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 > 第4章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 第4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4:52:42 来源:免费小说

  到了学堂才发现,已经来了好几个女孩了,两个亲妹妹却没到。族里的女孩们都来问好,宝娘一一点头答应。

  有两个是杨太傅叔父家的孙女,还有几个是杨氏家族里比较出色的女孩。

  因杨太傅不大喜欢叔父一家子,这两个女孩和族里姐妹也没甚区别。杨氏家族底蕴薄,多少年了就出了杨太傅这一枝独秀。

  别人发达后都拼命拉扯族中子弟,杨太傅不一样,他对培养族里人一向不大热心。他能走到今天,一是靠自己的才华,二是靠皇帝的信任。

  他在朝中,虽说位高,却没有同党。据传先帝在时,时任御史中丞的杨太傅基本是个孤臣,除了先帝,他谁也不认。十二岁的景仁帝上位后,时任御前侍讲的杨太傅又一心跟着他,革除弊政、整顿超纲,渐渐成为景仁帝手里最厉的一把刀。

  他不需要同党、也不需要家族,他眼里只认皇帝,两朝帝王都给了他尊荣和富贵。

  宝娘看着寥寥无几的同学,与众人打过招呼后,先走向台上,向岳先生呈上了自己写的字,“先生好,学生这几日身子不适,耽误了些功课,这两日写了几篇字,请先生指点。”

  岳先生二十来岁,长相清丽,据传年轻时是出了名的才女,还没出嫁未婚夫就死了,婆家不忍她青春守寡,解除了婚约。后来她连续定亲两次,都以失败告终。岳先生对婚姻失望,自梳后出来做了先生。

  宝娘暂时对岳先生不是太了解,记忆中的信息也不多,只得先敬着。

  岳先生看了看字,微微一笑,“二娘子的字越发好了,若是身子骨撑不住,也莫要强撑着。读书之道不在一朝一夕,你去坐下吧。”

  宝娘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挽起袖子开始磨墨。

  旁边一个圆脸姑娘过来与她打招呼,“二姐姐,你才好一些,别累着了,我来给你磨墨吧。”

  这是二房次孙女兰娘,因是庶出女,嫡母刻薄,一向爱讨好宝娘,宝娘也时常给她些东西。

  宝娘对她笑了笑,“我养了这些日子,身子骨都养懒了,妹妹让我自己动手吧。”

  说话间,杨默娘和杨淑娘一起进来了,先给先生见礼,对着宝娘摇摇打招呼后,各自落座。

  岳先生开始了今日的讲学。杨家女学上午学经史子集,下午学琴棋书画或是女工厨艺。

  宝娘一个上午都在认真听课,原身良好的底子都在,她听的不费劲。唯一麻烦的地方是,她需要努力在脑中搜索,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她需要尽快把脑子里的东西整理清楚,万一哪天都没了,那就惨了。

  正院中,秦嬷嬷刚刚得知自己的儿子被撸了差事,撵到庄子上去了。

  秦嬷嬷顿时对着莫氏哭,“太太,老奴这一把年纪了,就这一个儿子,因他不大机灵,蒙太太厚爱,给了他这个差事。本想着以后就这样安生度日,如今却被老奴连累,丢了差事。”

  莫氏没有看秦嬷嬷,自然也读不到她的唇语。但多年主仆,莫氏知道,秦嬷嬷必定是在哭诉。

  她是莫氏生母秦姨娘的族姐,莫氏也一向信任她。秦嬷嬷一向护主,却有些是非不分。宝娘和莫氏冲突,她却口出恶语。

  莫氏忽然有些烦躁,甩下了秦嬷嬷拽着她袖子的手,转身走了。

  秦嬷嬷恶狠狠地盯着西南方向栖月阁的方向,往地上吐了口口水,呸!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

  第5章 分珍珠父女论道

  宝娘在学堂里认认真真学了一天,岳先生讲课时,她下笔如飞,恨不得把她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别人都安静坐着听,只有她一个人在纸上写写画画。中途休息的时候,她还逮着岳先生问了许多问题。

  晌午饭就是在学堂里吃的,杨太傅养孩子并不一味精细,在读书上头,他并没有因为女儿们娇弱就放低要求。

  学堂里的饭是大锅饭,宝娘觉得比自己以前点的外卖好吃多了。

  吃饭的时候,杨默娘凑了过来,“二姐姐,你不怕岳先生啊?”

  宝娘奇怪,“我为何要怕岳先生?”

