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伏波 > 第185章

伏波 第185章

作者:捂脸大笑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4:53:11 来源:免费小说

  比起赤旗帮,肯定还是他们攻城守城的本领更强啊,而且“义军”里还养了不少“饿汉”,都是些刚刚依附的饥民,只要给他们点吃喝,再给些女子做奖赏,就能激得这群人豁出命来厮杀。反正他们人多,多冲杀几次,也就让赤狗们丧胆了。

  那贼酋上上下下安排妥当,自顾自回府睡觉去了。他其实知道手下有些人意动,想要投靠赤贼,也明白若是对方大军压过来,自己多半还是要逃的。然而都造了反,连朝廷官军都不怕了,岂能跟个女子低头哈腰?他可丢不起这人!

  狠狠吃了酒肉,玩了女人,心中郁气消散一二,那贼酋倒在县太爷的软榻上,舒舒服服睡了过去。然而夜到三更,一声惨烈的尖叫突然把他惊醒了,一个跟头从床上栽了下来,他惊恐的望向窗外,只见人影憧憧,显然是在厮杀。怎么回事,难不成有人造反了?心头警铃大作,他挣扎着扑向桌边,想要抓起兵刃,然而紧闭的门扉被人一脚踹开,闪亮亮的刀光只是闪了一闪,好大头颅就滚落在地。滴溜溜转了两圈,仍旧死不瞑目的睁着眼睛。

  是夜,贼人落脚的府衙被刺客夜袭,自封大将军的贼酋身死,几个头目也被砍了脑袋。等外面守着的人马冲进来时,根本就没见到刺客,只瞧见了那一面钉在墙上,沾满血污,愈发显得鲜红的赤旗。

  一时间,整个乱军都慌了神,所有人都明白这是赤旗军派来的杀手,竟然已经摸到了他们枕边。有忠心耿耿的,还惦记着想头领报仇,更多人则吓的丧了胆,一心想要投降,又是一场乱糟糟的内讧开始了。

  等到赤旗帮的人马终于抵达城下时,那摇摇欲坠的城门毫不意外的敞开了,只少许人趁乱出逃,其他大小头目都举了白旗,乖乖迎入了赤旗军。反正打也打不过,还不如干脆投了人家,说不定也能捞个一官半职呢。

  既然都是造反,还是跟着势大的一方更好啊。

  第三百三十五章

  乐仁城破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对于这结果,自然没什么好惊奇的。早在派出严远追踪敌人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就已经拟定。对于这种构架松散,只靠首领个人魅力掌控的乱军,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擒贼先擒王”,换成现代术语就是“斩首行动”。

  这才是伏波最擅长的领域,也是她悉心培养帮中“选锋”的目的之一。确定敌酋所在,根据各方消息探明地形,再用外部信息迷惑敌人,使其麻痹大意,随后一击毙命。

  行动进行的十分顺利,战果也颇为可喜,如此一来,三座被攻破的城池就算彻底收归赤旗帮手中了。没了领军人物,那些逃窜的流民最终也会选择流向更为容易存活的地方,至于那些心存野心的,只要脑子没坏,也不会继续留在赤旗帮的地盘跟他们死磕了。

  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领地扩张的速度太快,田先生又要头痛了吧?

  不过等众人进入乐仁城后,那点不战屈人之兵的自得立刻消失的一干二净。只是短短几日,这座二次被攻破的城池,就已显出了残败的颓态。朱门染血,蓬户倾覆,尸首随处可见,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不少死的惨不忍睹。而城中剩下的那些人家,也安静的鸡犬不闻,似乎所有活物都闭紧了嘴巴,生怕哭号会再引来暴徒。

  沉默的走过大街,走过被烈火焚烧,隐隐还能闻到焦臭的商铺,伏波来到了浸满鲜血的府衙前,却没有再往里面走,而是开口道:“把那些头目全都抓起来,在降兵营前垒个高台,再寻些城中百姓。”

  钟大亮一个激灵,低声道:“帮主,这些人都是主动投效的啊……”

  就算是他,也能感受到帮主的怒意,冰冷凛冽,让人不寒而栗。可是趁怒杀降,岂不是会让旁人再也不敢投效?以后他们攻打敌人时,恐怕会遭受更猛烈的还击,到时候折损的还是帮中兄弟啊。

  伏波冷冷看了过来:“你可是忘了挂在我船头的那些尸首?”

