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愿称你为最强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愿称你为最强

作者:键盘战斗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6:45:07 来源:88小说

淳化新城区。

天色还未亮,从一栋两层的居民楼里,下来一名用手挡住脸的人,神神秘秘的四处观望。

见到没有人,或者没有人认出自己,他才松了口气的样子,大踏步的赶紧离开。

等离开这条巷子,那人放下了自己的手,恢复为正常的模样。

提供早食的食铺,摆在帐篷里的煤炉上,热气腾腾的蒸锅,让人看见后就眼睛一亮。

“来碗混沌。”

“好嘞。”

不久。

大瓷碗装着满满的混沌,晶莹透亮,皮薄馅厚,那人坐在板凳上,抽出一双筷子,先喝起了鲜美的汤汁。

“哈。”

发出满意的惬意声,那人坐在木凳上发呆。

“客官旁边有报纸。”

食铺摊主热情的提醒,那人点了点头,然后从篓子里取出一份报纸,正是今旬的。

头版。

“驳京城国子监教谕赵胜之论。”

十二个大字,刺痛了中年人的双眼,一个月过去了,可是风波却没有过去。

甚至京城都有了对他恶意满满的童谣。

“越来越多通俗话本兴起,带来了新的文风,还有报纸更让人们接触到了往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接触到的信息。”

“我通过报纸,懂了什么叫做社会,同时呢,也懂了人性的恶。”

“有个叫做赵胜的人,不知道他有什么成就,也不知道他有什么才华,竟能到京城国子监,大明最顶级的学府充当教谕。”

“如果国子监的教谕,是赵胜这样的人充斥其中,那么我本人对于大明的未来是很悲哀的。”

“从我们祖先诞生以来,就是以群居生活着,社会伴随着人类的诞生。”

“我们的族群,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和工具,被后人们称为中华文明。”

“随着我们族群先进的生产力,与大自然做斗争中,一步步扩大繁衍的栖息地。”

“同样,随着我们族群的人口扩张,我们中华文明也越来越昌盛,经历了夏商周,又到了春秋战国,乃至秦朝重新一统天下,恢复宇宙。”

“到了今时今日,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只有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才能活成人。”

“那么文明就是我们社会永存的根基,而文明是需要人口支撑的,那么支撑人口的,又需要各行各业先进的技术,带来发达的生产力。”

“赵胜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谬论,竟然要控制我们大明的人口,实在是让人恐叹。”

“真让他做成了,那么历史以来的最强屠夫就出现在了我们大明。”

“是的。”

“我愿称他为最强屠夫。”

……

“放屁。”

赵胜被报纸上的言论,刺激的满脸涨红,差点要把报纸撕掉,终于忍住了。

恢复了镇定,天色也已经亮了起来,赵胜垂头丧气的离开,乘坐公车去了调研司。

在调研司整理了资料,去了文华殿。

文华殿。

朱高炽结束了早朝,最先和礼部尚书等官员讨论。

“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赞普王、护教王、董卜韩胡宣慰司、闻教王、闻化王、大乘法王、大宝法王、领奔司行都司,牛儿宗行都司,皆已领旨,会在五月前按期抵达京城。”

