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伏波 > 第118章

伏波 第118章

作者:捂脸大笑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4:53:11 来源:免费小说

  在赤旗帮占领乌猿岛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关押战俘的地方,也是靠那些俘虏肩挑背扛,一点点建起了营房,修缮了码头,甚至在开辟出田亩。假以时日,应当也能建成不逊于罗陵岛的村寨。不过人少时可以死命当成苦力用,人多了反倒没法这么干了,必须严加看管,防备有人作乱。

  三四千的俘虏,只有百来人看守,这得是多大的压力?哪怕每日只给一餐饭,饿的他们有气无力,也不是长久之计。狗逼急了还能跳墙呢,何况是人。原本岛上的看守都心惊胆颤,觉得快弹压不住了,谁料严头目一来,情势立刻变了模样。

  “动作麻利些,端到一边吃,别他娘的挡道!”

  拿着大勺的厨子边骂骂咧咧,边给那群蓬头垢面的俘虏们打饭。每人都是一大勺的粥,糙米煮的,里面还掺了糠皮,吃起来让人噎得慌。好在粥里还放了点咸鱼,有点腥,但是不缺盐味,能让人多抗些时候。

  打到粥的家伙,都蹲在一旁稀里呼噜喝的起劲,饿的两眼发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赶紧吃完了腾出地方,他们才能听人说讲。

  只片刻工夫,数百人都喝完了粥,也不用别人拿棍子赶,自己就乖乖排成了几列,往地上一坐,抬头看向前方。

  没人敢闲聊,吃下肚的东西让他们昏沉沉的脑袋终于清醒了些,心中也是升起了期待。岛上的日子太苦了,也让人害怕,四面都是茫茫大海,码头连一艘船都没有,一群人跟圈在笼里的猪狗一样,窝在巴掌大的地方不得动弹,还填不饱肚子。没人知道自己会落得什么下场,真要是被拖去做苦力也行啊,现在不杀也不让好好活着,谁能受得了?

  前两天都有人发起了疯,然而所有敢闹腾的,全被拖出去砍了脑袋,越发让人心惊胆战,噤若寒蝉,直到最近两日才多少有了些盼头。

  很快,就见个年轻人走上了台,往那一站,把拎着的铁皮圆筒子凑到了嘴边,大声道:“今日讲的,是邱大将军带兵拱卫三县,杀退贼寇的旧事!话说那还是元平年间,彼时邱大将军任指挥佥事,手下只有一营兵马……”

  那人嗓门本就大,铁皮筒子又能扩音,数百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若是他讲别的,这些俘虏恐怕还不没心思听,偏偏他讲的是邱大将军,在场所有俘虏都是水师营里出来的,谁没听说过邱大将军的威名?然而知道邱晟其人,却未必知道他过往的经历,如今被人绘声绘色的讲出来,效用可就不一样了。

  原来邱大将军也是从卫所里出来的,原来他早年在渤海边杀过贼寇,还曾带领大军,征讨过北疆的戎狄,解救过数州百姓。这何止是“镇海”,分明是纵横天下,四处征战,换来了大乾多了不知多少年的安稳。

  他也曾受过伤,也曾带着几百人趁夜奇袭,也曾因上官争攻,险些陷于死地,更别说来到南海的经历了。每一个故事都不算长,也比不得说书先生的话本,可是仔细听来,仍旧让人心惊肉跳,热血激荡。

  可是如此一个百战不殆,为国为民的大将,最后的结果呢?

  “……此战杀敌四百七十余,三县百姓为大将军立生祠,日夜祭拜。”那年轻人的话声一顿,突然变了腔调,“现如今,邱大将军尸骨未寒,朝廷就带兵征讨赤旗帮,想要杀邱氏最后的骨血,实在是无耻之尤!尔等想要效忠的,就是这等人吗?”

  说完,他冷着一张脸扭头就走,徒留下一群神色各异的汉子。都已经成了俘虏,身边连个相熟的人都难碰到,那些高高在上的百户、千户全都不知所踪。本就担惊受怕,惶恐无力,如今听了这样的故事,再想想朝廷出兵的理由,不知有多少人心中煎熬。

  只要是当兵的,谁不敬重邱大将军的为人本事?可戎马一生,换来的是什么?不过是满门抄斩的诏令。人家赤旗帮也没上岸袭扰过村镇,更没杀害百姓,朝廷出兵到底是为了什么?

  现在赤旗帮抓了他们,还能忍住恨意,没用他们的人头告慰邱大将军。这理亏的,还能是谁?