  钟大亮浑身一抖,不由自主夹紧了双股。赤旗帮的帮规就有不得淫辱妇女一条,犯了事的更是会吊死在众人面前,尸首还要挂在船头,直到风干尸体,绳索断裂。不论赤旗帮如何壮大,这一条都是从未变过的,已然成了军纪。

  他当然是不敢忘的,可是若以此来要求乱军,怕是那些投降的顷刻又会反了啊!可此时此刻,钟大亮实在不敢说一个“不”字,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亲兵领命而去。

  一个时辰后,降兵的大营前搭起了高台,躲藏的百姓也被寻出来了不少,全都聚拢在了台前,还有那些被小心搬出来,叠在了一起的尸首。这当然不是战死的青壮,而是妇人、老者居多,甚至还有月余的婴孩。

  当所有尸体堆在一处时,原本还焦躁不安,乱哄哄一片的降兵营,渐渐听不到了声音。这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百上千个明显死于非命的老弱妇孺,当数量压倒一切时,恐惧自然而然就生了出来。

  那些被揪出来的百姓,更是瑟瑟发抖,有些都站立不稳,只能死命的用手捂着嘴。谁也说不清,那尸堆里有没有自家的亲人。

  这阵仗,简直能夺人心魄,更让不少降兵焦躁难安,生出了惧意。在那慌乱和寂静中,一个穿着红裙的女子登上了高台。

  目光扫过下面黑压压的人群,伏波开口道:“你们都是遭了水患,失了田产的百姓,你们都曾被为富不仁的家伙欺凌,被贪官污吏们敲骨吸髓,所以你们逃了,你们反了,你们跟着鲁大帅杀官攻城,劫富济贫,你们想在乱世里挣一条活路,这自然是天公地道的事情,然而看看这尸首,看看这些惨死的老弱妇孺,他们又欠了你们什么?”

  一个人站在野外的高台上,声音再怎么大,也传不出去太远,然而伏波身边站着亲兵,却一字一句的跟着她的话语重复了下来,一传十,十传百,到得最后一句,几乎是数百人怒吼出声。

  那不是一个人的声音,也不是一个人的愤怒。这几天连战连胜,轻而易举的大破敌军,着实让这些赤旗将士们生出了狂傲。可现在,尸体摆在了他们面前,无辜者的尸体。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遭过兵祸,有不少人见过海盗,中更是有数之不尽的说书先生,有将军庙里的那些道童,他们一遍遍说着什么才是仁义,什么才是德行,什么才是他们从军的根本。而每一场仗,开战之前都有将官耳提面命,告诉他们是为何而战,又是为谁而战。

  如今,他们出兵了,为了守护赤旗军后路,为了尽快剿灭乱军,而这些话,都没有无辜者的尸体更让人动容。为什么要剿灭乱军?因为不去做,就会有人这样搅乱他们家园,杀死他们的亲人。若是能当人,谁愿意做个禽兽?

  之前还略有松散的士气,在这一刻重新凝结了起来,也变成了冲天的怒火和杀机。哪怕人数少了许多,哪怕是刚刚占领城池,也让那些降兵抖如筛糠,不敢出言。

  伏波也不需要这些人说什么,那双冰冷的凤目扫过了人群:“所有鼓动尔等滥杀无度的,统统该死。”

  这一句话后,十数名捆着手脚的降将,以及他们身边的亲信被拖了上来。一个时辰,足够问出很多东西了,而在刚刚献城,自觉有功的关头,也是最容易丧失警惕的时候。因此,伏波是真拷问过一番,也真挑出了害群之马。

  身在乱军之中,的确容易被人裹挟,但是控制不住手下,和放纵手下是完完全全的两件事。而劫掠时滥杀与否,更或者泯灭人性的恶贼,其实也不难抓出来,毕竟这群乱兵是刚刚起事,而非久经沙场的兵匪,无可救药的毕竟只是少数。

  而当亲兵们高声呼喝的“统统该死”落下时,刀斧也齐齐落下,十几颗头颅滚了一地,飞溅的鲜血甚至都落在了红色的裙摆上。

  伏波的面色没有分毫变化,她只凝视着台下众人:“赤旗帮会给尔等分田,亦会在乐仁屯兵。将来尔等可为活命而战,可为保家而战,亦可为荣耀功勋而战,却不能再肆意杀戮,拿人命取乐。若违帮规,杀无赦!”

