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63节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63节

作者:下限君一路好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5:58:27 来源:免费小说

  “还请殿下前去主持大局。”

  李安然便闭上嘴,看了一眼神色如常的荣枯,仿佛自己昨晚上……确实只是做了个荒唐的梦而已。

  但是荣枯不说,她好像也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再提这件事。

  毕竟……

  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嘴唇,突然莞尔,站起来道:“为孤更衣。”

  一直在厢房院落外头等着伺候的侍女们便走出来,拥簇着李安然回到了房间之中,独留荣枯一个人在外头,为自己也倒了一碗酸笋汤。

  ——罢了。

  李安然来到前院的时候,那些被收缴上来的甲胄都被堆积在刺史府的场地上,那些昨晚上明显都没有睡好的家族、族老们一个个都站在廊下,看着这些“可能拿来当他们谋反证据”的甲胄。

  这些甲胄的制式都很老旧,带着很明显的前魏痕迹,和李安然如今的赤旗军用的统一制式的甲胄比起来,自然逊色不少。

  其中还有不少是藤甲。

  当然,李安然也不打算将这些甲胄付之一炬,只是命令府兵将这些东西收归刺史府的府库,等到之后再拿出来验看。

  各家家主们还有什么不懂的,照理来说这东西从各家里收出来,当场将家主斩首都是可以的,李安然这么做,无非还是对他们怀柔,想要他们捐钱出人弄她的水师战船坊罢了。

  ——能怎么办?命给人家捏在手上了啊。

  李安然瞥了一眼眼前这些抖抖索索,来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去的时候仿佛落水鹌鹑的各家家主,眼底流露出了一丝冷漠来。

  文承翰原本还想问她,关于自己被刺杀的幕后主使的事情,却被崔肃一把按住了肩膀,他诧异回头看,却见崔御史摇了摇头,示意他暂时不要问,把这件事先放在一边揭过。

  文承翰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被刺杀这件事,也被李安然拿来做她手中的棋子,天平上的砝码了。

  文刺史一时无话,便对着李安然道:“殿下,臣有一物,想给殿下过目。”他来到这里已经快有一年了,算算时间倒也差不多,处理完了收归甲胄的事情,便派快马去南珠局把东西取了来。

  他对着边上的侍卫挥了一下手,对方便端上来一个盘子,等到将上头的粗布揭开,李安然才发现里面是一个南珠贝,边上还躺着一把匕首。

  文承翰撩起袖子,拿起匕首,两三下便切开了这个南珠贝,从里头取出了几颗虽然小,却晶亮、浑圆的南珠来。

  李安然道:“这是……?”聪慧如她,却一时间难以理解文承翰这么做的理由。

  这两颗珠子虽然小,成色却很不错,关键在于圆整度甚是罕见,倒也算是南珠中的上品了。

  “这几颗珠子,是海边的采珠女、珠户‘种’在这南珠贝中的,虽然只成活了两枚南珠贝,却是一线难得的希望。”

  他脸上挂着意气风发的笑容,说着让人心潮澎湃的话。

  “世人将这南珠、珍珠当做是上天的恩赐,殊不知此物也可如粮食一般种下、收获,岂不是印证人定胜天的道理吗!”

  他生的并不多么出彩,只是说这话的时候,两个眼睛亮晶晶的,格外讨人喜欢。

  李安然……李安然的思绪已经飞到天外去了。

  若是这珍珠也能“种”,那可就好极了。

  这东西向来是大食、贵霜,天竺这些盛产黄金、白银的外族趋之若鹜的“宝贝”,若是真能和粮食一样“种”出来,那可不是白花花的进账么!

  她深呼吸一口气。

  “文续之。”她果然没有看错这个能人。

  “臣在。”文承翰交叠双手,对着李安然行了一礼。

  “孤真是爱煞文卿也。”

  文承翰:……

  臣不是,臣没有,殿下自重啊。

  旁听的崔肃:……又来了,她又来了。

  西厢房之中正在念经的荣枯猛地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微跳的眼皮。

  大约是……着凉了吧?

