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12节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12节

作者:下限君一路好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5:58:27 来源:免费小说

  荣枯想了想,决定还是出去和吴公公一起找找李安然——元容和他下了一天的盲棋,晚饭啃了两个胡饼,便合衣倒头就睡了。

  果不其然给他们二人在田埂上找到了坐在胡床上看晚霞的李安然,翠巧也没大没小的和她并排坐着,主仆二人,一个左手撑脸,一个右手撑脸,两个脑袋撞在一起,你贴我我贴你。

  “这么好的良田,居然都是附近寺庙的私田,世家都没有这么好的私田。”李安然嘟囔。

  寺庙占了良田,农户只有薄田难以糊口,只能做佃农来租寺庙的良田种,碰到荒年收获的田产可能还没有要上缴的租金多。

  而且寺庙光明正大的做起了生意,私驿赚的钱,多拿去放贷,利息还不低。

  “还放贷。”拔草。

  “吃着供奉,骗着香油钱,还不交税……还放贷。”李安然把自己脚边的杂草皮薅秃了一块。

  荣枯:……

  他道:“僧人自有戒律,沙弥戒中本就有一戒是‘不蓄金银财宝’,放贷自然也非修行者所为。”

  他曾经挂单的云上寺在他刚刚来的时候,也曾经有僧人放贷,因为也算作是寺庙供奉僧团的收入,所以僧团长老们多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他来到云上寺之后,多次在辩法会上和放贷的僧人辩论僧团染指世俗财货,扭曲其为“供奉”会带来何种恶果,次次皆是大胜,逐渐云上寺僧团之中,对于放贷一事的争论也就多了起来。

  之后,他又从茶田、农田,以及云上寺开设的私驿收入几个方面,根据云上寺僧人日常的开销,放贷利息等等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驳倒了“放贷收入也是为了供养僧团”这样的歪理,才在一年之内,让长老们否决了放贷这一条,并且将其加入寺规之中。

  为此,他确实引来了不少仇视,只是愿意跟随他,听他讲经、跟他修行的僧人也不在少数。

  所以,才会招来如今的那一场因果,他倒也并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李安然抬起头来,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荣枯:“唉。”

  荣枯浅笑:“殿下怎么又唉声叹气起来了?”

  李安然:“我——”她欲言又止。

  一边的小吴公公等不及两人打完禅语机锋,向前了两步,弓着背,对着李安然道:“大殿下,圣上……让奴才给您带句话。”

  李安然道:“什么?”

  “嗯……圣人是这么说的,若是大殿下您不故意拖着日子回京,那这句话自然也就烂在奴才的肚子里了……若是您……”小吴公公满脸的汗,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李安然的脸色——夹在这对父女中间,这日子是真的难过。

  “无妨,说吧。”李安然宽宏大量地摆了摆手。

  “圣人,圣人他,就将您心爱的彪子,接进宫中养着。”

  李安然:……

  彪子是她当年打东胡的时候,驯养的一只白羽海东青,羽丰神俊,让同样喜爱猛禽的李昌十分眼馋,总想要过去把玩。

  李安然就没让他如意过。

  李安然来雍州,并没有带彪子,而是把它放养在了永安上林苑。

  ……得了,在李家的猛禽爱好者圈子里,谁不知道有一种鹰,叫圣上养得鹰,她又不是没见过阿耶养得那群鹞子,一只只肥得和个球似的。

  真让阿耶把彪子弄到手,不出三个月,彪子就从海东青变成走地鸡了。

  可恶。

  为了让自己准时回家,不要错过踏青宴,他居然抓鹰质。

  第15章 这世间的缘分,只要一面便尽了岁……

  车队到永安城外头的别宫是在四月初,荣枯因为是在受不了马车颠簸摇晃,所以干脆下车步行,跟着车队。

  元容见荣枯下去了,自己一个人坐在马车里也没有什么意思,便带着一卷荣枯注疏的经卷,也下来,一边走一边和荣枯讨论:“法师好文采。这里写的精妙……”

