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61章 兵进雁门1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第61章 兵进雁门1

作者:不低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5:27:12 来源:书海阁

在确认曹军后撤之后,陈风这边也已经开始调兵前往雁门关。前线战事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冀州那边袁氏兄弟的争权计划。原本计划带兵占据并州的高干也接到收拢前线溃兵的命令。

高干不傻,他知道并州不富裕,毕竟他也曾带兵镇守并州,对于毗邻草原的雁门关,他是完全没有在那待下去的想法。

那么个穷地方,土地贫瘠,当地百姓都饿的面黄肌瘦,如果不是因为战略位置太过重要,高干甚至都不会记下这个名字。

不过,现在雁门关已经与高干无关,在接到前往雁门抵御匈奴南下的调令后,陈风在第一时间传信给高览。

让他率兵进驻雁门关,这下子,原本偷偷摸摸活动在雁门关募兵的高览转眼就成了雁门关守将。

“袁氏兄弟纯属酒囊饭袋。”张颌对大战之后又被调往雁门关的命令很不爽。

曹军被打退,冀州那边袁谭又占据上风,袁尚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竟然向他那不安好心的大哥妥协,竟然同意将前线的兵权转交给高干。

“哼,在他们眼中,别人都不过是给他卖命的狗而已。”

看来陈风对这个命令并不在乎,或者,从一开始他就没把袁氏兄弟当回事,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出于自己的利益。

“虽然打乱了我的计划,不过也还算有弥补的机会。高览已经接下了雁门关的兵权,加上我军现在的两万兵马,我们好歹也有两万五千人,足以在北方立足。”

张颌的抱怨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仅仅是调往北方镇守边关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袁尚刻意下令分化陈风手上的兵权。

苏由等将也以其他名义被调走,毕竟,这些将领的家族都在冀州一带,他们没得选择。好在这些人没有出卖陈风,毕竟,他们也曾口头上承认陈风是他们的主公。

北上雁门,麾下只有七千骑兵和一万多的步兵,一道调令就将统帅数万大军的权力给夺去,想必换做其他人也开心不起来。

“乱世之中,最需要做的九十韬光养晦。”

陈风指着后方的一架马车笑了笑:“本来我心里也有疙瘩,可昨夜跟文和先生交谈一番后,我倒觉得这是件好事,若是我手上依旧掌管着前线大部分兵力。

恐怕不仅仅是曹操要盯着我,袁氏兄弟估计也想除掉我吧,更别说一直对我虎视眈眈的高干,现在我们虽然只剩下两万人,但我们的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不少。

黎阳前线本就不是什么好地方,高干想去争夺这个权力,那就让给他就是了,之前我们交换回来的俘虏又没有交给他。

再加上跟随我军前往雁门的百姓,总的来说也不算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主公倒是想的开,也罢,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就没必要再提了。”

一番开导之后,张颌脸色也终于泛起了笑容,进驻雁门看起来是被强行弱化了,但若是能因此摆脱那些猜忌,这倒也还划算。

“报、、、、、、”一名传令兵策马狂奔而来,行进中的大军之中立马有一支十人的骑兵队伍迎了上去。

“匈奴人已经开始攻城了。”陈风将战报递给张颌:“来的这么快,匈奴人就这么急着送死吗?”

“中原连年战乱,塞外异族获得了喘息之机,即使是没落的匈奴,现在也变的猖狂起来了。”

张颌给陈风分析其草原上的形势来:“根据之前的情报显示,鲜卑现在有一分为三的趋势,匈奴的压力大减,所以这几年才有机会不断南下。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由于边关守将镇守不力,导致匈奴骑兵屡屡越过关隘劫掠内地,不少边关百姓被当成牲畜掠走,据说蔡邕先生的女儿也被匈奴往掳掠去。

此乃我汉家男儿的耻辱,偏偏中原诸侯只知道内耗,没有几人在乎这些事情。

现在想想,当年的董卓虽说可恶,但至少他能压制西凉羌族,就连草原上的匈奴部落,听到他的名号也不敢乱来。”

“事态紧急,我们不能再等了。”

陈风点点头,他对草原上的形势确实不怎么了解,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不算长,再加上这个时代信息闭塞,自己能了解到的东西太有限了。

“俊义,你率五千骑兵先行出发,雁门关现在才五千守军,而进犯的匈奴贼军至少有五万。敬志一人不一定忙得过来。

我准备将大军分作三队,你统帅五千骑兵为第一队,务必要与敬志一起拖住匈奴大军,绝对不能让敌军窜入内地。

我会在最快的时间内率领援军抵达,至于这些随军百姓,我准备留下三千兵马协助他们迁徙,哼,匈奴人还真会挑时间,难不成,他以为我汉家儿郎都是可以随便欺负的吗?”

