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 > 第32章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 第32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4:52:42 来源:免费小说

  时辰一到,景仁帝派人来把少年郎们全部拉走了,一起去校场上较量,小娘子们还留在后宫看花花草草。

  几位皇子们先走,他们才一转身,赵传炜和杨玉昆略微分开了一点,宝娘漏出了脸,谁知道前头走了好远的的皇长子忽然回头,看见了宝娘的脸,吃了一惊,然后又笑了。

  宝娘面无表情,假装没看到,皇长子也拉下了脸,带着弟弟们走了。朱翌轩见人走了,过来和宝娘打招呼。

  “宝娘妹妹,我去前面了。你进宫少,又是就叫嘉和一起,别迷了路。”

  宝娘硬着头皮嗯了一声,“多谢二公子。”

  朱翌轩的情绪外露太多,众人隐隐约约都看出了一些。杨玉昆有些不高兴,又站到了宝娘前面,赵传炜也眯起了眼睛看着他。

  朱翌轩抬头,看向赵传炜,两个人四目相对,火花四溅。

  一个是边疆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子弟,一个是宗室实权王爷的儿子,谁怕谁呢。

  朱翌轩先走了,赵传炜回头,对着宝娘温声一笑,“二娘子,我们去校场了。杨兄弟去不去?”

  杨玉昆点头,回头嘱咐宝娘,“二姐姐,我到前面去了,二姐姐跟着阿奶一起,别走远了。”

  宝娘点头,“我知道了,我跟嘉和和赵家娘子在一起,你放心吧。”

  二人联袂走了,剩下的小娘子们终于松了口气。

  短暂的游园会结束,今天的行程也差不多了。

  李太后给诸位诰命赐茶,大家喝过茶之后,先后告别。如陈氏这些年龄大级别高的命妇,李太后还命人用轿子送了出来。

  宝娘跟在陈氏的轿子一边行走,听她和另外一位老诰命说闲话。

  内侍们抬着轿子拐了许多道弯,终于到了皇城大门口。陈氏和其他人告别,宝娘也和南平郡王妃母女一起赵家姐妹告别,钻进了陈氏的车中。

  祖孙两个平日里基本没有单独相处过,陈氏看了看眼前的孙女,缓缓问她,“宝娘今儿吃饱了没有?”

  宝娘实打实摇头,“没有,刘嬷嬷说了,宫里随意吃一些就行,不能敞开了吃。”

  陈氏笑了,“也不用这般谨慎,你阿爹好歹官居一品,你大胆些也无妨,娘娘也喜欢你。”

  宝娘轻轻点头,“我知道了,多谢阿奶。阿奶累不累?”

  陈氏靠在后面的垫子上,“娘娘体恤人,我倒不是很累。”

  祖孙两个不咸不淡地说着话,很快就到了家。宝娘把陈氏送回了房,吩咐下人们打热水,帮陈氏换衣裳,伺候她歇下了,然后自己回了栖月阁。

  宝娘一走,陈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仔细回想了今天李太后的一言一行,毫无异色。从宝娘进府第一天开始,陈氏就不停地问儿子,宝娘的生母到底是谁,可杨太傅那个犟种一个字都不透漏。所有人都是在猜测,没有一个人有真凭实据。

  陈氏回想李太后年少时的模样,是有些像,但也不能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且今日李太后对宝娘没有一丝过多的热情,按照常理,七八年没见亲生女儿,不该有些激动吗?还是说她做了太后,养气功夫更好了?

  陈氏有些吃不准,但还是倾向于宝娘是她生的。

  她内心又叹了口气,我这辈子对不起你,但你也因祸得福。我儿子一辈子和我离心离德,这也是我的报应。但我不后悔,给你磕头贺寿,我心甘情愿,希望你能一直富贵安康。你安好,我儿子才能安好。

  迷迷糊糊间,陈氏睡着了。

  宝娘回到自己的院子时,一屋子的丫头都在等着了。她一进屋,立刻伸出双手,青萝带着小丫头给她换衣裳,那头有人打了热水来,喜鹊指挥人铺床,又让春燕快速去厨房拿些吃的来。

  宝娘换了身衣裳,洗过了脸,坐在圆桌旁边,香茗和春燕一起,上茶、上点心。

  宝娘舒了口气,“进宫真累。”

  刘嬷嬷笑了,“宫里贵人多,二娘子谨慎些也是常理。好在也不是天天去,倒不用担心你。”

  宝娘喝了口茶,吃了两块点心,“嬷嬷,宫里的吃食端上来都冷了。”

