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伏波 > 第174章

伏波 第174章

作者:捂脸大笑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4:53:11 来源:免费小说

  那他们谈的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吴氏是否也要跟赤旗帮联手,图谋更大的利益?如果成真,对他们而言可不是好事。唉,说到底还是他那个大嫂太过蛮横,若不是为了跟陆俭较劲,何至于此?

  想到这里,陆莘不由更感慨了,他也是亲自打探过的,如今陆俭已经执掌了赤旗帮开设的银行,手里权柄怕是不小。这才是一等一的聪明人啊,若是当年大哥稍稍看重一些这个嫡长子,事情何至于闹到如此局面?

  等等,像是想起了什么,陆莘突然坐直了身体。如此说来,赤旗帮也未必是他们陆氏的敌人啊,如果挤掉陆修,重新让陆俭继承家业,那是不是也能顺理成章跟赤旗帮搭上关系呢?这还真未必不可行,皇储异位,兄长的仕途基本断绝,如今保住陆氏才是关键所在。这时候南阳陈氏反倒没那么重要了,那么压制那位续室,重新结好陆俭应当也不难啊。他那好兄长可是相当的“能屈能伸”,多半也会答应下来的。

  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被人抢去的远洋船队了,这一场简直伤了筋骨,惹得不少族人对赤旗帮恨之入骨,想要弥补恐怕不太容易。但是话说回来,事在人为嘛,只要利益足够,没什么仇怨不能放下,可以从长计议。

  想到这里,陆莘的脸色终于好了点,然而下一刻,他的眉头又再次皱了起来。不对,这两日他可是让人看住陆修的,根本没人在他面前提过番禺来客的事情,更别提怎么说这小子也是个在国子监读过书的,哪能如此轻易就被人激怒,直接堵上门打人?这肯定是有人从中作梗。

  那会是谁呢?一个名字冒了出来,陆莘攥住了拳头,从牙缝里挤出了三个字:“顾三郎!”

  顾氏才是余杭最大的丝商,同样也是最大的织造商,岂能坐视吴家在背后招揽生意?而把自家这个蠢货架出去,不但能搞坏陆、吴两家的交情,说不定还能直接让这场买卖黄了,可不就一箭双雕了?端端是好心思啊!

  可陆氏是好欺负的吗?就算大哥没了官职,陆氏也是江东数一数二的豪族,哪能任人摆布!冷笑一声,陆莘对下人道:“去吴府递个帖子,就说感谢吴子亮照顾家中晚辈,我想请他吃个酒。”

  你顾三郎不是要搅局吗?一个吴氏还不够,再加一个陆氏,看你还能翻得出什么花来!

  这边暗潮涌动,身在局外,有些人却已经开始咋舌了。

  “丝价还真涨了啊,怎么瞧着反倒是那几个世家出力更多呢?”吕敬之是真对如今的局面惊叹了。他原以为那姓江的小妇人只是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巴不得他跟陆氏正面干上。他吕家才有多少底子,敢跟陆氏来硬的?

  因此应承也只是嘴上说说,吕敬之实际并不准备太过出力。谁料只是短短几日的工夫,余杭的丝市就天翻地覆了起来,几大世家都有意无意的提高丝价,这可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做到的,也让他的诸般准备落了个空。

  正想着要怎么继续行动,那位江夫人就派人送来了信,说是可以鼓动一些人,现在就下乡收丝。春丝还没上市,想要收丝只能提前下定,如此一来可要压上不少现钱,那些蚕农、丝社说不定也会趁势涨价。但那些泥腿子不在余杭城,消息不会太灵光,涨的价钱哪里能比的丝商们哄抬的价码。一旦下定,再涨多少就都是赚的了,之后哪怕不要生丝,转卖那些契书恐怕都能赚一大笔。这样的好事,他当然不会错过。

  至于江夫人是如何安排,其他世家又打算做什么,跟他吕家有甚关系?拿到手的好处,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买卖他是做定了!