  第78章 他终究,还是无法放下这业障。……

  天京的三、四月, 百花竞相绽放,皇帝李昌虽然上了年纪了,但是有时候还是甩脱不掉年轻时俏皮爱玩的性格, 为了勤政和赏花两不误,干脆将奏章搬到了御花园的外园批。

  大周皇宫的御花园分为内外两园, 内园是妃嫔、公主们闲着没事, 游园逗趣的场所, 外园则是皇帝会见外臣,举办私宴的地方。

  一般来说,妃嫔和公主是不允许未经皇上同意, 私自前往外园的。诸多公主之中,只有李安然身份特殊,内外两园都不忌讳。

  李昌歪斜在搬出来的罗汉榻上,一只手拿着奏章,一只手拿着朱笔圈圈画画,吕公公在边上伺候着,边上遥遥走过来一个年轻人,对着皇帝行礼请安道:“见过父皇。”

  皇帝放下手上的奏章,脸上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 伸手捻了捻自己的胡须道:“来来,栾雀, 在耶耶边上坐下。”

  那两个伺候着的小太监连忙搬来圆凳,伺候三皇子在皇帝的罗汉榻边上坐下。

  栾雀这段时间抽条得厉害, 大约是去年被派去监管江南石蜜坊, 跟着大卫相公走了不少地方,原本白净的嫩脸给晒黑了不少,反倒更多了一份少年英气了。

  李昌坐起来, 伸手拍了拍栾雀的肩膀:“出去历练一年,长大了不少啊。”

  栾雀有些不好意思:“多谢阿耶夸奖。”

  和两个姐姐不一样,栾雀在长相上,比起皇帝李昌,可能更像是已经故去了的先皇后章氏,总体来说看上去更偏文弱一些,大概是因为看上去文弱,年纪又轻,身子又不像是太健壮的模样,皇帝对栾雀也多偏宠一些。

  如今等到他封了王,要准备成家了,才骤然发现自己和先皇后这个最小的孩子,都已经这么大了。

  皇帝伸手,将手上的一本八百里加急的奏疏递给了栾雀:“看看你姐姐在威州干的好事。”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那翘起的嘴角,以及满脸的骄傲神色却怎么也抑制不住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栾雀低下头,一行一项地看起来,李安然平时写家书用的都是蔡公楷,上奏却难得中规中矩的用正楷,行文流畅,一笔喝成,更加上奏疏上写的内容,栾雀读着都有一种心口怦怦直跳的感觉。

  “大姊姊这是……将威州的两个大世家都拿下了?”搜出这么多的甲胄,足够以谋逆大罪诛九族了,只是看奏疏的内容,姐姐似乎并没有这么做。

  这时候,皇帝的声音适时想起,问道:“你要是你姐姐,搜出这么多甲胄,你会这么做?”

  栾雀道:“大周律例,私藏甲胄等同谋逆,三副以上便是诛三族,抄没家产,流放边疆的大罪。”更何况,当时已经有三千赤旗军在外头驻守,这些世家的私兵,再怎么强也不可能和赤旗军抗衡吧?

  李昌哼笑一声,手指轻轻点了点栾雀:“这就是你不如你姐姐的地方了。”他喝了一口手边上的雀舌茶,“虽然赤旗军镇守威州,但是江南世家岂止孙、方,收拾了一个威州,那小林州呢?纯州呢?岭南傅家呢?这些都是先帝时候留下的沉疴,难道在这太平年间,要叫赤旗军走遍岭南,一家一家查抄过去吗?”

  “这……”栾雀脸上有些发烫,“请阿耶赐教。”

  “你姐姐这一招,叫做敲山震虎,原本南方世家就看不起我等以北方世家军功夺天下,但是他们呢,又不得不承认,这天底下现在是我李家的拳头最硬,故而一个个都在观望着,你姐姐收归前朝甲胄,却能对这些私藏甲胄的人网开一面,这就叫‘怀柔’,是雨露。”

  皇帝又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道:“但是她把这些一家之主,各家族老扣住,要这些家族为了保命,就要按照她的规矩来,给她出钱出人建船厂、水师,这就是雷霆。”

  “合利则怀柔,对方松懈的时候,又能一击毙命。雷霆雨露,全是她一个人说了算,这就叫……”

  栾雀轻声附和着皇帝的嘴型:

  “帝王心术。”

  ——阿耶他,果然还是最想让大姊姊当储君。

  栾雀的心思微微有些散逸出去,却被皇帝一声“栾雀”给唤了回来:“你这个长姐,半分亏也不肯吃的,让这些世家出钱出人了不算,还想让朕拨款帮她建船厂,说什么要造船就得造大船,看把她能的。”

  栾雀道:“长姐向来有扬帆万里的雄心,这次二姐夫去安南卖良种也是她一手促成,儿臣想,长姐建大船,一定有别的想法。”

  皇帝笑道:“说来听听。”

  栾雀侧了一下脑袋,梳理了一下思路,便道:“长姐向来关心工农事,一般来说,普通的海匪占岛为王,他们的船并不足以远距离的航行,一般在黄河之中行进的水师战船就足够了,但是长姐偏偏要建那样的大船,剿灭海匪应该只是小试牛刀,长姐想要的,可能是扬帆海外,去寻找能在农税粮食之外的,能拿来填饱肚子的好作物。”

  皇帝捻着胡须点头:“你也算了解你长姐了。只不过,她这水师海战船,为的可不仅仅是剿海匪,远航海外寻找什么新作物。”

  栾雀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啊?”