  刘嬷嬷看了看旁边的丫头们,“二娘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宝娘眼神闪了闪,忽然想起这是封建时代,不能随便吐槽,立刻改了口,“宫里的娘娘们长的真好看,说话又和气。”

  刘嬷嬷点点头,继续笑着陪宝娘闲话。

  吃完了东西后,宝娘打了个哈欠,吩咐喜鹊,“我就睡两刻钟,两刻钟后你一定要叫我起来,不然走了困,夜里睡不着。”

  喜鹊点头,服侍她歇下了。

  宝娘睡觉的时候,皇宫里的校场上正热火朝天。景仁帝今天就是为了高兴,让儿郎们轮番着比试射箭和骑马。射箭就是看中环数目,跑马一看速度,二看功夫,途中可以较量,拼武器。点到为止,不得故意伤人。

  各家来的都是嫡出子弟,家里都花了大精力培育的,不论文采还是武艺,多少都能拿得出手。

  少年们四人一组,先内部较量,各组剩下一人后,再组队,这样轮番比下来,最后剩下四人争前三。

  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少年,说练功服,大部分都是花拳绣腿。

  赵传炜想着阿爹是一方统帅,当年上京城有名的文武双进士,自己不能给阿爹丢脸。第一轮比拼中,他不费吹灰之力战胜了其他人。等到第二轮时,他略微费了些劲才战胜其他三人。

  第三轮就剩下四组了,只要胜出了,就可以争夺前三了。

  每次组队的时候,景仁帝都是按照勋贵、宗室、清流和武将分开组的,不然要是把武将家的子弟和文臣家的孩子排到了一起,那就有失公平了。

  第三轮四人中,都是勋贵家的子弟。赵传炜年级算中间的,他知道比赛最耗精力,自己不能蛮干,只能比巧劲。射箭需要巧劲和力气,他不一定能全胜,好在他马术不错,且经过战场上大将的教导,实用功能很强。

  这一轮,赵传炜胜的有些艰难。射箭的时候,他有一箭射偏了,最后靠马术赢了回来,侥幸胜出。

  等到第四轮的时候,场上就剩下四个少年了。一位武将家的郭姓少年,一位文臣家的武姓少年郎,勋贵这边是赵传炜,总是这边不是旁人,正是朱翌轩。

  景仁帝很高兴,“你们谁得了前三,朕可以满足你们一个要求。”

  场下的少年们都欢呼起来,朱翌轩高兴的双眼发亮。他要是能的第一,是不是,是不是就可以求皇伯父赐婚。

  景仁帝对南平郡王说道,“老五,你家的这个孩子平日看着傻乎乎的,身手倒是不错。”

  南平郡王笑着拱手,“不敢当圣上夸赞,二郎虽然赤城,确实有些憨。”

  景仁帝笑了,“赤城才好呢,个个跟你们一样贼精,朕要累死了。”

  南平郡王赶紧鞠躬,“臣不敢。”

  景仁帝笑着摆手,“朕与你开玩笑的,家里孩子这样有本事,朕高兴着呢。若是个个都靠着祖宗吃白饭,朝廷赋税还不够养皇亲国戚的。轩哥儿很好,是你教导有方。”

  南平郡王再次谦虚,朱翌轩虽然排行老二,其实是嫡长子。南平郡王虽然比景仁帝小几个月,但他成婚早,且成婚之前还生了个庶子。故而,皇长子比南平郡王前头两个儿子都小一些。

  听见景仁帝这样夸赞朱翌轩,南平郡王心里想着回头该给老二请立世子了。

  赵传炜看着朱翌轩闪闪发光的眸子,眼神陡然犀利起来,他在想什么?

  不管他想什么,一定要把他打趴下!

  军令官让他们自行组队,赵传炜立刻对朱翌轩拱手,“二公子身手矫健,还请赐教。”

  朱翌轩刚才在御花园见赵传炜和宝娘说话就有些不满意了,你既然送上门来,就别怪我无情了。听说你文才武韬,才入京城就打出了名气,你若是不跟我抢宝娘,我也愿意和你做兄弟。今日校场,只有敌手,等分出胜负,皇伯父给我赐了婚,我请你喝酒。

  想明白之后,朱翌轩笑着还礼,“还请三公子赐教。”

  四人组了两队,各自开始比划。射箭的时候,朱翌轩先射,赵传炜以略微低一点的成绩输给了他。朱翌轩越发高兴了,这样最好,能赢了对方,也能抱拳对方的脸面。等到跑马的时候,赵传炜把战场上那些功夫都使了出来,招招至对方缺点要害,马儿跑的姿势也非常灵巧。第一圈,旗鼓相当,第二圈,他略微领先,第三圈,他一个虚晃,差点把对方的马绊倒,最后胜出对方良多。两场合起来,还是他略微赢了一点。

