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166章 我们都是井底之蛙

明末球长 第166章 我们都是井底之蛙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但是吧,在那一声“后宫三千佳丽出来拜见皇上了”之后,两人刚想说什么,就见到了那一群堪称面目狰狞的女子,朝他扑来的一刻,虽然于成龙不想笑,凭借着多年镇定功夫,才勉强忍住,他偷偷把手伸进衣服里,掐了一下大腿,疼痛之下,才勉强忘记了之前的画面。

  你不得不说,有一种幽默,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让人会心一笑,前一刻威风凛凛的皇帝,下一刻就变成了被绝世丑女包围的可怜虫,真是……

  不过,于成龙之所以跑来这里看电影,可不是来瞎逛的,他从帝都的各种细节,知道了以后,弄不好整个华夏大地,都要被掌握在那种很奇怪的人手里,于是,作为一个有点担当,有点追求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来看看他们,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这些人先后击败鞑子和李自成,干净利落的稳定了局势,还向各地送去了要开考的消息。

  科举考试,需要明年才能开始考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后才能得到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螺丝钉,“公务员”,可以说麻烦的很。

  历来只有有实力,有担当,有长远眼光,还要有对未来的信心的政权,才会开科取士,这是没错的,后来,于成龙渐渐发现,之前的传言是真的没错,这些神秘的人物,所使用的各种器具,绝对不是他所能想象的,更不可能见过,而这些器具,在经营一个政权的时候,所显示出来的优越性,几乎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了,到目前为止,新时空的老百姓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个可以一次性装好几千石粮食,运来帝都出售的飞船,那可是太救急了。

  虽然还不知道,那一句,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的话,但是他知道的是,如果不加以应对,自己一辈子是完了,而这天朝会变成什么样子,是谁也不知道了。

  他今年已然27岁,五年前,他参加乡试的时候,大肆抨击**官员的恶性,被直接撸下来,不算考中,从本心来说,他发现,新式科举,“恩科”的考试方式,居然非常适合自己。

  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筛除那些不合适的人啊。

  在明末来说,太多读书人只读四书五经,书呆子习气过分严重,之乎者也起来,可是追究起来,可能连秦始皇和唐太宗到底谁在前,谁在后,也是懵懂无知,其无知程度,基本上有后世台湾省的岛民相比了。

  长老会发布的,《新印乙酉年新朝恩科申论例题选集》,《新印乙酉年新朝恩科常识例题选集》几乎是如同惊雷一样,震动了每一个看到这些的人,那些发现,自己面对这样的考试,根本不可能取得任何像样的成绩,只会写空洞无物的八股文的那些人,已经歇斯底里的疯了。

  于是他们就谩骂,进行躲在家中,愤世嫉俗,看着谁也不顺眼,但是,任何时候,聪明人总是有的,他们从,秀才也可以去考,以及这些看起来莫名其妙,实际上却很有深意的文章中,发现了其中蕴含着的意味,机会,野心。

  不甘寂寞的男人永远是很多的。

  于成龙看着大内密探零零发上面,零零发最后干掉了坏人,正义得到了伸张,不过对他来说,最让他有印象的,就是周星驰旋转着螺旋桨,带着老婆去远方旅行的情景。

  莫非?难道?这就是那飞船可以飞的缘由?

  于成龙只是仰着头,看街上见过那么一次,千年隼飞回来给帝都送大米的飞行,印象中没有看见那么一个大螺旋桨。

  于成龙不懂飞行器原理,但是他懂中国,虽然大内密探零零发各种地方都是如此的惊世骇俗,放荡不羁,但是内里的各种精髓的地方,还是符合很中国的,尤其是经过一个牌匾的时候,那一副字堪称优秀。

  那么,问题是,他们到底是不是神仙呢?还是什么,于成龙叹息一声,还是不再思考了,后面还有一部电影。

  中午的电影结束后,又放映了红楼梦,没错,就是红楼梦。

  “今日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陈晓旭小姐在影片上风姿绰约的英姿,使得两人目瞪口呆的,他们可可看得出来,这里面蕴含着多么不错的价值,安在旭是家中富贵的小少爷,当即一挥手,招过小二,说道:“这诗文倒也难见,不知道是哪位大贤的著述。”

  那小二似乎早有预计,说道:“是了,公子,这是最近京城很出名的书了。”

  他忽然转头一走,不一会拿了两本书回来,分别交给两人,说道:“就是这书了,这是一位大才子所写,据说,人就在宫中……”

  《红楼梦》吴名子著。

  于成龙和安在旭对视一眼,都翻开了这本书,扫视几眼,这个时间,只能草草了事,但其中优美诗句着实不少,说句实话,这两人是没有信心完成的,于成龙深吸口气,他的文章偏向朴实实用,论起华丽辞藻来,简直不可能与这红楼梦相提并论,额,事实上,这明末时代,还真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一下就被镇住了,看着小二,说道:“你是说,这写书的人,是宫里的某位?”

  “是了,都是这么说的,这书没出完,后面的,还要等那位……写出来。”小二小声说道,“平日里,他是要管着朝廷的许多事呢,好像科举的事情,也是他在做的。”

  于成龙猛地想,忽然伸手,从衣兜里,掏出一本《新印乙酉年新朝恩科申论例题选集》,打开后面的扉页,上面的总编辑一栏上,第一名的,就是吴名了。

  他惭愧道:“月来看这些例题,原本我还以为,都是文笔有限之文,现在想来,这是大贤专门给写习惯了八股文,不习惯策论的后进晚辈,一个简单的机会啊。”

  他很是感慨,喃喃自语,又自嘲的摇头,说道:“井底之蛙啊,我们都是井底之蛙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