  懊恼,愧疚,愤恨,后悔……种种情绪不一而足,可是那些看守没有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又把人赶回了营房,收拾营寨,洗刷碗碟,打扫茅厕,甚至搓些麻绳,活儿不重,却也足够把那一碗粥消耗一空。直到日头西斜,肚子再次咕咕叫起来时,俘虏们又被聚了起来,不过这次分成了数个百来人的小队,一个个隔得老远,席地坐成一圈。

  已经不是第一天如此了,刚一坐定,就有人急忙举起了右手,随即“呼啦啦”又举起了一片。那看守随意点了个人,让他站在了人群正中。

  被点中的这个,身材略矮,年龄也不小了,脸上还有刀疤,看起来颇有些丑陋。看到下面一双双瞪大的眼,他紧张的搓了搓手,嘟囔道:“我,我……我当年做工的时候,被个富商打过……”

  这么平铺直叙的开头,根本引不起旁人的兴趣,还有人露出了不耐的神色。那汉子的声音顿时更低了些:“……我,我就是讨要工钱,他说给我五文钱的,可,可非说我撞坏了,就没给……”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也愈发慌乱茫然,最后差点都成了喃喃自语。然而一番话讲完,那看守也没说什么,只冲他摆了摆手:“去领饭吧。”

  那汉子赶忙退了下来,绕到另一边,从厨子手里接过了一碗粥,蹲在那儿喝了起来。那粥比早上的还要稠一些,仍是热乎的,里面还煮了些菜,没有了咸鱼的腥味,更好喝了些。两口粥下了肚,那汉子突然就想起了当年的事情。

  那时他才十来岁,给个富商搬运货物,整整一日操劳,腰都快折了,可是临到晚上付钱的时候,对方非说他撞坏了东西,一文也不肯给。那时他也是年轻气盛,不忿想要辩解两句,结果被家丁狠狠揍了一顿,腿伤了半月有余,也饿了半个月的肚子。后来过不下去了,才去当的兵。

  那一顿打真是痛啊,比他后来挨得任何一顿打都要痛,他甚至都记起了地上的臭泥味儿,记起了那富商绣着竹叶的袍角。若是那五文钱到手了,娘会不会留下妹妹?若是不被打,他会不会再寻一份工,而非豁出命来当兵?

  眼中的泪,不知怎地突然就滚落了下来,滴在了碗里。他也不擦,就这么一口一口的喝着粥,越喝越慢。人群里突然传来了哭号声,估计是有人说到了当年的惨事。能在众人面前哭出声,肯定比一顿打要狠吧?总有人活得比他还惨,可是他心中,为何也有如此多的委屈呢?

  抱着那碗粥,这面对敌人的刀枪都不曾落泪的汉子,突然就泪流满面,哭得就像个孩子。

  一个又一个小队,一场又一场宣讲,有哭声,有骂声,有发泄的嘶吼,还有抱着碗,默默喝粥的吸溜声。直到太阳落尽,所有人各自回到屋中,也有隐隐的哽咽盘旋不去。

  站在屋门口,看着那彻底黑下来的营寨,严远也是感慨良多。这可是降兵啊,人数众多,又都是正经的朝廷水师,竟然也敢用这样的法子来整治。

  讲军门过往时,他们各个神情激动,兴奋难耐,而到了“诉苦”时,又往往会哭声一片,骂声震天。这样激烈的情绪,别说是俘虏了,就是寻常军营,都可能闹出哗变的大乱。可是放在这里,每多讲一日,那些人眼中的恨意就会减少一分。不是麻木的吃吃睡睡,也不是闷头做活,累到人事不知。他们开始想了,想这一战的理由,想他们被俘的原因,想他们为何会当兵,又为何对上官、对朝廷言听计从。

  然而这一切,都跟赤旗帮没有关系。虽然被人俘虏,虽然整日吃不饱,睡不安稳,可让他们受委屈的,不是赤旗帮,不是邱氏那位仅存的小姐。相反,赤旗帮的人给他们讲邱大将军,让他们抱怨诉苦,还能给他们热腾腾的饭吃。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好恨的?一旦你的俘虏不恨你了,威胁自然而然也就降到了最低。

  只凭几场宣讲,一碗热粥,就做到了旁人做不到的事情。饶是严远早有心里准备,也是惊诧莫名。更出乎意料的是,一群降兵哭来闹去,反倒让那些看守的兵士们越发敬重帮主,打心里热爱赤旗帮了。人都是有对比,只有比了惨,比了苦,才能发现自己身在福中。

  如今别说招降了,就是不开口,都有降兵跪在他们脚下,想要投奔赤旗帮了。而不论有多少人留下,那些回去的肯定也忘不了这段往事,朝廷又要如何收拢军心呢?