  分出了胜负,赵传炜和另一组的胜出者争夺前两名,朱翌轩和另一组的失败者争夺第三名。

  赵传炜目的已经达到,最后一轮比赛中,就没有那么大的斗志了,最后败给了郭姓少年,得了第二名。

  但让他不放心的是,朱翌轩打败了另外一人,得了第三名。

  前三甲有了,景仁帝很高兴,让人给三个少年郎戴上了花朵,“虽然不是考进士,你们也戴朵花,高兴高兴。”

  三个少年磕头谢恩。

  景仁帝让他们起来,“说罢,你们有什么愿望。”

  郭姓少年是第一名,他想了想,对景仁帝拱手,“愿太后娘娘福寿安康、愿圣上万寿无疆、愿大景朝蒸蒸日上国富民强。”

  景仁帝愣了愣,然后哈哈大笑了,连说三声好,“不愧是跟着先祖打天下的英雄后辈,来人,赏!”

  所有人都跟着夸赞,郭兴少年始终低着头,脸上带着些微笑,仿佛说出的是肺腑之言。

  赵传炜心里乐了,好,郭姓少年开了个好头。等到他时,景仁帝问他,“炜哥儿,你想要什么?”

  赵传炜想了想,“圣上,我想到大相国寺礼佛十天,为我朝祈福,还请圣上准许。”

  景仁帝微微一笑,“你自幼身子骨不好,如今好容易养好了些,今日还能夺第二名,朕心里高兴的很。你去大相国寺祈福朕答应你,但不要天天陪着和尚们吃素,若是身子亏了,母后也不答应。”

  赵传炜摸摸头,“那,寺庙里怎么吃荤呢,岂不是对佛祖不敬。”

  南平郡王在一边帮着解围,“圣上,十天有些久,不若五天吧,也能说得过去。”

  景仁帝点头,“好,你就做朕的特使,去大相国寺祈福五天。”赵传炜连忙跪下谢恩。

  朱翌轩内心天人交战,前面两个家伙太狡猾了,说好了提要求的,你们却拍起了马屁,我要怎么办?这么好的机会,若是浪费了,不知道要非多少功夫才能说动父王。

  还没等他做好决定,景仁帝就看向了他,“轩哥儿,你想要什么?”

  朱翌轩把心一横,准备说出来,谁知对面南平郡王目光如刀一般盯着儿子,满含警告,旁边赵传炜也眯着眼睛看向他。

  朱翌轩张张嘴,他看懂了父王的眼神,那是让他不要特立独行,人家都说的冠冕堂皇,你若是提私人要求,岂不是不识大体。

  他有些丧气地垂下了头,半晌后又抬起头,笑着说道,“皇伯父,我想和赵公子一起去大相国寺,我们一起祈福,佛祖见我们心诚,总会多赐些恩泽给天下苍生。”

  景仁帝笑着点头,“好,你们一起去。不过炜哥儿今儿名次在你前头,他做正使,你做副使,你可愿意?”

  朱翌轩忙不迭点头,“侄儿愿意,求皇伯父成全。”

  景仁帝笑了,“都是好孩子,来人,赏。”

  御前大内侍亲自把赏赐送到了三位少年郎手中,这都是提前准备好了的,皇帝说你可以提要求,谁还能真不开眼提什么要求呢,有这些赏赐就够了,原不过是为了热闹,给太后娘娘贺寿的。

  接过了赏赐,三位少年一起谢恩。

  景仁帝挥挥手,“今儿热闹也够了,你们都先家去吧,也不用去学堂了。”

  说完,他又吩咐礼部尚书,“爱卿明儿打发几个人送这两个孩子去大相国寺,今年虽然外头有干旱,总体收成还可以,上苍厚爱,朕特命二位特使,去替朕在佛前念经祈福,望来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母后身体康健。”

  所有人都一起跪下了,“吾皇圣明。”

  景仁帝笑着让众人起身,又让大伙儿散了,热热闹闹的贺寿算是结束了。

  赵传炜看向朱翌轩,咧了咧嘴,“能与二公子一起祈福,是在下的荣幸。”

  朱翌轩心情不好,勉强笑了笑,“三公子是正使,还望多指导在下。”

  二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些敌意,但对手这么优秀,互相之间又多了些欣赏。

  欣赏了半天,又相视一笑。

  路还长着呢,我早晚会让皇伯父答应的。

  你别做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