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佛系重生 完结+番外 > 完结 番外_152

佛系重生 完结+番外 完结 番外_152

作者:苏怀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5:46:58 来源:免费小说

  若是一些小工厂开起来,绣娘在自己村子便可以工作,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对他也有好处。

  况且,他开再多织造坊,也容不下江南这么多绣娘,如今想要挣这笔钱的女子越来越多,不是四年前招不到工的时候了。

  钱满贯按照傅知玉的想法,愿意向外面卖出自己的织造机,价钱定的也十分合理,而且这也保证一些小纺织厂织出来的布料和他自己的厂子里面织出来的水平一致,到时候他再统一去收,比之前好多了。

  叫傅知玉和钱满贯都十分惊喜的是,民众的智慧是无限的,他们只需要一点指引,很快就能摸索出再进一步的渠道来,纺织机向外卖的不久之后,就有人自我琢磨出了改进方法,在效率上没有什么大提升,但是改善了织娘的使用感,织娘也反应更加省力了,工作一天下来,胳膊没那么酸。

  邓家送给他的是大件,是一块由沉香木雕刻成的巨大的菩萨雕像,有两人多高,这是西域的产物,菩萨雕像已经叫周管家敬在佛堂里面,这是用来保佑家宅平安的,傅知玉不信这个,但是那菩萨雕地十分好,一脸悲悯众生的样子,谁看了都会受到感染,他便跟着娘亲拜了拜。

  沉香木重如铁块,要靠马队来运,这么大一尊实在是很不好运的,但是若是用大船走水路,便要轻松的多。

  傅知玉给邓家的那个图纸里面的船还没有造出来,那个要求太高,目前只完成了三分之二,但这几年时间也足够对已有的船只做一些改善了。

  图纸里的船没有造出来,但是去年,造出来了一条低配版的,今年开春的时候正式下了水,到目前为止,已经运了好几回货了,主要走的是西域古国及江南上面的金州、旁古等地,南疆目前只谨慎地给开了一个码头,但听说几次生意做下来,那边有意多开几个码头。

  至于林家送来的,是蛮族草原那边产的青稞。

  这谷物口感没有水稻好,但是能在草原那边种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傅知玉倒是挺爱吃的。

  青稞这谷物倒不是他发现的,蛮族那边已经种了很久了,积麟北边也有一部分城池靠种这个吃饭,但是产出率很低,一株上面就结几粒果子,若是遇到灾年,饭都吃不上。

  傅知玉自从在庄子里面发现那株瓜藤之后,便试着用自己的血以同样的方法改善了江南一贯种植的水稻,他是反复测验过,才敢把这种子交出去的。

  产量大约提高了一倍,口感也比之前好了,他也不敢改地太过分,而且他这几年只对外给了几种有限的口粮而已,主要就是想解决吃饭问题,若是改变的东西太多,傻子都能看得出来有问题。

  傅知玉把这些种子给林岩推广的时候,都只对他们说这是皇家那边弄出来的,他和皇帝关系好才拿到的,但这事情千万不能对外说,说了那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林岩平时就话少,对于这件事更是三缄其口,别人问起,他一句话都不提,问地烦了,才慢吞吞地说一句:“菩萨给的。”

  傅知玉的顾量不仅只在江南,他改的主食包括水稻、小麦和青稞,其实他还改了土豆和番薯这两种,但是这两样东西之前种的少,也少人知道原来什么样,庄子里原来种的那株瓜,他也叫庄头分享出来。

  主食的产量提高了,更多的劳动力便能从田间解放出来,去做其他工作,人是流动的,做好了农业,也才有基础去做其他的事情。

  元明刀给他送了几匹新的马,早就送到马棚那边了,也方便傅知玉在江南跑来跑去,都是难得的汗血宝马,谁见了都喜欢,元家那边都丰富许多,老一辈还有两位舅舅,甚至还有元夕元鹭,金银珠宝不在话下,也有些家常的东西,例如元夕,特意给他缝了一顶帽子。

  她送来的时候还这样说:“当时我与爹爹驻守边关的时候,那边的人就戴这样的帽子,遮住耳朵还遮住了后脖子,可暖和啦,你大冬天还天天出门,别冻到了。”

  元夕早就生孩子了,是双胞胎的一男一女,和母亲一起来给他送礼物,穿的像是年画上的娃娃。

  “舅舅出门!”

  “暖和!”

  他们应和着母亲的话,又一起咯咯咯地笑起来。

  除了这些认识的人,还有更多他不认识的人给傅知玉送来的生日礼物。

  这些还是各城太守转交过来的,什么样子的东西都有,有自家老母鸡下的鸡蛋,有年轻姑娘绣好的荷包,还有做好的牌匾,上面写着——绝世好官。

  这是百姓送的,大约也不会什么华丽词藻来赞美,便写的大胆直白地很。

  江南的改变大家都看的到,这是谁做到的,他们心里和明镜一样。

  从最开始的药棚粥棚开始,一点一点发生变化,如今药棚还在设,但是粥棚几乎已经用不上了,如今在江南,有手有脚的人都能找到一份活计,回家去种田,不仅交税和佃金减少了许多,粮食也比之前好种了。

  其实傅知玉已经没有这么忙了,许多事情都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人们自己就会动起来,有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他再去关心。

  江南几城的太守在这四年里都换掉了,除了最重要的鸾州,他还自己担任着太守。傅知玉说好的要在江南自己搞科举,他便马不停蹄地动手搞了,如今已经一连举办两年,躲在村子里面教书的张霖,犹豫了一年,最终也出来参加了。

  如今,他在那个村子所在的县当县令,工作能力十分不错,不仅能让那一个村子的小孩学会写字、学上一门手艺,他如今能让更多人获得改变了。

  科举里面选出了不少的人才,与之前的不一样,大多都是年轻的、欣欣向荣的,也大多想大展拳脚,很多事情也可以交给他们来做。

  傅知玉想大致把握一个分寸,他其实不敢做的太多,还是那句话,时代具有局限性。

  即使技术上有改变,但是一口不能吃成个胖子,很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这个时间长度不是一年两年,甚至不是五年十年,是需要几十年、百年来消化的,他能做到的事情其实还是有限的,做的太多,有的时候反而不好。

  如今,是步调慢下来,缓慢消化的时候。

  况且,只有江南发生改变也是不够的。

  傅知玉在前几日已经接到来自京城的信件,开春之后,江南会有新的客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