  而吕敬之一开始动手,消息也自然而然传了出去,不知多少丝商闻风而动,急匆匆带着船下乡收丝,原本就高涨的丝价,顿时又拉升了一节。

  这对于丝商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对于开织坊的就不一定了。顾氏可拥有余杭最大的织坊,织机也有几百台,现在丝价猛涨不说,有人都开始提前收丝了,这对于顾云开而言,绝对称得上噩耗了。毕竟顾氏的桑田再多,也要靠在市面上低价收丝,才能让纺出来的绸缎足够的便宜。

  现在丝都被散户收了去,他将来要怎么处置?拉起来了丝价,纺织的成本却也跟着增高,那才是得不偿失。

  明明只是想教训一下姓方的小子,现在却闹成了这副模样,顾三郎头痛之余,也更加警惕起来。听说陆氏商行的掌舵人陆莘约了吴长明,不知打算做些什么,难不成两家已经准备联手,一起做大买卖了?他们可没在织坊上投多少钱,如果真找到来了冤大头,吃下暴涨的生丝,那真是能一本万利的。

  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想来这一笔买卖是不会小的,姓方的小子到底想买多少生丝,又给了吴长明怎样的价码呢?

  越是细想,顾云开就越觉得此事有蹊跷,之前那点“冒犯”,在白花花的银两面前又算得什么?

  没有犹豫,他让人送去了拜帖,约那位方小公子。当然,他肯让步,对方却不知会不会领情,毕竟只是在周正纶的诗会上挤兑了一句,就让他跑去了吴家,谁知道这是不是个愣头青,只为了面子就不管生意上的进退呢?

  好在,并没有让他等太久,那位方小公子欣然应诺。

  听到回话,顾三郎低低的笑了起来。还真是人不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看来那小子根本就没有跟自己翻脸的意思。那跟吴氏的接触,恐怕也是激将法了。如今不想让丝价涨得太过的,反倒成了他和方陵,那这场回面,可得重新计较一番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若说跟吴长明的回面只是私下密谈,那跟顾云开的回面,就成了一场盛大的宴席。顾氏自家开的鹤鸣楼里,灯火通明,笙歌不休,莺莺燕燕如穿堂的熏风,引得人心旌摇曳,还有来往的座上宾,各个都身家显赫,谈吐不凡。如此阵仗,只为了一个人,想来就算是块顽石,也要醺然若醉了。

  主宾席上,就见那少年人两眼发光,目不转睛盯着场中翩然起舞的女子,手里折扇有一下没一下跟着节拍敲打,显是心情大好。顾云开见他看的高兴,随口道:“方贤弟可能不知,这鹤鸣楼的玉娇娘可是去岁的花魁,百十位红牌献艺,她的霓裳舞独占魁首,当日画舫都被金花给铺满了,可是数年来最出挑的人物。”

  这话果真引来了方小公子的注意,他转头饶有兴趣道:“花魁原来也是选出来的?余杭年年都选吗?”

  顾云开大笑:“自然是年年都选,否则那些鸨儿偷懒,十年八年只捧一人,还有什么新鲜劲儿?再说了,一场花魁宴,只打造金花就得耗费数万两,别提其他花销。这么大的买卖,难不成还能停了?”

  余杭所有知名的秦楼楚馆,背后都站着世家巨富,这些人养名妓可不是为了消遣,如何彰显名望,掠取钱帛才是关键。当然,对于寻常纨绔来说,只要够热闹就好,哪管那么多。

  方陵显然也不在乎这些,感叹道:“只听闻这边有十里烟花,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热闹,番禺可就无趣多了。”

  这话顾云开爱听,番禺那种边鄙之地,自然是不能跟江东比的,然而话道嘴边,却成了另一套说辞:“若是贤弟喜欢,就在余杭多待些日子,赏一赏四时美景,诸般绝色。”

  方陵闻言立刻叹了一声,歪在软垫上:“若只我一个,自然是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可惜身不由己啊。”

  他年纪尚轻,长得又俊俏,颇有几分男生女相,懒洋洋的姿态并不惹人讨厌。只不过在顾云开眼里,这模样就跟那不愿遮掩的肤色一样,多半是摆出来作态的,于是也靠在了凭几上,若无其事的问道:“怎么,贤弟遇上麻烦了?”