  大局已定,只看去番禺索要赎金的,什么时候能回来了。

  第二百零六章

  此刻的番禺,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了。两支贼军都未杀到岸上,可是入海口附近七八个卫所全都遭了殃,出征大军只零零散散逃回来不到三成,船只损失更是惨不忍睹。这样大的败仗,几乎把番禺一地的兵力都给打没了,若是贼人再来,哪还能守得住?

  这就不只粤州一地的事了,就连前军都督府都大为震动。身为此战的总兵官,王翎哪还能逃得过,立刻被羁押起来,等待问罪。然而此战要如何向朝廷上报,就成了一众大员们最为头痛的事情。

  若是如实禀报,这样的大败仗,足够都司甚至都督府上下清洗一遍,不知多少人要丢官去职。可若是瞒报,折损些船只、兵卒还能瞒得住,将官都没了要如何隐瞒?别说百户、千户,就是游击、参将、卫指挥使这样的高官都折了好几个,真是连遮掩的法子都没有。

  而且拼死遮住了漏洞,番禺一地也是门户大开。要不要请求朝廷调兵?如果贼人真打来了,攻破了番禺城该怎么办?邱大将军之女的事情又要如何处置?

  这一堆问题,简直让军中上下伤透了脑筋,恨不能把王翎生吞活剥了。你想争功没毛病,可也得先捞到功劳不是?现在闹得鸡飞蛋打,无法收拾,还不是给别人添乱!

  正在所有人都焦头烂额的时候,一封书信送到了斗门大营。

  “赤贼想用将官为质,索要赎金?”虽说信是送去斗门的,可还是有不少人听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这贼子好大的胆子,竟然张口向朝廷索要赎金!十万两白银啊,也开的出口!

  然而一阵狂怒之后,有个人低声道:“此事也并非不能为,只要能换回那些将官,咱们就能把战况遮掩一二了。再者说,十万两虽巨,却比发兵攻打赤旗帮要便宜不知多少,他们要钱而不是发兵,是不是也有退让之意呢?”

  这话有给自己脸上贴金之嫌,却还是让不少人陷入了沉思。打过一仗,才知道敌人深浅,现在朝廷处处用兵,他们能“稳住”一个大匪帮,使其不擅动兵戈,攻打州县,没有功劳也该有些苦劳吧?只是赎金这事,也不太好处理,总不能让朝廷批拨……

  最后还是主事的道:“拿这信去给王翎瞧瞧,看他是什么说法。”

  这话听起来古怪,可是旁人一下就明白过来了。王翎这次是真闯了大祸,再怎么疏通关系,恐怕也没人会为他求情担责。如此一来,就只有自救了,掏个十万两买命也是划算的,若真能把那批将官赎回来,再找人运作一二,保住职位是不容易,但告老还乡还是可能的。

  而王翎出面把这事给解决了,其他人面子上不也好看多了吗?

  他们算计的还真是一点不差,王翎王总兵听到这消息后,连个屁都没放,立刻着人筹钱去了。当了这么多年的都司指挥使,这点银子还是拿得出的。

  不过就算王翎顶了这黑锅,此事也不能一口答应。最后还是一个与王翎亲善的指挥佥事出面,把那个赤旗帮的信使叫道了跟前。

  “尔等攻打朝廷大军,掳掠船只,杀人无算,如今还想让朝廷出钱,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那指挥佥事摆出官威,上来就是这么一通,赤旗帮的信使倒也不辩解,只道:“官爷不愿付钱?那行,我回去禀报……”

  等等,这来的不是使臣,就是个送信的?那指挥佥事赶紧补救:“话虽如此,赤旗帮乃是邱晟之女所建,吾等怜其悲苦,也愿给她一个安稳。这钱,只能算是朝廷赏赐,而且不只是将官,那些兵卒也得尽数放归才是。”

  那信使立刻道:“此事小人不能作主,还得回去禀报帮主。”

  果真就是个传话的,指挥佥事心中更是打鼓,生怕他领会错了自己的意思,闹出事端,又缓了缓脸色,温声道:“邱小姐当初也说了,王总兵不能代朝廷招安,可见她还是心慕朝廷,不愿毁了邱氏的名声。既然如此,吾等也当向朝廷谏言,为邱大将军昭雪追封,还邱小姐一个清白。你且照实了传讯回去,只要能放归那些兵卒,一切都好商量。啊,对了,这里还有一封书信,务必交在邱小姐手中。”

