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 > 第48章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 第48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4:52:42 来源:免费小说

  杨太傅感觉有些憋屈,他还想等着赵家小子有了功名,让老赵亲自来提亲呢。你不是这么多年都对我爱答不理的,我就让你来求我一回。

  谁知出了这岔子,他若不答应,女儿以后如何自处。他若答应,这亲事结的未免太过草率。

  杨太傅一直沉默不语,赵传炜继续磕了两个头,每一次额头都触及到地面,杨太傅很明显地听到了砰砰声。

  赵传炜继续求,“大爷,恳请您把宝娘许给我为妻。一生一世,我再不会相负。”

  杨太傅心里忽然有些不忍心,赵传炜又要磕头,他叹了一口气,“罢了,你起来吧。”

  赵传炜有些迷惑,杨太傅低低的声音传来,“我答应你就是了,你是个好孩子,宝娘是我的掌珠,你若负她,天涯海角,我也要追杀你!”

  世子爷听的额头跳了一下,三弟真是可怜,丈人这样凶狠!

  赵传炜没起来,继续磕两个头,“多谢大爷。”然后起身,高兴地站在一边。

  杨太傅转身,叫了一声墨竹。莫大管事听见了,立刻过来了,“老爷有什么吩咐?”

  杨太傅吩咐他,“去把宝儿叫来。”

  莫大管事领命去了,让人到内院传话。外院小厮传给二门婆子,二门婆子到栖月阁门口传话,小丫头来报。

  宝娘听说杨太傅叫她,二话没说,整理了一下衣衫就去了前院。她今儿穿了一身新棉袄,头上的首饰也是新的,看起来颇为气派。

  在杨太傅书房门口,莫大管事低低叫了一声二娘子。

  宝娘问他,“莫大叔,阿爹叫我什么事情?”

  莫大管事低头回答,“赵家世子爷和三公子一起来了。”

  宝娘听见赵家兄弟一起来了,忽然有些紧张了起来,她也不好问莫大管事赵家来人是什么事情,莫大管事能提醒这一句,就已经做的很到位了。

  宝娘上辈子就不是个性格外露之人,除了读书工作,平日里不怎么和外人打交道,要不然也不会二十六了还没谈过恋爱。她能舌战群妇,也是被气狠了,谁知这气一回,还穿越了。

  两辈子加起来头一次谈恋爱,今儿男方兄长还来了,宝娘隐隐觉得有大事发生。她收拾了一下自己忐忑的心情,面带微笑进了杨太傅的书房。

  一进去,只见杨太傅坐在主位,旁边坐了个头戴金冠、穿着得体的青年人,身上的服饰一看就是有爵位在身的。青年人旁边就是赵传炜,一见宝娘进来,双眼露出喜色。

  世子爷只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见进来个长相不错的少女。想到这是弟媳妇,他看了一下就挪开了眼。

  宝娘走上前,先给杨太傅屈膝行礼,“女儿见过阿爹。”

  杨太傅摸了摸胡须,“这是晋国公府世子。”

  宝娘略微侧身,面向世子爷,行了个标准的屈膝礼,“见过世子爷。”

  世子爷连忙起身,抱拳回礼,“二娘子客气了。”

  宝娘看了看赵传炜,赵传炜立刻跳了起来,先抱拳行礼,一鞠到底,“见过二娘子。”

  宝娘愣了一下,微笑回礼,“三公子安好。”

  世子爷觉得这两个人腻歪的很,撇开了眼。

  杨太傅挥手,“宝儿过来,坐阿爹身边。”

  宝娘走了过去,坐在杨太傅另一边。

  杨太傅看着女儿,“炜哥儿遇到麻烦了,需要你去给他解围。”

  宝娘奇怪,“阿爹,发生了何事?”

  杨太傅把那个荷包拿了过来,宝娘一看,顿时红了脸,假装不认识,仍旧老神在在地坐着。

  杨太傅从荷包里掏出一幅画,“宝儿,这画是你画的?”