  前头李安然打马回来,恰看到荣枯头戴着遮阳斗笠,手持竹杖跟在车队边上,边上元容歪着个发髻,虽然走得满脸汗,却兴致高昂。

  两人不知不觉已经落在了车队后面。

  车队自然不会因为这两人落在后面就停下脚步,只是后面的护卫向前报告了一下,李安然就骑着马往回走了一段。

  “法师和叔达好兴致呀。”李安然骑在马上笑道,随后便从马背上翻下来。

  随着她下马,整个车队都停了下来,荣枯不知其意,向李安然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到是元容反应了过来,伸手拽了一下荣枯的袖子:“此处已经靠近天京永安,大殿下的车队回京,应该是有黄门骑快马去回禀陛下了。”

  荣枯对大周这一套皇族礼仪不甚了解,微微蹙眉,不解其意。

  元容却不一样,摇头道:“我与你还是在此和殿下分开,另外从安化门入内吧,此刻明德门应该已经禁闲杂人等通过了。”陛下为了以示对大殿下的宠爱,恐怕会专门为大殿下入京准备一套仪仗。

  车队到别宫暂停,为的是将方便赶路的轻车车队,替换成繁复的仪仗队。

  同样的,李安然也要更衣。

  荣枯和元叔达对视一眼,后者道:“我实在是不习惯这样的阵仗,还请宁王殿下借我一匹快马,许我绕道从安化门入城。”看样子,宁王殿下在别宫收拾妥当,也临近永安城敲响暮鼓了。

  仪仗队有圣上特许,可以在暮鼓时分依然在大街上行进,他们这些白身可不行。

  加上城中私驿暮鼓一响就要关门,他们还得花时间找下榻的地方呢。

  不会骑马的荣枯:……

  李安然“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反正我也打算换别宫车辇,法师可以和叔达一起坐轻车入城。”

  她顿了顿,随手解下一块玉佩递给荣枯:“我的王府在长乐坊,管事的姓蓝,你和叔达可以以此物为证,让他将你们安排在客房便是。”

  言罢,李安然又招了招手,从仆从中走出一个小黄门来:“他会带你们去永安宁王府的。”

  荣枯双手合十:“叨扰殿下了。”

  元容笑着调侃道:“怎么法师不就地寻个庙暂住,反而要去王府,难道是人间富贵也迷眼?”

  元叔达能和李安然放下身份差距,做个一起闲谈、下棋的友人,足以见得他本身也不是什么木讷无趣之人。

  聪明人之间的风趣,自然也多一分豁达,荣枯道:“叔达执着了,庙宇、王府,皆是外物幻梦,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同。”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

  李安然:“……再不走,赶不上暮鼓之前了哦。”行吧,他俩一路坐一辆马车,不是下盲棋就是探讨佛经注疏,现在已经相谈甚欢了。

  元叔达之前来过永安,又是从永安去往雍州隐居的,自然更熟悉路。

  荣枯是西域人,从来没有来过永安,好在他官话很好,倒不至于听不懂话。

  李安然在看到两人登车而去之后,才转身步入别宫。

  瑶池宫中早有侍女等着,她一进入浴池,便有侍女上前,为她褪去衣裳。

  温泉蒸腾着让人舒适的热气,水面上微波轻漾着茉莉、玫瑰的花瓣,整个浴池熏染着令人陶醉的幽香。

  最美丽的,是依靠在浴池边沿,任由侍女为她梳髻的女子——大周民风开放,女子彪悍,贵妇穿着喜好艳丽妩媚,不仅露出一痕雪腻的脖颈,连脖颈下玲珑妩媚的锁骨、浑圆雕玉般的香肩也一并解放,上至贵妇,下至白身,无不以热烈奔放,强悍丰满为美。

  这个时代,女人的美充满了玲珑甘美的诱惑和火一样的灼烫,稍有不慎,就会被灼伤。

  毕竟,再往上寻个一千年,也找不出一个朝代满朝开国文武大臣,有一半是惧内的了。

  伺候李安然的侍女为宁王殿下换上了一身火红的绣金牡丹襦裙,又取来上好的胭脂为她点唇,李安然身材窈窕丰满,雍州气候温和,到是把她的肌肤养得白嫩了不少,只是手上常年使枪、弓的趼子,怎么也褪不下去。

