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 第80章 君视臣如手足(求收藏求追读!!!)

清晨的阳光透过丝丝薄雾,映照在郡城的街道上,让一切都显得幽静而清冷。

街道上的石子哒哒作响,显得异常寂静。

淡淡的雾气覆使得人们的身影显得模糊不清。

踏踏踏——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传来。

刘恪一手提剑,一手提头,带着汉军在北夷郡城里行进着。

大小街坊全都要走一遍,这叫军事威慑,让夷州的官员豪族,平民百姓,都来看一看,岑扁死的多惨。

“陛下,烧不着!”

化成雨一阵小跑过来,也不知道这岑扁是不是吃素吃多了,天灯根本烧不上。

却不知怎么的,引来将士们的怒目而视,将他吓得一颤。

刘恪摆了摆手,将士们都被【火烧连营】烧出ptSd,听着“烧”这个字,都能有应激反应。

“勾结东胡,侮辱汉使,形同谋反,你知道怎么处理。”

“遵命!”

化成雨轻着脚退下,谋反怎么处理?

凌迟啊!

贾无忌凌迟宇文赞的时候,他看得可认真了!

剑、头、汉军,如三驾马车一般,继续在街道中并行着。

酒家不敢开门,即便好奇,也只敢在楼上窗边,露出半张脸,看上两眼。

沿街摊贩也是消失的无影无踪,民宅的门缝只开了一眼,见着那岑扁的脑袋,便是快速合上了门,只留下咚的一下扣门声。

即使有胆子大的,多看上几眼,也只能从岑扁死不瞑目的脸上,深深体会到对死亡的恐惧和慌乱。

刘恪伸手挽了个剑花,举着也累了,想将佩剑收入剑鞘。

一下,没插准。

两下,还是没插进去。

“......”

清楚了解到自己60 的武力水平后,刘恪索性将剑往地上一扔,发出一声清脆尖锐的当啷声。

咚——

咚咚——

紧随其后的一连串的关门声,就像是在和声一样,人人惊恐,生怕那剑下一刻会冲着自己来。

终于走到了城门口,刘恪看着手中岑扁还睁着眼的脑袋,微微一笑,伸手给他把眼睛合上了:

“有什么好死不瞑目的,侮辱大汉使节,又勾结东胡,死了不是应该的吗?”

他找了个挑高的木杆,将脑袋给悬了上去,不再纠结于岑扁,深吸一口气,凭栏而立,远眺北方。

“可汗如太阳,高高挂天上。”

“什么时候才能把东胡大可汗,举高高哪?”

一口浊气吐出。

刘恪很清楚,夷州事小,大汉目前最大的敌人,还是东胡。

无论是做什么,最后的都是为了驱逐胡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而当前最紧急的,就是应对普六茹部调集,用来封锁琼州海域的舰船。

“走,去造船厂。”

这才是刘恪特意来夷州的目的。

唯有夷州,才能给大汉提供足数的大船、战船。

-----------------

夷州岑氏知道造船厂是整个夷州的价值所在,数百年间不断翻新、维护、扩大,以至于已有相当的规模。

“这座造船厂,抵得上千军万马。”

刘恪感叹一句,要是能搬走,他恨不得整个搬到琼州去。

刚往里没走多久,忽然闻到了极其浓厚的桐油味儿。

将士们也条件反射一般,警戒四周,寻找水源。

“陛下,陛下,小的们若有冒犯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造船厂里的工匠被汉军将士们的动作给吓坏了,本就地位低下,这下更加唯唯诺诺不敢反抗。

刘恪问道:“这里囤积了很多桐油?”

领头模样的小老头道:

“正是,造船厂里还有匠宅,是大王....是岑氏专门修建,留给我们这些匠人居住,为了方便,便设立了一个仓库,不仅囤积了桐油,还有大量物资。”

刘恪有点不好意思,你看,本来就是来抢船的,人家还送物资,不收都不好意思。

行至仓库,桐油的味道越来越重,汉军将士们更是严防死守到了极限,水桶比刀剑拿得还稳,但凡有一点火星,都能给它灭了。

刘恪问道:“桐油不易保存,囤积这么多,不会坏吗?”