  宝娘尴尬的脚趾头抠地,羞愧地低下了头,“阿爹,都是女儿的错,请阿爹责罚。”

  世子爷看了一眼弟弟,赵传炜心领神会,立刻起身,对着杨太傅鞠躬,“大爷,都是我的错,宝娘年幼,是听了我的哄骗才画了画,还请大爷不要责罚她。”

  杨太傅瞥了他一眼,“我和我女儿说话,你莫要插嘴。”

  赵传炜被这一句话顶到了南墙上,看向了世子爷,世子爷微微摇头,他只能退到一边。

  杨太傅抖开那幅画,“我儿画画的功底倒是越来越好了,又有意境,又传神。这画法是你自创的?看起来倒是比阿爹教你的还好一些。”

  宝娘低着头,讷讷道,“都是我胡乱画的,上不得台面。”

  杨太傅见女儿羞愧成这样子,心里不忍心,放下那幅画,“阿爹没有责怪你的意思,这画和荷包,落到了别人手里,人家要拿个庶女打发炜哥儿,我儿要不要救这个没用的怂包?”

  宝娘抬起了头,脑袋转了转,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她看向杨太傅,“女儿听阿爹的。”

  杨太傅严肃地看着女儿,“你可要想好了,你一旦替他出头,就没有回头路了。你们送荷包也罢,画画也罢,这都是私底下的,谁也不知道。若是传出去了,你就得嫁给这小子了。”

  宝娘被他严厉的声音问的心里又忐忑了起来,她抬眼看向杨太傅,“阿爹,要是,要是这事儿传出去了,会不会连累阿爹?”

  杨太傅见女儿这时候还记得维护他,心里忽然柔软了下来,温声安慰女儿,“阿爹这里无妨,但这是我儿的终生大事,阿爹不想随意替你做出。你虽年纪不大,但一向懂事。阿爹就问你,你愿不愿意。不要管阿爹,也不要管这小子,你就问问自己的心,愿不愿意?”

  宝娘见杨太傅这样问,心里有些羞怯,有些感动。羞的是杨太傅当着赵家兄弟的面问她,感动的是杨太傅一个封建士大夫,居然能这样照顾女儿的情绪和心意。

  宝娘想了想,她愿不愿意呢?嗯,要是这样能把事情摆到明面上,是不是以后就不用偷偷摸摸了?好像挺不错的。

  她心里多了一份雀跃和欣喜,但她又不好意思巴巴地说我愿意,只能低垂着头,“女儿听阿爹的吩咐。”

  杨太傅摸了摸胡须,“那阿爹做主了,让他自己去想办法吧,想不出办法,就娶了那个庶女。”

  宝娘骇然抬头,“阿爹!”

  杨太傅笑了,“这才对,我儿心里想要什么,就跟阿爹说,不用怕羞。”

  说完,他看向赵家兄弟,不言语。

  世子爷立刻起身,“多谢大爷。”

  他又看向弟弟,赵传炜立刻一鞠躬到底,“多谢大爷。”

  杨太傅仍旧看着他不说话,赵传炜有些发愣,他哥对他挤了挤眼,赵传炜福至心灵,再次鞠躬,“多谢岳父大人!”

  杨太傅听见这个称呼,顿时感到一阵窒息。

  他定了定神,摆摆手,“都坐。”

  宝娘起身,红着脸给大家都续了茶水。赵传炜两只眼睛都要黏到她身上去了,满心欢喜。

  宝娘偷偷看了他一眼,立刻扭开了脸。

  世子爷对杨太傅说道,“今儿来的匆忙,什么礼都没备,都是晚辈失礼,还请大爷见谅。”

  杨太傅问世子爷,“此事不提,你预备如何处理这事儿?”

  世子爷低声回答,“大爷,咱们两家既然订了亲。晚辈斗胆,请二妹妹跟我们到严家去一趟。晚辈虽然不如大爷通诗书,但也仔细看过了二妹妹的画,这画法,与常人不同,让二妹妹当场画一幅,谁也说不出二话了。一则回了严家这事儿,二则,把亲事传出去,以后三弟和二妹妹也就安生了。”

  杨太傅知道世子爷的意思,这京城里,也有不少人再打宝娘的主意。赵杨两家一旦定亲,那真是强强联手,别说严家了,皇子们也不敢来抢亲。

  世子爷这不光是提醒,也是在给杨太傅保证。意思说你只管放心,宝娘成了我们家的儿媳妇,再也没人敢打她的主意。

  两个政客说话,都是说一半留一半。杨太傅点头,“去严家可以,莫要让宝儿受委屈。”

