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王爷,要脸不! > 第413章 官升三品

王爷,要脸不! 第413章 官升三品

作者:香盈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9:15:10 来源:88小说

第413章官升三品

揽她入怀后,本来以为浮躁的心能平静些,没想到呼吸着她清甜的气息,几缕发丝拂过脸颊,让他的心跳更快更乱,呼吸更加急躁,意马心猿得难以自己。

偏偏她睡着了还不老实,像个小猫一样往他的怀里拱,嘴里嘟嘟囔囔地。

他真想……

这丫头是不是以为自己是圣人啊,用这种方式勾引他,他怎么受得了!

他气忿忿地低下头,瞪视着她。

她却闭着眼睛,嘴角含笑,不知道梦到了什么。

一低头,他就亲在她唇上。

他不敢用力,就轻轻地贴着,感受着她,可她竟然……回应了他!

脑海中轰的一声,有烟花炸裂。

他的手抖了起来,越加的生气。

上次亲她的时候,她还青涩的什么也不会,现在居然有反应了,莫不是白天的时候和那小傻子亲过了,还不知道亲了几次,所以学会了!

他冷笑起来。

沈念儿第二天醒来后,发现嘴唇破了,怪疼的。

她一脸懵。

昨晚睡觉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睡了一觉,唇皮就破了呢,看上去像是被什么东西啃破的,隐约像是个牙印儿。

难不成被狗啃了?

可门窗关得好好的,狗是进不来的,再说这是皇宫,宫里是没有狗的。

她想起昨晚又做的那个怪梦,心里诡异起来。

“绿芜,昨晚上小王爷出来过吗?”

“没有。”

绿芜摇摇头,很快又道:“不过奴婢好像打了个盹儿。”

她也不太确定的样子。

沈念儿就决定直接去问小傻子。

小傻子是不会对她说谎的。

进到小傻子房间的时候,他还在睡,身上的衣服揉得乱糟糟的,发丝倒是并不零乱,雪白干净的脸庞很平静。

“起来。”

沈念儿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装睡。

哼,极有可能是昨晚上做了坏事,早上起不来了,要么就是不敢面对自己。

小傻子长长的睫毛颤动了下,然后像蝴蝶的翅膀一样,慢慢地扬了起来。

在看到她的那一瞬间,眼睛亮得像星星。

“媳妇儿!”他开心叫道,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

沈念儿表情严肃:“我问你一件事,你昨晚到过我房间吗?”

说完,她就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他也呆呆看着她。

“没有啊。”他不假思索地答道。

沈念儿相信了。

因为他的眼睛干净透亮,像一汪清澈的泉水,没有半点杂质,能有这么纯洁的眼神的人,是不会说谎的。

她为自己冤枉了小傻子觉得愧疚。

但小傻子很好哄,她让绿芜拿出好吃的点心,没多久就哄得小傻子开开心心的了。

可她心底却仍是沉甸甸的。

不是小傻子,那会是谁?

她近来几次三番的做着同一个怪梦,梦中情景几近真实,她有好几次都觉得那不是梦,而是真实发生的。

至于什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并不信。

白天她从来没想过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甚至,她对那种事情很抗拒,因为上一世,她就被人陷害,稀里糊涂的失去了清白之身。

虽然事情发生的时候,她的意识是模糊不清的,可痛感却是真真实实的。

真的很痛。

她这辈子再也不想经历同样的痛。

这也是她愿意嫁给小傻子的另一个不能说出口的原因。

小傻子的嫌疑排除了,沈念儿又想到了另一个最有嫌疑的人。

南宫景。

自打她和小傻子搬到了太后宫里,南宫景前来给太后请安的次数忽然就多了起来。

多得连太后都直念叨,这孩子最近怎么突然孝顺起来了。

南宫景来请安的时候,都是她陪在太后身边说话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会次次这么巧。

她敢断定,这不是巧合,他一定在太后宫里安排了探子。

太后有没有察觉她不知道。

南宫景每次并不久坐,半个时辰一到就走了,在这个过程中,他甚至看都没看她一眼,招呼也不打一个,像是眼里根本没她这个人一样。

沈念儿自然也不会主动和他说话。

她现在不想招惹他。

南宫景每次都会给太后带来一些小礼物,不值什么钱,但是很对太后的心思。

太后喜欢的自然也会给她。

沈念儿不想收南宫景的东西,却又无法拒绝太后的善意,拿着东西回房后,就丢在一角不闻不问。

倒是绿芜有时候会看到那些小东西,惊喜地叫出声:“好可爱啊!”