  这信可是他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既不能落了朝廷威望,又不能写的艰涩难懂,让那些不通文墨的女流和军汉生出误会,实在是费了老大的心力。

  而等这信到伏波手里时,她都看笑了:“看来这些朝廷大员是真心想跟咱们议和啊。”

  信里不但重申了赤旗帮和邱大将军的关系,还言辞恳切的强调这是一场令人遗憾的,原本可以避免的冲突,希望双方都能冷静克制,只要不再启战端,共建和谐美好的新环境。当然,刨除那些外交辞令,这封信说白了就是抱头蹲地,大叫“好汉别打了,有话好商量!”

  接过信一看,田昱的嘴角也抽了抽:“看来只要朝廷不再下令出兵,咱们去番禺开店都没人会管了。”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伏波微微一笑:“反正咱们就没打算留那么多兵士,既然肯让步,那就大大方方送他们一程吧。”

  ※

  一大早,乌猿岛上的俘虏们照常起床,聚拢在了校场。然而今天却没有人安排打饭,反倒是常有人讲故事的高台上旌旗遍布,旁边还放了鼓。

  都是当兵的,对这场面可是太熟悉了,不正是军中校阅时的布置吗?然而还没等他们问个清楚,一阵鼓声突然隆隆响起,众俘虏几乎时条件反射的站直了身体,一双双眼睛直勾勾看向高台,就见一道身影迈步而上,站在了众人面前。

  那是个穿着红裙的女子,裙子样式有些怪,模样也太年轻,然而此刻,所有人的嘴巴都闭了起来,十来日的宣讲,让他们都猜出了此人的身份。这定然是邱大将军的女儿,赤旗帮的帮主!

  鼓声戛然而止,在一片寂静中,台上女子开了口:“我乃赤旗帮帮主,先父战功赫赫,却冤死在昏君之手,如今朝廷又兴兵来讨,杀我帮众,毁我船只,此仇不共戴天。”

  她的声音高亢明锐,有一种不似寻常女子的肃杀之气,当“不共戴天”四字出口时,不少俘虏心中都慌乱起来。因为他们正是与赤旗帮厮杀的人,还被对方抓了个正着,现在是要摊牌,拿他们问罪吗?

  然而出乎意料,那女子继续道:“不过这仇,这怨,该算到那些昏君和佞臣身上,该算到想用赤旗帮立威贪功的人身上,尔等不过是混一口饭吃,与我本就无仇无怨。”

  下面的人群情不自禁起了些骚动,尤其是这些天听惯了邱大将军事迹之人,更是不由自主生出了愧疚。是啊,他们又能跟这位邱小姐有什么仇怨呢?赤旗帮从未抢过百姓,她也不过是想为父亲伸冤罢了,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这念头刚起,那女子又开口了:“因而这次我可以放你们走。”

  轰的一下,场中炸开了,有不少人都叫出了声,台上那女子的话音提高了音量,喝道:“不过再敢犯我赤旗帮,定然杀无赦!”

  这一句是真的杀机毕露,也把那些叫唤的声音都压了下去。不少人开始偷偷吞唾沫,赤旗帮的厉害,他们可是领教过的,要是朝廷再兴兵攻打,他们是听令还是不听呢?

  下一刻,那女子语声一缓:“当然,你们也能选择留下,入我赤旗帮,不必再受欺压折辱。”

  没人开口,所有人都被这截然相反的两个选择镇住了,心中也生出了矛盾和惶恐。当兵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吗?其实没有,都是拼死拼活,还要被那些庸碌不堪的将校所累。可是加入赤旗帮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群人毕竟是贼寇啊,朝廷万一不肯绕过他们,岂不是更加凶险?

  台上女子却不在乎他们的选择,只挥了挥手:“用过饭后,是走是留自己选吧。”

  没有废话,她转身下了高台,须臾就不见了身影。

  熟悉的厨子们又拎着大桶站在了台边,边叫骂着边分发粥水。还是搁了咸鱼的热粥,也还是那一碗的分量,然而再饿的人,此刻也觉得没了胃口。他们真能离开吗?就这么不痛不痒的被放回去?还是说这本就是个陷阱,想要他们全都留下……

  突然,有个汉子猛地站了起来:“老子要留下!老子要跟着邱大将军干!”

  邱大将军早就身故,然而这话谁都能听明白,他想要留下,因为这支船队是邱小姐所建,也是邱大将军仅存的遗泽了,为什么不能留下?!