“既然如此,那末将先行出发。”

“嗯,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这样吧,你把张辽也带上,告诉他,雁门是他老家,他不去也得去,至于去了干什么,他自己看着办。”

“嘿嘿,有张文远在,我有绝对把握拖住匈奴大军,甚至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都有可能,主公你就放心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雁门关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高览也就在十多天前才完全接收雁门关的权力,在接到匈奴南下的消息后,他在第一时间内发动全城军民对关外实行坚壁清野。

不愧为当初名震河北的四庭柱之一,短短十天,高览就以雷霆手段处置了那些不愿意合作的世家,至于那些暗地里与匈奴有来往的世家,高览则是采取抄家的手段。

粮草,士兵,军械,高览现在可以说是什么都缺,但最缺的,却是全城百姓奋战到底的信心。

全城百姓中几乎有一大半人都做好了迁徙的打算,这不是第一次听到匈奴南下的消息。

也不是第一次接到官军要死战到底的号令,这么多年,匈奴来过很多次,也曾多次攻下雁门关,官军和匈奴军交战多次,总是败少胜多,全城百姓的信心早就被打没了。

“唉,这一次,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啊。”

城墙上,协助守城的民夫正在休息,一名老者正在向同伴抱怨:“匈奴几乎年年南下,隔几年就要攻打雁门关一次。

可怜我那苦命的兄弟就是在前几年被匈奴人给抓走了,不知道现在还活着没。每次都说要坚守到底,可哪一次不是官军先逃,不知道这一次又有多少人要死在这里啊。”

“嘘、、、、、、”

旁边一名中年人提醒他不要乱说话,毕竟附近有不少官军在巡逻:“你不想活了,待会官军以散布谣言的名义把你抓起来,我看你怎么办。

我们能有什么办法,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这里就是我们的根,中原各地不也是战乱不止,没见前几年总是有流民往我们这逃吗?

黄巾贼,白波贼,黑山贼,唉,数不清啊,中原各地都乱了,我们若是离开了雁门就成了无根之人,走到哪都被人瞧不起啊。

要说这匈奴,哼,早些年飞将军在的时候他们岂敢猖狂,一戟一人一马,杀得匈奴大军节节败退。

可惜啊,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据说飞将军也死在中原,注定我等边境百姓没有好日子过啊。”

“兄弟倒是懂的不少,你以前干什么的啊?

“贩夫走卒一个,曾经去各地贩卖点皮货和茶叶,本来也有点家底,唉,不说了,不说了、、、、、、”

“飞将军,想不到,还会有人记得飞将军、、、、、、”

角落里,一名看起来不甚壮硕的汉子低着头,他总是蒙着半张脸,没人知道他的来历。

只是前些天清查奸细的时候才知道他那半张脸是火烧没了,要不然就凭这装扮,还不得被格外对待。

“都抓紧干活,匈奴人很快就要打来了,快点把滚石雷木搬上来,快点、、、、、、”

短暂的休息之后,民夫们就被催促着去运送守城器械,匈奴人距离此人还有半天的路程。

高览已经将方圆百里之内的百姓驱赶入城,能带走的东西全都被搬进城内,带不走的,都被火烧成了灰。

“可恶,怎么越靠近雁门关反而越没什么物资了,以往都是雁门关附近草谷最多,今年怎么反了、、、、、、”

雁门关外,不少匈奴骑兵正在搜索汉人百姓的村落,由于每年南下,他们都知道哪里会有大村落,哪里会有汉人百姓居住,只是,今年他们的记忆没能帮助他们发点横财,几乎所有人都扑了个空。

“都别耽误时间了,集合,集合、、、、、、”匈奴军先锋官开始命人吹响号角,他算是明白,现在弄不到什么物资。

唯有打下雁门关,那里面就会有数不尽的粮草和奴隶,汉人男子会给他们放羊牧马,汉人女子则可以用来发泄**,为他们生育后代。

“今年的对手可能有点难缠,也不知道是哪个汉人将军把附近所有人都迁徙走了。

不过,我们是天狼神的后代,长生天号召我们攻破雁门关,孩儿们,朝雁门关进发,那里有数不清的汉人等着我们去征服、、、、、、”

“嗷嗷嗷、、、、、、”一队队匈奴骑兵呼喊着口号,或是拍打这胸膛,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宣泄他们内心的愤怒和兴奋。

每年南下都能大发横财,这已经是草原游牧部落的惯例,只不过,今年提前了几个月而已。

不知道该怎么说,似乎成绩并不理想

加群,交流小说创作

(本章完)

喜欢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