  杨默娘小声回答,“我们都不敢去问岳先生,怕被她反问,要是答不上来,就要受罚了。”

  宝娘心里一惊,这女老师还有这癖好?阿弥陀佛,以后自己还是低调些。

  杨淑娘也凑了过来,“三姐姐,你昨儿请二姐姐,怎地不叫上我?”

  杨默娘有些尴尬,宝娘解围,“昨儿我们临时起意的,过几天我做东请你们玩,到时候都去。”

  杨默娘投来感激的笑容,杨淑娘这才满意,“我就说嘛,姐姐们岂会故意不带我玩。”

  宝娘看着杨淑娘,这姑娘和她姨娘一样,一张嘴不饶人,整日想争宠,又不会说话,到处得罪人。

  杨淑娘一直赖在两个姐姐身边,她总是容易炸毛,生怕别人忽视她。宝娘有些头疼,这小孩大概是安全感不足,陈姨娘又整日让她争宠,争宠不成功,一直患得患失。

  宝娘想到原身受到的独宠,顿时有有些心虚。杨太傅私底下偏心眼,她只能替他描补描补,多关照关照这些未成年的弟弟妹妹们。

  存了这个想头,宝娘对两位妹妹多有照顾。族里其他女孩子想融入她们姐妹三个的圈子,却总是感觉差了些什么。宝娘并不想和她们有太多往来,这也是杨太傅的意思。两个妹妹一向看她的眼色行事,对那些族姐妹们都是敬而远之。

  下午学琴的时候,宝娘新奇的看着那把看起来有些破旧的琴,据说这是别人送给杨太傅的古琴。

  宝娘循着记忆,反复练习岳先生教的曲子。原身于音律之道并不出色,只能勉强不丢人,比不上杨默娘精通。但对于上辈子五音不全的宝娘来说,十指纤纤调素琴,甭管水平怎么样,这感觉就让她心里忍不住雀跃了。

  下学后,宝娘别过妹妹们,带着丫头们一起回来了。

  才一进门,刘嬷嬷就迎了过来,“二娘子今日感觉如何?累不累?晌午莫管事送来了一匣子珍珠,老天爷,那珍珠真好看,粉的红的白的,我还以为是染色的,没成想竟然是天生的。”

  宝娘眼睛发亮,这年代还有这样好的珍珠,“嬷嬷赶紧拿给我看看,让我开开眼。”

  一行人进入宝娘的屋子,那匣子正摆在桌子上,宝娘把匣子打开一看,嚯,里头的珍珠个个粒大饱满,颜色各异,表面光滑,透过阳光一看,内里杂质极少,“好漂亮的珍珠!”

  看完了珍珠,宝娘想起杨太傅的嘱托,连忙吩咐喜鹊,“找两个小匣子来,给三妹妹和四妹妹各分一些,也别挑了,直接倒吧。去陈姨娘那里的时候说一声,都是随手倒的,不分好歹。”

  刘嬷嬷忍不住笑了,“二娘子真是促狭。”

  宝娘笑了,“不说清楚,她又要觉得我们挑剩了的给四妹妹。”

  宝娘作为一个成年灵魂,愿意包容这种小女孩们的小心思,亲爹不疼爱,亲娘不受宠,杨淑娘心里安全感不够,她能理解。

  因这一匣子珍珠贵重,喜鹊亲自带着两个小丫头去送的。丰姨娘再三道谢,给三个丫头一人抓了一把铜钱打赏。杨默娘高兴的接过了匣子,爱不释手。

  等到了陈姨娘那里,杨淑娘高兴的同时仍旧不忘套话,“三姐姐那里也得了吗?”

  喜鹊笑着回答,“回四娘子的话,二娘子说珍珠这样多,一个个捡太费劲,索性找了两个小匣子,一个里头倒了一些,真要说哪份多两个,奴婢也说不清楚呢。”

  杨淑娘这才高兴起来,“二姐姐办事就是大气,你回去跟二姐姐说,我很喜欢这珍珠。”

  陈姨娘也笑眯眯地给了三个丫头打赏,“多谢二娘子惦记我们四娘子。”

  老早以前,宝娘刚入府的时候,陈姨娘见她不得老太太和太太宠爱,还想过让杨淑娘压过宝娘。多少年过去了,杨太傅始终是个偏心眼,陈姨娘也死了心,对于杨太傅把好东西交给二娘子来分,她已经毫不在意。反正二娘子一向大方公正,并不会克扣妹妹们的东西。