  这一声吼,还真让不少人一起站了起来,向着旁边的看守走去。然而更多人只是默默的喝着粥,在沉思,在犹豫,前瞻后顾。不到半刻钟的工夫,一顿饭就吃了个干净,而远处的码头上,也隐隐瞧见了一艘艘大船。

  这真是来接他们的!有人欣喜若狂,有人却更加迟疑,等到那些看守开始把他们往船上赶时,这群人才发现,没人再捆他们了。虽说还是两手空空,可是这么多人上了船,真闹起来还能夺不下大船?邱小姐没有骗人,是真想放他们离开啊!

  然而越是如此,犹豫的反倒越多了。战败之军,回去又能落得什么?他们都上过台,哭着喊着自己的委屈,难道还要重新回到那该死的地方,继续受人欺凌吗?

  越来越多的人登上了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停下了脚步,就像被一把利刃分开,所有俘虏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拨,留下的虽然少,却也足有千人之众了。

  只花了小半个时辰,所有船上都装满了俘虏,带着他们向番禺驶去。而剩下那些,则再次被带到了台前。

  还是那道火红的身影,也还是那道清亮的嗓音:“你们既然选择留下,就是我赤旗帮的人了。不过之前一战,你们也杀了不少帮中兄弟,毁了不少船只,哪怕是无心,也得在乌猿岛上将功赎罪,做一段时间的苦力。等补偿过后,你们还要干许多活儿,要重新学习武艺,操练阵法,想上船的可以当兵卒,若是不愿打仗,也能在帮中谋一个差事,甚至上岸做活。有家眷的尽管说出来,我会想法子为你们接来亲人。帮中有帮规,人人都要听我号令,不过留下来,就是共进退的兄弟。你们可愿听令?”

  若是没有任何责罚,没有任何条件,说不定他们心中还有些不信,可现在,所有人都信了,心中的疑虑也尽数散去。那些罪责,他们可以认,那些活儿,他们也可以做,只要这位邱小姐如她说的一样公平,就没什么不可为的事情。更别说她还答应接回他们的亲人,连最后的顾虑都没了,还有什么值得发愁的?

  有人跪下了,一个两个,一排两排,所有人都向着台上那人匍匐屈膝,那火红的衣裙就像一把火,深深的刻在了他们眼中。

  ※

  虽说也曾在人前说过自己的委屈,虽说也曾泪流满面,哭的不能自己,然而当选择摆在面前时,张狗儿还是毫不犹豫的上了船。不是因为他喜欢当兵,而是因为他只会当兵,比起赤旗帮,他还是更愿意回到岸上,回到自己熟悉的卫所中。

  接人的船虽说不小,但是几百号人挤在甲板和船舱里,还是憋闷的难受,更别提那顿热粥之后,就再也没有给过饭,只是给了几瓢清水。因而,经过了一日夜的航行,当众人抵达岸上时,各个都饿的眼冒金星,前胸贴后背了。

  不过看到斗门的大营时,还是有不少人哭了出来,连张狗儿心中都生出了些许欢喜。可惜,这喜悦只维持到下船上岸那一刻。瞧见他们这些人,如虎似狼的兵士冲了出来,把人全都捆上,推搡着带到了营中。

  没有热水热饭,没有安抚劝慰,只有冷冰冰的,带着防备的目光。好像他们不是从大营出来的,而是一群流寇贼匪。

  谁能受得了这个?可是回都回来了,还能怎样呢?

  又饿了大半日,才有将官陆陆续续前来,点选出认识的兵士,确定众人身份。之后才是各自归队,分发粮食。都是硬邦邦的干饭,有些熟悉的霉味,也不知是哪一年剩的陈粮了,只要能填饱肚子,谁也不会抱怨。

  可是张狗儿把糙米塞进嘴里的时候,忍不住就会想起那一碗碗的热粥,有些吃不饱,但是会让人肚里舒坦,心中安稳。他明明回到了军中,怎么连个俘虏都不如呢?

  之后又是一连串的盘问,还有将官前来告诉他们,被俘的事情不能乱说,之前的战事也不可再提。不说就不说吧,没有那档子事,不还能少些罪责吗?张狗儿开始还有些高兴,可是几天后,他就笑不出来了。

  “听说了吗?隔壁又有一个被拖出去打了!”

  “怎么回事儿?又是诽谤上官的?”

  “可不是嘛!听说之前在赤旗帮那边,当着一群人的面骂自家百户呢,唉,哪有这么蠢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