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武侠网 >
            历史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两线夹击
        
            武侠网 >
            历史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两线夹击
        
    波罗的海,作为世界上咸度最低的海,看起来特别的蓝,不过跟北海一样,甚至是受到了北海的影响,这里不但经常多雾,海浪也相当的高,哪怕是舍尔的战舰,在这里都略显颠簸。
正是高海情的实际影响了这里,海情是关键,英国的大部分战舰,都是适合在高海情环境下战斗的,这一点,德国远远不如,战舰就是如此,往往侧重了一个方面,就不得不忽视另外的方面。好在,目前在波罗的海还勉强风浪不高,幻想级和猎户座改,还是考虑到了海情,虽然不一定如同英国设计那样,完全适应北海的海情,可也不是些许风浪就会失去作用,海浪不会影响到大局。
从舍尔舰队抵达,到现在,差不多有四五天了,英德两国的主力战舰,在波罗的海大打出手,整个北欧诸国,此时都做了缩头乌龟,哪怕是倾向于英国瑞典,都不敢直面两者之间的大战,有知情权,知道这一场在波罗的海的大战的,都惊叹于两大国的强大。
70多艘主力舰,只是主力舰的吨位都超过了200多万吨,加上其他战舰,400万吨战舰在庞大的波罗的海上面捉对厮杀的,双方参战的水兵数量都超过了40万,这可是海战啊,不是陆战啊,几十万海军,几百万吨的战舰,在大海上面战斗,这是人类造物所能够展现的最大威力。
舍尔舰队因为知道公海舰队的位置,直接就最高速度了,因为只是耽误了半个小时,加上两方缠斗,最多就是20海里的距离,这对于舍尔舰队而言,只用半个多小时,就已经进入到了核心区域了。
正好一头撞上了的轻巡编队,这一支轻巡编队,虽然没有见识过舍尔舰队的实力,可是这么长时间了,9艘主力舰的形态早就是耳熟能详了,其中的四艘,还是猎户座的放大版,如此明显的目标,当然是眼就看出来了。
之前舍尔舰队的辉煌战绩,精准的命中,简直是小船的杀手,英国舰队有一种大量驱逐舰和轻巡跑到主力舰编队前方放鱼雷的战术,对舍尔舰队完全没有任何的作用,与其去拼10%不到的运气,还不如早早的就退开。
当然了,他们直接回归主力舰队,把舍尔舰队抵达的消息告知了杰里科。杰里科接到消息几乎是大吃一惊,他没想到,随手布置的一招闲棋,居然起到了效果,如果不是派出了轻巡编队的,说不定,对方真的跟公海舰队形成夹击,就算是现在,对方也隐隐以10海里的距离,跟公海舰队形成了夹击的态势。
舍尔在12海里外,向着这边高速运动,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跟公海舰队配合,干掉杰里科舰队,虽然击沉了阻击舰队的5艘战列舰,可是如果能够在杰里科主力舰队的身上,啃下一口肉的话,他一定会干。
舍尔舰队在快速靠拢,杰里科也看到了情况的严峻,虽然不知道舍尔舰队到底是怎么突破了层层防御,冲到了近前,可加上舍尔舰队,他所应付的就是27艘主力舰,27对21,其中还有9艘实力强大,原来普通战舰之上的舍尔舰队,先不说能不能战胜,眼前亏是肯定要吃的。
杰里科虽然在天赋上面,不如贝蒂,可能够成为战列舰的舰长,本土舰队的总司令,也不是蛮干的莽夫,看到舍尔舰队和公海舰队步步紧逼,几乎当机立断的后退了,虽然说英国海军损失巨大,在杰里科看来,主力舰只要没有损失,其他的战舰损失一点,是无所谓,最多就是人员上面的损失而已。
杰里科还不知道,舍尔已经在短时间之内击沉了5艘战舰,否则绝对不会决定的这么的轻易,不管如何,双方已经脱离了接触。实际上,就战略的高度来说,在舍尔舰队越过了波罗的海,进入到战团之中的时候,战争就已经结束了,杰里科向瑞典海域而去,以目前瑞典跟协约国之间的关系,加入到协约国只剩下一步,公海舰队和舍尔舰队虽然强大,却也没有强大到无视港口防御的程度。
在确认对方坚决的向瑞典海域而去的时候,他们立刻避免了继续接触,双方都很克制,即便攻击也是相隔甚远,只是有一些船只受到了轻伤,双方各沉没了几艘小船,剩下的损伤不大,在英国转向之后,舍尔舰队也没有继续的追击,而是跟德国的公海舰队会和,双方脱离了接触。
一场因为舍尔舰队的回归而引发的大型海战,到这里告了一个段落了,超过70艘主力舰,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战舰之中的对决以英国人的失败而告终,几十艘大小不一的战舰,加上主力舰,总的损失在数十万吨,最关键的是人员,舍尔的舰队的瞄准太快了,击沉战舰的速度也极快,大部分的时间之中,幸存者很少,哪怕英国人财大气粗,超过一万,接近两万的损失,也是一个巨大的损耗,甚至在战舰的损失之上。(未完待续。)
ps:第一章送到,另外一章9点之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