  齐声喊出的“杀无赦”一句,让不少人垂下了头,也让不少人抬起了头,有人偌从梦中初醒,也有人眼中滚出了泪滴,颤抖不休。哪怕是大乾朝,亦有教化,亦有法度,其实谁都能随随便便举起屠刀,视人命为无物的?

  现在杀了头目,也给他们立了规矩,那是不是能从一场噩梦中醒来了?重新当个耕地种田的百姓,能安安稳稳活下来,不比旁的更强吗?

  而那些城中幸存的百姓,更是全都哭做了一团,他们没想到这群占了城池的黑衣人会替他们报仇,更没想到那个身着红裙的女子,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来。他们不求能让那些死者复生,他们只求冤有头债有主,只求能有人为他们主持公道,仅此而已。

  看着一个个面上青筋暴露,激奋昂扬的赤旗军将士,又看了看那群跪地谢恩,不断叩首的百姓,钟大亮轻轻舒了口气。当初刚来赤旗帮时,他也听说过无数这样的故事,甚至也跟着父亲,看到过许多次帮主登台训话,收拢人心的手段。而现在,她不是孤身一人了,在她背后还站着那么多人,还有那么多可以齐齐替她吼出心声的将士,这才是真正的人心可用啊。

  自己还是太年轻了,该多学学父亲,谨言慎行,当一个称职的下属才行。

  有了这一番杀鸡儆猴,乐仁城终于也缓过了那口气,城中百姓不再死气沉沉,流民们也都乖乖听令,开始各自分队,施行连坐。当然,那些心存不轨的,还是会通过各种渠道提前铲除,侥幸通过了政审,好不容易留下一条命的,更是战战兢兢,一心为赤旗帮买命。

  剩下的,就是如同连韶城一般整理户策田亩,重新安排这群流民,找出足够的粮食和种子了。可惜这边的状况更为恶劣,军管的时间恐怕要延长许多,不过好在逃走的那些流民已经群龙无首,之后未必会有更大的乱子了。

  谁料还没等分兵去收复宝雄城的严远传回消息,就有个穿着官服的年轻人跑到了伏波面前,说是要替临县的官吏和百姓们献城。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下官江愫,乃是清溪县县丞,此次前来,只求帮主能为民生计,带兵入主清溪,守一方安定。”

  来人穿着九品卑官的青色袍服,年纪也是轻轻,然而孤身前来这种被乱军占领的城池,面对一方大豪,还是个穿裙子的女子,也能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就十分难得了。

  而他口中的清溪县,距离乐仁府并不算远,就在北江的河道旁,甚至之前她带兵前来时,还曾路过此处。问题是自己还没露出任何发兵意图,就主动来投效,这就让人有些好奇了。

  伏波也没压抑这份好奇,开口问道:“既然年纪轻轻就当了县丞,你应当也是进士出身,正经的朝廷官员,为何要来求我?”

  大乾非进士不可得官身,哪怕是这么个小小县丞,也是三甲上挂了名的,她却是凶名在外的大海盗,如今已经开始登陆侵吞州郡,只差举个反旗了。如此冒然献城,就不怕招来个跟乱军一样的恶贼吗?

  江愫却正色答道:“天子既然已为邱大将军平反,帮主就是新任的镇海侯。如今乱军肆虐,下官前来求援,也是应有之义。”

  这回答可就有点讨巧了,伏波笑着倚在了座椅上:“我可没接受什么爵位封号,再说了,清溪这样小的地方,你怎么觉得我会耗费兵力去守呢?”