有的是吃食,有的是新巧的玩具,还有呆萌可爱的玩偶。

不管是什么,沈念儿都不理不睬。

“你喜欢,就拿去,赏给你了,不过别让太后看到。”

绿芜谢过后就小心翼翼地收进了自己的箱子里。

沈念儿在太后宫里住了一月有余。

日子过得很舒坦。

除了偶尔会惊扰她的怪梦,还有隔三岔五就来给太后请安的南宫景会稍稍扰乱她的心神之外,别的都很惬意。

小傻子和太后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

以前的太后对这个自小就出宫的小孙子没有太深的感情,远不及对南宫景的亲厚,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太后明显一天比一天更加喜爱小傻子了。

在宫里生活的久一点的人,再单纯的心也会变得复杂无比,尤其是像太后这种历经了风霜,扛过不知道多少大风浪的,说不上出淤泥而不染,但一颗心早就变得看不出本来颜色了。

但越是这样的人,就越是会被单纯美好的事物所吸引。

太后之所以格外疼宠沈念儿,就是怜惜她骨子里的那股单纯和执拗,仿若当年还没进宫的自己。

而小傻子也格外对她的胃口。

这些天来,她赏赐给小傻子的东西不计其数,有不少都是她压箱底的好宝贝,连皇帝都没舍得给的,却眼都不眨地拿来送给了小孙子。

沈念儿一边示意小傻子谢恩,一边又是欢喜又是发愁。

欢喜的是,太后这般喜爱小傻子,等真相揭穿之时,小傻子应该能得到太后的庇佑保住一条命了。

发愁的是,真到了那一日,太后该有多失望多伤心,自己真心宠着爱着的小孙子,是个和自己半点血缘关系也没有的陌生人。

沈念儿不说走,太后就巴不得她能多留些日子。

在宫清羽的精心调理和沈念儿的贴心陪伴下,太后的身体一日好过一日,每天都精神奕奕,笑意盈盈的。

宫外经过的人经常会听到里面传出来的笑声。

有太后爽朗的大笑,有少女银铃般的娇笑,还有少年清脆的笑声,还有宫女太监们压着从喉咙里发出来的低笑……

听到笑声的人也会嘴角不自禁地上扬,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皇帝近来往太后宫里跑的也勤了起来。

几乎是下了早朝就会来太后这里请安,顺便用早膳,以至于玉瑾都养成了习惯,每天都会让小厨房的人准备皇帝爱吃的东西,不管皇帝来不来,都会提前备着。

皇帝吃完早膳,再陪太后说会儿话,然后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御书房批阅奏折。

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折本也没那么重了,以前大半天才能批阅完的折子,现在两个时辰皇帝就能全部处理妥当。

他的变化张公公都看在了眼里。

趁着给皇帝倒茶的功夫,他插了句嘴:“皇上最近越来越年轻了,这鬓角长出了不少黑发呢。”

这句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马屁居然拍得皇帝很舒服,正对了胃口。

他让张公公取来铜镜,照了半天,发现果然黑发变多,白发变少,心情更佳。

“这乌发丸效果不错。”他近来用几枚乌发丸,还是张公公想法子从沈瀚文那里弄来的。

没人知道这药方其实是出自宫清羽之手,都当成了沈家的不传秘方。

皇帝心情好就想赏有功之臣,于是就下了道旨,将沈瀚文的四品升作了三品。

圣旨颁下的时候,沈瀚文还懵着呢。

自己最近也没做什么有功于社稷和朝廷的事,咋就升官了呢?

皇帝的旨意里也说得稀里糊涂,只是说他劳苦功高,特此嘉奖云云。

捧着圣旨的沈瀚文先是谢主隆恩,再悄悄问宣旨的张公公,宫里是有什么喜事么?

张公公似笑非笑,含蓄地让他好好为皇上效力,也没接沈瀚文递过来的红封,就打马回宫覆旨了。

剩下沈瀚文捧着升官的圣旨,就像捧着个烫手的山芋一样。

府里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老爷升官了,他们也跟着与有荣焉。

尹氏脸上也难得的绽开了笑容,让下人们把府里上下下下都重新布置一番,陈旧的摆设扔掉,全换上新的。

这一做法遭到了杨氏的反对。

杨氏的理由很充分,家俱摆设都好好的,都是沈家历年来所用的陈年旧物,人就算富贵了也不可以忘本,更不能忘了祖宗。

然后把尹氏狠狠训斥了一番。

尹氏憋了一肚子气,回到自己房里,只有吴嬷嬷安慰她。

沈瀚文连看都没来看她一眼,而是直接去了杨氏那里。

有些话他不会和尹氏说一个字,和杨氏却能畅说心中所想。

他是杨氏教养大的,一言一行都深入杨氏的影响,虽然杨氏不是他的亲生之母,他对杨氏的尊敬却是发自心底,要是当年没有杨氏严苛的教育,他现在怕是早就长歪了,哪里会有今天的成就。

“母亲,孩儿不想继续当官了。”他说道。

以前的他清高廉洁,却有些恃才傲物,所以尽管他差事办得不差,多年来却始终没有升迁,就算再无欲无求的人,也难免会有些失落。

升官是喜讯,人人都欢喜,换作之前他也会喜出望外,现在却只余烦恼。

这劳什子的官儿,实在是没什么意思,他当够了。

还不如早早的致仕,然后回归乡下,伴着女儿女婿,种种花草,养点鸡鸭,含饴弄孙的享受天伦之乐。

杨氏对他的说法毫不意外,点头赞同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孩儿想上书致仕。”

沈瀚文说道。

他觉得有点对不起杨氏。

毕竟杨氏教养他多年,他出人头地之后,并没有好好地孝顺于她,而是让她在乡下吃了十几年的苦,现在刚把她接到京城,没享几天的福,自己就想致仕。

“母亲,孩儿致仕之后,您可以继续留在京城,这宅子是沈家祖居之所,您可放心居住,只是衣食供奉方面怕是及不上现在丰厚,是孩儿不孝,没能让你老人家多享上几年的清福。”

杨氏问道:“你想回乡下?”