  方陵装了个傻:“什么麻烦?”

  顾云开见状失笑:“你以为还能瞒住旁人吗?来余杭收丝,丝价却暴涨,还不是天大的麻烦?”

  方陵呵呵一笑:“这事倒也称不上麻烦……啊,不会是丝价涨了,让顾公子烦心了?我听说顾氏可有不少织机呢。”

  这还真是有恃无恐,也一贯的牙尖嘴利,然而顾云开并未动怒,把玩手中的酒盏片刻后,他突然反问:“这么说来,你来余杭为的不是生丝?”

  这话似乎有些出乎方陵的意料了,让他脸上的神色微微一变,顾云开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不在乎丝价上涨,最大的可能是他跟吴氏谈的生意不仅仅只有生丝,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吴氏不顾丝价波动,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完成交易。而一旦丝价上涨,所有织坊都要受到影响,同行是冤家,顾氏倒霉,这小子可不就要幸灾乐祸了。

  然而猜中了又如何?顾云开放下酒盏,正色道:“不论你们打算做什么买卖,都能跟顾氏谈的。若是我没记错,番禺的织造场也是刚刚建成,恐怕很多种类的织物都做不出来,若是跟我们联手,控制丝价,补充货品,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建议颇有些诱惑,然而方小公子沉吟片刻,却摇了摇头:“这事我做不了主。”

  能让吴天明动心的,肯定是一笔大买卖,可不是个黄口小儿就能说了算的。他做不了主不奇怪,怪的是为何非要找吴氏联手?难道对于赤旗帮而言,吴氏会是更好的合作伙伴吗?

  顾云开眯起了眼睛:“难不成除了吴氏,你还就跟旁人有了密谋?”

  现如今,顾云开是真有些怀疑上周正纶了,能成为这小子的引荐人,他这位好友是真一点也不知道内情吗?

  方陵毕竟是年轻,抿了抿唇才笑道:“顾兄想多了。”

  他怕是之前想少了,慢慢靠了回去,顾云开笑道:“生意场上,免不了尔虞我诈,但是余杭毕竟是世家的地盘,四姓同气连枝,想要成事可能不容易,想要败事却只是举手之劳。”

  这已经是明晃晃的威胁了,方陵看了他半晌,突然笑了一声:“若顾兄不是问我想做什么生意吗?我只能说两个字,银行。”

  话一出口,顾云开心头就是一惊,瞬间想明白了许多事情。为何丝价上涨,他却毫不在乎?因为有无数人跑去乡下收丝了,空买空卖直接下定,这不就是番禺那个银行交易场的手段吗?

  那跟吴氏谈的买卖,也跟交易场有关了?若是让余杭大小商户都习惯了这套流程,把银行开过来,岂不也顺理成章?而越是有人哄抬丝价,他们的目的也就越容易实现,难怪会处变不惊。

  当把这一切串起来后,另一个念头浮上了脑海,若是他没记错,掌管番禺银行的,可是陆俭。陆俭跟周正纶有些交情的,陆氏也开始跟吴氏接触了,会不会也是一枚暗子?若是四姓里有三家抱成一团,顾氏反对还有用处吗?又或者,为何要反对银行,毕竟只看丝价空买空卖的架势,这里面就是有赚头的。

  顾云开的目光突然一凝,抬头问道:“你就不怕我知道了此事,抢先动手吗?”

  银行的根底,他可是仔细打探过的,想要照搬也不算难。而一个本地世家开出的银行,不比外来者要得人心?若是他抢先动手,赤旗帮打算怎么办?

