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第414章 :大明九剑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414章 :大明九剑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3:40:26 来源:88小说

放弃殿试这么大胆子。

是瞧不起陛下吗。

要知道殿试的主考,可是当今陛下。

有些事情,可不是你说想不去就不去的。

“真是寻死,若要追究下来,当算得上欺君之罪吧。”

“也不一定,毕竟他可是为了考取军事学院,太孙殿下应该会庇佑他吧。”

“这可说不准,且到时候看吧。”

关于他的议论,很多人还是嗤之以鼻,放着堂皇大道不走,去从什么军呢。

毕竟这年头,官人老爷才叫过得舒坦。

“刘兄,你且听听,哪个不是说你,要我说,何必冒这般风险呢。”

某处酒楼,一书生打扮的男子,向对面一魁梧大汉苦口婆心的说道。

这魁梧大汉,正是刘不易。

刘三吾的徒弟,朱英开办学堂的老师。

“你不懂,若是你也见过玄甲卫的威风,自然就明白我所追求之事了。”

“主政一方固然不错,可纵马天下,岂不快哉。”

“当今世道,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汹涌,给我一番大世之感,想要加入其中,唯有弃笔从戎。”

刘不易郑重说道。

“刘兄,你,诶。”

“既然刘兄已然作了决定,那我就不多劝了,不过目前的问题,陛下那边,刘兄该如何交待。”

“真要一个不好,那就大祸临头了。”

听着同窗的担忧,刘不易神秘一笑:“别忘记了,我可是在太孙殿下的群英商会所办学堂教书。”

一听这话,男子顿时就反应过来:“好你个刘不易,城府深得很。”

“今晚的秦淮夜游,定要刘兄做东了。”

刘不易哈哈一笑:“小事尔。”

.....

坤宁宫中,听完宋忠传来的消息,朱英微微点头。

因叶月清已然成为太孙妃,自然很多事情就不好亲自出面了。

左右一选,最后就让宋忠领了这个职位。

情报的主要负责,还是在张伯这边,宋忠相当于传话筒。

很明显,关于刘不易的事情,也是在朱英的安排之下。

这并非说是强迫,反而这个事情,是张伯那边推送过来。

刘不易是自己提出,想要入军事学院。

碰巧春闱,也算是一手好牌了。

至于老爷子那边,说实话,老爷子对于科举都没啥重视感。

要不是朱英提出,怕是今年这春闺大考,都不见得有。

历史上再度开启科举,也是到了洪武二十七年,前面在十七年的时候,就已经停办了。

所以有些事情在上层面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所在。

“大明九剑如何了。”

朱英沉声问道。

军事学院非常重要,可在同一时间设下的大明九剑,更是大明未来数百年的希望。

宋忠立即躬身道:“回禀殿下,九座学府正在加紧建设中,有望于三个月后,便可安排学子入学。”

“臣已经安排锦衣卫,自大明各地寻找人才,张伯那边,也在奋力寻找。”

朱英点点头。

所谓大明九剑,便是以京师为中心,设立的九座学府。

在这九座学府中,并不教授四书五经,也不是从官打仗。

而是天文,术算,火药,工业,医学等一系列远超时代的研究。

诚然,或许朱英一辈子,这九座学府都不见得能研究出什么东西来。

但是,这就是不开设的原因了吗?

华夏之积累,博大精深,哪怕是在朱英后世,亦是有难以想象的作用。

用个常见的东西,历法。

后世之人,普遍使用阳历,也就是所谓的太阳历,格里高利历,西历。

农历用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在后世很多大城市中,都已经消亡,唯独乡村里还有一席之地。

很多老人,更是只用农历,不谈西历。

农历跟西历不同,西历来源,主要是地球跟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

而农历,不仅是地球跟太阳,同时还有着地球与之月亮的联系。

所以农历的准确定位,应该是阴阳合历。

农历有多么的形象?