“也不是,孩子这么多年来一直困在京城,很想出去走走,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儿读过的书何止万卷,只是这路,怕是连百里也没走到,等致仕之后,孩儿想和念儿他们出去游览山河,走走歇歇,什么时候走得倦了累了,便寻一处山明水秀之所,埋骨于斯也不错。”

他想法豁达,倒是和沈念儿不谋而合,并没有什么落叶归根的顽固之想。

杨氏道:“我在乡下住了几十年,还是觉得那里的生活虽简单却质朴,进了京城反而不适应,你要是嫌我这老婆子拖累你们,倒也想跟你们一起出去游历山水。”

沈瀚文高兴得一拍大腿:“母亲愿与孩儿同行,自是上上大佳,相信念儿听到这个消息,也一定很是欢喜。”

杨氏抿起唇角笑道:“念丫头进宫住了这么久,也不回来,怕是把咱们都忘了,你倒自个儿想得挺美。”

她还真挺想念那个刁钻古怪的小丫头,虽然不是亲孙女,倒真招人疼,这段时间要不是宫凌来陪她,她都要闷死了。

但宫凌那小崽子每天都会提念姐姐念姐姐的,念叨得她耳朵都起茧子了。

她是过来人,看的明明白白的。

别看宫凌才十二三岁,别人都当他是个孩子,可她却知道,这孩子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或许是小小年纪就经历磨难,所以才成熟得特别早。

看破不说破,这是她自己的秘密,时常拿出来品味的,这样以后的日子才会过得不那么枯燥乏味。

母子二人的这番谈话,并没有避着人,很快就传到了尹氏的耳朵里。

她大吃一惊。

“什么!老爷他要致仕!”尹氏眉头扭成了一把锁,怒气上冲,“这怎么可以!皇上才升了他的官,屁股都没坐热乎就想致仕,老爷他是疯了吧?”

如此的口无遮拦,实在是尹氏对自家夫君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慌得吴嬷嬷忙过去掩好门窗,提醒道:“隔墙有耳。”

尹氏用力一拍桌子:“我怕谁!他都要致仕了,还会把我怎样不成!”

她的脸因为生气都扭曲了,本来保养得宜,近来心情烦躁就连眼角的皱纹都比平时深了许多,看上去有些老,还有些丧。

吴嬷嬷也不敢提。

她知道自家小姐为何发这么大的脾气。

沈瀚文升了三品,按理说她也会得到皇上的浩封,京城里像她这样的最少也是三品夫人,可她却啥也没用,圣旨里提都没提她的名字。

没得到浩封不说,夫君还要致仕。

致仕后回乡下当个农夫,她就得跟着一起回乡下,当个灰溜溜的农妇。

试想,好不容易享了几十年富贵荣华的小姐怎么可能甘心!

这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回乡下?更不可能,回去让旁人笑话么!

吴嬷嬷猜尹氏的心思一猜一个准。

尹氏是死也不肯回乡下种田的,在她看来,那不叫归隐,而是耻辱!

她更无法理解的是,沈瀚文这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夫妻这么多年,她发现自己一点也不了解他。

放着好好的三品大员不做,偏要致仕回乡下种田。

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最后却沦落成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不是疯了又是什么。

他疯了,她也不会跟着一起发疯。

她恨恨不已地握着拳:“他想种田,随他,反正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京城的!”

让她放弃这泼天的富贵和享了几十年的荣华,比登天还要难。

只是沈瀚文一旦致仕,她也就没了身份地位,沈宅她可以继续住,可那些贵妇们邀她赴宴的帖子却是再不会有了。

她会很快就被朝廷的贵妇们遗忘。

这和普通人又有何区别!

吴嬷嬷也不想离开京城,她有比尹氏真想留下来的理由。

“小姐别灰心,想留在京城,咱们也不是全要靠着老爷,不还有若云小姐么?”

听到尹若云的名字,尹氏眼睛一亮。

是了,她还有若云。

幸亏她早早就为若云打算好了,并铺好了路,只要若云争气些,按照她铺好的路和设计的法子往前走,迟早静安侯世子妃的位置会落在她的头上。

到时候她就是世子妃的丈母娘,就算没了沈瀚文这棵大树,她照样可以躲在静安侯的大树下面乘凉。

静安侯的树荫可比沈瀚文的浓密遮阳多了。

就是不知道若云有没有成功。

尹氏想起尹若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消息了,问道:“云儿那边什么情况,进展可顺利?烟柳怎么这么久也不给咱们点消息,平白叫咱们记挂着。这样吧,你明天就去趟静安侯府,带着礼物说是我送给若云的,看看她怎么样了。”

吴嬷嬷正中下怀,忙答应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