  这话说着轻巧,但是威慑却扑面而来,尤其是在这血迹尚未彻底擦干净的大堂里,更是让人胆颤。江愫深吸了一口气,也不装模做样了:“既然帮主夺了连韶、宝雄两城,想来是打算在北江上布防,清溪正在两城之间,还离乐仁城不远,正是联通三地的好去处。只看连韶城中安排,就知赤旗帮能保境安民,那与其看着清溪县变成四战之地,还不如交予帮主。”

  这番话还真是有理有节,连战略意图都猜到了一二。没错,在占据了这三座城后,附近的州县都要算在赤旗帮势力范围,需要严加掌控,只是用武力夺取还是用其他法子就不一定了。

  而这小子能在自己动手之前就主动投靠,当真称得上胆大心细,其后蕴含的东西,更是值得人玩味。

  上下打量了江愫一眼,伏波缓缓道:“若是如此,可就算投贼了,你就不怕朝廷拿你是问吗?”

  一听这话,江愫却坦然了起来:“恰逢乱世,谁知朝廷大军何时能来清溪这等偏远州县?眼看乐仁府的惨状,清溪上下人心难安,下官这才斗胆说服了县尊,也得了县里大户的首肯,前来拜见帮主。若真有人要问罪,下官也甘愿受罚。”

  如此侃侃而谈,还真是有股刚直不阿,一心为民的傲然,伏波却笑了:“若是大乾覆灭,也能留个干吏的名声,不愁将来仕途啊。”

  这话让江愫瞳仁一缩,却抿了抿唇,未曾反驳。这姿态,也让伏波确认了他献城的根本所在,为民请命兴许也是真的,但更重要的还是为将来谋一条出路。毕竟聪明人都能觉出天下将倾的大势了,若是不想给大乾陪葬,当然要另寻明主。

  不过来都来了,伏波也不会矫情:“既然百姓都请命了,我自会派人接管清溪县,只是乐仁府还缺个主事之人,不知你可愿接管此城,为我僚属?”

  这就是正正经经的招揽了,也算给足了双方面子,江愫心头一松,拱手行礼:“承蒙帮主不弃,下官自当效命。”

  这就是直接从朝廷任命的九品县丞,跨越了数级,成了个牧首一方的知府。虽说乐仁残破,恐怕还需要大力整治,还要担心赤旗帮能不能在将来的乱战中取胜,但是这一次投诚,还真做对了。至少这位帮主不是个只通兵事的粗人,不论是心思手段都是上上之选,将来赤旗帮怕不光是要称霸南海,还要成为割据一方的霸主。

  一想到这点,江愫就觉胸中热潮翻涌,如此才不枉乱世里走一遭啊。

  然而还没等他直起腰,座上女子就发了话:“你出身哪里,家中可有做过官的?”

  江愫心中一突,立刻道:“下官出身闽州南漳,只是中人之家,先父曾做过一地知府。”

  “原来是闽州人啊,难怪如此敢闯敢拼。既然是官宦世家,想来江氏族中也有读书种子吧?”伏波看着那恭谨中还透着士人风度的年轻人,唇边露出了笑来。

  这姿态她可是太熟了,不就是陆俭的低配版吗?一个刚要往“耕读传家”这条路上迈步的家族,读书人也不会只有这么一个。与其让这群家伙四面下注,还不如统统笼入袖中。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垂询了,江愫怎能听不出对方话里的意思,这是要把他全家都绑在赤旗帮的大船上啊,如果不从,他的忠诚度立刻会被怀疑,可如果答应了,将来赤旗帮没能站住脚该怎么办?

  然而心思百转,最终江愫还是咬了咬牙:“下官族中也有几个读过书的,下官这就去信招他们前来,为帮主效力。”

  既然都来投效了,还不如一口气做到底。反正江氏只是个小门小户,根本无力抗衡这样独霸一方的大豪,与其扭扭捏捏,不如早早成为心腹。

  这回答可让伏波满意极了,轻轻颔首道:“先去熟悉一下城中的户策,清点田亩、人口,下来还要不少流民需要安置,不能误了这一季的夏种。”

  “遵命。”这次,江愫深深弯下了腰,做足了礼数。

  似江愫这样的聪明人,还真不止一个两个。之后的十余天里,有孤身前来投奔的,也有带着下属、百姓整城投效的。看来几百条船拉出来,风驰电掣剿灭乱军,着实让赤旗帮的名声打了出去。而一旦深入内陆,有了基业,赤旗帮也不再是一个海上的贼寇了,而是真正的庞大势力,可以让人下注了。

  这一番变化,自然也让番禺的官员们心惊肉跳。要知道夺城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拿下治所,攻占衙门就算完了的,还要恢复当地农耕,安抚人心,甚至通达政令。赤旗帮做到了所有一切,那之后这些地盘的赋税、劳力、兵卒,也就不再属于朝廷,而成了那女子的私产。若是能站稳脚跟,消弭乱军带来的危害,这可是能屯兵的大片领地啊。

  那被夹在中间的番禺,又要如何自处呢?现在赤旗帮收取的挂旗钱已经替代了一部分的关税,将来人家利用交易场,要彻底拿住商税,他们难道还敢说个不字吗?