  梳罢髻,戴上钗环,画罢眉,且点朱唇——盛装打扮的李安然才登上车辇,随着仪仗队一路往明德门走去。

  等到她走到明德门,看着那高高的城门为自己敞开着,宽阔的朱雀大道尽头,耸立着那座华美、壮观,且和大周一样威严的皇城时,她突然有些遗憾。

  若是把荣枯留在车辇边上,她此刻便能扬起一个如孩子炫耀般的笑容,对他说:“这便是天京永安。”

  万种的繁华,千般的多情汇聚之地——天京永安——世人的“天上白玉京”。

  ——倒也罢了,待回到宁王府,再和法师说吧。

  李安然坐在车辇上略一失神,车队便已经靠近了皇城,远远地看到一些人站在皇城门口,走近了才看清,这原来是皇帝带着百官等候在皇城门口。

  这样的场景,李安然二十六年的人生里经历过三次,一次是十五岁那年替父亲征打下淳维,一次是十八岁那年灭西凉国祚,迎回徐征、蔡凤两位大儒,还有一次是二十岁那年彻底剿灭东胡,俘虏叶赫可汗归京。

  一共三次——百官相迎,百姓夹道山呼。

  这一次么……应该是阿耶觉得自己有必要出来接女儿,不仅要自己接,还得让待在官署里的百官也一起跑出来接才成吧。

  她到是觉得这个阵仗过了些,让人觉得心里累。

  吴公公扶着她从车辇上下来,李安然在万众瞩目之中走向自己的父亲,对着他行礼下拜道:“儿臣见过父皇。”

  却见她那个九五之尊的亲爹,一把扶住了她的手,两个眼睛挤一挤就出了泪:“朕的狻猊儿啊,去了雍州两年,你怎么越发清瘦了啊!”

  李安然:……我不是,我没有。

  但是父女相见,既然阿耶开头,她也不能落了下乘,立刻抓住了皇帝的袖子,嘤嘤啜泣道:“孩儿随在雍州,日夜思念父亲、祖母,以至于食不下咽……”

  百官:……

  吴公公:……

  在雍州看着大殿下放飞自我,吃嘛嘛香的金吾卫们:……

  嗨,就是演。

  父女寒暄了几句,便手牵着手往皇城中去。

  今夜有宴,早在月前就开始准备,陛下宴请百官,还格外恩准了一部分颇有文名的生徒也参与夜宴。

  大周春闱科举在四月,故而被称为“揽春归”,春闱高中的进士们,往往会被美称为“青君抱夏”。

  卫显也在其中。

  他因为是卫家子弟的关系,位置比较靠前,当他抬起头来看向上首的时候,只觉得自己的眼睛被一团火狠狠地灼了一下。

  美,是对灵魂最直接的冲击。

  让他不由想起自己十四岁那年,偷偷瞒着母亲和兄长一起逾墙去看“青面獠牙”的忠勇毅公凯旋队伍的时候。

  骑在马上的大殿下面带狻猊面具,仿佛一头雄赳赳气昂昂的雄狮,他被那一幕给震慑,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开始喜欢舞枪弄棒,奈何身子骨确实不适合习武,最终还是放弃了。

  虽然放弃了习武,卫显却没有办法安耐下心中那股子激动,连夜写了一篇《忠勇毅公破东胡凯旋赋》,如今回去看,多少幼稚了一些,其中却有一句他记得清楚——着明光之铠,破万里苍茫。

  那穿着明光铠的将军,那胡地风沙,将军百战磨亮了的铠甲的主人,就是现在这个坐在上首,同自己的父亲举杯共饮的女人。

  宁王李安然。

  他从前没有见过李安然的真容,也从没预想过她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毕竟,李安然的所作所为,让他其实没有办法把她和自己最常见的贵女们联系在一起。

  卫显从来没有预想过她作为女人的妩媚。

  ——昔年明光铠,今作女儿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