  杨太傅对外的理由冠冕堂皇,老太太年纪大了,太太不方便,杨大娘出嫁了,宝娘是家里最大的姐姐,妹妹们的事情,合该她来操心。

  故而太傅府里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格局,老太太虽说管家,但几个孙女的事情,她插不上太多话,大事杨太傅做主,小事宝娘做主。太太就更是个佛爷了,因她生了嫡长子,府里也没人敢小瞧她。

  宝娘分过珍珠后,歪在躺椅上想事情。

  太傅府后院目前格局平稳,老太太陈氏和太太莫氏井水不犯河水,且二人因为都喜爱大姐姐,某些事情上倒是能相互达成一致。丰姨娘受宠,但老实的很。陈姨娘因是老太太娘家侄女,虽跋扈了一些,却并不受宠。各方势力平稳,杨太傅不愧是帝王心腹,连后院的事情都要使权谋心机。

  一妻二妾,符合士大夫标配。妻妾们和平相处,她们这些子女,并没有因为生母相争而斗的头破血流。

  宝娘对这样的局面很满意,她初来乍到,不想一头扎进后院纷争中。况且,她并不得生母宠爱。

  想通了这些事情,宝娘给自己定了目标,好生学习,多学些本事,到哪里都不吃亏。

  宝娘坐了一会儿后就起身去了书房,先是练琴,又画了副画,然后写字背书。

  她能感觉到,残存的记忆似乎有些不稳定,她要赶快把这些东西吸收过来。

  平心而论,如果原身能回来,宝娘不介意自己做个傀儡。这几日,她一直在身体里努力搜索,除了那日在正院有些激动,其余时间得不到半点回应。

  放下笔,她在心里暗自发问,宝娘,你还在吗?

  过了半晌,内心毫无波澜。

  她忽然有些难过,你放心吧,我会替你好生活下去,若来日你能醒来,我定不和你争。

  夜里杨太傅回来后,让人来叫宝娘。

  宝娘点着灯笼去了前院书房,行过礼之后,坐在杨太傅身边。

  杨太傅忍不住摸了摸女儿的头发,“今儿去学堂如何?”

  宝娘点头,“都好的很,先生和善,姐妹们好相处,阿爹放心吧。那一匣子珍珠,女儿自己留了一些,其余的分给两位妹妹了。”

  杨太傅点头,“我儿办事公正大气,为父放心的很。”

  说完,杨太傅起身,拿起旁边的一本书,开始给宝娘讲课。

  宝娘连忙找了纸笔,一边听一边记。

  杨太傅不愧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讲起书来比岳先生水平高了许多,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到最后干脆放下了书,和女儿一起论道。

  宝娘觉得这课听的真是酣畅淋漓,父女两个面向而坐,你来我往,把那书中的道理说得不能再透彻了。

  中途,宝娘有时候有些迟钝。她需要想一想,才能调动记忆。但只要被她搜出来的记忆,立刻就跑不掉了。

  父女两个说了小半个时辰,宝娘主动停了下来,“阿爹,时辰不早了,您忙了一天公务,早些歇着吧。”

  杨太傅摸了摸胡须,“我儿病了一场,学问倒没丢下太多。”

  宝娘再次给杨太傅行礼,然后告辞回了后院。

  转天早晨,天还没亮,喜鹊就摇醒了她,“二娘子,今儿要去给老太太请安了。”

  宝娘瞬间睁开眼,这是府里第二**oss,不能得罪。

  梳洗罢,还没用早饭,宝娘立刻往陈氏的慈恩堂去了。

  才一进屋子,发现陈姨娘已经带着杨淑娘到了。

  宝娘给陈氏行礼问安,陈氏笑着问她,“宝娘身子骨好些了没?”

  宝娘也笑着回她,“多谢阿奶惦记,我已经好多了。”

  话音刚落,莫氏来了,后面跟着丰姨娘和杨默娘。

  她进屋后默默给陈氏行礼,陈氏摆摆手让她坐在一边。

  两个女孩也给莫氏行礼,莫氏也摆手让她们起来。

  场面顿时冷清了下来。

  陈氏主动开口,“过几日,你们大姐姐的孩子满月,我带着你们一起去。”

  莫氏一直盯着陈氏,看懂了她说的,顿时也笑了起来。她的头一个外孙,在莫氏心中份量极重,多少年没动过针线的莫氏还亲自给孩子绣了件肚兜。

  说了一会子闲话之后,陈氏就把她们都打发走了,只有陈姨娘和杨淑娘留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明天就周末啦,开心^_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