  谁料方陵闻言一摊手:“顾公子这就问道于盲了,我哪里懂这些弯弯绕绕。”

  他是不懂,但是陆俭会不懂吗?能放出口风,就说明对方并不在乎,也是,不过是钱庄的变体,赤旗帮能开,别人就不能吗?这里可是余杭,世家林立,不可能让赤旗帮垄断行市的。如今透漏口风,是不是也打算让他冲锋在前呢?

  紧锁的眉头慢慢松开了,顾云开笑叹:“如此听来,贤弟可真是操劳,这么重的担子都压在一人身上,难怪没时间出来消遣。若是不嫌弃,吴子亮那边我也能说上两句话的。”

  这话可不能当真,顾云开也没指望这小子会让他掺和进来,不过是下个闲棋罢了。

  谁料对方狡黠一笑:“有顾兄相邀,就帮了大忙,小子还要道声谢才是。”

  顾云开一怔,也哈哈大笑了起来。可不是嘛,他宴请方陵是摆足了排场的,转眼就能传到吴天明耳中。有了这刺激,对方的生意可不就更好做了。

  还真是胆大心细,难得的人物啊。摆在明面上的棋子都如此了得,背后之人就更不能小觑了。不过这买卖跟他也没甚关系了,还是静观其变为妙。

  ※

  因为陆修的事情,陆莘和吴天明很快就见了一面,不痛不痒的道谢,不尴不尬的饮宴,再来点不阴不阳的闲谈,没问出任何关键,勉强只能算相互试探了一番。

  这态度让吴天明很是别扭,也有点猜不透陆莘的心思。看他透漏的口风,似乎并不是来问罪的,而是真打算跟自己联手。难道陆氏都不在乎方陵背后的赤旗帮了吗?还是说,他们打算借此机会,跟那个被赶出门墙的陆俭陆二郎重新搭上关系?

  不过甭管陆莘是如何想的,这对于吴天明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陆家太强了,又是仅次于顾氏的丝商,若是一个不小心,被人反客为主就不好了。

  话是这么说,当顾云开宴请方陵的消息传来时,这点小心思就变得无关紧要起来。顾云开不是跟那小子翻过脸吗,如今摆出一副折节下士的姿态,难不成有意插足他和方陵的交易?也是,如今丝价暴涨,顾云开肯定也是不愿的,如果真跟方陵联手,说不定也是一条出路。

  一想到这里,吴天明背上的冷汗都冒了出来,他辛辛苦苦拢住方陵,可不是为人作嫁的。

  也不顾保密了,他直接去了方陵下榻的酒楼,进门便道:“方贤弟应了顾三郎邀,可是想反悔了?”

  听到这话,方陵诧异的睁大了眼睛:“吴兄这是哪里的话?咱们也没定什么约啊。”

  要不是脾气好,吴天明都想翻脸了:“方公子可是在开玩笑?”

  方陵却正了正脸色,坦然道:“吴兄这是在难为我了,现在丝价一日高过一日,你还迟迟不签约,这不是把小弟我架在火上烤吗?反正天下大乱,粮食卖到哪里都是能赚钱的,于其干等着,我也得想点后路不是?”

  于情于理,这话都不算错,然而吴天明却觉得刺耳极了,要是让这一单跑了,他可就亲手关上了一条稳定的粮道啊,这得是多大的损失?

  于是吴天明也摆出了诚恳姿态:“倒不是愚兄拿这单买卖当儿戏,实在是余杭丝价骤变,八钱的价格,连我都搞不定。若是你肯再升一二,这事才好继续谈下去。”

  方陵顿时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这我可做不了主,哪怕白跑一趟,也不能随便改了合约。”

  这还真是油盐不进啊!吴天明想了想又道:“那这季春丝少订点如何?等到夏季,丝价应当就会降下来了。”

  方陵笑了:“这话说的,剩下的丝我要从哪儿补齐?再说了,夏粮的价格要涨,才是板上钉钉的,我这边粮价涨了,你那边丝价却跌了,岂不是做了亏本的买卖?”