当你看到天上的月亮圆了,诶,十五到了。

当你看到月亮只有一点点,那就是月初。

上玄月,下玄月,单单一眼,就能清晰的认出来。

这是农历跟月亮的关联。

而农历跟太阳的关联,就更加清晰明了。

二十四节气。

什么节气一到,什么现象就会跟着发生。

如大水之后必有大疫,大雪瑞丰年,大旱之后必有大震。

过了立秋,天气立马转凉。

这些统统归于农历之中,即便在后世,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而最厉害的,还不止这些,二十四节气最大的用处,就是对于农业的指导。

哪怕是大字不识的百姓,对于二十四节气也了如指掌。

后世中,一些乡村里,许多老人也不识字,却对二十四节气倒背如流,清晰明了。

九府之中,还有对天文的研究。

很难想象,在现在这个时代,研究天文干嘛?

还不如先造望远镜呢,没有天文望远镜,怎么去研究天文星体。

然而,后世之中,于十八世纪前,所有跟天文星体有关的一切研究,全在华夏,唯有华夏。

华夏先祖,甘得,石申。

此二位,春秋战国时期之人,仅仅凭借肉眼观测,便编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着作《甘石星经》。

而在甘石星经中,共计收纳了恒星行星各类星体一千四百六十四颗。

在甘石星经里,还有一项最为伟大的发现,那就是太阳系八百恒星,到朱英离开前,总计有一百二十一颗被精准定位,确认无误。

这已经不是说,单凭肉眼就能看到的东西了。

其中的奥妙说来难,也不难,那便是有些玄乎的紫微斗数等华夏特有之术算。

经过不断的推算,而后计算出来。

至于一百二十一颗之外的,并非是错误,是朱英在后世的时候,天文望远镜还看不到,自然无法被证实。

只是说能看到的,也就这些了,无一错漏。

对于朱英来说,石申的认识,便就是在月球背面的命名。

是以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天文学家命令各类山体。

而石申山,就是最大的环形山。

便也是因为这些,朱英才生出继往开来的想法。

华夏的文学,不能被埋没。

对于目前来说,能够快速上路的,或许只有中医了。

明初的中医没有经受太大的打击,蒙元鄙视汉人,但对于大夫,一向很是敬重。

因为都知道,关键时候,大夫是真的能救命的。

就目前全世界来说,中医医术,就是世界巅峰的顶尖医术。

朱英要做的,就是让他更为源远流长起来。

这,就是大明九剑,国之基石。

再怎么花费看重,都不为过。

......

大明的内政,在不断的创新,改良。

而边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自从辽东沃土的事情传出,草原上得到消息的势力,开始纷纷朝着辽东聚集。

“大哥,你说这明朝,该不会是骗咱们的吧,那等苦寒之地,真有这么好?”

草原上东迁的一个部族中,一名骑着高头大马的蒙古人,朝着旁边的大哥问道。

被问话的大哥回道:“肯定不会骗人的,你没听可汗说吗,这个事情所有大明的百姓都知道了,咱们草原上的可汗们,也都知道了。”

“现在大伙都往那边赶呢,等到了那里,咱们再也不用挨饿了,有着吃不完的粮食。”

听到大哥的回答,先前问话的蒙古汉子开心的笑着。

他已经开始想象过好日子的场景了。

在大明百姓的心中,蒙古人代表的是凶残,然而真实的蒙古人,实际上很少有可以吃个饱饭的。

吃了上顿没下顿,才是蒙古汉子的真实写照。

大部族还好,有着足够的牛羊,占据肥沃的草原。

小部族就只能四处迁徙,还要避开大族的地盘,过得相当凄惨。

而最近,草原上都在传,辽东那里有着最为肥沃的土地,庄家种下去,就能长出吃不完的粮食,再多的人去哪里,都能够吃上饱,甚至可以把人撑死。

似乎有些离谱的流言,却真的有很多部族听到后,开始举族迁徙。

此刻,一个偌大的草原部族中,一些商人正在接受询问。

“你们背后的人,是大明的太孙,未来大明朝的皇帝陛下,这样的好事,他会告诉所有人,而不是隐瞒起来吗。”

“你们要是胆敢骗我,我就把你们全部杀了,头颅用来盛酒。”

一位可汗,对着下面十多个被绑起来的商人凶恶的说道。

/64//.htm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