四岁,字莹中,号了斋。

元丰二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

誉满天下,人称其谏疏似陆贽,刚方似狄仁杰,明道似韩愈。

与陈师锡被称“二陈”,同斥蔡京、蔡卞、章敦、安敦等奸臣,虽为之忌恨,然其人品无不为之折服。

四十二年间,调任二十三次,经八省历十九州县,贬置通州期间明军打来,不愿出仕而回乡沙县,即李纲坚守的沙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陈师锡,字伯修,建阳人,宋神宗熙宁六年癸丑科佘中榜进士第三人。

这家伙性格和经历与陈瓘相似,久历州县,最终被削职为民,家乡为明军占领。

苏迟是个文二代,也是个没节操的。

苏轼是他大伯,苏辙是他老子,可知他家世之牛逼。

政和二年,官登封县丞,后迁为尚书右司员外郎。

在听说宿迁大败后,苏迟果断走人。

走也没往别处去,自来堂弟苏迨宜兴故居安住。

其意,大约也是学姜太公钓鱼。

方天定之所以用他,乃是苏轼苏辙的名望,做个牌坊,二是这人也有些能力,能将就着用,三是因为他没节操。

别看蒲文英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刘民生、胡安国一副老学究模样,但是活久见,这三人精明的很,不好伺候。

陈瓘、陈师锡这对兄弟就不说了,怼天怼地怼空气,喷遍天下无敌手。

宗泽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宗泽,婺州人,字汝霖,博学广识。

这家伙殿试时就开喷,吓坏了主考官,只得末科。

元佑八年,被派往大名府馆陶县任县尉兼摄县令职事,后先后任衢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城、莱州掖县等四县知县,政和五升任登州通判,宣和元年,年届六十的宗泽乞请告老还乡,获准。

纵观宗泽从政二十多年,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卓着,“所至称治”,百姓无不信赖和爱戴。

为了请动宗泽,方天定特意派出叶贵去,就怕对方不允许。

内阁都是能喷的,不弄来一个出气包,怕是皇帝宰相枢密使都要得脑溢血。

这个人,非苏迟莫属。

看了方天定的安排,刘民生叹道:“如此英才,赵宋不能用,我朝用之,何愁天下不定。”

胡安国道:“正因如此,我朝才如此兴盛啊。”

蒲文英问道:“陛下,我等任期几何,接任者何人?”

方天定道:“任期八年,接任者乃致仕太宰、少宰、六部尚书、枢密使、大理寺卿。

民间贤达、内外文武官员之优异者,亦可拜请。”

胡安国道:“陛下,内阁中无皇族,不妥,臣愿让位于方垕。”

方天定闻言,立刻陷入了沉思。

宰相在,内阁不能一手遮天,增加皇族成员确有必要。

只是让胡安国退出,方天定不太舍得。

刘民生道:“犬子为宰相,主张国事,我若再入内阁,恐为后世之不好典范,当退出。”

方天定没有矫情,同意下来。

内外勾连,本为皇权之大患,刘民生此举,也是为了让刘韐与方天定善始善终。

于是,方垕递补进入内阁。

虽然人选确定,然而就位还要点时间,各项制度、权柄、待遇、办公地点、服装、信物等也要准备。

而且,此事通过,须得宰相同意。

不过几位战斗力爆表的存在,不怕刘韐不同意,只看分权几何。

喜欢水浒终结者请大家收藏:(wuxia.one)水浒终结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