  这当然说不过去,吴天明长叹一声:“方贤弟啊,你也知道今春丝价飞涨,看情形涨过一两四钱也有可能,这要是八钱给买了,别说旁人,就是吴氏本家的族老都要把我生吃了。叫价这事,也总得你来我往才是吧,没有光我让步的道理啊。”

  方陵沉默了片刻,也叹了一声:“三千石这数不能变,而且要春丝一上市,就让我先拉走。我也可以支付一半的钱当定金,剩下的等到粮食运到了再结。不过如此一来,粮价就不能低于一两二钱了。”

  吴天明立刻道:“那丝价呢,也是一两二钱吗?”

  方陵轻哼一声:“最高一两,再高就不能谈了。”

  双方都涨了二钱银子,看起来是对等,实则吴氏还是占了大便宜的,毕竟丝是按斤算,粮却是按石算,只是长这么二钱,就能多赚六万两了!如此一来,虽说还赶不上飙涨的丝价,但是夏粮涨价也是可以预见的,这桩买卖还是有利可图。

  而唯一的问题,就是三千石丝要从哪儿弄了。吴氏手头可没这么多生丝,其他丝商也不可能在春丝上市时就出手,只要在手里屯上十天半个月,就会再涨一波,谁也不会犯蠢啊。那想要谈成这笔买卖,就得先保证货源才行。

  谁家有大笔的生丝,又肯卖给他呢?只是须臾,吴天明心中就有了个名字,陆莘那小子不是也想入局吗?

  一想到这儿,吴天明就摆出了笑脸:“贤弟既然有此诚意,再推脱就没道理了。等我回去跟族中诸位商量一番,定然早早给你答复。”

  就见那位方小公子不堪其扰的叹了口气:“还请吴兄今早决断吧,这春丝上市可没几天了。”

  是啊,离春丝上市真没几天工夫了,他得尽快才行!

  第三百一十六章

  原本以为在吴天明那里套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了,陆莘都打算另找门路,谁料这人又找上门来。

  “要买二千石生丝?”话出了口,陆莘就是一凛,立刻追问道,“可是跟那位方公子的买卖?”

  余杭市面上,做生丝买卖的能有多少?一下冒出这么大的单子,还是吴天明这个吴氏主管开口,为的是什么还用多说吗?唯一的问题,不过是这单子实在太惊人了,吴氏自家的丝都不够了,才要向外采买,这话传出去,一般人都是不敢信的。

  吴天明也不再隐瞒了,诚恳道:“的确是番禺那边的生意,还必须春丝上市就交货,实在没法,我这才求上门来。”

  “那方小公子到底要多少丝?”陆莘可不听这些场面话,直问重点。

  吴天明当然不会说吴氏只准备出一千石,干咳一声道:“这个不便明说,总之是大买卖。”

  陆莘盯着吴天明,冷笑了一声:“吴兄这就不对了,若真是大买卖,恐怕不只是生丝吧,怎么就你们吃肉,让我喝汤呢?”

  这是想反客为主了,吴天明哪肯让步,立刻道:“那可是番禺来的人,陆兄就算想做买卖,也未必能成吧?”

  陆莘的脸不由一黑,光是听说了番禺的名头,就能让陆修打上门去,更别说家里那些族老了。反过来,那位方小公子背后若真站着赤旗帮,恐怕也不会轻易跟自己合作。难怪吴天明敢直接找上自己,若是找旁人,那才是真是要被吞了生意。

  既然此路不通,陆莘也不啰嗦了:“那些丝,吴兄准备给什么价码呢?”

  二千石可不是个小数目,整个陆氏的春丝也就是这数上下了,如果能一起出货,肯定要比在市场上盘亘要划算。况且他那兄长罢官,之后还不知会有什么麻烦,若是能早早得了银钱,也能拿去疏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