桐油是相当重要的战略物资,进可放火,退可守城,更是舰船上不可或缺的防水涂层。

但问题在于,储存的时间很短。

造船厂囤积这么多的桐油,在用完之前,只怕就已经变质了。

小老头恭敬答道答道:

“陛下说的没错,桐油若是过热或者过冷,色泽会变深,便不能用了。”

他打开一桶桐油,道:

“但我们在存贮的桐油里,加入少许捣碎的生姜,桐油就不会变稠了,也不会结油被,能长期保持原来的油态,储存时间延长了许多。”

“哦?”

刘恪有些好奇,朝廷里就缺这种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匠人:“这是谁想出的办法?”

小老头结结巴巴道:“是....洋人。”

“洋人?”

“据说是东边很远的地方,跨重洋大海而来,所以我们叫他们洋人。”

“他们是商人,还带来了不少新奇的作物。”

刘恪对这个世界的西方有了一个新认知,难道已经开始大航海了?

想到岑扁吃菠萝叶子吃到脑子都掉了,他心中一动:

“这里的仓库储存了那些新奇作物吗?”

小老头点头道:

“存了一些,之前岑氏也想过种植,但夷州之中没有人懂得那些作物的种植方法,种死了几片地之后,就放弃了。”

“让朕看看。”

小老头当即拿了一筐作物来,有些坏的,发芽的,有分辨不出的,而刘恪第一时间注意到了两个东西。

红薯,玉米。

差个土豆,穿越者三大作物就齐了。

毕竟是能提高粮产的东西,刘恪自然很馋。

琼州是产粮大州,得益于比他上辈子更加大的面积,以及这段架空时期数百年间的开荒。

除此之外,良好的气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种下的水稻能做到一年三熟。

但天底下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是琼州。

要打仗,要养民,粮食不可或缺。

现在手上有红薯、玉米,但还有一个问题。

不会种。

岑氏尝试后,失败了。

而刘恪手上,也没什么农业方面的人才。

“要不要试试抽康乾的红薯盛世,或者穗宗的玉米晓夫?”

这两个可是针对红薯、玉米的特攻天命。

“算了,先把这些装船,赶紧回琼州操演将士!”

刘恪发号施令,现在已经是争分夺秒。

不仅要将夷州的大量舰船开回琼州,还得抓紧时间训练更多的水师士卒。

这样才能在普六茹部的大封锁之中,杀出一条生路。

“这个也带上。”

“啊?”

小老头愣了愣,就被典褚扛到了船上。

除了舰船,这造船厂里大量的工匠,也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能带走的都得带走,只怕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会再来夷州了。

夷州的舰船储量着实惊人。

“飞云”、“盖海”都是五层楼船,可乘坐约三千士卒,扬起的风帆能伸展开几十米,船上有一层抵御敌人攻击的矮墙。

造船厂里其实还一直流传着“仲谋之船”的疑惑。

这两艘楼船是当年大汉吴王的座驾,但数百年下来不断更换,全船上下没一个零件是当年的模样,那么到底算不算“飞云”、“盖海”呢?

除了大型、中型船只之外,还有一百二十艘小船,其中还有较为新式的刀鱼船。

甘文禁是看得爱不释手,用他的话来说,大船坐着迷糊,小船才最适合水战。

如果刘恪没见着甘文禁在大型商船上上吐下泻头重脚轻的模样,还真就信了。

很快船队就驶离了夷州。

陈伏甲站在船头上,望着越来越远的海岸线,心中还是不解:

“陛下为何要揽下斩杀岑扁之事,还要百般羞辱,这只会让夷州民心思动啊!”

盖海号坐着确实稳当,刘恪轻轻呼吸,感受这片海域的波涛。

“那朕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夷州不发生叛乱?”

陈伏甲思索道:“若是以岑扁为夷州刺史,大加安抚,且留下足够的汉军驻守,再派遣能吏分权,当有五成把握安定夷州。”

刘恪轻笑道:“五成?”

“既然只有五成之数,朕为何不让能吏治理琼州,让汉军在琼州抵御东胡?”

“非要让他们在这隔海相望的夷州,若是真生了叛乱,岂不是无一人得存?”

“陛下......”

陈伏甲还要再说。

理论上是这么回事,但好好的一州之地,就这么一兵一卒都不留下,还任用岑水为刺史,这不明白着迟早得叛乱吗?

刘恪摆了摆手:

“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人心换人心哪!”

“朕曾言爱卿若出使成功,当以国士相待。”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难道这一国之士,还比不上区区五成之数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