  世子爷抱拳,“大爷放心,我明儿叫上舅父和舅妈,一起去严家,也省得打眼。”

  杨太傅用茶盏盖子刮了刮茶水面,“嗯,那你们先回去。”

  世子爷回答,“那晚辈先回去,多谢大爷体谅。”

  杨太傅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世子爷知道,今儿这亲事求的太突兀,也有些失礼。若不是杨太傅心疼女儿,断然不会答应的。

  他再次行礼,然后带着弟弟走了。

  赵传炜三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跟着他哥回去了。

  来的时候,兄弟二人是坐车来的,马车普通,任谁也看不出这是晋国公府的马车。既然定了亲事,两家就分不开了,世子爷弃了马车,直接骑马。

  兄弟二人大张旗鼓从杨家大门口上马,让人牵着慢慢回了晋国公府,一路上被不少人家看到了,都惊奇不已。那些消息灵通的,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顿时都兴奋起来。

  到了家之后,世子爷带着弟弟直接去了老太爷的院子。

  老太爷正在摇椅上晃着,和两个老妾说闲话。

  见两个孙子进来了,老太爷摆摆手,两个老姨娘立刻起身,对着世子爷行个礼,世子爷侧身,只受了半礼。

  等两个老姨娘下去后,老太爷笑着让两个孙子坐,兄弟二人给老太爷问安后,分别坐在了老太爷两边。

  世子爷笑着对老太爷说道,“阿爷,孙儿是来请罪的。”

  老太爷笑,“你个猴儿,大过年的来腌臜你阿爷,家里的事情都是你做主,你还要给阿爷请罪。”

  世子爷收起了笑容,“阿爷,孙儿没经过阿爹阿娘同意,今儿给三弟定了门亲事。”

  老太爷也收起了笑容,半晌后问道,“是谁家?”

  世子爷正色回答,“杨太傅家的嫡次女。”

  老太爷哦了一声,问道,“是不是庄园里的那个小娘子?”

  世子爷点头,“正是杨二娘子。”

  老太爷笑了,“定了就定了呗,人家两个好,难道你要棒打鸳鸯不成。”

  世子爷也跟着笑,“阿爷睿智,孙儿佩服。”

  老太爷看了看小孙子,“小儿女的事情,你情我愿,咱们就别管那么多了。至于你阿爹那里,他要是有话,让他来问我。我还想跟他算账呢,当年给老子惹祸,老子就差没给他老丈人磕头赔罪了。呸,都是报应,让他坑老子。”

  兄弟两个都跟着笑了起来。

  老太爷笑眯眯的,“你阿爹不在京城,你是长兄,既然两家定亲了,一应礼节上的事情不能马虎,你好生替三郎操持。你们今儿定亲定然是私底下说的,等过完十五,你正经找个媒人上门提亲,三媒六聘,一样都不能少。”

  世子爷点头,“阿爷放心,我预备请二姨和二姨夫做媒人。”

  老太爷哈哈笑了,“你个促狭小子!”

  方老二见到杨太傅就拿鼻孔对着他,杨太傅虽然不在意,如今既然成了亲戚,若能和解,自然最好不过了。

  赵传炜在一边听的喜滋滋的,好像明儿就定亲,后天就成亲了一样。

  老太爷看着小孙子一脸喜色,忽然问他,“你既然要定亲了,阿爷问你,男子汉大丈夫,可知道自己肩头的责任?”

  赵传炜立刻坐正了回答,“阿爷,孙儿知道。光宗耀祖,煊赫门楣,敬老爱幼,忠君爱国。”

  老太爷扭脸对世子爷说道,“提亲的事儿还是缓一缓吧,你看他把天下人都提到了,就是忘了自己的媳妇,可见还没开窍,不急,再等一等,反正他还小呢。”

  赵传炜愣住了,“阿爷!”

  世子爷笑了,“阿爷,您别打趣他了。”

  老太爷笑,“真是个蠢小子,又不是殿前,说那么冠冕堂皇作甚。你就不如你阿爹,你阿爹就晓得说孝顺父母、疼爱妻儿!”

  赵传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阿爷,孙儿知道,就是不好意思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