  皇帝此时却不在继续说下去了,只是笑着拍了拍栾雀的头:“你也长大了,多和你舅舅学学官场上的事,他向来最宠先皇后这个妹妹的,可惜狻猊和於菟长得都更像朕一些。”说到这,他脸上的笑意全收,换做了满脸欷吁。

  栾雀站起来,对着皇帝行了一礼:“儿臣知道了,一定会好好和舅舅学习,帮耶耶分忧。”

  皇帝捻着胡须点头,算是对这个回答十分满意。

  而此时此刻的李安然,正两眼无神的坐在海礁边上,看着威州海岸线上那延绵不断的盐田,听着盐农们“嗨呦、嗨呦”的号子,整个人两眼放空。

  海风吹得她两个眼睛眯起来,要不是梳了交心髻又带着巾帼,她的头发估计会更乱。

  她这几天在威州等着皇帝给自己的圣旨,没有来自皇帝的圣旨,她私自兴办船厂,估计不出两天皇帝案头参自己“企图谋逆”奏章就会跟雪片一样。

  “你在想什么呢?”荣枯从后面有些艰难得走上礁石来,海风吹着他的僧袍和佛珠的穗子,让他站在李安然边上的时候看上去像一只迎风而立的信天翁。

  “我在想他们。”李安然的目光没有离开盐农,只是这样淡淡地回答荣枯道。

  荣枯也将目光落在了那些正在喊着号子,从盐田中推出一碰一碰凝固的粗盐的盐农们,轻声道:“已经好很多了。”

  这些混杂着沙子、带着异常苦涩味道的粗盐,将会被送到熬煮海盐的地方,进一步加工成稍微细洁一些的官盐,然后走入千家万户。

  只是大周演习了之前魏朝的“官盐制”,严厉禁止民间私产、私卖食盐,以至于威州这样一个产盐地,负责煮盐的盐农居然也吃不起细官盐,又发生过盐农将衣服浸在水中偷盐的事情,所以在文承翰来之前,盐农上工都不许穿衣,毒辣的日头晒得他们皮肤黝黑、开裂、蜕皮。

  而贩售私盐,也是海匪最大的收入之一。

  现在市场上的盐,其实是官、私混杂,价格、品质各不相同,大周立国这么多年,唯有这一项,李安然还是觉得乱。

  太乱了。

  盐和粮一样,是民生的根本,这么混乱,不如直接开盐禁,让食盐自由买卖,这样一来那些粗劣的食盐很快就会因为没有人买而被淘汰掉。

  至于官盐,因为是官营,所以反而不用担心,贩官盐的油水下去了,也能解决盐铁司这么多年难以解决的为了一张官方盐引,盐商行贿官员的沉疴。

  至于铁这一项……这是国之根本,谁动谁死。

  想到这,李安然摇摇头,将手肘撑在膝盖上,笑着道:“我是在想,现在大周不比当年的魏了,我是不是可以上书让阿耶开盐禁了。”

  开了盐禁,市面上的盐就会便宜起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盐农反而吃不起盐的情况。

  文承翰已经在努力下压盐价了,但是开盐禁,还得要皇帝谕批才行。

  荣枯是聪明人,他听到李安然这么说,自然也就明白了她的用意,笑道:“这倒是利民的好事,殿下日日操心这么多,倒是让小僧有些担心你精力是否跟得上了。”

  李安然笑了一下,看着水天相接处的云,摇摇头道:“我操心的多了,法师一只手数不过来的。”

  荣枯只是看着她笑,他这么看着人的时候,那双眼睛里的柔情就像是溪水一样温驯、清澈,却偏偏比金刚石还要坚毅。

  至刚至柔,在他的身上毫无违和的融在一起,比庙里的泥塑菩萨像还要慈悲、生动。

  “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李安然笑道。

  荣枯想起了那天她喝得醉醺醺的,也是这样问他。

  唇间仿佛依然有一抹酥柔可以回味。

  他双手合十,垂眸道:“殿下所想,非我一个出家人可以分忧,小僧能做的,唯有替殿下祈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