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冒牌大昏君 > 第410章 和尚闯建康

冒牌大昏君 第410章 和尚闯建康

作者:码字小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1:49:45 来源:88小说

杨广突然觉得很孤单,不知道为什么,接着一阵心悸,难道和尚那里有消息了,幽州的形势他不敢说十拿九稳,但最少可以暂时控制局面了,他不管罗通那小子是不是帅才也不管他有多大本事,反正现在刀把在他手里攥着,其余都是扯淡,他手里掌握着于翼平原一家四口的性命,哼,蓝衣那个装b贩子死了以后谁敢再来刺杀,

蓝衣的悲惨经历让大将军府的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来杀杨广等于飞蛾扑火等于想不开自杀,而且杨广没有任何离开大将军府一步的意思,又何必枉送性命,

可是他最担心的还是南陈的变数,张丽华这女人的变数,他算上后世也从来没怕过,可是张丽华身上不但牵扯他的穿越之谜而且还很可能跟他一起穿越对他知根知底,被穿越的这档子事到现在他都有些不能接受,这到底是多么逆天牛b力量,竟然可是穿破时空,至少21世纪也只是电影电视里幻想而已,真的时光穿梭机仍然是遥不可及的美梦而已,

“主子,你怎么了。”养马发现杨广有些发呆,很奇怪,而且还有一种纵使在人群中也十分孤单的意思,

这种神情让养马的看了都心疼,他当然不懂杨广一个现代人穿越之后的孤独和恐惧,他还以为主子有些想家了,毕竟主子17岁的年纪在幽州做到如此程度他养马的大跌眼镜奉为神明,要是他,除了直接大开杀戒之外怕是没有别的任何办法,

杨广没有应声,依然坐在火堆跟前发呆,突然有鸽子飞过……

和尚赶路的进城比杨广预计的要快,因为养马居然提前给他准备了两匹最好的快马轮流赶路,这样不骑人那匹马就能边跟着跑边休息,实际双马的道理是杨广讲给养马的听得,因为这是成吉思汗征战天下最标准的骑兵搭配,甚至冲锋陷阵的几千先头部队每人都配3-4匹最好的战马,

所以那时候的东亚和欧洲城池一见到黑压压一大片的骑兵,还以为从天而降,而且行军速度之快宛若天边流云让人防不胜防,

一匹马怎么可能达到那种速度和站立,都是2-4匹马轮流来骑的功劳,

这种法子很新奇,不过和尚却十分受用而且很快适应,只是当他一路风尘赶到建康城的时候还是有些晚了,以为大街上都在议论纷纷,说太子爷要亲自挂帅北伐了,

和尚一听也是纳闷,随便找了家饭馆要了点斋菜然后跟小二仔细打听了一下,这才确信这不是传言而是事实,不但如此太子爷正在集结兵马3日后就要出发了,

只是建康城因为远离前线完全没有打仗的样子,大街上人来人往你侬我侬好不繁华,建康虽没有西湖却有一条淮河,淮河两岸也是灯红酒绿让人流连忘返,

不过从和尚吃斋菜看来就知道他有多小心多重视这次任务了,

和尚虽然不是陈国人可是对各国的皇帝太子世子将军大臣还是颇有涉略的,因为他胸怀大志,所以一直在不断的观察和寻找合适的主子和机会,

陈叔宝这个只会吃喝玩乐写写艳诗的窝囊废居然要领兵出征,实在出人意料,但幸好没有不透风的强,大家都在议论其实这不是太子爷的意思而是太子爷府里那个陈国第一美人张丽华的意思,据说张丽华还要男扮女装跟着一起出征,反正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在怕是就怕皇城里的皇帝老子不知道这些流言流语了,

当然副帅的人选也定了下来,萧摩诃,

本来陈叔宝这个三等货带兵出征和尚该替杨广高兴,可是第一张丽华居然女扮男装要跟着,第二副帅是能征善战的老将萧摩诃,哼,那陈叔宝这个太子爷就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带着美人游玩的,

他微微掐算了一下,知道自己机会不多,一定要找到机会见到张丽华才行,

不过想找跟张丽华见面的机会不难,他很快就从住宿的客栈打听到第二天张丽华就要跟随太子爷去栖霞寺祈福祭天,陈国比大周更加信封佛教,而建康城内最有名最灵验的寺庙自然就是千古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建康东北处的栖霞山上,是华夏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

这个和尚自然在行,因为和尚本身就是神仙和尚,天文地理都无所不精更何况和尚庙里边的那点事,以他的聪明才智更是不在话下,

三论宗的根本论典是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故名,又因注重宣扬“诸法性空”,亦称法性宗,此宗以“二谛”和“八不”之说为中心,发挥宇宙万法“缘起性空”之理,

在华夏的渊源自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后,即为僧睿、僧肇、僧导、昙影等相继研究,其中以僧肇最为出名,与鸠摩罗什并称为“什肇之学”,什肇之学,原流行于北方,后得僧朗传播,流入南方,僧朗住在钟山草堂,遇见隐士周,即传授所学,周因而着《三宗论》,

当时江南成实宗很盛,三论的玄纲几乎断绝,僧朗来到江南,非难成识大乘师,破斥从来认为三论与成实一致的旧说,使三论学重旧纯粹,在栖霞山,僧朗游于法度的门下,后继承法度的栖霞寺法席,

梁武帝很器重他,遣僧怀等十人到栖霞山从他学习三论大义,其中僧诠学有成就,嗣后数代相传,遂有“摄岭相承”的宗派,僧朗受学之后,始终隐居栖霞山,住止观寺,故有山中师、止观诠等称号,一生精研三论,成就卓着,僧朗的门下有兴皇寺法朗,长干寺智辩,惮众寺慧勇,栖霞寺慧布,称为诠公四友,由于他们的宣扬,摄岭三论之学越发恢宏,

其中传承学统而开辟后来一宗规模的是法朗,法朗弟子几乎遍于全国,最着名者当数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吉藏,藏七岁从法朗出家,勇猛精进,成为修持有道的高僧,

而和尚的师兄就是这个吉藏,怕是连未卜先知的和尚也不知道吉藏会成为以后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

吉藏7岁从法朗出家,有颖悟誉,具戒之后,声闻转高,19岁替法朗复讲经论,隋平定江南后,到会稽住嘉祥寺,宣讲三论,听众常千余,被尊称为嘉祥大师,后受隋炀帝敕命,住扬州慧日寺,长安日严寺,并于长安完成三论注疏,创立了三论宗,此期间曾与当时三藏论师僧粲辩论且获胜,

唐初,被征为高祖所设统领僧众的十大德之一,备受唐王室敬重,晚年住延兴寺,武德六年寂,寿七十五,着有《中论疏》、《十二门疏》、《三论玄义》、《大乘玄义》、《二谛义》等,弟子知名者有慧远(蓝田悟真寺)、智顗、硕法师、慧灌等,其思想远传高丽、日本,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如今的和尚还无法得知,和尚知道的是他这个所谓大师兄肯定会得到成佛,肯定会个未来的大师,

而此刻他要见张丽华的事就全要靠吉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