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炮的逃走,让整个指挥部之中,都陷入到了莫名的气氛之中,一道道的命令,在阎锡山的命令之下,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涉及到的部队众多。
对于任何部队,要想在进入夜间,在广阔的,超过几十公里的方圆之中,找到三四个人,这样的难度非常的大,除非之前就团团围困,否则,到处都是道路,到处都是漏洞。
第三军这样的西北军精锐部队,在夜间,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之下,要想搜索的几十,甚至是上百平方公里的区域,也是不可能的,那不是人力所能够达到的,可是现在,这一次阎锡山到达南京,除了第三军之外,还掌控着别的力量。
阎锡山的手中,是有可以帮忙的东西可以找到孙大炮的,这个东西不是别的正是空军。
从杨元钊入主西北开始的,一直都比较重视空军,在一体机的帮助下,后世前瞻性的目光之中,西北的空军,不但是这个时代,规模最为庞大的空军,也是职业类型分布最广泛的空军。
从职能上面,有战斗机,强击机,轻型轰炸机,战略轰炸机,当然了,也少不了侦察机。
飞机的发展历史,从刚刚进入军队之后,就是起到侦查的作用,史实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双方的侦查还是非常友好的,双方在空中相遇,甚至会相互的问候,可伴随着冲突的升级,双方的仇恨加剧的情况下,第一场空战就爆发了,当时只是飞行员用随身防身的手枪开枪,以空中数百米,甚至更远的距离。
从西北决定,让第三军出兵开始,使用的一直都是运输机现在,侦察机有用处了,在飞行员登机的档口,伞兵团长突然的提出了建议,那就是让伞兵上机。
这倒是让侦察机的机长有些为难了,侦查机上面,是有空间,但是那些空间是为了设备,以现在红外设备的重量,侦察机的起飞重量已经达到极限了,毕竟是专门侦查的,又不是载人。
伞兵的负重,比起特种部队,还要大一点,每个人必备的伞具,就占据了大量的重量,加上伞兵不是防御军种,深入敌后,武器装备什么的必须要带齐,差不多比起特种部队,要多上12公斤的负重,这样3个人就差不多是半吨,或许这个重量,对于运输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每一份重量都要精心的准备的侦察机来说,就有些多了。
阎锡山正要拒绝伞兵团长,可是伞兵团长的说辞,让阎锡山动心了,伞兵团长,让部队上飞机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空降。
伞兵,说白的,就是在飞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借助着飞机,进行空降的兵种,因为不需要机场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投放,最多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降落到地面上面。
西北的建军思想,跟这个时代都有巨大的区别,无论是伞兵,还是特种部队,都带着浓浓的后世特点,伞兵就更是如此,这是在飞机的性能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发展起来的兵种,主要是在对方的腹地,或者退守和进攻的关键节点,降落下来,用于打硬仗的,可以说伞兵是在铁与火之中考验才发展起来的兵种。
阎锡山心中一动,如果没有伞兵参与,侦查机借助着红外成像,有可能能够找到孙大炮的踪迹,可是找到了之后,还需要利用无线电来跟大本营交流,等待了部队前来,这个时候,孙大炮会不会早就跑到别处去了,这不利于抓捕,真的要是把时间拖长的话,天知道会遭遇什么,别发现了孙大炮,追捕不及时,反倒是被孙大炮跑了。
有伞兵参与就不一样了,侦察机发现了孙大炮之后,可以在合适的地点,放下伞兵,只要他们之间的距离足够的近,伞兵就可以直接攻击,甚至是俘虏孙大炮,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伞兵所说很重要,也说动了阎锡山,当阎锡山让侦察机想办法的时候,想了半天,侦察机只好削减了侦查员,本来标配的6个,只上去了3个,而因为距离较近的关系,燃油上面,也减少了一部分,虽然会让侦察机的续航里程减少不少,却足够装上3个全副武装的展示。
之后,每一个侦察机上面,塞了3名的伞兵队员,在没有携带满箱燃油的前提之下,三个人轻松的上了飞机,只要是侦察机发现对方,伞兵们就可以成功空降下来,再怎么说对方只有3个人,还包括了一个完全没有能力的孙大炮,剩下的两个虽然是无数大师,却完全不是9个经过了几年训练,几乎是参照着特种部队标准的,训练出来的伞兵部队,基本上拿下是稳定了。
有一点点的波折,却没有影响大局,只是耽误了5分钟左右,侦察机就完成了起飞的准备工作,三个跑道上面,三个轻盈的家伙,缓缓的飞过,在夜幕的笼罩之下,缓缓的飞上天空,在狭小的机舱之中,带着全套伞具的散兵们,蜷在一个角落里面,6名侦查员,之上来了3名,因为只是寻找马车的踪迹,只有三个红外观测口的。
从赛车场的位置,到紫金山,不到500公里,侦察机400公里左右的速度,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飞到了紫金山的上空,然后这才放低的速度,所有的侦查员都借助着红外成像的装置,看着下面的紫金山,他们这一次出行,最大的目标,就在这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