  一群官老爷们焦头烂额,背后的商贾们却高兴坏了,谁能想到只是短短半月时间,赤旗帮就拿下了这么多地盘,而且还有在北江立足的意思。这要是真让他们打通了粤水,今后商船还不是横行无阻,跟在南海一样了?

  比起不把商贾放在眼里的大乾朝廷,还是一心一意搞海贸、银行的势力更值得投靠啊!

  一时间,往北面送粮的船就更多了,不知多少人生怕那些流民无法安顿,坏了他们的大事。

  不过这些对于伏波而言,都是势力扩张带来的附加影响,她最在乎的,还是这群乱兵为何南下。毕竟南方是最先遭受台风侵袭,爆发洪水的地方,这些灾民既然要躲水患,就该往北方没有遭灾的地方逃啊,怎么反倒往南走了?

  结果一番细细探查,最终得出的结论竟然是个离谱的传闻,那些流民听说南边有个叫番禺的地方,鱼米丰美,还有数不清的商贾招工,钱也给的足,只要过去就能糊口。这些泥腿子哪里知道番禺距离他们有多远,更不会想着沿途有多少官军贼寇,只是被一番煽动,就拼了命的南逃。

  而饥饿和恐惧,又促使流民成为了乱兵,被强人裹挟,若是赤旗帮没能及时制止这群流寇,说不定番禺和东宁的大好局势真要被人搅乱。那究竟是谁传出这样的消息呢?

  还没等伏波进一步探究,一封来自熟人的信笺,先到了她手中。

  草草读罢,伏波叹了口气:“是方天喜来的信,想要邀我北上,与蓑衣帮共同御敌。”

  严远此时已经回到了伏波身边,听到这话立刻皱起了眉头:“刚拿下三城,还要好生安置流民,开拓军屯,咱们哪有工夫去跟蓑衣帮联手?别是那老东西在打什么鬼主意吧。”

  伏波却摇了摇头:“还真有共同的敌人,听说宁负投了那伙蓑衣叛军。”

  此话一出,周遭众人都变了脸色。

  第三百三十七章

  都是熟知战事的,几人哪会不知道所谓的“蓑衣叛军”指的是什么。

  蓑衣帮本就山头林立,两位大头目被俘,帮主潘安仁却只派人救出亲近他的常大头目,使得另一位阎大头目的手下躁动不安起来,又被有心人挑拨,致使一场大乱。

  好在潘帮主也是有些根底的,一场殊死搏斗总算保住了基业,但是反叛之人占了舟船之利,让他们追之不及。最后蓑衣帮彻底一分为二,占据了荆湖上下两头。

  那伙叛逃出来的,就被蓑衣帮人称作了“叛军”,而他们占据的地盘正巧与粤州接壤。如今听闻宁负投了过去,可想而知,那煽动流民的传言是从哪儿来的了。

  一个接纳了鬼书生,还有不少船只的势力,怎能放任他盘踞在赤旗帮左近呢?原先没有攻克北江这几座城也就罢了,现在已经开拓陆上,这个“恶邻”就必须尽快处置。估计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方天喜才会来信相邀。

  然而在传阅过那封信后,众人都是神色犹豫,还是李牛先开了口:“帮主,鬼书生那小子肯定是要除的,但是咱们的船队想要过去,可是要费不少力气的。这刚刚打完仗,地盘都还没稳住呢,哪能随意发兵?”

  这是大实话,收纳了这么多流民,还有新归附的城池,必须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才能保住。这时候大举发兵去帮别人打仗,那真是得不偿失。

  坐在一旁的田昱也没什么好脸色:“反正今夏的收成都要用在屯田上,我是拿不出粮草了。谁知雨会不会继续下,若是持续遭灾,怕是得填进去更多的钱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