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真的是语文老师 > 第104章 引发关注

我真的是语文老师 第104章 引发关注

作者:Aaron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02:55:59 来源:书海阁

文学圈和评论圈几乎是共生关系,如果没有文学圈的作者们呕心沥血地写小说,哪里有评论家们摇着笔杆子讨生活的路呢?不过和文学圈里有三六九等一般,评论圈对文学圈也是有势利眼的。别看流行文学欣欣向荣,时不时就有新人作者卖出百万本的佳绩,但是评论圈对这些作者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就是冷嘲热讽;稍微客气点的都是提醒这些流行文学作者不要太骄傲了。

但是面对严肃文学圈的作者呢?那几乎是跪舔了。一旦严肃文学圈里出了新作者,那评论圈立刻化作和风春日过来呵护一二;如果是哪位老作者又发新书,那评论圈立刻摇旗呐喊,恨不得直接将老作家吹成佛祖神仙。其实这也不是评论家们没骨气,实在是严肃文学圈的人不好惹。

别看所有作家都归作家协会管,但是严肃文学圈的人还抱团成立了一个震旦笔会。你们谁要是敢乱骂笔会里的人,那笔会的其他作者立刻就会跟疯狗一般地咬回来。一来二去之下,评论圈们也算看明白了,惹不起咱们就躲吧,要不然就捏着鼻子一起捧呗。

无论是文学圈,还是评论圈,一月两刊的《母语》是不得不看的。上半月刊那是评论圈的天下,下半月那就是文学圈(尤其是严肃文学圈)的天下。而且《母语》是相当传统的文学文艺杂志,每篇文章排在什么位置都是有依据的。小说能不能被推荐上封面,在封面的推荐字体能有多大,这都是有着传统和说法的。所以基本上拿着厚厚的一本《母语》,只要瞧上封面就知道这期杂志值得关注的文章有多少了。

不过这一期封面上最醒目的字体就是《丛林中》和《罗生门》,看来本期的重点推荐就是这两篇小说了。不过这两篇小说的作者怎么没听说过啊?还是同一人!顿时评论家和作家们都震惊了。倒不是说《母语》不推荐新人,但是就算是推荐的新人作者也绝对不是纯新人。多多少少都是在一些地方刊物小有名气,初次进军全国文坛的作者。而且一个新人作者能同时在一期杂志上刊登两篇文章,还篇篇是重点推荐,这就有点意思了。

于是大家纷纷打开《母语》,找到重点推荐的小说。没有出乎大家的意外,果然有编辑写了编辑按。但是一看编辑按的署名,不少作者又惊出一身冷汗来!这可是《母语》总编辑于宝岩的编者按啊!一般都是高级编辑,最多是部门主编写编辑按,什么时候总编辑也写编辑按了?要知道总编辑一般就负责刊首语的撰写,怎么会写编者按?

有了种种不可思议之后,大家开始阅读起这两篇小说来。《丛林中》似乎是一部悬疑探案小说,但是整部小说除了对话就没有其他内容。但是如果将《丛林中》视为一部探案小说的话,那么整部小说阅读起来丝毫没有剥丝抽茧的那种快|感。反而整部小说完全是基于一名女性被奸污后杀害的事件,不同的人给予的不同的答案和证词。人究竟是谁杀的并非小说中的重要内容,真正重要的内容在于不同立场和阶级的人对于同一客观事物却有不同的表述。

正在阅读这部小说的东方大学文学院院长熊清泉倒是看出了一丝端倪。他在纸上写道,“很多人都知道,证词相对于证物来说是不可靠的,因为人心是最难琢磨的。而在小说创作上,有种人物叫做‘不可靠的叙述者’,他们的言语不是为了推动情节朝逻辑的方向发展,反而是朝一些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推进。虽然他们的存在会让读者莫衷一是,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点,正是因为作者的这点小小的狡猾,让文本散发出了完全不同的魅力”。

熊清泉读完《丛林中》之后,略微休息了会。这是于宝岩最近提醒他要关注的一个作者,虽然并非完全的新作者,但在纯文学圈却是新人。尤其是熊清泉得知这位作者还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语文老师,熊清泉的表情就更精彩了。因为绝大部分人都知道,文学创作和人生阅历是有关系的。虽然天底下不乏天才,但真正的大家多是经历过生活,目睹过磨难的人。

不过《丛林中》虽然是篇很新颖的小说,但也仅仅就是在“新”上了。熊清泉承认这是一部不错的中篇小说,但是熊清泉还是认为作者孙平过于狡猾,故意在文本上卖弄玄虚进而制造出似乎很有深度的阅读层次来。不过熊清泉静思了一会之后,开始阅读起《罗生门》来。