李暹和陈诚,一个出使金帐汗国,一个出使帖木儿汗国,两人至今还未归来。

杨忠出使完高丽回国,如今又去了一趟乌斯藏都司,以及朵甘都司,要求各地土司接受大明的新要求。

每年都要来一趟京城,入朝接受管理。

北边,朱棣改土归流了哈密,收复了亦力把里,灭亡了东察合台汗国和鞑靼,重创了瓦剌。

南边,收复了安南。

历史上,乌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的大小僧俗首领,纷纷到首都南京请封。

明朝一律授给他们以新的官职和封号。

如指挥同知、佥事、宣慰使同知、副使、元帅、招讨、万户等职,以及国师等封号,属于大明的自治区。

指挥使、都指挥使佥事、千户、百户等官职都准予世袭,但是重要官职的袭职要经过大明皇帝的批准,并换发敕书和印信。

两地僧俗首领来京朝贡,大致是一岁一贡,或两岁一贡。

并根据朱元璋的旨意,采取的输马作赋,如三千户则三户共岀马一匹,四千户则四户共岀马一匹,定为土赋。

派驻数千精锐明军进驻青藏高原东侧重镇河州,升河州卫指挥使韦正为乌思藏都指挥使,节制当地的明军和归附大明的土司。

建立了驿站系统。

万历年间,蒙古反叛首领永邵卜集合了一万五千多人,由徨源方向进犯西宁卫明军。

甘肃巡抚田乐下令调集了乌斯藏各部落的兵马前来出战。

分别是刺卜尔、西纳、大咎顺、申中等部落各出三百精骑,另外调七千余名其他十九族士兵直接听从明军调遣,全部加起来共近万人。

明孝宗时期,乌斯藏的阐化王去世,他是乌斯藏五王,属于当地地位最高土官之一。

其子阿吉旺秋第悉派番僧两人前往京城请求世袭。

但是由于路途太过遥远,等这两名番僧带着明朝的敕书赶回乌斯藏时,新王阿吉旺秋第悉也死了。

这下不好办了,因为敕书上的名字是刚过世的阿吉旺秋第悉,现在新王也去世了,那么这封敕书应该也作废了。

接下来的继任者阿吉旺秋第悉的儿子,阿往扎失扎巴坚参照例请袭。

可没想到,这两个蕃僧为了省事,便将这份不对应的敕书给了阿往扎失扎巴坚参。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后来还是让四川官员知道了,然后就上书弹劾了蕃僧,并且将其绳捆索绑押送入京,依照明朝大律,蕃僧被判了斩立决,而继任者阿往扎失扎巴坚参也被暂时羁押。

后来,孝宗免了蕃僧死罪,将他们发配陕西平凉卫充军,并下旨让阿往扎失扎巴坚参无罪照常袭职。

简而言之。

从朱元璋收复乌斯藏和朵甘地区,因为朱元璋治理为主的政策,反而是两百多年来,大明最稳定的边疆地区。

铁道虽然只修到了湖广,四川的铁道刚刚开始,可抵达京城的效率已经大大提升。

于是朱高炽改为了一年一入京。

杨忠说完后,另外一名礼部官员说道。

“大古刺宣慰司、底兀宣慰司、大吉宣慰司、底马撒宣慰司、底兀刺宣慰司、孟养宣慰司、丽川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车里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挝宣慰司、大古刺宣慰司、车里宣慰司等。”

“已经宣达了上朝剿灭黎氏贼父子的昭书,但是对于太子殿下在安南的郡县制,总体上感觉到了不安。”

“根据内阁制定的方案,安抚了对方,向各宣慰司承诺,两制的制度,并不会改变,仍然由他们土司世袭。”

“并且达成了协议,开展双方友好贸易的协定,每个宣慰司都已经签署完毕。”

双方友好贸易协定,规定双方有同等贸易的权利。

土司的商人可以到大明做生意,大明的商人也可以到各宣慰司做生意。

其实并不是陌生的事情。

明朝的时候,大量的人口外流,泰国有汉人大将军,许多地方都有汉人当官。

只是现在制定了标准,每个宣慰司保障大明商人在其势力范围的安全,以及准许大明商人建立商站。

“出使高丽国、倭国、大琉球国、小琉球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国、湓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的使者。”

“高丽国同意所有的协定。”

“倭国幕府对上朝支持大内义弘提出了不满,希望大明能停止对大内义弘的贸易援助,目前只答应了双方友好通商协定,但是并没有同意其他要求。”

“占城国希望上朝能返还当初安南所占领的他们的国土。”

占城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黎氏父子打败,侵占了大片平原土地。

“此事需要慎重考虑,告知占城国,我会和其他大臣认真商议的。”朱高炽笑道。

一来一回。

再商议。

再一来一回。

继续商议。

让占城国慢慢等。

“其余藩国皆同意签署双方友好通商协定,并且划分一块土地,给予大明商人建立商站。”

“双方贸易以民间自由贸易为宗旨,保障了贸易的公正和公平,上朝不会插手,各国也不插手,任由商人们自行贸易,根据市场价来决定贸易价格。”

“只是对于土地开放。”吕震为难的说道:“各国国王表现出了一定的抗拒。”

“这件事继续谈。”

朱高炽强调。

帖木儿汗国的态度,至今未传回来,虽然帖木儿汗国向大明称臣,可野心会随着实力的增长而变化。

当帖木儿帝国征服了大半个中亚和西亚,自然野心就会变了。

道理很简单。

哪怕是大明自身的军将,当他开始了军阀化,有了强大的实力,同样也会造反。

其余的藩国没有帖木儿的野心,只不过是因为实力弱小,所以乖乖的听从大明。

就如美国。

他要不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他的那些藩国,谁又会乖乖听他的呢。

还有一个不稳定的交趾。

两件大事,让朱高炽暂时没有余力去威逼各藩国,理应采取温和的手段是上策,为日后打下根基。

总不能像英国一样。

把罪犯流放的新大陆,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英国的百姓是很凄惨的。

根据西方的历史记载,许多头一年投放去新大陆的居民点,第二年的船队抵达时,绝大部分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英国的模式,并不是大明需要模仿的,大明有自己的道路,以人为本才是根基。

更不会用百姓的血肉,去浇铸出新的土地。

否则朱高炽在大明提出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岂不是口号而已。

求月票,感谢亲爱的书友们,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