相较于《丛林中》卖弄文笔不一样,《罗生门》则讲述了一个个小小的故事。有点像是寓言,但又有点禅宗的意味。遭放逐的仆人在乱葬岗中苦苦挣扎,是做一个恶人,还是做一个饿死的人,他在徘徊。而他此时目睹一名老妪正在拔一名死去妇女的头发,这让良心未泯的他感到愤怒,质问老妪为何连死人的遗体都不放过。老妪却振振有词,一来她自己要饿死了,难道不能发点死人财?二来这名死去的女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生前就贩卖假的食物给普通老百姓。在老妪的质问下,仆人似乎觉悟了,他觉得自己为何要被冻死在乱葬岗呢?于是他抢走了老妪身上唯一的衣服,从此消失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整个故事短小却不失深度,故事简短却异常残忍。熊清泉看到最后都有些动容,这部作品几乎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的自我堕落与放逐。而且这部短篇小说的黑暗程度尤甚《丛林中》,可批判力度也远胜时下的一般作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的两大永恒流派,而通常认为诗歌最适合表达浪漫主义,而小说则最适合表达现实主义。但现在小说作家很大的程度是一旦涉及现实主义题材,文笔和深度立刻就走样。仿佛要表达现实主义就必须“土气十足”,而孙平这种假托寓言故事的批判现实主义让熊清泉不由得拍案叫绝。当然,拍案叫绝的不止熊清泉一人,很多作者和评论家都被孙平的这两篇小说给惊艳到了。一篇小说以技巧取胜,一篇小说以深度取胜,完全展现了一个成熟作家的笔力。

随着新小说的刊登,孙平也第一时间拿到了两篇小说的稿酬。很平时写流行小说小打小闹不同,两部纯文学小说给孙平带来了3万元的稿酬,这基本上快赶上一部流行小说的收入了。看到如此高的稿酬,孙平不由得感叹严肃文学圈果然是有钱的主儿。毕竟国家和协会内部都对严肃文学圈倾斜很多,也让不少作者那么积极地往严肃作家圈里挤呢。

拿到稿酬的孙平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于是找了个由头请语文教研组的所有老师喝了一次下午茶。而教研组组长听说孙平在《母语》上刊载了两篇小说之后,那看孙平的眼神都不同了。

“孙老师啊,能在《母语》这样的纯文学杂志上刊登作品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是极好的。”组长提醒道,“我们语文老师除了可以在教育类杂志上刊登专业论文之外,也可以通过在严肃文学类的杂志刊登纯文学作品或评论性作品来获得晋升资质。尤其是像《母语》这样的杂志,几乎都是可以当作你的履历的。——对了,不知道孙老师有没有加入我们桃江市作协呢?如果没有的话,我倒是可以介绍孙老师加入呢。像孙老师这样的人才,我们作协可是求才若渴呢。”说完,组长非常期待地看着孙平。

孙平虽然对这类协会组织的兴趣不是很大,但是也知道抱团的重要性。尤其是自己组长这么热情地介绍自己加入,如果自己不给脸也就太傻了。于是孙平立刻笑着说:“那就多谢莫老师的好意了,能加入桃江作协当然是我的荣幸,届时还要莫老师多多帮忙了。”

“哪里哪里。”莫文山笑着说道,“我们桃江市作协名下还有一本《桃花源》的双月刊,届时也要请孙老师不吝赐稿,稿酬我们自然是从优的。”

“那到时候又有麻烦莫老师了。”本地文学刊物虽然不利于孙平刷名气,可是对于孙平打开本地声望却是很有帮助的。

一个年轻语文老师,同时又是本地文学刊物的作者之一,这样的光环加持对于孙平提高自己在学校的地位和社会上的名望是很有帮助的。这毕竟是一个世俗社会,完全不求名利的人其实也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想到这,孙平觉得除了本地的《桃花源》之外,江南省的《江南文艺》、《芙蓉》和《杏子滩头》也需要自己去投投稿了。

孙平将《母语》杂志社给自己的基本样刊留了一本给莫文山,这也算是语文教研组的一个功绩,由莫文山找了个显眼的地方摆了出去。剩下的基本样刊孙平则放到车上,准备带回家去。而孙爸爸接到刊有孙平小说的《母语》时,居然小小地激动了下,“我们老孙家也算是出了个名人了呢!能在《母语》上刊登小说,以后在文学路上也算是小有前途了呢。”

郭奕则是抿着嘴在一旁笑,不过随后他的手机响了,他则拿着手机跑到阳台的花园去接电话了。阳台的花园因为有郭阿姨和孙爸爸以及专业园丁的伺弄,花草比当时繁盛了许多。尤其是素来偏好富贵气的孙爸爸特意移植了不少牡丹和芍药,弄得花园里多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味道儿。郭阿姨也不嫌弃俗气,反而说:“我就喜欢这金玉满堂的颜色,喜气!”

看到郭奕来窃喜的摸样,想来他和他男友的关系应该进入稳定期了。孙平虽然有些泛酸,不过好在自己这个弟弟素来懂得自重,倒没有随便乱来。

未完待续……

喜欢我真的是语文老师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真的是语文老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